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复旦大学黄旦老师生日

复旦大学黄旦老师生日

发布时间: 2022-07-30 12:55:33

⑴ 国内外以新闻专业著称的高校有哪些

国内外以新闻专业著称的高校有: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

中国传媒大学(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中传”,位于首都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信息传播领域行业特色大学,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

学科建设

据2019年1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0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0个专业硕士类别。

2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中国传媒大学

⑵ 胡翼青的个人简历

姓名:胡翼青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职务: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助理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传媒学院副院长
学术背景:南京大学博士(导师:周晓虹)、复旦大学博士后(导师:黄旦)
社会团体兼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研究院兼职研究员、浙江大学和深圳大学兼职研究员、中国传播学会及外国新闻史学会理事
祖籍广西博白,1975年7月3日生于江苏无锡。1993年毕业于江苏省无锡市一中,同年考入南京大学新闻系广告大专。1995年直升入94级新闻学本科学习,1996年9月起担任新闻系学生会主席。1998年本科毕业,获得当年“韬奋新苗奖”一等奖,直升研究生并留系任教。2002年6月提前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并获准攻读社会学博士,2006年在南京大学社会学系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为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周晓虹教授。2008年上半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从事访问学者研究。2008年下半年起至2010年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
现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目前教学与研究的重点为传播理论、传播思想史,也曾有过业界工作(曾在香港文汇报工作过一年,并在《中华工商时报》等多家媒体实习,发表过近20万字的各种新闻报道)和新闻业务课教学研究的经历。自2012年3月起担任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助理。

⑶ 中国哪些大学的新闻学类专业好

排名 招生单位 等级
1 中国人民大学 A+
2 中国传媒大学 A+
3 复旦大学 A+
4 武汉大学 A
5 华中科技大学 A
6 四川大学 A
7 南京大学 A
8 浙江大学 A
9 清华大学 A
10 暨南大学 A
11 厦门大学 A
12 湖南大学 A
13 北京师范师范大学 A
14 南京师范大学 A

以上排名仅作为参考,以下内容是某位朋友对新闻传播学类好大学的总结,也许对朋友更有用:

当前新闻传播学的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也就是覆盖新闻学、传播学等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有: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这两所的新闻学院为当之无愧的南北两强,办学历史悠久,在新闻学界和传媒业界都声望卓著。
而中国传媒大学的新闻学为国家重点学科,传播学则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因此中国传媒大学要获得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也仅有一步之遥。

目前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大学有:
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广电学界和广电传媒业界最强者)、清华大学(新锐,锐不可当)、武汉大学(在非广电、网络的纸媒界,素有“武老三”之称,仅次于人大与复旦)、华中科技大学。
如上,目前中国大陆高校中,一共6所大学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覆盖新闻学和传播学等二级学科博士点。

目前拥有新闻学二级学科博士点的高校及科研院所有:
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这6强的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覆盖新闻学二级学科博士点);暨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政治学院、四川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如上,目前中国大陆高校及科研院所中,共有11个新闻学二级学科博士点。

目前拥有传播学二级学科博士点的高校及科研院所有:
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这6强的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覆盖传播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北京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

⑷ 汉语言文学大二女生 想考新闻传播方面的研究生。

2006年12月7日至8日,来自大陆各主要新闻院系的负责人以及香港、英国、美国新闻传播教育界的知名专家共50余人,汇聚复旦大学,针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学术交流和讨论。会议由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和新闻学院联合举办,旨在全面总结并反思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基本状况,并以研究生教育为重点,讨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与未来规划。

一、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概况

二十多年来新闻传播学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办学层次的提升对新闻传播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科层次的教育,据教育部高教司统计,截至2005年全国共有661个新闻学类本科专业点,其中新闻学209个,广告学232个,广播电视新闻学146个,编辑出版学50个,传播学24个;研究生层次的教育,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基地主任童兵教授介绍,在经过十轮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后,目前全国共有新闻与传播学硕士点123个,其中新闻学60个、传播学63个;博士点19个,其中新闻学10个、传播学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另有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3个。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涂光晋教授、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中心黄旦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胡正荣教授、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张金海教授、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建伟教授根据此前的调研,分别就国内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编辑出版专业的研究生教育情况做了专题报告。综合各专题报告的统计,目前各专业师资情况如下表:

总体而言,各专业的师资状况呈现出高职称、高学历和年轻化的特点;在研究方向设置及专业课程设置上,普遍呈现多样化的特点,研究方向设置宽、窄不一,而且仍有扩展的趋势。调查者认为,这种趋势反映了学科建设的繁荣,但繁荣背后潜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学科边界的模糊。例如,大部分学校将广告学专业归属于新闻传播学,但也有不少院校依托于经济、管理、文学、艺术等学科;编辑出版专业在不同院校分属于出版编辑、出版发行、文艺学、新闻传播学、纸浆造纸工程、图书馆学等;传播学的学科定位与边界不清也导致传播学科专业特性不清、课程体系缺少规范以及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含混。

二、新闻传播研究生教育的问题、建议与对策

1.关于优化学科结构

学科结构的调整是本次会议的热点和焦点,引起了代表们的热烈讨论。一种意见认为目前新闻与传播学下设两个二级学科,整体结构偏小,建议通过修订二、三级学科目录、增设二级学科以调整结构、夯实中坚力量。这样有利于进一步厘清学科边界,回应其他学科的蚕食之势,维护本学科的整体权益。胡正荣教授认为目前广播电视专业与社会的互动进一步密切,学科发展态势良好,已有几年一级学科授权单位自主设置了广播电视学博士招生方向,应当将其设置为二级学科,有利于学科内涵的建设。张金海教授、厦门大学黄星民教授等建议,将广告学提升为二级学科,既将其专业归属明确到新闻与传播学,也可为广告学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李建伟教授、南京大学张志强教授等则认为编辑出版专业晋升为二级学科条件已成熟。

但也有些代表则认为,在优化结构的同时更应关注学术品质和学理基础的建设。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董天策教授指出,学科结构的调整应当以学科内涵和学术成就作为重要参照指标,应当着力提升学术品质和内涵。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吴飞教授认为,二级学科不宜设立太多,应当考虑这些学科的学理基础。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方晓红教授认为,结构调整需要考虑学科本身的生存与发展,如果将其他部分从传播学中抽出设立二级学科,传播学可能会被架空。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吴予敏教授指出,传播学科本身具有跨学科性质,一方面,研究生生源的多元化是必然趋势,既面临困惑,但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机遇;另一方面,媒体工业发展趋势下,传播手段的融合性也会越来越强,因此不能只考虑为单一媒体提供人才而增设二级学科,而应当立足于发展多元传播学教育。

