美国大学研究生拒绝信
1. 你知道被美国大学拒绝之后应该怎么办吗
由于美国留学申请者的自身情况不同,因此申请结果也各不相同,有些人收offer收到手软,有些人却接到更多的美国大学拒信。接到美国大学拒信固然是一件很挫败的事情,可是,你知道被美国大学拒绝之后,你应该怎么办吗? 绝大多数美国大学拒绝录取并不需要官方原因,对于绝大多数准备升入大学的学生,仔细研究你为什么被美国大学拒绝其实并没有好处。到现在为止你知道,很多顶尖大学不得不艰难地决定录取谁拒绝谁,很多合格的申请人都被拒绝了。除非你已认真想过要推迟上大学。等待来年再重新申请,或你真的有理由认为其中发生了错误,否则,你最好尽快摆脱掉这次失败的不愉快,像以往和今后遇到的任何不快一样,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入学的准备中去。
如果,当你收到所有学校给你的回复之后,你觉得你最好选择等待一两年后再申请,那么,尝试弄清楚学校的决定可能还有意义(注意不要匆忙决定重新申请,特别是当你的目标是一所一流学校时。很多人经历延期一年申请的时间后,并不能在他们的申请资格方面有重大提高)。在此前提下,第一步是研究你为什么被拒绝。你要确切地知道原因,当然,如果你知道在你的申请中有一两个特殊观点可能导致你不被录取。如果你不能确定,可以联系招办,索取委员会关于此事的看法。一些学校愿意告诉你为什么拒绝你。这些学校一般是规模较小、申请者较少的一类。在他们不太忙的时候,特别是夏季,学校还是乐于接受这类询问的。但忙的时候他们通常会拒绝解释这类问题。
要当心,无论学校给你的回复是什么,他们会写几个独立的问题,但不告诉你当他们审查材料和开会时关于你都说了些什么。比如他们不会说:“你的自述材料写得很草率,并且,你表现了对他们的傲慢和麻木。”他们可能会告诉你,你的学习成绩不如其他申请人或者你在高中时应参加更多的课外活动。
记住,任何一所学校花时间讨论你被拒绝的原因都是帮了你的大忙,所以,对招生代表一定要非常礼貌。如果你争辩或是不友好,自然反映出你不够优秀,你会得到更少的有用信息,甚至更少的同情。
申请美国大学被拒,你应该端正态度,尽快从阴影中走出来,如果没有打算来年再报同一所大学,你一般是没有必要非要搞清楚被拒绝的原因的。另外,你要对美国大学的招生代表礼貌以对,一味的纠缠或争辩只会让美国大学对你更失望。
2. 怎么知道自己在waiting list上
如果你在申请美国大学时被列入了Waiting List,通常你不会收到明确的通知告知你在等待列表中,而是会通过没有收到Rejection letter来推测自己可能处于这种状态。以下是一些判断方法和后续建议:
一、判断方法
- 未收到拒信:如果你已经经过了申请初期由计算机进行的“机选”阶段,且GPA、TOEFL、GRE等成绩达到了基本要求,但尚未收到正式的录取通知或拒绝信,那么你有可能被列入了Waiting List。
- 了解申请流程:了解美国大学的申请流程有助于你判断自己的申请状态。在申请材料进入College或Department后,招生老师会根据申请材料与导师的匹配程度进行筛选。如果你的申请材料属于“可要可不要”的范畴,那么你就有可能被列入Waiting List。
二、后续建议
- 保持耐心:由于美国大学的招生过程比较复杂,且他们希望将后面申请的学生与Waiting List中的学生进行比较后再行确定,所以等待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因此,你需要保持耐心,不要过分焦虑。
- 联络学校:虽然不建议带有“催办”的口气与学校联络,但你可以适当地表达你的关注和对学校的兴趣。这可以通过发送一封礼貌的邮件给招生办公室来实现,询问你的申请状态或表达你对学校的强烈兴趣。
- 准备备选方案:在等待的同时,你也应该做好备选方案,比如考虑其他已经向你发放Offer的学校,或者准备下一年的申请计划。
总之,被列入Waiting List并不意味着你的申请已经失败,只要保持耐心、积极与学校沟通,并准备好备选方案,你仍然有机会获得心仪学校的录取通知。
3. 被美高录取后怎样回复拒绝信
每到录取季,考生们也会怀着同样的期盼,焦急地等待着收到信封。所不同的是,他们除了会收到录取信,还会收到大学的拒绝信。因为美国的大学是自主录
