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物理系知名教授
A. 邓爱红人物简介
邓爱红拥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她持有理学学士学位,毕业于四川大学,后进一步深造,取得了哲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均来自香港大学。目前,她担任四川大学物理学院应用物理系的教授,专注于教育与科研工作。
在科研领域,邓爱红专攻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她的研究成果已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十多篇论文,其中包括《Physical Review B》、《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和《Nuclear Instrument and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B》等。她的科研成果对学术界有着重要影响。
在人才培养方面,邓爱红已成功指导并培养出一名硕士研究生,目前她正在指导的研究生队伍已有六人。她主要在凝聚态物理专业,特别是半导体材料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为学术界输送了高质量的科研人才。
B. 杨海棠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杨海棠
杨海棠,男,是一位在物理科学与技术领域有着深厚造诣的教授,自2012年起在四川大学担任这一职务,并且担任博士生导师。他的学术生涯始于1972年,出生于四川达州的他。
杨海棠的学术之路起点颇高,199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通信与控制工程系,获得工学学士学位。接着,他在1998年和2000年分别取得了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的应用数学硕士学位和Washington University物理系的M.A.学位。他的学术之旅在2006年达到了新的高度,他在麻省理工学院(MIT)物理系获得了博士学位。
自2007年起,杨海棠加入了电子科技大学,担任教授及博士生导师,他的研究领域专注于高能理论物理,特别是超弦理论和量子场论。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弦场论和Tachyon动力学,致力于解决弦理论中的真空不稳定问题,以及寻找弦理论的非微扰真空,这无疑对理论物理学界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学术界的领军人物,杨海棠目前主持着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他的研究成果丰硕,已在诸如Phys. Rev. D, JHEP, Eur. Phys. J. C. 等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十余篇论文,这些论文被引用次数已超过200次,显示了他在学术界的影响力。
在教学方面,杨海棠亲自教授《弦理论简介》等课程,他的专业知识和研究热情为学生们打开了通向物理学深奥世界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