⑸ 黄旦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男, 1954年生。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新闻传播学新科评议组召集人,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工作经历:
1983-1998:杭州大学新闻系教师,曾任新闻系副主任,杭州大学新闻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1999-2001:浙江大学新闻系教师,任新闻系主任,新闻传媒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
2001、7-现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师,曾任新闻学院新闻系主任
研究领域:新闻理论、传播理论
主要研究方向:中外新闻与传播思想、大众媒介与社会
主要成果:《新闻传播学》、《媒介是谁:对大众传媒社会定位的探寻》、《也论林则徐的新闻观》、《独立战争前后美国报刊思想之演变》、《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五四前后新闻思想的再认识》等论著三十多篇。2005年底,黄旦教授代表性著作《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现正在进行的课题:《中外传播思想史》
目前担任课程: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新闻思想史论、世界传播学说史、传播学研究
主持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
先后留学美国和澳大利亚,多次参加国际传播学学术研讨会。《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获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黄旦教授,无疑是中国中年学者中最杰出的代表,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学术标竿性人物。

学术经历
Sep.,1998-Sep.,1999: Visiting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Journalism & Mass Media Studies, Denver University, Denver, Colorado, AmericaOct.,1991-Oct.,1992: Visiting scholar, School of Humanities, Murdoch University, Western Australia, Australia
Mar.,2001-Present: Professor& Researcher, Journalism School & Center for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tudy,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
Oct.,1999-Feb.,2001: Professor, Director of Institute of Mass Media and Social Development,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China
2009、9-2010、8 深圳大学“鹏城学者”
2012年暨南大学南都讲座教授

附录1:《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简评
读到后记时得知,黄旦先生的这本书写了整整7年。对此,黄先生说,期望值总是与写作的时间成正比,拖得越长,要求完美的压力就越大。仔细想来,在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之路上,又何尝不是这样。
从新闻自由为报刊的专业化路程搭建第一个台阶,到便士报为客观性观念的产生奠定重要基础,从大众传播媒介在事业化和商业化的冲突中艰难抉择,到编辑记者为争取内部新闻自由而努力奋斗,新闻专业主义在崎岖不平的建构之路上艰难前行,期间,还要面对“把关人”和“议程设置”理论的公然挑战,甚至,在最后还成为法兰克福学派视野中为“现实社会秩序服务”的傀儡。阖上全书,新闻专业主义就如同一个梦幻,或者像新闻的真实性一样,是“无底洞的那个底”,永远找不到切实的存在。因此,就新闻专业主义而言,其建构必然还将是一个长久的探索和斗争的过程,其内涵必然还没有令人完全信服的“标准答案”。
但是,找不到“标准答案”的新闻专业主义,却仍然充实着媒介,并影响着媒介对人类文明进程的推动。从物理特征和信息流通上看,大众媒介的出现和其传播技术的发展,让人类彼此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媒介成为“人的延伸”,地球也变为麦克卢汉眼里的小村落;但是,媒介在帮助人们交流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创造一个拟态世界,个人或者组织出于自身需要和价值判断的“把关”、新闻生产过程中的种种控制、媒介议程设置对公众议程的决定作用等等,都在不知不觉中掩盖甚至歪曲世界的本来面目。因此,从这两方面看,大众媒介无疑是把刀锋锐利的“双刃剑”,而如何让其尽可能地在推动文明而不是掩盖真相上发挥能量,正是新闻专业主义倡导者的迫切愿望。作为专业,必定有其规范,新闻专业主义的道路也许没有终点,但是其努力奋斗和自我修正完善的过程,就是作为专业不断回归大众媒介原始价值的过程。
在本书的最末三章,黄旦先生对法兰克福学派的技术理性批判着墨颇多,个人以为这是全书比较精彩的部分。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媒介技术的发展,造成了文化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并最终使人类成为技术的工具。黄旦先生认为,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有其局限性,因为无论是媒介的意义构成、文化生产中媒介与受众的互动(包括符号互动论),还是众所周知的编码与译码理论,都在证明作为受众的人远远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尽管对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存在的缺陷有清醒的认识,但是本书作者还是在该章节的最后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假若注目于当前媒介集团的膨胀和跨国媒介集团在文化全球化中所扮演的角色……法兰克福学派的态度未必就是狭隘与过时,甚至仍不失其启发、警告、反思之功效。”启发、警告、反思,在探索新闻专业主义之路上所付出的努力,又何尝不是在发挥这样的功效?!无底洞也许根本就没有底,但探底的过程也同样值得敬畏,作为专业的独立的大众媒介,正行走在这条没有终点的路上。