取新生,无论是否录取,都会向每个提交了申请的考生发送回信。美国的录取通知书和我国的大同小异,一个厚厚的信封里,是到该学校上学需要的资料和一封该校
长的欢迎信:“恭喜你加入。”
而外表看上去薄薄的一封拒绝信,里面的内容却是各有千秋、大有看头。因为从这些拒绝信的态度、措辞里可以看出该所大学或校长本人的风格。而且会给读信的考生带来正面或者负面的不同影响。
由于报考的学校多,美国的考生们收到的拒绝信也会相应增多,他们会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把这些拒绝信,在校园里张贴出来或是在网上晒出来。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看看这些学校是如何对待申请者的。
最铁面的回信
“申请我们学校的人很多,每个人都不错,可你没有排在前面。学校只能选择那些适合的学生录取。”
——贝茨学院
位于美国缅因州的美国贝茨学院,在全美学校中的排名不算很高,但是很有贵族气质。而该学院负责新生录取工作的领导威里·米切尔说话的口气也很冲。
接受采访时,威里·米切尔对自己学校的拒绝信解释道:“我们只是没有通过某个人的申请,并没有把谁踢出去。怎么回信,还不都是一样?”他觉得录取新生的工作就是说YES或者NO,没有安慰申请者的必要。
读后感:
贝茨学院的拒绝信在网上被晒时,经常会招来学生们的一片怒吼。加州一个17岁的高中生迈克说:“看了这封拒绝信后,让人觉得自己没有被录取的原因,是自己太笨太糟糕。这就像是给心头压上了一块冰。”
最冷酷的回信
“你没被录取。不要打电话来询问。所有的决定都是最终决定,不可能更改。”
——斯坦佛大学
斯坦佛大学今年的录取率只有7.6%,该大学录取办公室主任理查德·邵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杜绝申请人对学校决定的怀疑或起诉。
理查德说:“我们可不想官司缠身。而且就这样,还是会有人回头来找,去年有近200人试图寻求用法律解决,声称要告我们,真是麻烦透顶。”
读后感:
一个非常想进入斯坦佛大学的女生接到回信后,痛哭了好几个小时,她的母亲也陪着她一起哭。考生家长说,这样的写法很容易被理解成:“我们不想再听到你的任何消息了,你不行,不用费那个劲了。”
最乌龙的回信
“因为我们的电脑故障……所以你还是没被录取。”
——加州大学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校区竟然向落选学生发了两次拒绝信。第一次是正常的拒绝信,可是该校在向被录取的新生发祝贺信时,一共发出了47000份,其中错误地包括了29000个未被录取的学生。结果校方只好再次更正。
读后感:
考生抱怨说:“让我们白高兴一场。但他们发拒绝信的时候,何以见得就不是电脑故障啊?”
最晕人的回信
一个厚厚的像装着录取信的信封里,却有一封拒绝信在最上层。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按照惯例,录取信里由于有学校介绍等内容,都是厚厚的一封信,而装拒绝信的是一封比较薄的信。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共有20个相对独立的校园,而该大学主校园在大学花园城。大学里负责新生录取的安·罗何巴克振振有词地解释说:“没错,我们的主校园没有收她,她还可以试试申请分校啊,寄给她分校资料并没有不对啊。”
读后感:
一个叫安的女孩收到这个厚厚的信封时,以为自己被录取了。可是打开一看,却有一封拒绝信在最上面。她数分钟内先是大喜过望,然后是冷水浇头,当即难以承受,晕倒在地。
最泄气的回信
“我们很遗憾地通知你,你的家族在我校就读的传统到你这里难以为继。因为你不够入学的资格。”
——波士顿大学
波士顿大学的传统是很注重家族观念,如果考生的家里曾有长辈在该校读过书,那么这个年轻人将更受该学校的欢迎,被录取的几率也会相对更高。
读后感:
家长也有“罩不住”的时候。麻州17岁的罗伯·富拉何笛的爸爸年轻时就曾在波士顿大学念化学系,但今年的罗伯·富拉何笛没有上成该大学不算,学校给他的以上几句话更让他感觉无地自容,郁闷了很久。
最温暖的回信
“我们从过去的经验中得出的结论是:学生进入哪所大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未来4年中的成长。”
