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民主自由
Ⅰ 推荐几本西方民主自由思想及普世价值观的书,最好是能有英文原版的
民主的有:
1. 达尔,论民主
2.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自由的有:
1. 密尔,论自由
2. 亚当版.斯密,国权富论
普世价值的范围比较广,除了民主和自由自然属于普世价值外,还推荐:
1.洛克,政府论
2.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3.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Ⅱ 为什么美国的大学很多都不在城市 在农村呢
一楼说的不错。他们的教育资源分配比较均衡,而且交通便利,美国号称车轮上的国度,每1.7个人一辆车,去哪都方便 工作不分贵贱,民主,自由。 好吧我承认外国的月亮会比较圆...
Ⅲ 美新墨西哥州推“免费上大学”法案,美国有哪些教育优惠政策
在新墨西哥州长、民主党人里沙姆(Risham)18日宣布,他计划让该州的学生免费上大学。《新墨西哥机会奖学金法案》将适用于所有居住在新墨西哥的学生,包括想重返大学的成年人。此外,该法案将不区分学生的移民身份和家庭收入,并将适用于两年制和四年制大学。
在美国投资和移民比出国留学更方便。父母不能及时探望和照顾他们。然而,处理完移民后就没有这种担心了。父母不仅可以及时来到孩子身边给予照顾和陪伴,而且平时也不限制中美之间的自由旅行。他们可以更方便地照顾孩子在当地的学习和生活,及时与孩子沟通,有利于维护亲子关系和培养孩子。
Ⅳ 白宫推行返校政策,为何会遭受众议
根据新的ICE规定,国际学生不能以远程课程的形式参加所有的进修课程。如果学校今年秋季采取综合在线教学,进入美国的留学生将被禁止入境美国,可以在中国参加网络课程。至于在美国的留学生,如果他们的学校今年秋季全部采用网络课程,他们必须离开美国或转学到其他学校提供面对面的教学。
1.总统再施压:
特朗普8日上午在推特上说道:“德国、丹麦、挪威、瑞典他许多国家,学校开放,没有问题。民主党人认为美国学校在11月选举前开放在思想上对他们不利,学校开放对孩子们和家庭重要。如果不开,可能切断经费!”特朗普多次表示,民主党人反对重开学校是出于“政治”原因。他在7月7日白宫秋季复课会议上说,他敦促各州州长让学生在秋季重返校园。
对于白宫推行的返校政策,大家有何看法,欢迎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参与讨论。
Ⅳ 自由主义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在哪些国家较为突出
自由主义对教育的影响,在英国和美国表现得较为突出。
18世纪的英国政府仍然不介入教育。这时期的教育还是民间性质的。家长享受着选择学校和教师的充分自由权利。人们为了保留这种自由权,极力摆脱国家对教育的控制。英国的宗教领袖们也千方百计地控制教育,继续使教育与宗教结合在一起。由于这诸多因素,英国的国家教育体系一直没有形成,一直处于自由化的状态。
中上层阶级子女的教育,由父母和监护人负责,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各种私立学校与教师。所选学校和教师的级别是与他们的社会地位相一致的。学校和教师都带有商业性,可以自由寻找赞助人,教授所要求的任何课程,几乎没有什么强加的限制。他们之中,较为富有的子弟一般进英国有名的九所公学学习。所谓公学,最初是因为学校由公众团体集资兴办,所定教学目的又在于提高公共教育水平和培养一般公职人员,所以称公学。它是私立文法学校。公学师资设备等条件优越,学费昂贵,一个学生的学费每年高达四百英磅,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全年的工资。公学主要进行古典文科教学,因为公学与教会关系密切,所以教学中重视宗教课程。公学只招收预备学校的毕业生,学习六年,学生全部寄宿。公学学生毕业后大多升人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等名牌高等学校。