⑹ 新闻传播学

新闻传播学专业学习资料分析——新闻传播类入门书籍选读六十本.
1,《传播学原理》张国良/复旦大学出版社
最薄的传播学读物,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知道传播学是什么,因此也显得内容单薄乏力。比较适合中学生阅读。据张国良亲自透露:这本书写得不好的原因是,作者之一的裘正义在结稿前三个星期才将它负责的章节交上来,从而使得文风来不及统一。不过张国良在98年又有一本传播学问世,我没看过,好象复旦考博就指定了那本。
推荐指数:*
2,《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张国良/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本书的收藏价值大于阅读价值和使用价值。对于初学者,分散孤立的论文集,反而容易找不着北;对于研究者,自然会去寻求整部专著,孤立的论文意义也不的大。适合中等水平的读者阅读。
推荐指数:**
3,《新闻学概论》李良荣/复旦出版社2001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一本普及知识的读物,作为新闻学的入门读物很好。涉猎的内容丰富,论述也很饱满。然基本框架却是上世纪80年代构建的,这已经是第4版了,新增的章节大多为李的博士生所写。此书可以称为中国新闻理论第一书。想使得“新闻有学”,就必须彻底颠覆以李良荣为首的“新闻学”体系,它是建立在宣传学框架上的。
推荐指数:必读
4,《符号透视》李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彬哥哥少数能静下心来做学问的学者之一。符号学是块难啃的骨头,没有一定的哲学、社会学、语言学功底根本啃不下来。真实难为彬哥哥居然能将符号学的书写得文才奕奕。
推荐指数:***
5,《媒介分析》张咏华/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英语好的学者就是占便宜。曾经有人问我为什么总是推荐张咏华,我说,我把这本书借你吧。
推荐指数:***
6,《中国当代理论新闻学》丁柏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此书在李良荣的监督下完成,不谈新闻学基本理论,只谈与现实理论,如市场经济,如WTO等。代表了老丁的最高水平,其实说白了,也就是其前作《新闻理论新探》的新发展。其中南大青年学者夏文蓉所写的三章内容煞是精彩。李良荣教授还特地为此书写了一个书评,不过要是对书评仔细研究的话,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李大教授根本没看过此书。
推荐指数:**
7,《当代西方新闻媒体》李良荣/复旦出版社2003
此书的前身是《西方新闻事业概述》(复旦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2003年第二版)和《当代西方新闻事业》(人大出版社2001版)
推荐指数:****
8,《传播学概论》[美]施拉姆/新华出版社1984
传播学开山之作,为传播学建立了基本框架,不可不读,尽管施拉姆只不过是美国的喻国明而已。此书由于版权问题,一直没有再版,但翻译水平还是很不错的。
推荐指数:****
9,《美国新闻史》[美]埃默里父子/新华出版社2001(第8版)
新闻史就是传播史。我一位学法制史的朋友曾在我面前大谈新闻无学,我勃然大怒,几欲与之绝交,将《美国新闻史》丢给它,让它读完再说话。此人2个月后写了一篇论文:《中西政党报刊时期的法律文化之比较》,让我给它修改一下。展江这本书翻译得真没话说,毕竟是英语专业的出身。不过个人认为,没必要买,一是太贵,二是此书在美国已经有了第9版,展江也正在翻译第9版,将由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想买的话等这本
吧。
推荐指数:必读
10,《传播学引论》李彬/新华出版社1993
成亦文采,败亦文采。据说彬哥哥在写修订版了。总得来说,93年能写成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我认为适合理工科跨专业考新闻传播学的启蒙读物。
推荐指数:***
11,《传媒批判理论》潘知常/新华出版社2003
基本为潘知常的学生所写,那群孩子,连格拉姆西和葛兰西,霍尔和Hall的关系都没搞清楚,对某些哲学家的思想理解也完全误读。总的来说,这本书写出来就是给人骂的。其学术资料库基本为我开头点评的20本译著,东拼西凑而已,要么就是抄袭《后现代转向》一书。想了解批判学派的话,还是看《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或《通俗文化理论导论》比较好。
推荐指数:*
12,《深度报道原理》杜骏飞/新华出版社2001
诗人学者杜骏飞,以一种悲天悯人的气质与情怀打造了《深度报道原理》,其像诗一般的点睛之句散落于全数各处,如“背景决定真实,细节决定真实感”、“信息源的可靠性与其利益的相关性成反比”、“在深度报道的领域,人云亦云比一无所知还要可怕”等,此等警句非千锤百炼不得出。我曾经一度想考南大新闻系就是因为这本书的缘故,可惜杜骏飞在已经不在新闻系收弟子了。
推荐指数:****
13,《新闻舆论研究》王雄/新华出版社2002
一本值得读三遍以上的书,王雄教授是南京大学新闻系刚上任的系主任。此人治学严谨,西学功底也很好。此书视野宏大,从社会学、政治学、社会心理学、美学多角度审视新闻舆论传播,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尝试性地用公民社会——公共领域理论来看待当代媒体的作为,新意无穷。
推荐指数:必读
14,《信息时代的新闻价值观》[美]杰克•富勒/新华出版社1999(展江 译)
作者学识甚高,引入了许多新闻学框架之外的理论,如罗尔斯的正义论等,并融合的很好。全书文笔斐然,文才也好,当然也要归功于展江的翻译水平。最精彩的一章是对于“新闻真实性”的辨析,作者提出的“智者诚实与黄金律”的观点发人深省。
推荐指数:*****
15,《西方新闻理论评析》徐耀魁/新华出版社1998
国内第一部系统、全面而深刻评析西方新闻理论的著作,想了解西方的新闻 思想、新闻学说及新闻理论,应从本书入手。新闻有学无学,我不管,我已经不玩新闻学了,但西方新闻有没有学,答案是肯定的。
推荐指数:*****
16,《传播学基础理论》段京肃/新华出版社2003
不是最好的,但也凑合着看。废话太多,内容重复太多、资料堆砌太多。
推荐指数:*
17,《传播理论》(第4版)[美]塞佛林/华夏出版社2000
本书作者之一的坦卡德是施拉姆的第一个博士生,此书内容详实,资料新颖,很多理论较之施拉姆版已有了不少新发展;不足之处在于翻译得很龌龊。(注:此书的第2版有福建人民出版社翻译出版,与这本完全是两本书,我认为老版的好看。)
推荐指数:****
18,《传播政治经济学》,[加拿大]莫斯可,华夏出版社
是华夏出版社那一套12本里最有价值的一本,翻译者水平也高(胡正荣)。推荐指数:必读
19,《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美]彼得斯/华夏出版社2003
与其说是《传播思想史》,不如称之为《交流思想史》。作者从柏拉图说开去,论述了2千多年的人类交流其实是不可能。交流是很难成功的。因此,我们应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无限地热爱他人中去,将“博爱”精神撒播人间。此书最后两段话,煞是精彩、煞是感动,我全部背了下来。
推荐指数:***
20,《社会科学方法论》(第8版)[美]巴比/华夏出版社2002
传播学研究方法与其看国人所写的,不如看老外所写的;与其看传播学界所写的,不如看社会学界所写的。此书是同类书中最好的一本。清华大学出版社有第9版的影印版。
推荐指数:*****
21,《作为话语的新闻》[荷]梵•迪克/华夏出版社2003
从语言学角度审视新闻的创新之作,提供了一种话语分析的方法论。作者在第一章里对批判学派是什么,也有精彩的论述。
推荐指数:**
22,《麦克卢汉精粹》[加]麦克卢汉(的儿子)/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麦克卢汉是“哲学家”,但对于玩过一点哲学的我来说,又太浅了。没必要看什么《理解媒介》的原著了,麦克卢汉的全部思想精华(或骗术)都在它宝贝儿子编的这本书里面。)
推荐指数:****
22,《第二媒介时代》[美]马克•波斯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内容厚重,历史感强,不可多得的好书之一,可惜的是翻译得有点问题,英语专业人士可以很明显地看出翻译硬伤。首先书名就翻译得不好, The Second Media Age应该翻译成《第二媒体时代》。媒介和媒体是不同的概念,媒介只是一种单纯的物理工具载体,传播信息之用;而媒体则包含了物理工具背后的传播者的意识形态及其组织关系。比如说,电视是媒介,但电视台则是媒体。——当然,媒介与媒体混用,也是学术界的通病了。这本书可以看网上的英文版,至少我觉得英文版读得中文版比较顺。
推荐指数:***(英文版推荐指数:*****)
24,《电视与社会》[英]阿伯克龙比/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此书从电视文本,制片人,受众三个角度探讨了电视与社会的关系,文笔诙谐幽默,可读性强;不足之处在于所举的大量例子都是英国的电视剧,而中国读者对英国电视剧显然不了解,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阅读效果。
推荐指数:**
25,《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美]伯格/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结构主义作为一种盛行的社会思潮已经过时了,但它作为一种方法论,却产生了两门新的科学:符号学,叙事学。读完此书后,可学到一种对大众媒介进行叙事分析的方法。实用性不错。
推荐指数:***
26,《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美]斯道雷/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2版)
不可多得的“批判学派”入门读物,不足之处依然在于翻译。比如simulacrum一词是鲍德里亚的专用术语“类像”,而作者翻译成“赝品”,固然有这个意思,但在这里这么翻,就是猪头不对猴子嘴,译者这么理解,自然影响到对原文的理解。此类例子很多。除非你是像我一样的“骨灰级读者”,否则最好别看这本了。
推荐指数:*
27,《解读大众文化》[美]约翰•费斯克/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谁说大众消费一切产品都是无意识的?!让费斯克来揭穿这一谬论吧!是上列那本的姐妹版,但比较偏重理论——适合男性阅读。
推荐指数:** *
28,《全球化与文化》[美]汤姆林森/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我所读到的关于全球传播的书里,这是最系统的一本。译者郭英剑为郑州大学外语学院的副院长,美国某大学的传播学博士后(可能不是传播学,有人在我面前说过它,我记不清了),翻译水平无可挑剔。
