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优秀工科老师事迹
『壹』 刘里鹏的主要事迹
18岁,他独立完成了一本约22万字的学术专著《从割圆术走向无穷小-揭秘微积分》;19岁,他又相继完成了约20万字的科普专著《好的数学-微积分的故事》和约16万字的学术专著《基于“HWW分析法”的傅里叶变换解析》;作为一名工科生,他两年间发表新闻、评论和散文共40余篇。他就是华中科技大学特优生刘里鹏。
大一学习微积分时,刘里鹏发现课本都是公式或例题,学起来不仅枯燥而且很难抓住根本。接着,还又发现很多教材和参考书在对散度公式的推导上存在严重的逻辑错误,等等。为了用一种轻松的方式深刻讲述微积分的知识,刘里鹏先是读完了图书馆几乎所有关于微积分的书籍。大一暑假期间,他早上5点起床,夜里12点才睡,“闭关”40天终于完成了第一本学术专著《从割圆术走向无穷小-揭秘微积分》。
这本书在逻辑化渐进式的编书理念指引下,对当今教材的结构进行了全面的革新。提出了“逻辑化渐进式的编书理念”。在这本书中,刘里鹏还揭示出微积分这门学科的本质;独立提出了第三类(型)曲线积分,统一了高斯定理和斯托克斯公式;给出了基于微积分本质的散度公式推导。2008年9月初,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看中了这本书,随即买下该书著作版权并于今年7月份正式出版。在这快一年的时间里,校对工作量实在很大。每幅图形、每个公式、每个字甚至是每个标点都需要认真地逐一校对好多遍,而刘里鹏坚持下来了。有人可能认为刘里鹏出版书籍是靠关系或者自费出版的,而实际上刘里鹏完全是凭借自己去联系出版社。由于他写的书很有新意,出版社的编辑几乎是第一时间就认可了书的价值。这本书被评为2009年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2009年暑假,刘里鹏又完成两本专著,其中《好的数学-微积分的故事》是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约稿,而第三本专著《基于“HWW分析法”的傅里叶变换解析》于2009年12月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
以上两本书中也有很多作者原创性的研究成果,比如在《好的数学-微积分的故事》一书中刘里鹏详细剖析了微积分的发展史,并将其分为5个阶段得出很多学科发展的规律。在《基于“HWW分析法”的傅里叶变换解析》一书中,刘里鹏提出“HWW分析法”,独具匠心地提出“学科哲学”这一分支学科并得出很多创新性结论。
刘里鹏一次性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软件测试工程师)和计算机与软件资格认证考试(软件设计师)。他利用周末时间攻读武汉大学金融学双学位。刘里鹏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编程能力,已独立开发出多款应用软件,在由计算机学院两位老师带领的学生团队“点维工作室”担任队长。
刘里鹏还参加过很多学生工作,有两年多的学生记者和编辑经验。2007年9月至2009年9月分别担任校广播台新闻评论部记者和新闻编辑,而2008年3月至今分别担任院新闻中心记者、编辑部部长和副主任。据不完全统计,大学两年间他共发表新闻、评论共不少于40篇,还多次在校报上发表散文。刘里鹏现在还担任中国大学生在线“化成天下网”的责任编辑并加入华中科技大学Dian团队。
刘里鹏生于1990年5月,家在河南农村,自幼喜欢数学。大学学微积分时,他发觉满纸公式、例题,不但学起来枯燥,而且有的对公式的推导存在逻辑错误。这让他萌生了写书的想法。
去年7月,刘里鹏用40天时间写成自己的首本专著21万字的《从割圆术走向无穷小揭秘微积分》。“首印5000册,不到半年就卖完了,并进行了第二次印刷”。
《好的数学微积分的故事》是刘里鹏首本专著的姊妹篇。刘里鹏说,与前者相比,这本是科普读物。
他的另一本专著《基于“HWW分析法”的傅里叶变换解析》,去年底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
由刘里鹏主编的医学科普读物《漫谈医学史》,是他加入该校Dian团队医学研究组的收获。目前,这本书已进入校读环节,出版在即。
两年时间写了三本专著,并未影响刘里鹏的学业。他说:“大学课余时间,有人选择做家教,有人选择参加比赛,我则选择了写书。”
靠写书的稿酬和奖励,刘里鹏解决了大三和大四时的学费和生活费。几本专著也让他保研时受到青睐。导师看了他写的书,觉得他“适合做科学研究”。
刘里鹏坦言,写书也有郁闷的时候,他曾有过放弃的想法。为此,他把爱因斯坦的名言“只要你有一件合理的事去做,你的生活就会显得特别美好”设置在电脑屏幕上,作为座右铭,激励自己不放弃。
