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问题问老师的问题
① 采访老师可以提什么问题
采访老师提出的问题
1、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再将技能转化为能力,这也是您曾经对我们提出的要求,那么,我们该如何实现这些转化呢?
2、在大学里想要脱颖而出,只学习成绩好是不够的,还需要多方面的能力,您认为大学里,学习成绩和社会实践能力到哪个更重要?
3、学生只有学会了自我管理,才能步步为营。那么,根据您这么多年的教育管理工作经验,您认为大学生怎样才能做好自我管理?
4、您认为在大学生面临就业、考研与出国深造的问题上,我们的原则应该是什么呢?
5、请问对于我们经济管理系的三个不同专业各有哪些就业特点?三个专业有哪些互通性?
6、您觉得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学习起来时,与其他科目有哪些异同呢?
7、老师您认为作为经济管理类的学生应具备哪些与其他专业不同的能力呢?
8、在涿州校区相对封闭的环境内,我们如何最大化的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学习?
9、当代社会对于人才质量的要求很高,在汲取知识方面,我们大学生应当怎样平衡好“博”与“深”的关系呢?
10、“学涯”、“职涯”、“生涯”,这三个名词对于我们青年人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您认为经管系的学子们应该怎样对待并规划它们呢?
② 大学生最想问老师的三个问题
1.“我想学习但是死活学不进去怎么办?”
典型的表现是在图书馆泡了一整天,下午出来感觉头昏脑胀,仔细想想,好像什么都没学进去,还白白浪费了一整天的时间,让我们看看这里面发生了什么事,回想一下,“去图书馆看书”前面是“我不得不去”,还是“我选择去”?很多同学都还在高中和初中时代的惯性里,“学习是为老师,是为父母,是为所谓的未来,和我扯不上一点关系。”这是“被学习”,所以“不得不去图书馆看书学习”,进而“死活学不进去”
建议:
平衡“被学习”与“要学习”:如果我去图书馆,至少会带两种书,我会先用半小时的时间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热热身,然后再去看枯燥的专业课,这样会引导我进入高效时段,学的累了,站起来走走,然后再看看有趣的东西,再切换到专业课,这样的节奏和方法也同样适用于工作。“死活学不进去”往往是因为“我要学到死”,“看不进去专业课我就不休息”这样的“赌徒”心态。
“被学习”中寻找动力:“如果有一天你爱上一个你讨厌的人,这才是最要命的~”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枯燥的课本也不例外,比如说微积分,其实它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我们知道,大多数可乐罐是铝制的,市面上标准可乐罐的容积是355ml,但在保证容量的前提下,现有的可乐罐有没有做到最省料呢?通过学习微积分,计算极值不是我们最常做的内容吗?如果学习是枯燥的,那么就从解决有趣的问题开始。
进行自我分析:喜欢观察自己的同学可以通过自我分析的方式觉察一下抵触学习的原因,是因为缺少目标感?还是因为讨厌这门课的老师?还是认为自己对数字不敏感?找到问题的根源后通过自己的调整或者心理辅导员的帮助去解决它。
2.“我不知道将来做什么,也不知道现在学什么才是今后能用上的,纠结啊!”
请问有谁知道自己将来做什么??哪怕是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没有人,所以作选择和作计划必须站在自己看得见方向的高度,同样是1.2米的距离,在地上,你可以轻松跨越,但如果让你站在30米的高空,同样是1.2米,你还能轻松跨越吗?恐怕很难,你可以从低到高慢慢试验,总有一个高度你会突然变得很害怕和犹豫,这个高度就是你可以掌控的范围,当高度再升高时,你就无法掌控了,所以会纠结!
建议:
只计划看的见的未来:看的见的未来,比如说大学四年如何渡过,这是可以去计划的,而看不见的未来,比如说“未来我的老婆是谁?”只要知道一个大方向即可,比如“孝敬老人,温柔贤惠”,不同的人,看到未来的远近不一样,因为他们所站的高度不同,这个高度是什么?就是“经验”,失败的经验,成功的经验,累积下来就会垫在你的脚下让你看到更远的地方,所以,我建议:计划看的见的未来,创造看不见的未来。
最浪费时间的就是纠结:有时候做出选择比选择什么更重要,GTD里面的一个核心观点就是“找出你的下一步行动”,放在这里同样适用,如果你纠结于某个问题,不要只用脑袋想,付诸行动,拿一张纸,把两件事情写在最上面,然后分别列出两件事情的好处和坏处,然后去思考这个问题“哪一个我可以放弃?”这个方法经常帮助我做出选择。
3.“我经常被突发事件干扰,所以总是没法按计划完成任务。怎么解决?”