推荐指数:***
29,《消费社会》,[法]让•鲍得里亚 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鲍得里亚被学界称为“法国的麦克卢汉”当之无愧。其书中提出的一系列关键词构成了其后现代主义大师的地位。如“符号价值”、“内爆”、“仿真”、“超现实”、“最小公倍数原则”等等。以上三本,随便看一本,知道鲍得里亚脑子在想些什么就可以了。《消费社会》是其代表作、《物体系》是处男作、《完美的罪行》是散文集。
推荐指数:***
30,《通俗文化理论导论》[美]斯特里拉缔/商务印书馆2001
文本性质不如《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但翻译得比《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要好的多。比较适合初学者。但对于我而言,对女性主义一向偏见很大,因此影响了我读书的心态。
推荐指数:***
31,《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英]史蒂文森/商务印书馆2001
我读过的最好的一本讲媒介文化的书籍。在此可以领会到英国人的治学严谨,和美国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美国姥太肤浅,只会倒卖一些法国人和德国人的思想。
推荐指数:*****
32,《媒介通论》,[加]麦克卢汉,商务印书馆,2000
一部令人瞩目也令人犯晕的奇书,不管赞成,还是反对,你都不得不面对它 所提出的一系列骇世惊俗的思想,如媒介即信息。 建议以《数字麦克卢汉》([美]保罗•莱文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作为辅助读物,这样就不至于找不着北了。
推荐指数:**
33,《大众传播学总论》张隆栋/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诞生前,这是国人主编的内容最详实的一本传播学普及教材。书后附录的名词解释比较实用。
推荐指数:***
34,《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名气最大的传播学教材,大而全,考研必备书目之一;虽然此书有些低级的硬伤,但瑕不掩瑜,至少到了今天,还没有国人所写的“传播学概论”类的教材超过它。据说郭教授写这本书时,正赶上CIH病毒发作,电脑里的文本毁之一旦,在截稿日期的压力下凭着记忆赶出来的。不过我倒是认为此书的最大贡献在于绍介了不少日本的传播学理论。
推荐指数:必读
35,《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史稿》童兵/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童兵的最高水平停留在它的博士论文,也就是这本书上。
推荐指数:*****
36,《报纸编辑学教程》,郑兴东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新闻编辑的所有理论知识都在这本书里,它应该是我国新闻学方面发行量最 大一部书。
推荐指数:***
37,《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国内唯一一本值得看的新闻写作教材。
推荐指数:*****
38,《理解大众文化》[美]约翰•费斯克/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当代西方文化研究是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批判之“修正”。“费哥”从牛仔裤文化说开去勾勒出了一幅大众文化的鸟瞰图。可读性强——适合女性阅读。
推荐指数:****
39,《电视的真相》[美]古德温/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什么是电视?什么是电视的真相?恍然大悟。推荐指数:****
40,《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法]阿芒•马特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此书有三个独到的见解,颇有一点意思。
1)战争对传播具有推动作用
2)发展主义模糊了民族国家的边界,文化资本重新分配,又一次分割了世界
3)视听文化的全球流动引发了文化认同的危机
推荐指数:**
41,《传播理论》(第5版)[美]小约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开篇两章,详尽绍介了什么叫做“理论”。把这两章吃透,那么对传播学理论的理解自然也就比一般人高了一个档次。此书内容详实,又偏哲学思辩,因此初学者不大容易看
懂。如果说《传播理论》[美]塞佛林/华夏出版社2000是基础读物的话,那么《传播理论》[美]小约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就是进阶读物。(注:此书已经出到第7版了,清华大学出版社有影印版面市,英语好的朋友,我建议直接看英文版)
推荐指数:必读
42,《文化研究读本》,罗钢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本来以为是国人所作,因此没留意。后来通过朋友的介绍才知道是国人所编,里面依然是老外的论文合集。编者之一的刘象愚是北大中文系的教授(如果没记错)。我认为想研究传播学,这本书是绕不过去的。
推荐指数:****
43,《消费文化读本》,罗钢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传播与消费文化的关系,路人皆知。
推荐指数:***
44,《弥漫的传播》杜骏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推荐指数:**
45,《大众传播模式论》,[英]麦奎尔等,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以模式的形式而将传播学的经典理论囊括其中,言简意赅,要言不烦,所以,必须具备相当的传播学理论基础才能看得明白。 不过我是属于无师自通的那种,此书是我的入门读物,说实话,第一遍看时,觉得索然无味,后来才知道此书的重要性。
推荐指数:***
46,《传播学史》[美]罗杰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立志考传播学或研究传播学的话,还是把这本书过一遍吧。此书将传播学的起源追溯到欧洲的进化论、法兰克福学派和精神分析学说。此外,此书屡屡有笑料出现,自己去看吧。
推荐指数:***
47,《大众文化与传媒》,陆扬、王毅,上海三联书店2000
对批判学派的另一大分支即文化研究,做了提纲挈领的描述,虽是一本薄薄 的小书,但深入浅出,思想宏博,是部难能可贵的佳作。一个通宵加一杯咖啡,就能看完,可以作为文化研究的入门读物。
推荐指数:****
48,《东方学》[美]萨义德/三联书店2001
作为当代大学生,不知道萨义德,该打!作为学传播学的学子,不知道萨义德,该死!作者在书上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研究东方方法论——对于传播学来说——告诉我们应该从认知习惯入手去理解跨文化传播。在此说明一下,李希光的“妖魔化”理论的真正出处在这里,作者明确地提出了媒体是在怎么样妖魔化巴勒斯坦的,李希光在美国那么多年,怎么可能不知道哥伦比亚的这位教授呢?清华传播学在2002年就考了这本书,10分呢。
推荐指数:*****
49,《法兰克福学派史》[美]马丁•杰伊/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批判学派启蒙读物
推荐指数:****
50,《精神交往论》陈力丹/开明出版社1993
绍介马克思传播观的力作。虽然内容有点枯燥,并且不那么好懂,但依然是传播学学子必读书目!
推荐指数:必读
51,《新闻学核心》李希光/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
差一点把它忘了。严格地说,这是一本新闻学著作,但为什么要在这儿提它呢?——从某种意义上,之是一本“反传播学”著作。
推荐指数:*****
52,《比较新闻学:方法与考证》张威/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
读完这本,则可以证明我对TB那本《比较新闻传播学》的评价一点也不过分。张威同志在澳大利亚读了硕士、博士。
推荐指数:****
53,《新闻报道新思路》陈作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
初读这本书就可以感受得到,作者陈作平颇具哲学的功底,并竭力地把哲学的思维方式借鉴到他的新闻学研究中来(例如,对于新闻报道认识论的构想)。从本书的结构来讲,作者把新闻报道支解为比前人学者更细致的部分,从更细微的问题着手并试图解决之,作为一代年轻的学者,陈作平是少数让我服气的角色。
推荐指数:必读
54,《新闻传播学》黄旦/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
黄旦这样的学者是不可以对他评头论足的,让他安心去做学问吧。一言以蔽之,这是我读过的“新闻学概论”里最好的一本。如果哪天我失恋了,或失业了,就考个博士玩玩,如果考传播学的话,那么我一定前往复旦拜在黄旦教授的门下。
推荐指数:*****
55,《大众传媒经济学》吴飞等/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国内媒介经营管理的教材里最厚的一本。综观全书,文本没有什么精彩之处,但整个体系框架很好。换句话说,以书后给出的“学术资源”,加上此书提供的框架视野,应该可以比此书走得更远。
推荐指数:**
56,《公共领域的结构与转型》[德]哈贝马斯,学林出版社1999
public sphere首先是作为一个否定概念提出来的。简单地说:PS就是一种精神空间,各种各样的言论、思想可以自由进入、自由探讨,使民众的智慧充分调动出来,由此达成更高层面的社会共识。哈贝马斯进一步指出,媒体就是当今时代最大的PS。正因为如此,哈贝马斯被武汉大学的石义彬教授尊称为“当之无愧的传播学家”。
推荐指数:必读
57,《天理民心——中国社会舆论问题研究》刘建明/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
大量的故事,读来热血沸腾。并非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作。
推荐指数:****
58,《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石义彬,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推荐指数:*
59、60,中外新闻史各一本
无史不以为学,读谁的都差不多,找最薄的看吧。
推荐指数:必读

