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博士生导师
1. 佛是导师真主是审判是主
即心即佛,万物本质,人人本有,执着妄动,故不能见,唯用真智,方能见心专,本质太极,不生不属灭,空界平等,无主无奴,如海无波,一切平等,一切造作,虚妄必灭,掩盖再多,纸不包火,焚身之时,莫说乱语,耶稣亦然,真理无赦。
2. 三教师 四生父 在佛教是啥意思呀
佛教称释迦抄牟尼佛陀是“三界导师,四生慈父“。
三界即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是佛教的世界模型,按照众生的贪欲、执念的多少划分为这么三层大的境界,于是三界就指的是一切空间。四生即是“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是有情众生的四种生育方式,于是”四生“就泛指一切生灵。
释迦牟尼佛陀是三界之中的导师(教师),一切众生的法身慈父。
南无 娑婆世界 三界导师 四生慈父 人天教主 三类化身 本师释迦牟尼佛
3. 信仰对人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立足于佛教的信仰导师是从哪几个方面开显信仰对
声音对人的眼中,女生在哪些方面的确有浮躁的心,到时候住哪几方面可以吱声?你说这样声音村里的眼霜女生的各种方面的地主讣告的声音照的。
4.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藏学导师有哪些朋友想学藏传佛教,报哪个教授比较好哇
前,兰州大学研究生院公示了2008年公开招考博士研究生计划,其中含有藏学博士3人,这是兰州大学首次公开招考藏学博士。
据了解,兰州大学藏学博士点于2007年底申报成功,作为该校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民族学下的二级学科博士招收点。目前,兰州大学的藏学博士点主要设有藏族文化和藏族史两个方向。担任该博士点的两位藏族博士生导师分别是宗喀•漾正冈布(Yondrol K.Tsongkha)教授和王洲塔教授。
宗喀•漾正冈布教授,现任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暨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004.8-),兰州大学藏缅—阿尔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所长(2005.10-),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人类学系研究员(Research Associate 2003.3-)等。曾任美国加州州立汉伯大学(Humboldt State University)地理学系与宗教研究系2004-2005年联合西藏研究项目特聘专家(“Resident Tibetan Expert”),美国政府合同公司McNEIL Technologies, Inc语言研究中心语言学顾问(Linguistic Consultant 2001-2003), 印第安纳大学人类学系客座教授 (Visiting Professor, 2001,8-2003.3),印第安纳大学欧亚腹地研究系访问助(副)教授(Visiting Assistant Professor 1999.8-2002.8),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95-1999)等。教育背景方面曾获文学学士(1985)历史学硕士(1988)医学博士(1995),在印第安纳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欧亚腹地的民族与文明及比较历史语言学,1999-2003)。论着方面已发表的有Tibet in the Histories of Central Eurasia (“欧亚文化视野中的吐蕃特”,博士后研究项目1999-2003)“Tibetan Materia Medical Dissemination to the Proper China Before the 18th Century.”(“ 藏药在中原的传播史”,1998),《吐蕃诸邦国时期的藏医学》(1996),《史前藏医学发展线索研究》(1995),《公元10世纪以前的西藏(吐蕃)医学研究》(博士论文,1991-1995),《苏毗初探》(硕士论文,1987-1992)等引用率较高的论文(著)。
