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6推免名单
A. 中国地质大学2024届保研简况
中国地质大学2024届保研简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24届保研名单合计965人,其中包括通过常规途径获得推免资格的935人以及通过“创新发展指标”获得推免资格的30人。以下是对保研简况的详细分析:
一、推免生总人数及构成
- 总人数:2024届保研名单合计965人。
- 常规推免:地球科学学院等20个学院公示的推免生名单共计935人,这是保研生的主要构成部分。
- 支教团:在常规推免生中,包含支教团11人,他们将在完成支教任务后继续深造。
- 创新发展指标:另外,还有通过“创新发展指标”获得推免资格的30人,这部分学生通常在科研、创新或社会实践等方面有突出表现。
二、学院分布
由于具体各学院的保研人数未详细列出,但根据公示信息,可以确认保研生分布在地球科学学院等20个学院中。这些学院涵盖了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环境科学、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体现了中国地质大学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同时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特点。
三、保研政策与趋势
- 政策导向:中国地质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国家“211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其保研政策旨在选拔优秀学生继续深造,培养高层次人才。近年来,学校不断优化保研政策,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考察。
- 趋势分析:从历年的保研数据来看,中国地质大学的保研人数逐年增加,这既反映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也体现了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创新发展指标”的引入,也体现了学校对科研创新和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视。
四、学校简介与优势
- 历史沿革: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前身为创建于1952年的北京地质学院,1960年成为全国重点院校。1970年学校整体迁至湖北办学,1974年定址武汉,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2006年教育部、原国土资源部签署共建中国地质大学协议。
- 学科特色:学校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一级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此外,学校还设有多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省级重点学科。
- 科研实力:学校拥有强大的科研实力和丰富的科研成果。近年来,学校在地质勘探、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校园环境:学校位于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腹地,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新校区“资源环境科技创新基地”已经正式投入使用,为师生提供了更加先进的教学和科研条件。
五、总结
中国地质大学2024届保研简况呈现出人数增加、学科分布广泛、政策优化等特点。这既体现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和科研实力的增强,也反映了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未来,中国地质大学将继续秉持“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精神,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B. 2016年推免研究生有多少报上外的
具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高校2007年新增20所
新增20所硕士推免资格院校名单:
武汉科技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西安外国语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 北京电影学院 兰州交通大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
中北大学 昆明医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 新疆医科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华东政法学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
以前就具有推免资格的
北京市
北京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清华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外交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中央音乐学院 北京工商大学 中国音乐学院
北京邮电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首都医科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天津市
南开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河北省
河北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 燕山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河北医科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
山西省
山西大学 山西医科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辽宁省
辽宁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大连医科大学 东北大学 沈阳药科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吉林省
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延边大学
黑龙江省
黑龙江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大庆石油学院
上海市
复旦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同济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体育学院
东华大学 上海音乐学院 上海水产大学 上海大学
江苏省
南京大学 江南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东南大学 江苏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南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南京邮电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 河海大学 扬州大学
浙江省
浙江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中国美术学院
安徽省
安徽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财经大学
福建省
厦门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 华侨大学 福建中医学院
福州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 ,
江西省
江西农业大学 南昌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山东省
山东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石油大学(华东) 青岛大学
河南省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河南大学 郑州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湖北省
武汉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三峡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湖南省
湘潭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广东省
中山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暨南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重庆市
重庆大学 四川外语学院 西南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
四川省
四川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西南石油学院 西华师范大学
成都理工学院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成都体育学院
贵州省
贵州大学 贵阳医学院
云南省
云南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西藏自治区
西藏大学
陕西省
西北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工程科技学院 西安理工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长安大学
甘肃省
兰州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农业大学
青海省
青海大学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大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大学 石河子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