建议:
突发事件是调皮的孩子,总是出其不意的在你面前哭闹,让你不得不去关注他,多陪陪他。大学时候的临时突发事件和工作之后略有不同,大学往往是“诱惑”,工作往往是“打断”,所以,在大学时代要想不被突发事件干扰,就要经得起诱惑,比如说你准备看书的时候有人找你踢球,你准备写论文的时候有人约你吃饭,这时候你需要有自制力,和目标感,其实也就是信守对自己的承诺,计划下午看书,实际上就是一个承诺,一个对自己的承诺,不要轻易的去改变他。
③ 采访老师的问题有哪些
采访老师的问题有:
1、学生只有学会了自我管理,才能步步为营。那么,根据您这么多年的教育管理工作经验,您认为大学生怎样才能做好自我管理?
2、您觉得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学习起来时,与其他科目有哪些异同呢?
3、老师您认为作为经济管理类的学生应具备哪些与其他专业不同的能力呢?
4、当代社会对于人才质量的要求很高,在汲取知识方面,我们大学生应当怎样平衡好“博”与“深”的关系呢?
5、在学习中,好多同学在学习效率上都有很大的困惑,往往是付出时间不出成果,在学习方法上您认为怎样才能达到高效而又扎实的学习效果呢?
④ 采访大学教师可以问什么问题
1、在您的教学史上,最另您感到骄傲或失望的是什么?
2、您认为教师现在专在学生的心中或是社会中是怎样属一个地位?
3、您曾经是否有过特别偏好或是讨厌某个学生?
4、学生做什么会令您特别高兴或是失望?
5、您觉得在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方式上有什么优点或不足?
6、您认为在教师节接受学生及家长的宴请、礼物,或是在中、高考结束后接受学生的师恩宴合适吗?
7、您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最应该为学生着想的是什么?
8、您认为一个好学生是成绩重要还是素质重要?
9、在您看来,中国现当代的教育有哪些利与弊?
10、最后请您给您的学生们几句关于学习和处世的建议?
(4)大学生问题问老师的问题扩展阅读:
教师的岗位职责:
(一)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熟悉和遵守学校教学工作的有关规定。
(二)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忠诚人民教育事业,乐教敬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三)履行教师聘约,积极承担教育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按规定保质保量地完成一定数量的教学工作任务。
(四)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和教育改革,努力掌握教育规律,改进教学方法,积极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⑤ 大学生在课堂上应该如何向老师提问呢
我们在提问的过程中,也要学会向老师提问的方式。问,是一种学习,更是一种交流。对于面利略那样的提向方式,我们要看到不足的地方。要知道,向老师提问是一个很便捷的学习方法,所以如果能好好地利用这个方法,我们在学习上也将不容易被问题所困扰了。大学生在课堂上应该如何向老师提问呢?
学会向老师提问。我们需要自己学习提问的时机和方式。我们需要看到问题背后的进展。对于自己来说,我们会在提问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在提问的时候可以更深入的思考。提问是一门艺术,一个好的提问者会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朋友。因为有人愿意回答你的问题,在回答你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会从中获得知识,并在新的知识中发现新的问题。在这样的循环下,我们只会学到更多的东西,向老师“淘金”来促进自己的成长。
⑥ 大学生和成长导师见面会问什么问题
第一个问题,对学术有哪些初步的认识?
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也是一个很必要的问题,毕竟读研时必须要做的就是学术研究。但对于刚刚进入研究生生活的研一学生而言,这一问题真的很考验学生,因为如果你是真的学霸,那么就可以对答如流了,自己的学术计划和导师交代就可以了,但如果你是伪学霸,那你最好的办法就是实话实说,比如自己觉得学术研究很难,现在自己只是一知半解,目前打算先慢慢融入研究生的学习氛围,慢慢进入学术研究的状态,这就是自己对学术的初步想法。千万不要将自己的宏伟计划和导师全盘托出,因为很有可能在之后的学习中,导师要看你的具体落实。
第二个问题,家境如何?
记得我导师就问过我这个问题,当时还有点懵,但最终还是如实和导师说了自己的家庭环境,只是令我没想到的是,我导师直接告诉我如果想找一份和专业对口的兼职工作,如果想锻炼自己的能力,他可以帮助我推荐一份工资还可以,绝对靠谱的工作,这样可以缓解我父母的经济负担。同时,也表示有项目或者课题时尽量带着我,然后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给我一些补助。所以,我个人觉得如果你导师问你这个问题时,或许你选择的导师很给力,你也可以获得很多的来自导师的援助,所以在回答时一定要诚实,没有必要去包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