(王)洲塔教授,系甘肃夏河县人,曾先后7年就读于西北民族学院少语系和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系。在著名藏学专家东噶•洛桑赤列教授的严格指导下,系统学习了藏学各科的重要课程。原任甘肃省藏学研究所所长,教授,现为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教授。系中国民族史学会会员、中国民族古文研究会会员、中国唐史学会会员、中国民族社会学学会理事、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民族学、宗教学学会副会长、甘肃省藏学学会副会长。近年来,在藏学权威刊物和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试论布达拉宫的建筑艺术》、《论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等30余篇藏汉论文。参与国家“七•五”重点科研项目《藏族文学史》、《中国藏族部落》的撰写工作(两书已出版)。曾先后获中国哲学社会科学1等奖、全国高等院校优秀教材奖、中国艺术界名人作品展示会系列大展优秀奖、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技成果3等奖。甘肃省第六次社会科学“兴陇杯”三等奖。中国科协(庐山)改革开放二十年高级研究研讨会优秀论文奖。陆续出版了《藏传佛教德尔隆寺与历辈塞仓活佛传》和《藏文写作概论》、《藏族传统公文写作论稿》、《华热藏族史略》、《吐蕃法律流变研究》、《论拉卜楞寺的创建及其六大学院的形成》、《甘肃藏族部落的社会与历史研究》、《论甘肃藏族部落制社会研究》、《藏传佛教在多康地区的传播历史及其各宗派教义研究》、《佛学原理研究——论藏传佛教显宗五部大论》、《蒙藏民族关系研究》、《藏族哲学思想文化论集》等学术专著14余部。累计达500万字。主编出版了藏文佛学典籍10部,计400万字。作者传略被收入《中国藏学研究专家名录集》、《中国艺术家大词典》、《中国当代藏族名人辞典》和《甘肃省“两科”学者大辞典》、《世界名人录(中国卷)》、《中国社会科学专家大辞典》等等。
5. 作佛教与文学方向研究的博导有哪些
没听说过,你到五明佛学院问问吧。
6. 请问哪位师兄知道“南无娑婆世界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人天教主三类化身本师释迦牟尼佛”当中的三类指的是什么
没有这种说法,念“南无释迦牟尼佛”就行了。
7. 济群导师的佛教怎么看世界的学后心得
你无所得,学佛无用。
8. 北京佛教居士林的导师
哈尔哇·嘉木样洛周活佛(简称联波活佛)为各莫寺总法台。1948年生于青海果洛久治县,3岁时被认定为各莫寺哈尔哇活佛第三世转世灵童,于次年被迎请入寺,举行了隆重的座床典礼。1958年,民主改革时,活佛离开了寺院,而后学习了汉文。1965年至1979年间,在阿坝县国营牧场工作。
1980年始,党的三中全会召开后,在十年动乱期间遭到严重破坏的各莫寺,由于党和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寺院各方面恢复工作逐渐步入正轨,活佛也重回各莫寺并担任寺管会主任。在各莫寺逐步进行全面恢复的近20年里,在各级政府及寺管会的领导下,各项寺规得到进一步完善,全体僧众严守寺规,清静修习,为社会安定,各民族的团结及民族地区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因此而受到政府部门的奖励,并被评为爱国爱教的“优秀寺院”。
1981年到1986年期间,被选为阿坝县第五届人大代表,并任阿坝各莫中学名誉校长。1987年,任阿坝县第八届政协副主席和阿坝州第八届政协常委及州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教协会理事。同年5月,应十世班禅大师之邀到北京筹建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并参加教材编审工作。1988年,十世班禅大师指名调入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任藏传佛教研究员,班禅大师亲颁聘书,同年10月,由班禅大师提名,经国务院宗教局批准任命为藏传佛教研究室主任。