⑺ 藏头诗,祝黄旦云生日快乐的祝福语

黄花助兴方携酒..旦夕君王继此声..云飞雨散今如此..生计如云无定所..日照房门帐未开..快剑砍断生蛟鼍..乐营门外柳如阴..

⑻ 复旦大学都有哪些知名校友,我需要10个。。。(目前还在世的昂)

人文学科 叶楚伧 著名的南社诗人 郭绍虞 中国语言学家、文学家[35]
熊十力 哲学家,新儒家开山祖师[36] 朱东润 古代文学及各体文学专家[37]
刘大杰 著名文史学家、作家[38] 赵景深 中国戏曲研究家、文学史家
刘大白 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 洪深 电影戏剧理论家、剧作家
胡风 翼作家联盟东京分盟负责人 老舍 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
龙榆生 词学大师 梁实秋 中国近代著名文学家
胡裕树 语言学会第二届常务理事 裘锡圭 全国政协委员,古文字学家
蒋孔阳 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 王元化 中共上海地下文委委员
王蘧常 哲学史家、历史学家 章培恒 复旦大学首席教授
杨剑桥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王安忆 中国当代文学女作家
哲学 胡曲园 马克思主义哲学家 [39] 严北溟 中国哲学史专家
全增嘏 复旦大学西方哲学学科的奠基 王蘧常 中国哲学史家、历史学家
新闻学 萧乾 世界闻名的记者 陈望道 中国著名教育家、修辞学家 [40]
王中 中央美院雕塑师 丁淦林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首席教授
童兵 新闻传播学评议组召集人 李良荣 复旦大学著名新闻学教授
刘海贵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黄旦 教育部新闻学科组召集人。[41]
数学 陈建功 著名数学教育家 洪家兴 偏微分方程专家
苏步青 杰出的数学家 [42] 胡和生 中国著名女数学家
杨武之 数学教育家 李大潜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43]
谷超豪 数学家,复旦大学教授 陈恕行 偏微分方程 专家
历史学 顾颉刚 现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 蔡尚思 中国思想史研究专家
谭其骧 中国历史地理专家 杨宽 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所长
周谷城 中国著名历史学家 田汝康 历史学专家
吕思勉 著名史学家 金冲及 辛亥革命史和孙中山研究专家
胡厚宣 甲骨学家、史学家 朱维铮 中国经学史专家[44]
周予同 国经济学史著名专家 葛剑雄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
外国语 梁宗岱 诗人、学者 葛传槼 中国研究英语惯用法的先驱
孙大雨 中国著名文学翻译家 [45] 许国璋 中国语言学家
陆谷孙 《英汉大辞典》主编 -------- -----------
物理学 王福山 物理学家教育家 周同庆 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
卢鹤绂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谢希德 著名固体物理学家
杨福家 核物理学家 ------- ------------[41]
化学 顾翼东 化学名词审查委员会委员[46] 邓景发 物理化学家,化学教育家