——哈佛大学
高等学府翘楚哈佛大学,估计今年的录取率只有7%。但是该大学历年来的拒绝信都被毕业生一致认为是最暖人心的拒绝。
读后感:
18岁的伊福琳·安娜·克露顿说:“我被哈佛拒收了,却没有感到苦涩。信中谦和甚至带着抱歉的口吻,不仅没有刺激我,反而让我觉得敢于向哈佛提出申请,本身就是非常值得自豪的一件事。”
最有人情味的回信
“我相信,你一定能够找到你所喜欢的学校,在那里你会学习得很快乐,而该所学校会因为你的加盟而受益无穷。”
——杜克大学
该大学负责招生的克利斯多夫·古登塔格说:“我理解学生们的心情。四年前,我女儿上学前班被拒,我都很痛苦,更何况是经过各种努力的高中生和他们的家长呢。所以我想我会尽力做到多一些人情味。”
读后感:
杜克大学赢得了学生和家长们充满感激的赞扬。加利福尼亚州的丹尼尔·贝莱斯福特是收到杜克大学这样一封拒绝信的18000个学生之一。丹尼尔寄
出了17份申请,收到了14封拒绝信。他说:“读了杜克大学的拒绝信后,我认为我是一个很不错的申请者,而不仅仅是一个未被录取的学生。”温玉顺
链接:加拿大的拒绝信很认真
“我们仔细看了你的成绩,发现你的数学有待加强,希望今后你会学得更好。”
——加拿大蒙特爱立森大学
始建于1839年的加拿大蒙特爱立森大学,在今年向600位没有被录取的学生发出的信函里,都有手写的答复,并认真逐一分析该考生的弱点和未被录取的具体理由。
这样的拒绝信让人心服口服不说,单是学校花在信上的时间和对每个申请者的关注,就足以令人起敬。
蒙特爱立森大学副校长罗纳德·柏恩说:“我们不是要拒绝谁,我们是要帮助他们知道在哪里需要改进和提高。如果下次他们再次申请我们学校的话,我相信,我们看到的会是一个更优秀的学生。”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申请去国外上大学,对于他们来说,很多人在国内都是班上的学习尖子。但申请后,很可能接到的是国外大学的拒绝信,有的学生觉得受到了打击,开始怀疑起自己的能力。其实,没被录取的因素很多,该如何应对拒绝信呢?
第一,接到拒绝信后,尽量坚持自己来处理,这时你会发现,自己成熟、坚强了。告诉自己,学校拒绝的仅仅是我的简历,可能在报考的过程中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但这绝不代表我就是一个失败者。一扇门关闭了,另一扇门同时打开了,第一理想大学去不成,还有第二理想、第三理想。
第二,把兴趣和精力放在已经对你发出录取信的大学上,关注欢迎你的大学,好好地研究一下这些大学。欢迎你的大学才是对你而言最好的大学,迟到的温馨会更加让你珍惜。
第三,立刻使自己行动起来,投入到已接到录取信的大学中去,与新校友联系一下,打个招呼取取经。
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收到拒绝信是会带来一些心理伤害的,但它是一时的,只要正确对待、妥善处理,很快就会发现,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
4. 收到美国大学offer ,怎么给学校回复说 去 或者不去,是发有邮件跟学校说吗,还有怎么说
向学抄校支付入学定金就代表你会去读书。至于你不去的学校,只要你不交入学定金就等于告诉学校你不去了。最重要的事情是:如果你想要表示礼貌给学校写信说不去的话,一定要确保发信给你不去的学校,不要误发给你想去的学校说不去了,之前就有一个学生犯了这样的错误,把拒绝信误发到他要去的学校了,结果把学生吓个半死,赶忙给学校打电话澄清。唉,折腾!
其实,不去的学校你完全不必理会,一点问题都没有。
5. 美国大学被拒后还能再接到offer吗
漫长的留学申请之路,相信每一个小伙伴都投入了很多精力和心思,从奋战语言考试,准备申请材料,到最终提交申请,然后像一个播种者似的满怀希望的等着来年的大丰收。过了二月,小伙伴开始陆陆续续地拿到了学校的Decision。每一次见到“Congratulations!”你会觉得无比的美妙,但是看到诸如“I regret to inform you…”/ “Unfortunately…”的字眼,那就是失望失落伤心痛苦了。
是不是收到学校的拒信就意味着你完全没机会了呢? 答案是:NO!今天百利天下留学教你如何应对学校的拒信,学得好了甚至有可能绝处逢生哦!