广大下层工农群众的子女一般进慈善学校学习。早在1699年,英国国会在国内成立了基督教知识促进会,由这个宗教组织创办慈善学校,招收穷人子弟。这种学校除宗教灌输外,也教一些初等的读写算知识,教女孩一些缝纫常识,并进行道德习惯的训练与说教,让儿童们勤于劳动和安于卑微的社会生活。这种学校开办不久,各地纷纷效仿,慈善家们竞相捐款办学,成为一时风尚。这类学校的名称很多,诸如乞儿学校、劳动学校、贫民日校等,总称为慈善学校。这些由教会、民间慈善团体或私人开设的初等学校,设备条件简陋,师资水平很低,上层社会的子弟基本上是不人这种学校的。对于贫苦儿童也只能收容一部分,并且大部分不能进入中等学校继续学习。
19世纪初,受法国卢梭的民主教育思想的影响,英国的慈善教育进一步发展。这时英国政府也对慈善教育表示关注。此问,出现了三种重要学校,即主日学校、导生制学校和幼儿院。每种学校都有自己的赞助人。他们还组织了一些团体,在英国和美国推广这些学校。
主日学校由约瑟夫·阿莱恩首创。贫穷子弟一般都工作,每周工作六天,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没有时间学习星期日休息,主日学校就把他们收拢来,教他们读、写、算和宗教知识。主日学校一般由教会主持,并作为教堂附设机构之一。
导生制学校由安德鲁·贝尔(1753—1832年)最早创办。他从班级里选几个聪明学生,先用一部分时间教给他们当天的功课,然后让每个人负责一个小班,转教同样的课程。这种办学方式很受欢迎,在很短的时期内,导生制学校就遍及英国。1808年,《皇家兰卡斯特协会》成立,它专门负责征集资金和建立导生制学校。
美国原是英国的殖民地,大部分居民都是来自英国的移民,英国的文化传统在这里根深蒂固。按照英国的传统观点,教育是父母或监护人的责任,国家应尽量不加干涉,学校由私人和宗教慈善团体去办理。英国国教会资助它的慈善团体、在美国殖民地为穷苦儿童开办了免费学校。但到18世纪,所有教派都纷纷地自由办学,自由地争取赞助人和学生。它们还各自小心翼翼地护卫着自己的地位,不允许任何入侵犯这一自由。
后来,由于工商业的发展,私立办学之风兴起。在城市和城镇,一批由教师个人出资开办的私人学校应运而生,希望成为商人、职员、簿记员、会计、技术人员和海员的年轻人都涌进这类私人学校。在这些私人学校中,以杰明·富兰克林所创办的中等学校最为典型,其他慈善家、教会、有事业心的教师、教育社团等,纷纷仿效他这所学校而在整个美国开办学校,因此,中学很快在美国普及,到1800年,估计这类学校已超过一百所。
私人中学的课程,依学生的具体要求而不同,一般有拉丁语、希腊语、英国文学、修辞学、代数、三角学、测量、地理、历史、天文、初等物理和化学、心理学、伦理学以及基督教教义等。女生学习的内容是音乐、舞蹈、女红、朗读、绘画和法语。
虽然在美国独立战争之后各州建立了一些公立学校,而且各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加强对教育的管理和干预,但私人办学之风依然盛而不衰。
在英国和美国,不仅创办初等和中等教育具有自由主义倾向,而且在创办大学教育方面自由主义之风也很浓。
在英国,进入19世纪以后,产业革命带来了文化科学知识的勃兴,功利主义成为重要原则,社会人士普遍要求大学能研究和教授新课程。加上古典大学对非国教派教师的排斥,形成建立新大学的思潮。当时许多具有自由主义思想的非国教派人士,重视科学发展的世俗学者,以及一些工业资本家中的开明人士,都有这种愿望。在此基础上,英国兴起了大学运动。在这一运动中,有几所著名大学相继建立,例如,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等。新大学运动促进了地方大学的诞生与发展,特别是在工业繁荣、文化集中的著名城市,相继建立了许多学校。例如,里兹学院、伯明翰学院、利物浦学院等。这些学院在1900年以后,陆续发展为地方大学。这些新大学的特点是私立,招收学生无教派和性别限制乡采取寄宿和走读两种制度,并重视自然科学、数学和商业科目。新大学的学生多数是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子弟。