⑼ 大众传媒研究生考试

我是考武大传播的

在网上搜索“逆转录猴子”的文章,此人是考上北大的,写了不少关于考北大新闻传播的文章

[转]北京大学传播学推荐参考书目解析与阅读意见

这段时间以来,不断有研友问到我关于参考书的问题,通过我二次考研的经历也体会到能否有效的看书是专业课决胜的基础之所在,所以这样一篇解析是不得不写的。
闲话少说,首先是最重要的说明:
1 书目来自试题!北大不提供参考书,选择参考书目的标准应该紧扣历年试题也只有这一条路可走,而我始终认为如果没有全面和有效的阅读意见和针对性的历年试题解析,这样的推荐书目简单的落列名字意义是不大的,这正是网络上现存书目的问题。
2 不要嫌多!北大的专业课特点是上不封顶,就是说既然没有参考书,题目上就流出了给你足够发挥的空间,很具有纵深性,只不过少有人能达到罢了,这就每年专业课绝少一百二三的原因。近两年的题目更是告诉我们要专心看书,不要妄图通过自己强大的创新能力和飞扬的文采通过专业考试,这些只是锦上添花的手段。
3 不要嫌少!读书的目的只有两个,一建立理论框架 二把各个知识点填充到自己的框架当中去,北大的考察虽然想法很好,但每年考生能达到的水平是有限的,从历年录取生源的考分来看 大概就在110分上下,从大部分人的得分来看北大还是比较重视基础知识的,就是最基本的东西一定要掌握牢,千万不要好高骛远。不夸张地说,若方法正确善于思考,只需要熟读三四本书加几篇论文就能达到100分,第一年我只看了最前面的三本加谢新洲的网传概论就上了114 111 今年也不过111 113。从0分到100分如果说是三四本的量,可若是上到110120就是三四十本甚至更多地阅读和思考,就算是这样若方法错误又没有建立框架还会导致上不到100分 所以,接下来就是我要说的第四点:
4 思考远比阅读重要!建立框架,明确阅读的针对性,整理笔记,融会贯通,迅速找到每本书中你需要理论和知识,把每本书的知识整合或丰富到你原有的框架当中去,这样才是有意义的阅读。这样可能你的阅读量会达到巨大,考试前所需要看的笔记可能只有一两本,因为你已经把最重要的东西抽出来了。
5 要扩大自己的知识边界,把传播学回归到社会学,心理学和政治学,再回归到一般的社会理论,当你完成这样的飞跃后,在回过头来看真题就会觉得豁然开朗,决不会没东西可写了。
6 考察范围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个人觉得没用的就没有列,每本书的阅读建议我也都写清楚,希望能帮助大家少走一些弯路。我本人是考大传和网传方向,所以别的方向我爱莫能助。本方向的特点,用一句话说就是没有专业知识,所以综合二的考试其实是传播理论这一门的延伸,所以这个书目也可以看作综合二的参考书目。
7 最重要的一句话:理论史是一条河流!怎么建立框架,很多人这么问,这个问题我实在无法回答,就用这句话,大家在自己的阅读当中体会吧……

