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齐鲁工业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

齐鲁工业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

发布时间: 2025-05-07 04:08:53

❶ 邓从豪的人生经历

邓从豪1920年10月10日生于江西省临川县,1998年1月17日于济南逝世,生前任山东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委员。
邓从豪院士是当代著名化学家,专长量子化学与分子反应动力学,在配位场理论方法及电子相关理论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受到中外化学家的高度评价。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5部。培养了博士研究生13名,硕士研究生30余名,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5年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邓从豪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幼年的他经历了贫穷的磨练,深受其父优良品格的熏陶,把“奋发向上”、“做一个有益于人类的人”作为自己的座右铭。邓从豪天资聪慧,学习特别优秀,1935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昌一中,成为当时崇岗乡唯一的中学生。在校期间,他读了《牛顿传》和《居里夫人传》,受到巨大的震动和启发,立志攀登科学高峰。1938年他被保送该校高中,学习非常刻苦,放假回家则尽力帮助父亲干活,乡亲们亲昵地称赞他既是“洋学生”,也是“泥腿子”。1941年夏天,邓从豪千里迢迢步行到厦门大学投考,并以优异成绩跨入了这所著名学府。
在厦大求学的四年中,他不仅以优异成绩读完了化学系的全部课程,而且选修了数理系的绝大部分课程。每当回忆起在厦大求学的艰苦岁月,他总要深情地谈到两位物理化学授课老师傅鹰教授(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和蔡启瑞教授(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厦门大学副校长),他说:“傅老师和蔡老师深入浅出的讲学、勤奋刻苦的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给我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正是由于两位老师的教诲,使我十分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大学毕业后邓从豪即开始自学量子力学,并选定了量子化学基础理论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1945年夏,邓从豪从厦大毕业,先受聘于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中学,次年秋回到了母校南昌一中,冬季再到南昌中正大学化学系任教。因参与学生的爱国运动,1947年他被学校当局解聘,这促使了他北上山东大学任教的决心。在齐鲁之邦,他奉献了毕生精力,为人民教育事业和科学研究奋斗了近五十度春秋。
邓从豪教授是一位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教书育人的导师。50年来,他曾先后在山东大学化学系、物理系和光学系讲授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二十余门大学生和研究生课程,有些课程是在全国首次开设的。
邓从豪教授的讲课特点是侧重推理,逻辑性强,思想严密,内容新颖而充实。他记忆力惊人,授课不用讲稿,总是适时地介绍国内外同行及他本人的最新科研成果,使听课者很快地进入本学科的前沿。有一次他患了病,右肩肘疼痛难忍,但他仍然坚持按时给研究生上课,右手抬不起来就用左手写,一堂课下来累得脸焦黄,出虚汗。他常说,凡事贵在坚持,要有择善固执的精神,如果碰到一点困难就放弃,成功不会向你招手。邓从豪教授治学精神和授课风格影响了一代人,他指导出来的研究生和他的助手也都承袭了这种传统。因此,由他创建并领导的理论化学研究室,学术思想活跃,民主气氛浓厚,开课质量高,科研成绩大,是毫不奇怪的。邓从豪教授学风严谨,科学思想深邃,研究成果累累。但他更为重视科学研究的水平和质量,总是抓住科学前沿的关键性问题,力争取得重大成果。他在各个时期发表的论文都具有非常高的水平,其科学价值及对学科发展的贡献都为国际国内同行专家所公认。邓从豪教授是国内外著名的量子化学家,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从50年代初他就开始了理论化学的研究,并在这一崭新学科领域里辛勤探索了半个世纪。1963年至1965年,他参加了著名化学家唐敖庆教授主办的“物质结构学术讨论班”。这期间,他从事的“配位场理论研究”获得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70年代末,他所提出的“过渡态和产物态相互作用的矩阵元”被学术界称为一条新的化学动力学原理。邓从豪教授在物理学、光学领域也有很深的造诣。1979年他在物理学报上发表的“自发辐射的线宽与原子能级移位”一文为克服光子场发散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电子相关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量子化学理论中重要而又最困难的问题之一,80年代以来,邓从豪教授主要从“选择相关函数的条件”、“修正的Hartree-Fock方程”等不同角度研究电子相关问题,经过近二十年艰苦卓绝的探索,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以超球坐标下的超球谐和广义拉革尔函数两个完备基作展开,获得了对多电子原子、分子Schrodinger方程的直接求解。该方法开辟了严格求解多体化学体系的新途径,为精确理解与电子相关有联系的化学物理问题奠定了基础。
