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导师贺
① 武汉大学2013口腔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名单
牙体牙来髓病学导师边专,自樊明文,彭彬,陈智,范兵,张旗,杜民权,牙周病学的导师有李成章,周刚,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到时有龙星、赵怡芳、尚政军、李祖兵、张文峰,口腔修复学的导师有王贻宁、黄翠、王家伟、施斌、贺红。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② 博士生导师名录
中国地质大学年鉴.2013·北京
续表
中国地质大学年鉴.2013·北京
③ 博导是什么
“博士生导师”即“博导”是一个对指导博士生的教师的中国化称呼。在中国,不管是做行政的还是做教师的,大多希望自己当了教授(或研究员)以后能够过把“博导”瘾,也不管自己有没有真正的学问以及能否真正指导学生。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博导”已经越来越成为比教授更牛的称呼,有着更好的待遇,不管是校内的福利待遇还是校外的公开招聘,“博导”似乎成了高于教授的一级“伪职称”。可以说,“博导”已经越来越从一种学术称呼上升为荣誉称号,似乎越来越神圣化。这是中国特色?还是走向误区?! 在美国,没有“博导”这一称谓,他们把中国所谓的“博导”都称之为“指导博士生的教授”(professor supervising doctoral students),教授一般分为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和正教授(full professor),通常一个人博士毕业并且成果较好的话就可以申请到助理教授,也就具备了指导博士生的资格。指导博士生的教授必须要有成果发表,不同大学要求不一,就我所在的UMKC而言,每年必须至少发表论文2篇,从助理教授到副教授5-7年间达不到考核要求,就不能晋升,也就无缘于终身教授(Tenure),并且意味着必须走人!就是晋升为终身教授的,如果没有成果发表也不能指导博士生。因此,在美国大学当博士生指导教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拥有博士学位,二是不断创造新成果。并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做指导博士生的教授只是一种考核的指标,没有任何与之相关的特殊待遇。 也许有人认为,在中国,博导称呼的神圣化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表征,我个人非常赞同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和进步的表现。但这种神圣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弊端,使不少人忘记了博导应有的责任和义务----指导博士生!所以我认为,目前中国必须尽快走出误区,给博导称呼去圣化,还其学术的本来面目!而作为第一步,必须淡化职称职务门槛,强化学历要求,更为重要的是要有不断创新的高水平成果问世!当然,作为博导,还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和热情给予博士生适切地指导!
④ 什么是博士生导师
博士生导师应是本学科学术造诣较深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学,科研人员,其学术水平在国内本学科领域内处于前列,在某些方面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培养研究生的经验,至少培养过两届硕士研究生.能坚持正常工作,担负起实际指导博士生的责任.有协助本人指导博士生的学术队伍;培养的研究生质量较好;有课程教学经历,承担过或正在承担一定工作量的本科生或硕士生课程.
对年青的教授(1972年以后大学毕业)申请担任博士生导师,除具备上述条件外,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至少要培养过一届硕士研究生或在国内外协助指导过博士生的学位论文.
具体要求如下:
从事基础性研究的教授
近五年来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不少于8篇(第一作者或本人指导的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正式出版过学术专著.所发表的论文或专著曾被同行多次引用或曾获得过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的奖励.
目前承担有国家或部(省)级的重点科研项目或攻关项目,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或其他有重要价值的研究项目,在研的经费不少于3万元(个别基础研究项目不少于1.5万元).
从事工程技术研究的教授:
近五年来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不少于5篇(第一作者或本人指导的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正式出版过学术专著,或有重要的技术成果.发表的论文或专著曾被同行多次引用或曾获得过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的奖励,获省部或国家级成果登记2项或发明专利(授权)2项.
目前承担国家或部(省)级的重点科研项目或攻关项目,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或其他重要价值的研究项目,在研的经费不少于6万元.
说明:
对于主持经费在30万元以上的重大基础性研究项目,或主持经费在60万元以上工程技术研究重大项目,或曾获国家二等奖以上项目的主要成员,上述要求可适当过宽.
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如《Nature》,《Science》及列入SCI,EI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第一作者或本人指导的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对其发表论文的篇数要求可酌减.
上述指标中的著作,成果只考虑有足够证据的主要贡献者.
