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苏州科技大学外籍教授

苏州科技大学外籍教授

发布时间: 2022-08-02 00:32:41

❶ 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的名师风采

郑家泰,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共党员 1961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并在哈工大基础部及机械系先后任教,1978年调入南京化工学院任讲师,自1981年起先后担任院研究生处、科研处、人事处处长。1989年担任化工学院副院长,1991年调入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任校长至1999年,并于1994年评为教授。多年来从事教育管理研究工作及压力加工的技术工作,曾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等,先后在锻压机械、工程教育研究、江苏省高教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承担教育部研究课题四项江苏省十五重大教育课题一项,目前任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高职高专理论研究组组长,曾任全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产学合作教育协会副会长,江苏省师资研究会副理事长,江苏省第七、八两届政协委员。1988年获化工部先进教育工作者,1992年被评为江苏省先进教育工作者,1995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被评为化工部优秀领导干部,现在被聘为登云科技职业学院院长。 朱友华 苏州科技大学教授 中共党员1967年7月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1981年9月获华东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84年9月至1985年5月任苏州铁道师范学院院长助理,1985年5月担任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副院长,1995年评为教授,长期从事教学及历史文献、古籍整理研究,长期分管学生、武保、教学、科研、后勤等方面工作。先后出版《战国策选译》、 《世界古代后期文化教育史》 、 《华侨旗帜民族先锋—陈嘉庚》 、 《高君书译注》 、 《美芹十论译注》等著作及译注,发表论文20余篇。现担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2004年至2008年重大攻关项目《儒藏精华》之《儒学类·经济之属》主编,中国古都文学顾问,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苏州科技大学老科协理事长。1995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陈越 毕业于同济大学地下工程系地基基础专业。先后任福州大学、苏州科技学院副教授、教授 , 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中国土动力学会委员 , 连任江苏省第七、第八届政协委员。曾两次赴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土木工学科高访、合作科研 , 并在日本《土质工学会论文报告集》发表论文 , 受校方高度评价。在中国《岩土工程学报》、 《岩土力学》等核心刊物发表的论文获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苏州市优秀论文奖多项。关于《异向性粒状体的极 限平衡理论及浅基极限承载力》的系列研究己收入《中国科学技术文库》。 王国富,原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教授,1942年生于江苏苏州,1964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现苏州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并留校任教。1979年2月受中国政府派遣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留学,1981年1月获文学硕士学位,后旋即回国执教。在苏州大学外语系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等职,并任硕士生导师。1983年至1987年任苏州大学外语系副主任 ,1987年至1991年任系主任,1990年至2002年任苏州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曾兼任江苏省澳大利亚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澳大利亚研究会常务理事,现任中国一大洋洲友好协会理事,登云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系主任。 王国富曾六次赴澳大利亚访问,对英澳语言文学有较深的研究 ,1992年编写出版了《英汉澳大利亚语词典》,澳大利亚前总理EG惠特拉姆亲自为该书撰写前言。澳大利亚外交部长亚力山大·唐纳为他主持翻译的《麦夸里词典》作序,并亲自到在北京举行的词典出版的盛大庆祝会上致词祝贺。1998年他获澳中理事会翻译奖。他还主持翻译了《英语语法大全》和《澳大利亚教育词典》 。 胡伟丽,女,66岁,高级工程师,机电工程系主任,冲压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专业领域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历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锻压学会冲压学术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日用五金行业专家委员,1961年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压力加工专业毕业以来,长期在工厂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先后设计及指导设计上千套冲压模具,解决过若干关键技术课题。在如何应用专业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生产问题中,有丰富的实践经验。1982年被部委派赴德国进行专业考察和培训,1985年获得机械工业部授予优秀科技工作者奖章。同时,在专业领域内,一直坚持与高校合作,进行科研与教学。为哈工大、佳木斯工大、市职大等高校讲授专业课程,指导毕业设计,指导研究生课题研究等,多项成果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与哈工大合作的“FM-600螺旋叶片”项目获得1994年国家科技成果三等奖。先后在全国锻压(冲压)学术年会及锻压技术、“机械工程师”、“模具工业”(香港等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16篇),在1993年出版、2002年再版的由全国锻压学会组织编写,机械工业出版社的“锻压手册冲压卷”;2005年1月机械工业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实用冲压工艺模具设计手册”中,承担重要编写任务,共计发表约40万余字。

