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院士名单
⑴ 华农有几个院士
华南农业大学目前在职的两院院士有2人,分别是:
中国科学院院士:卢永根
中给工程院院士:罗锡文
罗锡文
⑵ 华中农业大学的杰出校友
徐本禹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赵福兵大学生志愿者。鲍隆清湖北回省人大常委会副答主任,民革中央常委,民革湖北省委主委。陈文新著名土壤微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陈耀邦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曾任国家农业部部长。陈华癸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子新著名微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邓道坤湖北省人大委员会副主任,曾任中共湖北省委副书记,湖北省常务副省长。范云六著名分子生物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范照兵中共重庆市委常委,中共重庆市委秘书长。甘霖湖南省副省长,致公党中央常委,湖南农业大学教授。韩德乾全国农业审计学会名誉会长。中共第十四届中央纪委委员。黄远志曾任中共湖北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 。
⑶ 华南农业大学的8位院士是
1、刘耀光
刘耀光(1954年3月-),男,出生于广东省韶关市,植物遗传学家,华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九三学社广东省委院士与杰出学者委员会主任。
1981年,刘耀光毕业于华南农学院。1988年,获日本香川大学硕士学位。
1991年,获日本京都大学博士学位。
199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2年,受聘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2011年,入选广东省特支计划杰出人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耀光主要从事植物育性发育的分子遗传和基因工程研究,在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与恢复性、杂种不育与亲和性、光温敏不育性等遗传系统的基因克隆和分子作用机理方面进行了系统性、创新性的研究。
2、赵善欢
赵善欢(1914—1999),男,广东省高要县人,中共党员。
赵善欢先生1929年进中山大学农学院农业专门部学习昆虫学,1933年毕业留校任教,1935年被选送到美国俄勒冈农业大学深造,获学士学位,1936年9月转学康奈尔大学研究院深造,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
1939年回中山大学农学院任副教授、教授。抗战胜利后被北京大学和台湾大学借聘为教授,并被聘任为台湾农业试验所应用动物系主任。
1952年任华南农学院(现华南农业大学)副院长,文革结束后任院长至1983年。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五至七届全国政协委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3、卢永根
卢永根(1930年12月2日—2019年8月12日),出生于香港,作物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前校长。
1953年卢永根从华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华南农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1962年至1965年在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工作,担任丁颖院长的秘书、科研助手;1978年至1979年公派往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进修;
1979年至1983年担任华南农学院农学系副主任;
1980年至1982年作为公派访问学者,前往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留学;
1983年至1995年担任华南农业大学校长;
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7年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
2018年3月被选为“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
2019年8月12日在广州逝世,享年89岁。
4、庞雄飞
庞雄飞(1930.8.1-2004.3.25),广东佛山人,昆虫学家。
1953年毕业于华南农学院植物保护系,1959年获莫斯科农学院农学副博士学位、华南农业大学教授、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庞雄飞长期从事昆虫学和生态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对害虫生态控制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长期研究工作。
他在该领域中,改进和发展生命表方法,提出种群控制指数作为定量研究各类因子作用的“算子”;
建立害虫天敌及其与其他因子协同作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建立适应于种群控制研究的状态空间方程,打下了种群生态控制研究方法的基础。
与此同时,在天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中,系统整理了中国的瓢虫科,描述瓢虫、赤眼蜂和缨小蜂100多个新种,对其中的重要天敌的利用进行了研究,其发现对世界有着重要的影响。
5、郑儒永
郑儒永,1931年1月10日出生于香港,女,真菌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 。
1949年郑儒永考入广州岭南大学;
由于中国高等院校1952年院系调整,1952年转入华南农业大学植保系;
1953年从华南农业大学毕业后分配至刚刚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真菌植病研究室,担任研究实习员,师从戴芳澜教授;
1956年至1959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应用真菌研究所研究实习员兼真菌研究室业务秘书;
1959年至1965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兼真菌室业务秘书;
1970年开始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
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1年担任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课题组长;
2019年4月2日郑儒永和她的丈夫黄河研究员,将150万元捐给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郑儒永黄河奖学金”。