邓从豪教授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七五、八五重大项目和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项目,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山东省科学大会奖,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86、1988、1990年三次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年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82年获得山东省劳动模范称号,198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0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11月当选为中科院院士,1995年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邓从豪教授不仅是一位成就卓著的科学家,而且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教育家。从1956年起,他先后担任过化学系、光学系的主任、副主任,从1980年起,先后担任过山东大学副校长、校长。作为一名教师,他竭尽全力传道、授业、解惑,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作为一名行政领导,他高瞻远瞩,驾驭全局,各项工作井然有序、蓬勃发展,他时刻关怀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知人善任、奖罚得当是邓从豪教授做行政领导工作的一个突出特点。1962年化学系有一位应届毕业生,聪明勤奋、成绩优异,但纪律松懈,说话偏激,毕业分配时,某些领导曾提出处分该生,时任化学系副主任的邓从豪教授则力主教育从严,处理从宽,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主张免予处分。在邓从豪教授的坚持下,这个学生分配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并于1997年光荣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曾数次应母校邀请回山东大学讲学,每次谈起邓老师给予他的教育和爱护时,都是禁不住泪流满面,他说,没有邓老师的关心爱护就没有他的今天。
邓从豪教授十分强调学风、校风和作风建设,在担任山东大学校长时提出了“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实事求是,锐意创新”的16字方针。他曾多次率山大代表团访问英、美、日、澳、加等国,考察发达国家的教育与科学研究,建立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他身体力行,不仅自己治学严谨,作风正派,还善于倾听下级、学生和教职工的意见。邓从豪教授还十分注意培养、奖掖学生和青年教师的自学本领与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他不仅毫无保留地传授知识,解答疑难,一丝不苟地为学生和青年教师审阅、修改学术论文,指导他们进行科学研究,而且用由他主持的科研成果所获得的资金建立了“青年理论化学研究基金”,奖励做出优秀研究成果的研究生和青年理论化学工作者。邓从豪教授历经磨难。在1959年的那场所谓“反右倾”运动中,他曾被扣上“走白专道路”的帽子,受到错误的批判并剥夺了化学系副主任职务。在“文革”动乱中,他又被扣上了“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身心倍受摧残。但是他始终对未来充满信心,在极其困难的情形下进行科学研究,顶着压力为青年教师开设系统的基础理论课程。科学的春天到来了,邓从豪教授也重新焕发了青春,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和教育事业中去。许多跟随他工作多年的助手和学生发出由衷的感叹:邓老师不仅教会我们做学问,而且用实际行动教育我们如何做人。
邓从豪(1921.10~1998.1.17)男,著名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大学原校长。江西省临川县人,中共党员。出生于农民家庭,自幼勤奋好学。1935年考入南昌一中,1938年以优异成绩被保送高中。1941年考入厦门大学化学系,1945年毕业,先后到厦门集美中学、南昌一中、南昌中正大学化学系任教。1948年应聘赴青岛任教于山东大学化学系,1958年随校迁居济南。在山东大学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光学系主任、化学系主任、副校长,1984年6月至1986年11月任校长,并一直担任山东大学理论化学研究室主任。他先后为化学系、物理系、光学系讲授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物质结构、量子化学、化学动力学、量子力学、激光原理、配位场理论、分子反应动力学、振动耦合理论、电子相关理论等20余门课程。50年代,在著名化学家唐敖庆的帮助和影响下,开始理论化学的研究工作,1955年发表量子化学方面的首篇论文《键函数》。此后40多年,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量子化学基础理论和微观反应动力学。他锲而不舍,勇于开拓,相继在“双原子分子的势能函数”、“配位场理论”、“化学反应速率量子理论”、“电子相关理论”等前沿领域进行了研究,在国内外发表160余篇学术论文,成绩卓著,赢得广泛声誉。他的“配位场理论研究”成果,1966年被“北京国际暑期物理讨论会”评为10项优秀成果奖之一,认为这项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配位场理论,为发展化学工业催化剂和受激发射等科学技术提供了新的理论根据”,处于国际领先地位。1982年该项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他1987年起连续当选为山东省第六、七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是中国化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光学学会理事,1993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被评为山东省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1995年4月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98年1月17日在济南病逝。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7月)403~422页整理而成

