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有机化学研究生导师
㈠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研究生导师有哪些
农药学
李伟国、杨光富、贺红武、丁明武、石德清、刘祖明、谭效松、吴琼友、陈琼、冯玲玲、朱晓磊、彭浩、杨文超、郝格非、王震宇
有机化学
杨光富、贺红武、丁明武、石德清、刘祖明、李伟国、谭效松、吴琼友、陈琼、冯玲玲、朱晓磊、彭浩、杨文超、郝格非、王震宇、肖文精、支志明、刘政、饶立、刘春荣、黄伟、刘盛华、吴安心、张爱东、冯国强、李海兵、周少林、涂海洋、余广鳌、陈建、尹军、佘能芳、陈加荣、陆良秋
物理化学
张礼知、郭军、王峰云局芹、王俊、刘建平、李武克、金山、贾法龙、肖利芬、熊焰、万坚、湛昌国、李永健、任彦亮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研究生导师有:
计算化学
万坚、湛昌国、李永建、任彦亮、
分析化学
钟鸿英、宋丹丹、杜丹、龚静鸣、徐晖、梁沛、刘国珍、程靖、崔艳芳、周燕平、李芳、熊博
应用化学
艾智慧、肖旺、吴正舜、李中华、陈存华、朱先军、陈义锋、
无机化学
章丹、刘长林、李东风、胡宗球、王成刚、温丽丽、肖凤萍、王宇、徐星满、王莉、宋发辉、孟祥高、刘斌
学科教学论
王世存、王后雄、张文华、曾艳、李佳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的前身是1929年建立的华中大学化学系,著名化学家张资珙先生曾担任化学系系主任(1931-1941)。现在的化学学院是在2002年整合化学系、农药化学研究所以及分析测试中心的基础上组建的,由国家杰出青年基模腊腔金获得者杨光富教授担任院长。学院建有化学系、国家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农药残留与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平台、应用化学研究所和分析测试中心等教学科研机构,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湖北省优势学科(农药学)、1个湖北省重点学科(有机化学),拥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农药学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应用化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并旦衫具有农业推广、化学工程以及化学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㈡ 汪焱钢简介
汪焱钢是一位在精细有机合成领域有着深厚研究的学者,其研究方向集中在植物生长调节剂,他主持了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和武汉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这些项目促使他在科研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就。
汪教授在精细有机合成领域,主持合成了超过三百多个新化合物,并发现了具有高植物生长调节活性的新型杂环化合物,这些成果为后续的开发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在培养人才方面,他指导了十多名硕士研究生,为社会输送了大量具有专业素养的研究人才。
在学术成果方面,汪教授在《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有机化学》、《应用化学》、《化学试剂》、《大学化学》、《Chemical Journal on Internet》、《化学世界》、《武汉大学学报》、《厦门大学学报》和《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等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其中已有二篇被SCI收录,多篇被CA收录,展现了他在科研领域的卓越贡献。
此外,汪教授还参与了四部著作的出版工作,为学术界贡献了宝贵的文献资源。1981年,他与本校其他教师一道共同获得了国家科委颁发的四等发明奖,这是对他科研工作和团队合作的肯定。
(2)华中师范大学有机化学研究生导师扩展阅读
汪焱钢,男,1942年10月出生,籍贯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有机化学教授。1963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化学系,留校任教,近40年来,一直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主讲了《基础有机化学》、《高等有机化学》、《有机合成》等4门本科生课程和《现代有机合成》、《金属有机与元素有机化学》等三门研究生课程,曾三次获得校教学优秀奖,其中一等奖一项,1998年曾与其它高校教师集体获得国家教委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