❷ 苏州科技学院研究生(建筑学)导师怎么分配的呀,是自己选的吗

苏州科技学院研究生(建筑学)导师是先是学生自己选,然后是导师挑,最后由导师之间协商分配。
苏州科技学院由原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与苏州铁道师范学院于2001年9月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2015年9月10日,苏州科技学院拟更名为苏州科技大学事项列入教育部专家考察高校名单。
学校以工为主,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历史学、法学、农学等七个学科门类。设有建筑学等44个本科专业,其中城市规划专业为江苏省特色专业,环境工程、土木工程、历史学等3个专业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拥有城市规划与设计、环境工程、结构工程、世界史、市政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伦理学、专门史、基础数学、应用化学等10个硕士点;结构工程、世界史、环境工程等3个省级重点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结构工程实验室等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物理教学实验中心、化学教学实验中心、电子信息教学实验中心等3个省级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4000多人,其中研究生400多人,本科生近13000人。

❸ 苏州科技学院研究生钢结构导师顾强怎么样

比较厉害。
1988年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结构工程博士学位,1993年10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为苏州科技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教授、钢结构研究所所长。
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陕西省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材料与工程学部第六、七届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理事;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建设部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委员。
现任中国钢结构协会理事;全国轻钢结构委员会委员;中国钢结构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建设部金属结构工程应用专家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常务理事,钢结构专业委员会主任;《建筑结构学报》编委;《建筑结构》编委;《建筑钢结构进展》编委;《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主编。上海交通大学、河海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兼职教授。
近年来主持完成各类科研项目20多项,有多项成果经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高层钢结构成套技术》获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冶金部、江苏省、苏州市、陕西省教育厅科技进步奖多次。出版教材、著作3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40多篇。已指导博士研究生30多人,其中16人已获博士学位。指导硕士研究生60多人,其中40多人已获硕士学位。
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冶金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5年被评为陕西省科技新星,陕西省“三五”人才第一层次,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优秀教师特等奖提名奖,陕西省优秀博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西安市劳动模范,教育部全国优秀教师,2005年苏州市杰出人才提名奖。

❹ 苏州科技大学有泰兴籍老师吗

有的。
周兴,1984年2月生,江苏泰兴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智能自修复高分子材料及柔性器件、防腐防污涂料、电磁屏蔽材料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06年获中北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12年获中北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博士学位。2012年9月至今任职于苏州科技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主讲《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化工基础》等专业课程。

❺ 苏州科技大学的合作办学好不好

苏州科技大学的合作办学好在:

1、优质的教育资源。相关专业均为苏州科技大学和英国南威尔士大学的优势专业,有着多年良好合作基础,强强联合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拥有国际交流能力和较强专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2、科学的培养模式。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采用“3+1”跨国培养模式。学生顺利完成合作专业在国内前三年的课程和第四年在英国的课程后,获得苏州科技大学授予的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和南威尔士大学授予的学士学位。

3、严格的教育管理。中外合作办学采用小班化教学,每班配备专职辅导员。前三年每个学期,英方资深教授介入专业主干课程教学,中方专业骨干教师同时进行专业指导,实行全英文教学。这样的教学安排避免了留学周期长,费用高的缺陷。

(5)苏州科技大学外籍教授扩展阅读:

学生经过三年国内学习,获取赴英留学资格的基本条件是:

1、按照苏州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学计划要求修完国内阶段的学分。

2、通过雅思考试或南威尔士大学的校方测试,总分不低于6.0分,单科不低于5.5分。

3、按南威尔士大学的要求如实提供申请所需的个人材料。

不符合赴英学习条件的学生,继续在苏州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学习,修完学业准予毕业,获得苏州科技大学授予的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