⑤ 怎样称呼博士导师
开始还是叫老师吧,通称。
关系逐渐好了之后你会了解改叫什么的。
⑥ 博士生导师一般有多少年薪
将聘请28岁的北大女博士李琳为教授,并担任博士生导师,同时提供的,还有220万的安家费和90万的年薪.
⑦ 博士生导师是什么意思
博士生来导师应是本学科学术造诣源较深的教学科研人员,其学术水平在国内本学科领域内处于前列,在某些方面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般为教授职称,也有特别优秀的副教授、讲师担任博士生导师。有培养研究生经验,至少培养过两届硕士研究生。能坚持正常工作,担负实际指导博士生的责任。有协助本人指导博士生的学术队伍,培养的研究生质量较好。有课程教学经历,承担过或正在承担一定工作量的本科生或硕士生课程。对年轻的教授(1972年以后大学毕业)申请担任博士生导师,除具备上述条件外,一般应具博士学位。至少培养过一届硕士研究生或在国内外协助指导过博士生的学位论文。
⑧ 博士研究生导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还有博士生导师谁大
首先,博生研究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说的是同一个事情。
其次,不能用谁大来衡量,只能从行政级别和学术级别上来区分。博士研究生导师的行政级别与学术级别都要高于硕士研究生导师。
拓展:
博士研究生导师:是本学科学术造诣较深的教学科研人员,其学术水平在国内本学科领域内处于前列,在某些方面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般为教授职称,也有特别优秀的副教授、讲师担任博士生导师。有培养研究生经验,至少培养过两届硕士研究生。能坚持正常工作,担负实际指导博士生的责任。有协助本人指导博士生的学术队伍,培养的研究生质量较好。有课程教学经历,承担过或正在承担一定工作量的本科生或硕士生课程。对年轻的教授(1972年以后大学毕业)申请担任博士生导师,除具备上述条件外,一般应具博士学位。至少培养过一届硕士研究生或在国内外协助指导过博士生的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导师:是本学科学术造诣较深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学,科研人员,其学术水平在某些方面接近或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有培养本科生经验,至少培养过两届本科生。能坚持正常工作,担负实际指导硕士生的责任。有协助本人指导硕士生的学术队伍。有课程教学经历,承担过或正在承担一定工作量的本科生课程。
⑨ 教授、讲师、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等这些头衔之间是什么关系
教授,是一种高等教育体系中的职称。多指在大学或社区学院中执教的资深教师与研究员,但教授与研究员是有区别的。教授有教课的任务,而研究员则没有。
教授为大学教师职称的最高级别。中文的教授两字则源于“传教授业”的字义,是中国古代就使用的学官名称,根据教育部和人事部联合发布的相关规定,把高校教师的岗位分为13个等级。教授岗位分一至七级。其中正教授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教授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
1、现下“教授”都是聘任制的。
2、“特聘教授”,顾名思议,是特殊(特别)聘任的教授,本身是教授。
3、“客坐教授”,是“客情”聘请的学者,不定期来作报告或搞讲座。本人可能不是教授,而是名人、官员、企业家、发明者,等等。
4、“兼职教授”,校际间、学校与社会间,互相聘请讲课的教授。本身是教授,实际讲课或搞科研、带研究生。
5、“荣誉教授”,是对知名的老教授、有成就的老领导,授予的荣誉称号。
6、一般教授,是大学聘任的正高级职称,既上课,又搞科研、带研究生,也是学术带头人。
讲师:任职基本条件
1、大学专科毕业以上,担任助理讲师职务四年以上,能担任培训教员工作;
2、能胜任一门或一门以上课程的讲授和全部教学工作,质量较高,教学效果好;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籍和资料。
专业技术人员所取得的学历必须同申报晋升职务的专业相同或相近,否则一般应视为不具备规定学历。对先参加工作后取得规定学历的人员(以取得学历证书为准),取得学历前后的任职时间可以相加计算,达到任职时间要求的,可以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正常申报中级职务,任助理级的总年限最低不得少于4年。
对虽不具备规定学历与资历,但在本职工作岗位上确有真才实学、能力强、业绩贡献突出的专业人员,可破格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破格申报对象必须是本单位3年内考核成绩名列前茅者,且一般情况下,不得越级申报和“学历、任职年限双破格”申报。破格申报者,任职年限的提前一般不能超过1年。
⑩ 硕士生导师和教授的区别以及各自的职务分别是什么
研究生导师是职业,教授是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