基础书目,根据0607两年的理论卷的考察范围,列出以下核心书目,算是100分的奠基石。
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 / 2002-9-1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2.00 / 平装
有人说只看郭书考北大会得零分,我想那是因为还没有把其看细看透。郭书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每年至少80分的直接考点,更在于其统摄性。郭庆光虽然在日本碌碌无为却绝不是剪刀加浆糊的学者。这里每个知识点和细节都必须掌握,建议背诵。而且至少要自己做两遍笔记,待看过更多进阶书目后在回过头来看郭书,定会有豁然开朗之感。
传播学引论(增补版)
李彬 / 2003-8-1 / 新华出版社
李彬是万人迷型的学者,适合上百家讲坛。若你是传播学的门外汉,从此书入手会感觉非常的有趣,对提高兴趣很有帮助,不过在进一步的阅读中,要尽快忘掉引论中那些充满浪漫主义的表述,尤其是增补的批判学派的那部分,体系混乱。不过这是目前为止可读性最强的入门读物。
传播理论: 起源.方法与应用
(美)沃纳.赛佛林 / 等 / 2000-1-1 / 华夏出版社 / 48.00 / 平装 / 郭镇之/等
这本书其实翻译的很烂,使他的作用大大打了折扣。其价值就在与知识点相当的丰富,对效果观的源流有很好的总结。最重要的部分,有个效果研究的时间表,非常有用,还有最后用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整合全书,对这个模式一定要透彻理解,很具有解释效力。且从来没考过。此书应该与里程碑结合看。
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三版)
(美)巴兰(Baran S.J.) / (美)戴维斯(Davis D.K.)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 Foundations, Ferment, and Future; 3 edition / 43.80 / 平装 / 曹书乐
我最强烈推荐的一本书,有前辈的帖子也提到过。建议完成郭书和李书后立刻转入此书的阅读,这本书很好的验证了“理论史是一条源流”,体系清楚,环环相扣,把美国传播学研究的一条大河叙述的非常清楚,建议对此重视程度等同与郭书,做笔记和内容提纲,把作者的这条线拎出来变成你的。值得一提,本书从芝加哥学派开始,一媒介素养运动终结,遥相呼应,好像一滴水经过漫长的旅程又回到了他的起点,非常的有感觉啊。芝加哥学派对于美国除效果研究以外理论的影响怎么说都不为过的。
人类传播理论(第7版)/新闻与传播系列教材·翻译版
李特约翰(Littlejohn,S.W.) / 2004-9-1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45.00 / 平装(无盘) / 史安斌
本书很难肯,但还是建议把它肯下来。它的价值不在于知识点,而在于启发性。小约翰很好的梳理了认知取向和符号互动取向之间关于人行为是怎样产生的二元对立观点,既积极行动中的人和被情景和关系建构的人,最后用吉登斯的双重结构观统摄了二者。把这条主线找出来,对于提高传播无学的认识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书中谈到了大都是心理学范式和和社会学范式的诸种理论,这些问题只能叫做传播理论(和传播有关的理论),不能叫做传播学的。关于贝特森和帕洛阿尔托群体的介绍也是必须掌握的。
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
罗杰斯 / 2002-3-1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36.00 / (美)E·M·罗杰斯著殷晓蓉
传播学史是必读书,不过却不宜放在很靠前的位置看,就算看了也是云里雾里,若完成了以上书目后在回过头来看史,就会清晰很多。此书不用做笔记,不过读几遍都是不为过的,前半部分比较重要,施拉姆的部分可以略读
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第三版)
(美)洛厄里 / 德弗勒 / 2004-5-1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39.8 / 平装 / 刘海龙等
效果研究的结论都来自於具体的研究项目,不对这些项目有所了解,对效果研究就只能停留在表面的理解和记忆上,这本书虽然不是必读,但若能通读一边会大大加深对效果研究诸理论的记忆,且对实证研究方法的理解和应用也很有用。另外,译者刘海龙是我很喜欢的年轻学者,理论水平和翻译水平都很好,将来必成气候。
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新世纪传播学研究丛书
张咏华 / 2002-12-1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15.00
美国的研究源流若分成三路,就是结构功能主义,符号互动论,媒介生态学(技术主义),张永华作为国内关注技术主义的少数学者,这本书写的还是很全面的,虽然没有什么思辨。用于考研再合适不过,建议做笔记,干的东西是很少的。

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
李彬 / 2003-8-1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又是李彬的书,不过在符号学这块实在是缺乏适合考研的好书,这本足够了,重在此书中的人物和知识点,在进阶阅读中再把这些人整合到欧洲研究的大框架当中去。不可以此书为框架!
作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
黄旦 / 2005-12-01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0 / 平装
个人认为,复旦出的这套书中,黄旦的这本是水平最好的,更像是一片学术论文,李和张的书说白了是理论史的整理和介绍,扫盲读物。新闻专业主义每年都是热点,吴靖等人也很关注这一问题。很多学校都考过,北大考他也是迟早的事,建议对这块要有一定的掌握。
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
张国良 / 2003-1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30.00 / 平装
意义不大,书不错

补充书目,再重复一次,基础理论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再补充了一堆书目,查缺补漏,虽然大部分都是重复,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只有把基础打牢,100分拿到手,才能向更高的分数上。
传播学原理,张国良
小册子。
传播学关键术语释读
作者没什么水平,不过这种书适合考研,其中像受众商品论,作为仪式的传播,这样的概念都是很有考试像的。
传播学概论 / 男人,女人,信息和媒介
威尔伯-施拉姆(W.Schramm) / 波特(W.E.Porter) / 1984年 / 新华出版社 /
怎么说呢,有就翻翻,没有就算了,相信以后不回在考施拉姆说过的某些话了,不然就是倒退了。
传播学概论——21世纪新闻与传播学系列教材
周庆山 / 2004-9-1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35.00 / 平装
剪刀加浆糊的典范,你会在很多原著中找打被他剪下来的内容。
传播学概论
吴文虎 / 2005-06-01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17.5
这本给自考生用的书很神奇,附带了一个练习册,虽然题目比较搞笑,不过用来复习基础知识还是很实用的,不过市面的上不太好找,得去自考书店问问。
传播学总论
胡正荣 / 1997-4-1 /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 22.50 / 平装
又一本,北广的,胡整容是水平一般的学者,翻一遍即可,查缺补漏
传播学概论
许静 / 2007-3-1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6.00 / 平装
今年刚出的新书,我还没看到过。强烈建议大家淘弄来,许静在北大给本科生讲概论有几年了,估计这本书可以算是她的讲课大纲,虽然估计也是研究生写的,水平上肯定比剪刀浆糊的强。

进阶and综合:
相比于批判学派,我更喜欢用“欧洲研究”这个词,用以和美国研究相对,应该明确的事,美国研究并不只是经验研究,欧洲研究也并不只是批判那么简单的。所以对于这部分的书目,旨在明确这写研究的本来面貌,弄清互相之间的关系,绘制出完整的水系图。需要指出的事,对于进阶的阅读一定要掌握度,始终记住你是在准备和传播现象有关的考试,任何理论都要在你的头脑中紧扣这一主题,要把每种理论每本书中和这一主题契合的东西提炼出来,且不可陷入社会理论的汪洋大海中难以自拔。我就曾经过这样的错误,记住,自己的边界越广,弄不清的问题就越多,反而会起到反作用,因为一年的时间只够考研的,不要觉的自己是在做学问。
传媒批判理论
潘知常 林玮 / 2002-12-01 / 新华出版社 / 24.0
一直苦于没有一本比较理想的统合欧洲研究的书,只能这本凑活了,虽然是学生写的,不过对于各个传统的介绍还是很全面,可以用此书再去网上按图索骥,不过这本书本身写得不好,这点要明确。
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西方新闻传播学 经典文库)
(英)纽博尔德 编 / 2004-1-1 / 新华出版社 / 70.00 / 汪凯 / 刘晓红
一块大砖头,每天啃一点就行。有些论文非常重要,几乎是必读的,如霍尔的 文化研究两种范式,霸权在文化研究中的作用 政治经济学的某写论文
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
(英)泰勒(Taylor,L.) / (英)威利斯(Willis,A.) / 2005-4-1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世界传播学经典教材中文版 / 28.00 / 平装 / 吴靖 / 黄佩
这本书应该列入必读书目,吴静给本科生上课用的教材,又是她本人翻译,今年综合中的“类型”一题就来源于此,必读必读!很多关键概念啊!
文化研究导论
陆扬 / 王毅 / 2006-1-1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35.00 / 平装
高教的那本导论我没看过,这本是中国人原创的,有一个是洪美恩的学生,算是文化研究的嫡系了,对此书的评价我写在豆瓣里了,北大近两年对于文化研究没什么大的考察,2008要小心。
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
(美)凯瑞 / 2005-8-1 / 华夏出版社 / 27.00 / 平装 / 丁未
凯里知道吧,就是仪式的观点的提出者,这本书吴静女士也是很稀饭的,美国的媒介和文化研究还是有其本土性的,这书不厚,建议全书阅读。
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二版)——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英]约翰·斯道雷 / 2002-2-1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16.8 / 平装 / 杨竹山 / 周辉 / 郭发勇
这本书翻的比较晦涩,有余力可以看看,对“霸权”传统的解读相当到位
童年的消逝
(美)尼尔·波兹曼 / 2004-5-1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00 / 平装 / 吴燕莛