❻ 苏州科技大学怎么样

苏州科技大学位于苏州市,苏州市的发展还是非常不错的,所以说苏科大也是占了地理位置的优势。
首先师资,这个要看院系,苏科的那几个王牌学院(土木,建筑,环境,师范)这些老师多数是副教授级别的,少数是教授,少数是讲师。土木院的大部分老师(尤其是专业课老师)学术非常有深度,而且非常的和蔼,我们提出的问题都能给予解答,而且有些老师会对提出的问题用邮件回复,长篇大论,感觉非常认真。他们都是这个建筑领域多年的专家,是非常有信服力的。
然后学风,说实话,大部分比较差,不过同学们还算懂事,知道专业课要好好学。选修课英语课堂风很差劲。不过宿舍不是学习的地方,真正学风好的都在图书馆呢。平时自习室人很多(尤其周末),考试周自习室人更多。另外从此问题下的其他回答可以看出,苏科学风确实不佳,但学风是由个人组成的啊,有些答主一言蔽之,说学风就是差,其实说白了,他们的表现也是这其中一份子。我周围有好多这样的同学,上课不好好听,美言:这老师讲的什么玩意儿。各种diss老师,然后就放飞自我。他其实在为自己的不上进开脱呀!我问他有没有找到自己的爱好,他说没有。(看,就是这个状态,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啥都不知道的情况下还不愿学习。只想着出去玩)最后求爷爷告奶奶求作弊的吃相简直不要太难看。
最后说就业,土建之类的就业还是很好的,这个在科大官网可以在就业指导栏目下看到。评价就业好不好,看一下来招聘的公司和宣讲会就知道了。粗略看了一下,比较好的有万科房地产,合景富泰房地产,中建二三五八局的号码公司,中港建设,中南建筑产业,金螳螂装饰,还有一些铁路局(比如上海铁路局)和工程咨询单位。另外还有一些其他地方的建筑设计院来我校宣讲。其实这个水平在二本院校里面已经算非常优异的成绩了,像和苏科差不多分数的院校,他们的土建招聘专场和苏科还是有较大差距的。
另外还总是说名气问题,那个有个屁用,江苏首富还是苏科的呢,名气也没影响别人赚钱呀。当然别人再有钱,也不关我们什么事情,唯一能做的就是认真学习。同样唯一比较好的,就是苏科这个平台(只针对土木建筑类),校友满天下,深圳的建筑设计院都来我们学校做宣讲,好像也有点小小的名气。
以上数据来自官网,就业率啥的可能吹水,但这种实打实的招聘宣讲会之类的,是吹不了水的。不过不得不说,招聘公司多数土建环三类的,如果能报这三类专业,还是比较不错的。

❼ 苏州科技大学的知名校友

叶可明: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上海建工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1956年毕业于苏州建筑工程学校(苏州科技大学前身)。
余新忠: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京都大学博士后。1991年毕业于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历史系。
朱兴良:高级工程师,一级项目经理,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副会长,苏州金螳螂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州金螳螂集团创始人及实际持有人。1987年毕业于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工民建专业。
倪林:高级工程师,一级项目经理,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EMBA,苏州金螳螂董事长。1990年毕业于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建筑学专业。
王开忠:中宣部宣教局副局长、副巡视员,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全国职业职工道德建设协调小组原副组长。曾任中宣部城市宣传处、企业宣传处副处长、处长。1986年毕业于苏州铁道师范学院中文系新闻干部大专班。
吴滔: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1987.9-1991.7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历史学学士。

❽ 江燕的苏州科技学院教授

江燕,女,1969年7月出生,1992年8月参加工作,大学本科,文学学士,共产党员,副教授 。
1.2000年9月-2002年7月在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课程班学习毕业;
2.2002年4月在苏州科技学院,晋升为讲师;
3.2008年7月,晋升副教授。 主要从事音乐系声乐课程的教学工作,担任声乐教研室的讲师,自2004年以来先后承担了声乐技能和声乐理论2门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本人还承担了成人教育课程教学,指导毕业论文16人次。
1.2007年5月以第二作者的身份参与苏州市政府项目——“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的研究;
2.2006年,以个人身份,在苏州大学生命科学院举办《古典音乐赏析》讲座。 1.《两宋俗乐盛因初探》——《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苏州,2004年第四期,6000-7000字,独立完成;
2.《试论昆曲的继承与发展》——《苏南科技开发》,苏州,2005年第十二期,5800字左右,独立完成;
3.《诗与歌的关系》——《山东科技信息》,山东,2007年第十三期,7000余字,独立完成;
4.《网络化远程音乐教育的思考》——《艺术百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7年第四期,5000字,两人合作,第一作者。
5.《情之灵,韵之魂》——谈声乐作品演唱的二度创作——《剧影月刊》,2007年第十二期,4000字,独立完成;
6.《歌唱心理对歌唱实践的影响及其解决之道探究》——《读与写》,2007年第十一期,5000字,独立完成。 1.2005年十二月,苏龙婵的《苗林早晨》节目,在首届江苏演艺、歌手、模特、器乐、舞蹈、书画大赛苏州赛区舞蹈比赛中,荣获三等奖,主办单位为首届江苏演艺、歌手、模特、器乐、舞蹈、书画大赛苏州赛区组委会;
2.2004年,姜海蓉的《军营飞来一只百灵》节目,在苏州市吴中区获一等奖,主办单位为苏州市吴中区教委;
3.2003年12月杨书虎、苏龙婵同学在“福中杯”第四届江苏省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戏曲大赛中荣获二等奖,主办单位为第四届江苏省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组委会。 1.2006年5月,在本院音乐系参加《青年教师技能展示》音乐会的演出,主办单位:苏州科技学院音乐系;
2.2006年12月,在本院音乐系参加《青年教师和资深教师技能展示》音乐会的演出,主办单位:苏州科技学院音乐系,
3.2002年10月,《沁园春·雪》节目,在江西省抚州市“十月歌会”评比赛中,荣获银奖项,主办单位江西省抚州市广播电台。