据了解,刘里鹏大学期间还选修了钢琴,并辅修了武汉大学金融学专业的双学位。
『贰』 哈尔滨工业大学哪些教授的课是必须要去蹭的
思政课还要做科研,可能大家觉得有点奇怪,但是哈工大有位老师在这件事儿上做到了,她就是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奉臻老师,面对高校思政课花拳绣腿,甚至娱乐化、游戏化等问题,她开始思考,真的能给学生带来收获吗?她认为,思政课老师一定要有坚实的科研做基础,才能把一堂思政课讲好、讲透,真正为学生开启思想之窗。
徐老师的讲述很有亮点,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同时运用众多客观的史料和数据,利用科研的严谨逻辑说服学生,上徐老师的课,有一种如沐春风,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感觉,对于问题的把握和人生的思考都更加冷静。哈工大还有很多优秀的老师,等你来发现。
『叁』 大连理工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
大四老学长来说一下对自己影响颇深的几位大工校友
孙效里教授
去年差不多这时候孙老师带给了我一份激励与感动。电子技术最后一节课上来听课的专家竟然是孙效里教授。这个在大一高数课上经常被高数老师谢琳提及,将其称为他最佩服的人;她曾作为主讲者参加长春书院砥砺人生讲座,讲述她的人生故事,可惜那次我好像有事没有去下课时孙教授箭步冲上讲台,和我们说她已经和一千二百多名学生谈过心,我们无论有哪方面问题都可以去找她。她已经退休了现在作为学校的返聘老师,主要负责学校教学督查任务还自愿承担负责学生的思想方面工作。不得不感叹,这样一位无私奉献的老师,真的将生命写进立德树人。
教授赠言:现在正是你们正当奋斗的年代,年轻时不拖累生你的人,年老时不拖累你生的人。最后啊,看着自己拍的这张照片又有感而发,年轻有为的章老师有爱地看着功成名就的孙老师,互相欣赏着,共同立德树人。
『肆』 哈工大再传噩耗!又一教授离世,如今这所大学的教学水平如何
哈工大的水平可以说是毋庸置疑的,这所高校不知道是多少学子向往的地方,综合实力真的非常的强劲,可以说是一所较为老牌的著名高校。哈工大参与的社会实践项目更多的体现在科研方面,真的是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整个办学水平都是紧跟时代脚步,凸显出了具有的真正实力。有不少人曾说哈工大的工科实力在国内是数一数二,特别是在航天领域更是有着较大的建树,经常参与航空研发,在重武器建造方面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1、哈工大教授去世2020年11月05日哈工大计算学部发布讣告:93岁的李汾教授因病去世,这的确是让人倍感心痛!这位教授原本也是哈工大电气专业的一名研究生毕业,随后在1959年去国外某高校取得副博士学位后就回到了哈工大任讲师。之后在1979年到1988年都在哈工大担任副教授,1988年之后正式晋升为教授。在他执教的过程当中,教出来的学生真的是非常的多,水平体现得淋漓尽致,给社会输送了不少高端领域的人才。说到这位教授,更多的是要清楚他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是切合实际,他的信息处理显示和识别专业更是国内独创,毫无保留的全部交给了学生,让人颇为感动。其次就是报考这所高校的学生进入到了大学之后,也一定要好好学习才行,更要比高中的时候更加努力才行。因为在这所高校校规当中所讲述的清退、开除问题是真实的存在,如果说只想是上大学混个日子,那么在这所高校是行不通的!哈工大的学习氛围是毋庸置疑,这个学校的存在对社会各方面是有着极大的贡献,确实是培养了不少高科技尖端领域的人才!
『伍』 北京理工大学有哪些教授的课是必须要去蹭的
本人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要说在我们理工大学里管理与经济学院肯定与其他工科的专业来说,大牛数量肯定是相对较少的,但是管理与经济学院也是很不少大佬的,要说必须要去蹭的教授的课,首当其冲肯定是非韩伯棠教授莫属了,韩教授可以说是我们管院的长老级人物啦。
作为一位七十岁的老人,早就过了该退休的年龄却依旧坚守在讲台上,他常说:“我明年就退休,你们是我带的最后一届学生,世界这么大我也想去看看。”但是所有上过他的课的人都知道,不过多久,总能在下一届管理与经济学院的课表上看见韩教授的课,我想可能这是一位勤勤恳恳教了一辈子书的人,对于讲台的留恋吧。谢谢阅读啊,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