下面百利天下留学针对学校惯常用到的几种拒绝的理由帮助大家分析如何跟学校Argue。
美国大学被拒Reason 1:申请人数太多,学生的竞争力不够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被拒说法,这样看起来很官方很客气,也有说服力,其实是学校懒得给出具体理由了。
Argue策略:可以询问学校是否有可能转到其他的相关专业。
美国大学被拒Reason 2:你的平均分没有达到所申请专业的要求
Argue策略:提供些学校开出的排名证明,或是单独将专业课列出来,证明自己的专业课学得不错。
美国大学被拒Reason 3:不具备或专业相关背景不足
Argue策略:针对这种情况,百利天下留学建议补充你成绩单上可能没有显示的背景,如自己旁听的课程,或者你接受过相关培训的证明,强调一下自己的相关工作经历以及相关专业证书等。
美国大学被拒Reason 4:托福成绩没有达到所申课程要求
Argue策略1:刷出新的托福成绩;如果有的话,也可以补交合格的雅思分数。
Argue策略2:如果实在考不到要求的语言,那么就努力证明你的学术成绩足够优秀,背景足够吸引校方,以自己实在是缺少准备语言的时间来为自己争取入学许可。
美国大学被拒Reason 5:因为某种原因会将你放在waiting list了
Argue策略:这种情况下,看似只能等学校消息,其实这是唯一一种给你机会argue的拒信。如果真的非常想去这个学校,那就要想尽一切办法,从学术能力以及综合能力方面阐述自己为什么适合这个专业,以及自己都做了哪些预备工作来为将来学习这个专业打基础,言辞恳切且热情。
6. 申请美国大学研究生,申请材料不足会有拒绝信吗
帖子看到,回复如下:
1、申请美国Master,一般程序有三个过程:学校招生办公室机选、对有申请材料齐全并可能被录取的学生,就进入系或相应的College;然后申请材料会被分送各位导师;要是导师对申请学生有兴趣,多数会进行Interview,经过对学生的多方面的考量确认可以接受,那就会发Offer或AD;
2、如果材料不全,就不会进入下一步的审理了,由于一步之差的疏忽而导致不成功,这是很遗憾的。对此类情况,要是学校给一个”拒信“,那是对学生的礼貌。 反过来——你没有给我送全申请材料,本身就是无视我们学校的规定、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那么学校不予理睬,也无可非议。
供你参考、祝你顺利!
7. 美国研究生申请,被拒,发邮件询问原因,会有回复吗
会。
一般建议同学申请10所左右的学校,但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调节。申请太少了,录取的几率会降低。申请太多了,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和钱财,在有效的时间内可能会降低申请的质量。
首先了解一下美国的研究生教育制度:
硕士学位通常可于一至两年时间完成。其中专业学位的学生需进行实习或工作;研究学位的学生则需撰写论文或考试。硕士学位与博士学位课程内容的主要分别在于前者比较注重课堂功课,较少研讨会及考试。虽然很多文学及理学硕士课程都要求学生呈交论文,但学生亦可能选择豁免此要求。
博士学位通常需四至六年时间全职完成。首两年包括课堂、研讨会、及有关阅读,令学生能得到有关学科的全面知识。之后会有笔试或口试测试学生的程度。成功完成考试及研究计划获得认可之后便可得到候选资格。研究计划一般需时一至两年时间,视乎学科而定。该学科教师会对学生的研究计划作出指导及评核成绩,不过学生需要独立地进行其研究的工作。
去美国读研的申请材料:
1、TOEFL成绩单、GMAT或者GRE成绩单
2、GPA以及大学4年的成绩单包括中英文
3、学位证复印件以及学位证英文翻译盖学校公章
4、毕业证复印件
5、个人陈述
6、三个老师的推荐信
7、财力证明 25万左右
8. 美国大学一般会先发拒绝信还是录取通知书
这要分复情况:
集中发拒信、录取制的学校,这个肯定是先后基本不差1、2天发出来的(很多东部的大学是这样的)。另一种是根据流程发信的(中西部这样的挺多),那么他们一般会走这样一个流程:
1、你条件完全不满足,则直接被拒掉(甚至有些免费申请或低申请费的,拒掉就拒掉了,也不理你,讨厌他们!)
2、你条件已经排队到50名(假设他们要招40人)那么你会被放在waiting list里,如果前面有人不能、不愿接受offer或AD,就轮到waiting list里的人了。
3、当40人的offer或AD都发出了,那么剩下的人就只有拒信了。
希望能帮助到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