❾ 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外国国语学院杰出校友

本科阶段毕业生:
吕德文,男,1974届,甘肃农业大学外语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刘 禾,女,1979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终身人文讲席教授,
哥伦比亚大学学术委员,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
郭颖纯,男,1981届,甘肃省政府外事侨务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甘肃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主任。
包惠明,男,1982届,原兰州市二十七中校长。
杜亚琛,女,1982届,原上海电视大学外语系主任、教授。
费亚夫,男,1982届,甘肃省侨联主席。
高 翔,男,1982届,上海政法学院外语系主任、教授。
高稼农,男,1982届,原甘肃省文化厅副厅长。
喇敏学,男,1982届,西北民族大学统战部部长。
李志强,男,1982届,甘肃联合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李晓玲,女,1982届,原兰州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刘龙喜,男,1982届,兰州工业学院外语系副校长、教授。
孙迎春,男,1982届,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发明,男,1982届,兰州外国语学校校长、高级教师。
王法吉,男,1982届,原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
王建新,男,1982届,原北京邮电大学外语系副主任、教授。
王新民,男,1982届,政协甘肃省委员会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
王学政,男,1982届,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法规司司长。
杨永林,男,1982届,清华大学语言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张治新,男,1982届,甘肃省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党支部书记。
周福忠,男,1982届,兰州商学院副校长、教授。
贾俊民,男,1983届,天水师范学院外语学院院长。
张晓玲,女,1983届,甘肃省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研究员,特级教师。
张永辉,男,1983届,甘肃省政府口岸办公室主任。
包 勤,女,1984届,西北师大第二附属中学外语教研室主任。
顾云波,女,1984届,美国教育发展组织成员,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市联合高中ESL教研组长。
李春涛,女,1984届,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务处原处长、高级教师。
刘 品,女,1984届,兰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办公室主任。
王 旭,女,1984届,甘肃省商务厅副厅长。
王谋清,男,1984届,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
王奕君,女,1984届,厦门大学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外语教研室主任。
张 华,女,1984届,甘肃省旅游局国际与港澳旅游事务处处长。
杨际军,男,1984届,青岛大学国际学院外语教学部主任,副教授;青岛卓越翻译公司经理,青岛现代交际外语培训学校校长。
陈 辉,男,1985届,苏州科技学院教授。
陈剑锋,男,1985届,上海政法学院教务处处长。
窦 琴,女,1985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外语系主任。
冯晓霞,女,1985届,甘肃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处出入境管理科科长。
李发元,男,1985届,兰州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原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教育处一秘。
王亚民,女,1985届,华东师范大学俄语系教授。
文亚光,女,1985届,西北师大附中教研室主任、高级教师。
张养志,男,1985届,北京印刷学院科技处处长、教授。
朱 莉,女,1985届,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司建国,男,1986届,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国语学院外语系主任、教授。
张晓东,男,1986届,甘肃省教育厅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
高会民,男,1987届,哈尔滨市外事侨务办公室副主任。
刘 诚,男,1987届,甘肃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局长。
马 聪,男,1987届,中共甘肃省委统战部副巡视员。
杨继军,男,1987届,甘肃省美术出版社副社长。
田文燕,女,1987届,五邑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
朱富民,男,1989届,甘肃省教育出版社副社长。
安尼瓦尔,男, 1989届,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纪检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副厅级)。
许 斌,男,1989届,新疆自治区教育矫治局机关党委副书记。
阿伊努,女,1989届,新疆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
帕丽旦木,女,1989届,新疆工商银行乌鲁木齐新民路支行副行长。
马忠林, 男,1989届,甘肃临夏州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 副主任。
李 庆,男,1989届,宁夏自治区外办副处级干部,现任中国驻南非大使馆 一秘。
侯建艳,女,1989届,扬州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科长。
马彩云,女,1989届,历任甘肃积石山县人大副主任、和政县副县长,
现任甘肃临夏州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 调研员。
