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2016留美名单
① 今年出美国留学生名单
以往美国签证是很难,但近年来形式有所转变,这也正是现在美国留学那么火的原版因了。 今年美国F-1签证的形式权更是一片大好,基本全都水签的,可以算是美国现在最好办的签证类型了。我上个月刚拿到的,就问了几个问题,而且一些重要的问题,比如说回国问题,都没有深问。我周围的很多同学都没有听说过据签的。只要是上个正经点的大学,资金也差不多,VO都不会难为你的。 换了总统就不好说了,虽说移民法不会变,但这跟政府还是多少有一些的关系的。不知奥巴马是会稍微有所缩减还是继续放宽,不过美国经济现在不好,去留学就是给他们做贡献,所以应该是会继续宽松的。
希望采纳
② 浙江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录取名单
1、2016年硕士研究抄生考试刚袭刚结束,暂时还无法知道浙江大学金融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浙江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成绩预计最早在2月初春节前公布,复试分数线预计在2月下旬公布。 2、根据历年惯例来看,浙江大学考研成绩及复试分数线一。。
③ 近十年浙江大学去日本的交换生名单
无论你出于什么目的,浙江大学都不会将名单告知于你。
④ 浙江大学 2016年博士毕业名单
浙江大学 2016年博士毕业名单
相关信息,
可问学校教务处和办公室。
你若喜欢,
便是晴天。
⑤ 庚子赔款留学生名单
近代史上,中国政府第二次有计划地大规模向海外派出留学生,是本世纪初的庚款留美学生的派遣。
1900年,也就是光绪二十六年,北京爆发了“庚子之乱”。当时,几十万号称“刀枪不入”的义和团入京围攻各国使馆。不久,八国联军攻占了北京,慈禧太后弃都而逃。
1901年,李鸿章被迫与各国签订耻辱的“辛丑条约”,同意向十四国赔偿白银四亿伍千万两,分三十九年付清。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庚子赔款”。
1908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授权罗斯福总统退还中国“庚子赔款”中超出美方实际损失的部分,用这笔钱帮助中国办学,并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双方协议,创办清华学堂,并自1909年起,中国每年向美国派遣100名留学生。这就是后来庚款留美学生的由来。
1909年、 1910年和1911年,在北京三次从全国招考庚款留学生。当时对考生的要求除了通晓国文、英文外,还须“身体强健,性情纯正,相貌完全,身家清白。”
第一次招考是1909年8月举行的, 630人应考。先是初试,考国文、英文和本国史地,取68人;再复试,分别考物理、化学、博物、代数、几何、三角、外国历史和外国地理诸科。连初试带复试,一共考了七八天。最后放榜,录取了47人。
这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同年10月赴美,赴美时,另外加上了3名贵胄子弟,共50人。他们所学专业大多是化工、机械、土木、冶金及农、商各科。后来的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就是其中之一。
1910年8月又举行了第二次招考。考试仍分初试、复试。初试先考国文、英文,其中国文试题古色古香,为:“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说”;而英文试题则颇为时髦:“借外债兴建国内铁路之利弊说”。复试则考了西洋史、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几何和世界地理等科。400多人应考,最后录取了70人。
这第二批庚款留美学生中,后来出了一个大名鼎鼎的胡适,他当年考了个第55名。同榜中还有后来的语言学家赵元任、气象学家竺可桢等。
一年后,即1911年,又招考了第三批、也是最后一批庚款留美学生,一共有63人。
三批庚款留美学生的派遣为中国培养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中国近代科学发展中的许多新学科的创建者大多来自这些留美学生。
19ll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覆灭。中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民国时代。
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二次大规模向海外派遣留学生的计划也因这一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而又一次中断。
19ll年初,利用庚款而专门为培养赴美留学生的清华学校正式成立。在此后十多年间,据统计,由清华派出的留美学生就达1000多人。
与此同时,自1912年起,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渐渐形成了高潮。由吴敬恒、蔡元培、汪精卫等人组成的“留法俭学会”,利用当时法国因欧战而急需劳工的机会,组织中国青年赴法,以工求学。勤工俭学的计划立即得到了青年们的热烈响应,赴法人数逐年增加。到1920年左右,在法的中国学生已达2000多人。
从20年代中到30年代末,中国社会在经过近百年的战乱之后,终于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
1928年8月17日,清华学校改名为清华大学,罗家伦出任校长。
那一年开始公开招考留美公费生。1933年,又开始公开招考第一批庚款留英学生。
抗日战争的爆发使中国的留学事业再一次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从当年政府留学生派出的统计数字中,可以看出这种冲击的强烈程度。从统计数字中可以看出,自1932年起,留学人数逐年增加,并于1935年,达到高峰1033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政府宣布了留学限制的暂行办法,留学人数立即锐减,于1941年跌至谷底,全年只有57人。
1942年,抗日战争接近尾声,政府开始放宽留学政策。先是废止了留学限制规定,然后在1944年举行了英美留学奖学金考试。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抗日战争结束。
1946年7月,举行了全国公费留学考试。一时应考者多达4463人。而这一年,留学总人数也已回升到730人。
但是,紧接着,中国又经历了另一场天翻地覆的大变化。一个时代结束了,一个新时代就要开始。
现在回过头来看一看中国近代留学的历程,不能不令人深深感叹。容闳的幼童留美计划因清朝统治者的愚昧和腐朽而毁于一旦;庚款留美学生的派遣由于革命爆发而被迫中止;30年代的留学事业又备受战争的冲击。近百年的留学史几乎没有多少风平浪静的时候。
⑥ 求浙江大学处级以上领导名单
只要是校外的导师,基本都处级左右,所以你就指着校外导师报就行了
⑦ 浙江大学的知名校友
浙江大学的知名校友:
杨奇逊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文虎 :力学家、教育家、振动工程专家。
沈昌祥:中国工程院院士。
胡和生:数学家,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数学会理事长,第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陈宜张: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
金国章: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院士。
干福熹:科学家。
王元:著名数学家。
陈吉余 :河口海岸学家、教授、名誉所长、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名誉理事长。
陈独秀: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路甬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谭建荣:教授。
潘镜芙:船舶工程专家。
汪槱生: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臧克茂:坦克电气自动化专家。
孙优贤:工业自动化专家。
徐扬生:院士。
林祥棣:西南科技大学校长。
徐承恩:炼油工艺设计专家。
杨裕生:核试验技术、分析化学专家。
龚晓南:浙江大学教授。
程开甲:核武器技术专家、教授。
贺贤土:大学教授。
励建书:数学家。
戴立信:有机化学家。
袁权:化学工程专家。
杨福愉:生物化学家。
杨焕明:院士,生物学家。
丁仲礼: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四纪地质专家。
谢学锦:化学家。
韩祯祥:电工、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家。
沈家骢:吉林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郑树森:浙江大学医学部副主任,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卫生部多器官联合移植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大学外科学教授。
潘云鹤:教授、博士生导师,计算机专家。
朱玉贤: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百廿载波澜壮阔,双甲子勇立潮头。2017年5月21日上午,浙江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在紫金港校区体育馆隆重举行。各级领导、海内外嘉宾、30余所海外著名大学校长、80余所国内高校负责人、广大师生校友欢聚一堂,共襄盛举。
诺贝尔奖获得者,82名海内外院士,部分将军代表,国内外兄弟高校的领导,部分央企负责人,知名企业家代表,浙江省有关市县及浙大西迁办学所在地政府领导,浙江大学部分校董代表,来自世界各地的校友,关心支持浙大建设发展的各界嘉宾,和全校师生一道,相聚在浙大校园,共同为浙大120岁生日庆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