1996年,经国家有关部门北京市宗教局、北京市佛教协会等批准,联波活佛被礼聘为北京佛教居士林导师。 传印,字月川。1927年1月30日生,俗姓吕,原籍辽宁省庄河县。幼年因家教,信仰佛教。1947年皈依本县青堆子镇普化寺崇仁法师,研习佛学,嗣即依之剃度出家。1954年恭诣江西永修县云居山真如寺,次年冬依虚云老和尚受具足戒。1956年起亲侍虚老左右,笔录其开示,蒙授与沩仰宗法脉,赐法名宣传,为第九世。
1960年9月,入学于中国佛学院,1965年9月,本科毕业,复归江西云居山真如寺,任典座兼副寺(出纳)。1966年9月,“文革”被遣至云山垦殖场城山分场种菜。1975年正月,于本省永修县梅棠公社旸岭山崇胜寺遗址结茆偕道友道开师共住。1978年秋,应邀往诣浙江天台国清寺。1979年12月,奉调至北京中国佛教协会。
1981年春,往日本京都净土寺佛教大学进修,1983年12月回国。1984年初,于中国佛学院,任教务长,1986年任副院长。1991年8月,诣天台山下方广寺专修念佛,经三年。1994年8月,受请任江西庐山东林寺住持。1999年2月,任北京市佛教协会会长。 嘉木扬·图布丹格西,祖籍内蒙古伊盟杭锦旗,生于1925年7月,蒙古族,格西(博士)学位。1932年在内蒙古伊盟菩提济度寺出家,1942年5月至1958年6月到青海塔尔寺受比丘戒,考取格西学位并任经师5年。
1958年6月受左的路线影响,被遣送回原籍,“文革”期间因受迫害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劳动改造。1981年5月至1987年10月,任北京雍和宫经师,1986年当选为北京市佛教协会副会长,1987年为第五届中国佛教协会理事,1989年为第六届市政协委员。1987年10月至1993年10月,任北京雍和宫副住持,1990年当选为第六届市政协委员。
1993年10月升座北京雍和宫住持,1993年任第六届中国佛教协会任常务理事,1995年中、日、韩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首席代表,1999年第九届市政协常委。
1996年经市宗教局批准,正式聘请为居士林导师。
9. 佛教的问题,请教下出家人。具体如下:
随喜您进入佛门,阿弥陀佛。
我是刚刚皈依三宝的佛弟子,您的感受我也刚刚经历过来,很愿意提供我的计划给您参考。
我也是折服于佛经的智慧而开始学佛的,甚至刚学佛就跑去要出家,好几次吧,最后都是“因地不真,果遭迂曲”,没有成功。也到处寻访高僧想拜师,不断的在读经,不断的和自己懒惰等恶习战斗。之前那思维,真的是天马行空啊,什么都想过了,什么都做过了。整个经历在不断的深入理解一句话:“一切唯心造。”这种心情没法说出来。现在对学佛、出家、都在规划,极少胡思乱想,心里混乱了。
一个前提,不管出家不出家,三年内都全心学佛,深入经藏,不会恋爱,工作做好本分就可以了。其他的,也渐渐养成习惯。比如:
·皈依了三宝,多亲近师父。
·固定功课(现在是佛教念诵集的早晚课和自己加的一些经咒和拜佛打坐等等),主要学习持诵(背会、如法修行)。佛教法门是很多的,先多了解,都学学,生欢喜心的就归入固定功课。
·深入经藏。对于阅览三藏经典有了规划,这个经书多读一些就会有计划了。
·受持戒律。佛教皈依和三皈五戒都不是随便时间可以得的,对于戒律的学习和受持相当重要。现在准备浴佛节受持五戒,深入学习、受持,修正自己的行为,这个真的是漫长的积累。
关于出家,这个不是最大的问题,三宝加持力很大,就看你能不能精进学佛了。自己学习才是根本。
之前和家里弄的也不太愉快,父母只要一听到吃素、佛相关的东西就心痛反感。奇迹的是,三四个月过去了,妈妈已经学佛了,而且还把佛菩萨请回了家,很多事情比我做的都好,也开始初一十五吃素了,还怕我学佛学的不是正信的,怕我迷。爸爸还需要时间。妈妈还想和我一起去参加一个观音七的法会呢。
在学佛的过程中,对于出家,内心会渐渐有底的,不要想太多。先修梵行比较好(就是不恋爱,不结婚),不懂的学着学着就懂了,不用着急。
10. 请各位师兄介绍下:国内高校有哪些导师佛教考古做得
中国考古学会来理事长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考古研究室主任朱岩石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边疆与宗教考古研究室主任李裕群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兼佛教考古学会秘书长李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