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医学博士如何选导师
㈠ 怎么才能当博导
据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官网9月16日信息显示,出生于1991年的李琳已于2019年7月起任该学院教授,并担任博士生导师。据官方简历介绍,李琳主要从事单细胞表观基因组学研究,2014年获电子科技大学学士学位,2014年9月至2019年6月在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这让一众网友惊呼“太优秀了!”那么怎么才能当博士导师呢?
什么是博士生导师?
博士生导师应是本学科学术造诣较深的教学科研人员,其学术水平在国内本学科领域内处于前列,在某些方面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般为教授职称,也有特别优秀的副教授、讲师担任博士生导师,有培养研究生经验,至少培养过两届硕士研究生。对年轻的教授(1972年以后大学毕业)申请担任博士生导师,除具备上述条件外,一般应具博士学位,至少培养过一届硕士研究生或在国内外协助指导过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当博士生导师的条件这么严苛,由此可见这位李琳同学的确是异常的优秀。
博导和教授有什么区别?
一、教授与博导的范畴不同:
(1)教授是一种职业,是在大学或社区学院中执教的资深教师与研究员,教授为大学教师职务的最高级别。
(2)博导,是一个中国特有的职称,在高教系统(大学、研究院所)中承担对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作用。一般博导均已取得教授(研究员)头衔,随着改革,部分重点院校部分领域优秀的副教授也已经被授予博导的资格。
二、职责不同:
(1)教授是大学里的主体,大学里的主导性的=工作都是由教授承担的,在遇到一个课题时,教授不仅知道如何运用已有的方法去解决它,而且能够或者已经创造出某种方法去解决相关问题,提供思路和手段。
(2)博导主要是根据博士生学习的定位,博士生导师的主要工作不在于为学生开出几门课,而在于引导学生学习,或者说,导师的主要工作不在于“教”而在于“导”。
㈡ 广东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遴选条件
广东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遴选条件包括学术背景和资历、科研能力和成果、导师团队和资源、指导经验和教学质量、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力。
1、学术背景和资历:要求导师具有博士学位,并在相关领域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专业知识。
2、科研能力和成果:导师需要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会考察导师在学术期刊上的发表论文数量和质量,以及是否有科研项目的经验。
3、导师团队和资源:导师团队的规模和实力也是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包括是否有足够的研究经费、实验室设备和研究生培养经验等。
4、指导经验和教学质量:导师是否有成功指导研究生的经验,以及教学质量的评估也是一个重要考量因素。
5、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力:导师在学术界和相关领域的声誉和影响力也会被考虑,包括是否担任学术组织的职务、是否有学术交流和合作的经验等。
㈢ 如何选导师 【 【[精华] 【医学考研版】
什么科研学术,这些在中国通通都是扯淡,中国根本就是生产文章,所以要想文章牛气,就得找个好的车间,所以实验平台的好坏是关键。
首先选的是导师的人品,千万不要选那种把学生当狗的导师,他就是把你当一打工的,而且还没有工资,根本就不会教你任何东西,只是一味的安排任务,完成好了,是他引导的好,完成的不好,是你能力不行。
其次是导师要有经费,没有钱,怎么做课题呢?
再者,有了钱,还要舍得给你花,据我了解,很多实验室就是一个幌子,心意根本不在做课题或者科研上,实验室只是导师用来申请课题的幌子,申请了课题,经费就到他包里去了。
如果是想学技术,尤其是外科,就找名师,小老板就不要找了,但是大老板通常不会让你上临床,会让你去做实验,为他发文章,如果跟小老板呢 ,可能上手机会多点,事先最好找人打听清楚,千万不要盲目的报考。
作为一个医学研究生的过来人,我当初考研的初衷和大家都一样,无非就是想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毕竟咱是当医生,但是,在中国,学医对学历要求很高,基本都是博士,但是你在读研期间干的事情,有时候和提高医疗技术关系不大,或者根本就没关系,提高技术,关键还是自己多看书,看教学视频,找机会练手,想通过导师教你,真的是很天真的想法------导师可能比较忙,真的是没时间,要么就是懒得管你学的怎么样,因为你怎样,跟他关系不大。研究生的师生关系,已经不是传统的大家理解的那样的,除非你是他儿子,或者有背景的,然后勾兑的不错,他会教你的,一般人,还是算了吧。
关键是靠自己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