李宗宏,男,1990届,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
马志刚,男,1990届,美国大使馆北京美国中心文化事务专员。
王发强,男,1990届,兰州市第五十中学校长。
许洁英,女,1991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驻华代表处国家教育项目官员。
郭 红,女,1991届,天津师范大学英语系主任。
刘 玮,女,1992届,兰州工业学院外语系主任。
阿曼古丽,女,1993届,新疆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俄语教研室主任。
魏军梅,女,1993届,甘肃政法学院人文学院英语系主任、教授。
杨德祥,男,1993届,甘肃政法学院研究生处副处长。
马志刚,男,1994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现代外语》编辑,博士
吴 岩,女,1994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
王 鹏,男,1995届,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主任。
艾尼瓦尔,男,1996届,吐鲁番市第二中学副校长。
刘丹亮,男,1996届,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系副主任。
刘晓霞,女,1996届,兰州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丁旭辉,男,1997届,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部主任。
李永霞,女,1997届,兰州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梁旺兵,男,1997届,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
马仲荣,男,1997届,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外语系副主任。
邵 正,男,1997届,兰州市第八十四中学副校长。
石 静,女,1997届,兰州商学院外语学院副院长。
汤 斌,女,1997届,北京唐城译苑翻译公司副总经理。
王 勇,男,1997届,兰州盛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安民,男,1997届,兰州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双语词典研究所所长。
郑 燕,女,1997届,兰州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主任。
马瑞雪,女,1998届,甘肃农业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主任。
陈永辉,男,1999届,兰州军区某部团职干部。
周 斌,男,2000届,兰州军区某部团职干部。
李 卓,男,2002届,兰州军区某部团职干部。
杜 鹃,女,2004届,兰州一中教师,甘肃省直十大杰出青年。
研究生阶段毕业生:
李国庆,女,1988届,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姜秋霞,女,1988届,兰州城市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周玉忠,男,1988届,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
李银仓,男,1989届,兰州商学院外语学院院长、教授。
武和平,男,1995届,西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教授。
赵丽萍,女,1997届,甘肃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
马 福,男,1999届,青海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
张长江,女,1999届,甘肃中医学院外语教研室主任。
罗桂保,男,2002届,兰州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
柏 桦,女,2003届,兰州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乔令先,女,2003届,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外语系主任、教授。
孙乃玲,女,2003届,兰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何 瑛,女,2004届,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院长。
弋文武,男, 2004届,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甘肃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副主任。
水无砥,男,2005届,兰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姜 虹,男,2006届,兰州外语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主任。
傅启龙,男,2007届,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系主任。
魏 行,男,2007届,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博士)。
李晓江,男,2008届,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主任。

热点内容
常熟理工函授本科学信网查的到吗 发布:2024-05-20 15:05:07 浏览:998
哈尔滨南岗大学生服务 发布:2024-05-20 15:05:03 浏览:907
大学生睡素的 发布:2024-05-20 15:03:36 浏览:553
书法大学专业 发布:2024-05-20 14:58:26 浏览:195
四川省优秀大学生选调网 发布:2024-05-20 14:47:32 浏览:6
大学英语b级考试时间2015 发布:2024-05-20 14:46:38 浏览:906
天津商业大学食品专业 发布:2024-05-20 14:30:14 浏览:257
中南大学研究生报考点 发布:2024-05-20 14:20:49 浏览:122
美国大学本科就业 发布:2024-05-20 14:15:48 浏览:813
鲁东大学文学院张教授 发布:2024-05-20 14:09:50 浏览: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