娱乐至死
(美)尼尔·波兹曼 / 2004-5-1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00 / 平装 / 章艳
这两本书闲着时候就看了,非常有趣,学累了是很好的放松。记住,postman是媒介生态学的直接创始人,从这两本书可以看出他的思考范式。

拓展阅读,学有余力的可以看看,这两本书很宏观 很形而上,我也没很好的把握的说。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第四版)
(英)麦奎尔 / 2006-7-1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55.00 / 平装 / 李琨 / 崔保国

传播的观念
陈卫星 / 人民出版社 / 29.8 / 平装

北大老师的书,很少,怎么也得看看
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网络传播丛书
谢新洲 / 2004-1-1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32.00
网传方面没什么现成的书,主要还是要考论文,不过谢新洲的这本可以当作基础读物,以前也是有过相关内容的命题的。比就如今年的知沟and信息沟。

全球化:起源.发展和影响
杨伯溆 / 2002-1-1 / 人民出版社 / 23.00 / 平装
杨伯叙是有强烈政治经济学倾向的学者,从这本书能看出他的思想,我觉得他在出题中也有相当比重,特别是他关注的社会网络化和地域场所化,08很可能命题的!
北大新闻传播学评论(共两辑)
今年综合中,创意产业一题 第二辑中许静有论文介绍,所以了解北大老师的关注点和研究重点,是考试前必须要做的工作
文化帝国主义,爱德华萨伊德,李琨译
看不看都行,萨伊德是东方学的著名学者,06年的试题有体现已经

基础读物
若你和我一样是从一个理工科的门外汉进入传播学考研,下面几本书将是你必看的,如果连自己学的这门课研究的对象都不了解,还谈什么年研究生啊。
全球新闻传播史(公元1500-2000年)——新闻与传播系列教材
李彬 / 2005-8-10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49.8 / 平装
新闻与大众传媒通论
李永健等编 / 2003-10-1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6.00 / 平装
传播学是什么
陈力丹07年三月刚出的新书 高中生阅读水平 我站在书店里翻了一遍 鉴于陈的口碑 这本书的质量还是相当不俗的
建议理工科开始入门传播学的考生找来看看 陈力丹就如同一个为考研而生的学者 他写的论文造福过千万考生 大家一定不要放过此人的著作

研究方法
到底有多重要,我想大家都清楚,以下书都差不多,袁方的书是本科社调课的教材,芭比的是研究生的教材 ,建议至少看其中一本,其他两本针对性很强,也建议至少看其中一本。
大众传播研究方法
(英)安德斯·汉森 / 2004-11-1 / 新华出版社 / 西方新闻传播学经典文库 / 46.00 / 简装本 / 金兼斌 / 崔保国 / 童菲
大众媒介研究导论
(美)多米尼克 / (美)维曼 / 2005-7-1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48.00 / 平装 / 金兼斌
社会研究方法(第10版)
(美)艾尔·巴比 / 2005-6-1 / 华夏出版社 / 68.00 / 平装 / 邱泽奇
社会研究方法教程
袁方 / 2004-1-1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32.00 / 平装

最后一点,还是再重复,基础是最重要的!所以,最后推荐的就是中华传媒网出的精编,手里有此书的人可以回去自己对照一下0607年的试题,大大得多啊。考试前两天看几遍绝对是有奇效的。
还有最后一点,考试不只是知识和方法,还有其应用,所以仅仅阅读是远远不够的,考北大必须要做到一只眼看天,一只眼看地,就是既要踏踏实实仔细看书,又要持续关注业界和外部世界的动向,缺一不可(不然出个题你连是什么事都不是到,还怎么应用理论去解释啊),理论看书,热点看论文,时事看网络,切记切记!
总算写完了,为了这个书目思考了近两个月,熬了一个夜,但愿能给后来者一点帮助。不过考研终究是一个人的战斗,独立的思考和搜集信息比知识更重要,有问题可以给我留言或回站内,但问之前一定要先自己去寻找答案啊。祝大家成功!
考研加油站 http://www.kaoyan.com/

⑽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传播学的导师都有谁 联系方式或者博客什么的有么

最好的是李良荣,其次是童兵,黄旦等,都是中国最顶尖的学界泰斗。再推荐陆晔和孙伟两个女老师,还有洪兵,张志安(非研导),周葆华等年轻才俊!

热点内容
大学生专业认同自我效能感 发布:2024-05-09 05:46:37 浏览:575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老师 发布:2024-05-09 05:33:08 浏览:789
研究生导师就是坑 发布:2024-05-09 05:13:43 浏览:461
北京化工大学环境研究生导师 发布:2024-05-09 05:04:29 浏览:177
大学本科生失业率最高是哪个专业 发布:2024-05-09 05:00:14 浏览:368
伦敦艺术大学北京本科预科 发布:2024-05-09 04:56:23 浏览:113
怎么考迪拜大学研究生 发布:2024-05-09 04:43:23 浏览:226
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发布:2024-05-09 04:38:59 浏览:271
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发布:2024-05-09 04:26:11 浏览:489
清华大学博士找对象 发布:2024-05-09 04:21:59 浏览: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