美国也有类似的情况。美国最早的几所高等院校都是以英国大学的模式建立的私立大学,例如哈佛大学、新泽西学院、宾夕尼亚大学、耶鲁大学和威廉与玛丽学院等。美国独立之后,当民主派领袖们想把私立学校改造成国立大学时,遭到了这些大学和有关人士的强烈反对。最后,联邦政府实于让步,联邦最高法院也作出了有利干私立院校的裁决。
Ⅵ 两名中国博士后被赶出美国,研究中止,是不是太过分了
两名中国博士后被赶出美国,研究中止,确实是太过分了,但是鉴于美国做过多次对着中国这种类型的事,这件事对他们来说只是时间的问题。现在有美国专家说,特朗普最害怕的就是中国强大起来,所以多次制裁中国,让中国永远成不了老大,却不想,中国从来没有想过要称霸世界,中国只是想把自己强大起来,给人民带来美好的生活。就像学习一样,不跟别人比,跟自己比。而两名博士后被赶出美国,也正是因为他们不喜欢中国,并且害怕中国的学生一直继续留在美国的话会不利于他们的国家安全。
最后我希望,在美国的一些华人留学者可以顺顺利利的呆在那,不要像这两位博士一样,在学习研究的同时处理好与朋友们的关系,希望这两位博士后这样的事情不要再发生在你们身上,在我个人了解到,还是有很多在外国的华人非常受欢迎的,对于美国来说留学生是有可能受到抵制的,但是在英国,韩国等这些国家还是很友好的。
Ⅶ 从美国大选看美国民主制度 急急急~!在线等~!
民主在实践中会被势力集团干扰、操纵,而打折扣,甚至也会强借民意而售其奸。这是实行民主需要防范的,而不是反对民主的理由。即使民主原则充分履行,也不能保证决策是正确的,不过在大多数人认识以后可以得到纠正,这也是民主必须付出的代价。
实行民主并没有制止美国对外的侵略、干涉,也没有使美国国内一切事都美好,但实行民主的好处也有很多,其中一例是美国财政支出的75%用于公民的福利和社会保障。这是什么原因呢?按照阶级分析法,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代表一小撮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怎么会把财政支出的2/3用于大众呢?这是因为实行民主,民主党和共和党为拉选票,不得不给民众好处。而我们中 国恰恰相反,用于公民的福利和社会保障只占财政支出的1/3。尽管我们党一再强调,权要为民用,一心想代表人民利益,但是由于民主制度没有真正建立,公共财政不公共、不透明,改革开放的成果被各级政 府先占为己有了。这种数据太多了,尽人皆知,我也不想举了。日本发生地震,往学校跑,因为学校盖的坚固。而汶川地震倒的最多的是学校,政 府大楼却大多没有倒,这说明什么呢?没有民众参于、监督、授权的权力必然侵犯公共利益。当然,民主不能包治百病,实行民主的国家也问题多多。中国实行民主也需要探索自己的道路、建立自己的模式,但民主是好东西、还是坏东西,还是应该分清的。
美国大选曾经多少次被中国媒体称为最浪费钱的选举,似乎在中国选举很省钱就是好的。希望搞一次全民民意调查,是愿意在公正全民选举时花钱,还是愿意为那些官员的出国考察,公车出游,天天宴请付钱。我想结论不言自明吧。中国花了最少的钱在选举上,就要在贪污腐败,受压迫中付出更多的钱。
Ⅷ 美国的民主制度陷入困境了吗
关于美国的民主制度是否陷入困境。40年前在一份题为《民主的危机》的报告中,美国学者亨廷顿就指出,由于民主制度具有的内在缺陷,西方世界的民主政府几乎丧失履行职责和发挥功能的能力。这番言论到今天似乎才得到验证,美式民主制度在全球范围内正经历几十年未有的衰退。与此同时,美国的民主制度陷入困境,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政府遭遇治理危机。究其原因,是日益凸显的美国民主制度的结构性冲突所致。