郑儒永长期致力于真菌分类的合理化与完善。主要研究小煤炱菌目、白粉菌目、毛霉目等目真菌的系统分类学。
6、黄耀祥
黄耀祥(1916.08.17一2004.2.22),广东省开平人。水稻遗传育种及其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专家。毕业于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世纪50年代,黄耀祥开创水稻矮化育种,被誉为“中国半矮秆水稻之父”;
20世纪70年代发现和利用新的具有sd-g的矮性基因源,开创丛生快长高光效高产株型育种;
20世纪80年代及90年代,先后开创的“半矮秆早长”和“半矮秆根深早长”株型模式构想,培育出特高产、超高产大穗型的水稻新品种。
由于黄耀祥对中国水稻育种的突出贡献,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广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7、罗锡文
罗锡文,男,1945年12月出生,湖南省株洲市人。曾任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8、林鸿宣
林鸿宣,1960年11月出生于海南文昌,作物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长。
1983年林鸿宣从华南农学院毕业后考取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
1986年硕士毕业后进入中国水稻研究所工作;
1994年获得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
1995年至1996年在日本国际农林水产业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7年至2001年在日本国立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水稻基因组计划项目(RGP)做博士研究;
200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并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工作,担任研究员、研究组长、博士生导师;
2007年担任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1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
林鸿宣长期从事水稻重要复杂性状的分子遗传机理研究 。
⑷ 华中农业大学大学食品有院士吗
还没有,不过由于华中农业大学的食品科技学院是优势学科,教授很多,估计出院士也就这几年了
⑸ 中国大学的院士数排名
一所大学所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人数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这所大学的教学科研回实力。目前排在前10位的答大学是
学校名称 院士人数
北京大学 30
南京大学 17
清华大学 16
复旦大学 11
中国地质大学 8
中国科技大学 7
南开大学 7
上海交通大学 6
吉林大学 6
中国农业大学 6
出版于美国的《科学》是世界权威科学杂志。最近,该杂志评出13所“中国杰出大学”。它们是
1.北京大学
2.南京大学
3.中国科技大学
4.复旦大学
5.清华大学
6.兰州大学
7.南开大学
8.山东大学
9.武汉大学
10.吉林大学
11.上海医科大学
12.浙江大学
⑹ 有关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首先我要说的是,我是02届华农的。
华农是全国重点本科大学,国家211工程的重点院校。
网页是:http://www.hzau.e.cn,这个学校的前身是华中农学院,最早的是1898年张之洞办的农务学堂,你说它么样?你说华中农业大学我们的父辈很多可能不知道,但是你说华中农学院,你问问就知道了。
华农最强的专业集中在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华农的油菜/水稻/猪种/水产等全国知名,当然还有转基因技术/杂交技术等不胜枚举,张启发,付延栋等教授问问业内人士就知道了,我毕业的时候国家2院院士好象是4人,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人也不少,武汉人也许不全知道华农的具体情况,但是华农的玉米和蜂蜜也是家喻户晓的,当然这个也不是重点.
华农的特色专业硬件设施让武汉大学的班子都汗颜,技术力量你是不需要怀疑的,硬件和软件都不需要担心.以前我上学的时候硬件可能是差了点,但是现在你可以去实地看,完全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我最看重的一点就是,华农的学习氛围不是其他学校可以比的,这里有非常好的传统,到处都能看到努力的校友,让你时刻受到感染,华农的领导在教育知识的同时非常关注学生的做人,这一点我是非常感到自豪的,虽然我已经毕业了.
华农是重点一本,但是也要客观来看,他也是有弱势专业的,如果你选
我给你个建议: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工程学院,水产学院,土地管理学院等是我推荐的学院.
我是02年进的华农,当年湖北的一本线是555,我581没进生科院,但是其他的学院过了一本就可以考虑了,不过不保证一定能上,现在它好象比我走的时候火了点.
最后,告诉你怎么走,武昌火车站571 街道口576 终点站就是华农.
⑺ 华中农业大学有哪些专业
华中农业大学的专业抄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 、社会学、社会工作、英语 、商务英语、广告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应用化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
还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学、园艺 、植物保护、植物科学与技术、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 、人力资源管理、艺术学等等。
华中农业大学办学源头溯源于1898年清朝光绪年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是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起点之一。
历经传承演变,1952年由武汉大学农学院、湖北农学院全部系科以及原中山大学等6所综合性大学农学院的部分系科组建成立华中农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
⑻ 华中农业大学有几个院士
华中农业大学现有5名院士,分别是邓秀新、张启发、陈焕春、熊远著和傅廷栋。
⑼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是一个什么样的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是农林方面的
综合性大学
,很厉害的,
两院院士
几十人呢,转基因稻谷的
张启发
教授很有名的。如果到这里考试住宿的话,可以选择
我们啊
,网络
银海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