❷ 刘建军的介绍

刘建军:男,齐鲁工业大学教授,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博士生导师。

❸ 齐鲁工业大学的知名校友

李瑞丰,山东轻工业学院造纸专业84级,现任山东恒联投资有限公司总裁。
孙明波,山东轻工业学院发酵专业78级,现任青岛啤酒集团董事长,“中国酿酒大师”
陈嘉川,山东轻工业学院造纸专业78级,现任齐鲁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兼校长,博士生导师。
秦梦华,原山东轻工业学院副院长,2013年3月起任泰山学院院长。
赵纪文,山东轻工业学院发酵专业85级,现任扳倒井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中国酿酒大师”
陈洪国,山东轻工业学院88级制浆造纸专业,现任山东晨鸣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洪法,山东轻工业学院83级制浆造纸专业,现任山东泉林纸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李树俭,山东轻工业学院83级制浆造纸专业,现任中冶纸业银河有限公司董事长。
柏承成,山东轻工业学院83级企业管理专业,现任山东鲁华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王卫平,山东轻工业学院发酵专业82级,现任中国烟草公司山东进出口公司总经理。
王东兴,山东轻工业学院83级制浆造纸专业,现任世纪阳光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孙春禄,山东轻工业学院94级食品与生物工程专业,现任山东龙大肉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武庆明,山东轻工业学院78级电气自动化专业,现任加拿大温莎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友德,山东轻工业学院96级化工盐化专业,现任山东大华广济生化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郝凡森,山东轻工业学院88级机电系电气自动化专业,现任威海银兴集团公司董事长。
刘海清,山东轻工业学院88级发酵专业,现任山东柠檬生化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周瑞平,山东轻工业学院87级材料系陶瓷专业,现任山东淄博茂隆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赵玉山,山东轻工业学院86级硅酸盐系日用陶瓷专业,现任山东瑞阳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肇国,山东轻工业学院87级制浆造纸专业,现任山东华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毕庆亮,山东轻工业学院82级硅酸盐系日用陶瓷专业,现任华光陶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
杜华,山东轻工业学院87级装潢设计专业,现任济南画院院长。
曹刚,山东轻工业学院87级装潢设计专业,现任北京大弘现代设计机构总监。
周有志,山东轻工业学院87级陶瓷专业,现任山东小鸭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
张开利,山东轻工业学院85级发酵专业,现任泰山啤酒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颖,山东轻工业学院87级硅酸盐专业,现任泰山玻璃纤维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孙会易,山东轻工业学院78级发酵工程专业,现任山东大易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解维坤,山东轻工业学院86级企业管理专业,现任烟台三环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李学纯,山东轻工业学院82级发酵工程专业,现任阜丰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吕庚新,山东轻工业学院82级制浆造纸专业,现任山东泰山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殷书建,山东轻工业学院82级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现任山东硅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岳远征,山东轻工业学院82级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现任丹麦奥尔堡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丹麦奥尔堡大学非晶材料研究中心主任,“泰山学者”。

❹ 徐同文的介绍

徐同文,男,汉族,1955年5月生,山东昌乐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山东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系,2003年于北京师范大学获教育经济学博士学位。英国剑桥大学、美国伊利诺依大学高级研究学者。曾任齐鲁工业大学(原山东轻工业学院)党委书记。2015年10月27日,因犯受贿罪、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50万元人民币。

热点内容
大学生拉丁 发布:2025-05-07 08:46:35 浏览:619
研究生复试发给导师的邮件 发布:2025-05-07 08:45:43 浏览:715
西安理工大学英语研究生 发布:2025-05-07 08:29:08 浏览:566
云南省大学生创业政策 发布:2025-05-07 08:26:49 浏览:207
大学发展对象到预备党员多长时间 发布:2025-05-07 08:26:02 浏览:943
湖北大学有师范研究生院 发布:2025-05-07 08:22:36 浏览:338
2013年山东财经大学招聘名单公示 发布:2025-05-07 08:21:47 浏览:43
大学考研什么时候开始 发布:2025-05-07 08:21:41 浏览:15
云南大学2017开学时间 发布:2025-05-07 08:21:36 浏览:633
美国大学录取平均gpa 发布:2025-05-07 08:19:17 浏览: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