西方民主理论认为,民主选举产生的政党或政治家是选民投票过程中多数决定规则作用的结果,这一结果是集中多数选民意向后的一种反映。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选民在不同政党之间选择,依据是这些政党的纲领中罗列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的优先次序、处理方式等。对选民而言,他可能赞成某个政党纲领中的一些政策主张,却反对该政党纲领中的其他政策。在特定选举规则下,他只能选择是否投票给该党,而没有更好选择。
在美国政治生活中,民主、共和两党将竞选获胜当作最高目标,为争夺执政地位不惜陷入恶性争斗。激烈的政党纷争使得美国政府难以有效运作,甚至瘫痪。同时,政党意识形态、政策主张的极化现象严重。在选举时,政党或候选人会全力讨好选民,而一旦获选,对选民的许诺或许就变成一纸空文。这使得选举远离民主本质,徒有形式。美国两位大学教授在2014年发表论文称,通过分析1981年至2002年间1779项政策议题受影响的情况表明,普通民众对政策的影响极小,甚至根本没有什么影响;而富裕阶层则对政策有着极大的、重要的影响;有组织的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有着强大的、积极的影响。
利益集团与金钱政治,是美国选举运行的主要支柱。有学者指出,美国民主政治是在两个舞台上进行,前一个舞台是政党、政府、国会、最高法院等围绕立法、预算和税收及类似问题展开角逐;后一个舞台活跃着大量的组织或机构,如竞选组织、思想库、媒体以及游说组织。支持这些组织或机构的,就是各种利益集团。当金钱“越界”进入政治领域后,候选人日益依赖于其经济支持者的资助。近年来,美国总统大选花费惊人。2008年美国大选花掉20多亿美元,而2012年美国总统选举总费用超过50亿美元。并且,选举资金占优的政党最终赢得总统宝座的可能性也更大。越来越多的社会中层和底层人士认为,自己不是生活在自由民主社会中,而是受到“财阀统治”或“公司统治”。
与此相对应的是,传统的分权制衡机制日益蜕变为掣肘机制。传统的分权制衡理论认为,通过分权和制约,既可使政府职能得到有效行使,又能避免权力集中和权力滥用。但这种理论假设在今天遭遇严峻挑战。立法、行政、司法部门各自以民主的名义制约对方,限制其权力范围。在美国,预算法案的制定权在政府,但决定权在国会,参、众两院均可以用手中掌握的否决权来阻挠法案通过。当这种“否决政治”与党派竞争结合起来时,“政府失灵”便不可避免了。自2010年共和党取得众议院的控制权以来,党派对峙几乎阻碍了大多数政策议题的推进,政府促进经济增长的议案不是无法通过,就是被削弱到几乎毫无作用。同时,制衡也体现在利益集团之间影响力的竞争上。各种各样的利益集团游说政府,使得政府在利益集团面前难以取舍;而意识形态和社会的极化导致利益集团之间难以达成妥协,致使政府决策往往陷入僵局。
Ⅸ 请问美国(美利坚人)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我是一名抄在美国的留学生。平时跟美国大学里的学生和当地的人打的交道还挺多的。我认为主要特征为:1.个人英雄主义 2.生活上特别要求独立 3.崇尚自由与民主 4. 做事有调理和耐心,喜欢“一根筋” 5. 争强好胜
Ⅹ 美国的自由和民主观是如何影响它的教育的
通过法律和上学的选择性,虽然我们知道许多美国的好大学,但那些都是私专立大学。大属多数美国公民都会选择也愿意选择公立大学。而且美国的就业情况也影响着教育,
“自由和民主观”已经完完全全的植入了美国的每一个人心中。
当然,中国也在想这一方面努力,相信在有生之年也能看到中国变得更加民主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