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生导师
1. 南昌外国语的高二好老师有哪些啊(高分求助,希望校友回答)
学院现有教职工209人,在职专任教师174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54人,硕士生导师12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聘请国外客座教授3人,聘用英语、日语、德语、法语等外籍教师9人。在编专任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4人,在读博士3人, 具有硕士学位86人,在读硕士26人,海外留学归国人员12人。
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信息
序号 姓名 职称 单位
1 左维远 副教授 英国语言文学系
2 邓文杰 副教授 英国语言文学系
3 魏洛书 副教授 英国语言文学系
4 姚 倩 副教授 英国语言文学系
5 周 敏 副教授 英国语言文学系
6 胡 莹 副教授 英国语言文学系
7 汤洪宪 副教授 英国语言文学系
9 王 君 副教授 英国语言文学系
10 徐雪梅 副教授 英国语言文学系
11 李 苏 副教授 英国语言文学系
12 袁雪生 副教授 英国语言文学系
13 陈其昌 副教授 亚欧语言文学系
14 叶尔苓 副教授 亚欧语言文学系
15 蔡玲玲 副教授 亚欧语言文学系
16 叶向群 副高 亚欧语言文学系
17 宋庆丽 副教授 亚欧语言文学系
18 罗冬香 副高 亚欧语言文学系
19 刘莲英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20 吴丽敏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21 于红冈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22 钟 红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23 周毅军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24 邹春荣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25 官志红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26 王幼丽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27 吴 娟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28 梁 红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29 董 岚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30 杜序梅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31 易明珍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32 林 琪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33 黄洪玲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34 徐剑英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35 孙 红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36 欧阳友珍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37 罗敏莉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38 张凤玲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39 汪海燕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40 李艳云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41 曾庆芳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42 梁琦秋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43 赖祎华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44 胥懋云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45 唐治平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46 曹珏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47 张惠玲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48 李红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49 张中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50 马俊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51 张吉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52 邵小红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53 刘庆华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54 余艳玲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外国语学院教授信息
蒋平,教授,博士,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西省高校学术带头人,江西省英语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上海口译资格证书考试南昌培训站及南昌考点负责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先后主持四项省级研究课题,一项国际合作研究课题,发表论文25篇,出版编著6部。
刘婷,教授,硕士,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刘婷利用所学专长,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她所教的日语专业95级、97级和98级的学生在参加国际“日本语能力水平测试”中一次性通过率分别达到96.5%、98%和100%。近年来发表论文9篇,参编2本书籍,主持参与厅级、省级科研课题5项。在国际交流工作方面成效突出。刘婷一直坚持在教学的第一线,1999年被评为南昌大学“十佳教师”,2000年被评为南昌市劳动模范,获南昌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南昌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1年又被评为江西省高校又红又专学科带头人,江西省师德标兵。2002年获“南昌大学党员新形象楷模”称号。
刘天伦,教授,本科学历,从教以来,先后开设过近40门本科和研究生课程,覆盖了英语专业的几乎所有方面,其中《人与社会》,《世界中的中国》使用自编教材,为国内独创跨学科整合式课程,《西方文明史》和《高级读写译》课程则直接引进国外名校教材,为国内首创国际接轨课程。先后撰写了3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9篇在美国国务院的专业期刊上发表,宣传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为国家和南昌大学赢得了声誉。翻译了一百余万字的文献资料,范围涉及到30余个学科与领域,省内一些重大涉外项目的文献翻译都有参与。刘教授获得了各种奖励和荣誉,包括他最看重的名师奖。
齐美霞,教授,本科学历,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译著1本,英、法译文10余万字,主持过升级软科学课题研究。
王丽娟,教授,获教育专家/副博士,专业方向为运用语言学,TESOL, 教育学,教育领导与管理。在科研方面取得一定成果,主编英语教材4部,参编全国规划教材2部,副主编2部, 发表论文数篇,科研立项6个(其中国家级/部级2项,省级2项,厅级2项)。1998-2006一直获得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政府津贴。
王正琪,教授,本科学历,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8篇,主编各类教材5册,译著2部,主持完成省级课题2个。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王正琪教授被省教委授予优秀英语教师称号并被学校评为十大优秀青年教师。进入新世纪以来,分别在2001年和2004年两次率研究生英语教研室获南昌大学教学成果奖。2004年被学生评为“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同年9月获得省教育厅颁发的江西省首届研究生英语演讲赛优秀教练员奖(辅导学生获一、二、三等奖)。
袁平华,教授,博士研究生学历。国际应用语言学学会会员,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会员,南昌大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生导师。近年来,在《外语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及《山东外语教学》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或参与编写教材5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级项目4项和校级项目3项。所发表论文在江西省外语学会2007年度评审中分获一、二等奖,2007年12月获“江西省高校首界双语教学研讨会”论文一等奖。多次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宣读论文。在教学中,曾获得南昌大学“陈香梅教学成果奖”和“中兴发展奖”。
赵国杰,教授,本科学历,曾荣获江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教学成果奖,因对教育有突出贡献,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补贴。发表多篇论文,主编了很多教材和工具书,先后有《大学生英语词汇手册》,《学英语教学词典》,《大学生英语听力训练》,《大学生英语语篇听力训练》,《校园广播英语》,《专科英语教程》,《现代英语教程》,《大学基础英语》,《大学外语的春天》,《大学英语听力教程》,《时文妙读》等。
张林华,教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近年来发表多篇与本专业相关的论文、译文和文章;主持和参加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先后获得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江西省外语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江西省高教学会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英语教学优秀论文三等奖、江西省优秀班主任。
2. 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学院概况
学院下设英语语言文学系、亚欧语言文学系、大学外语教学部,现有本科生1057人,有英语(英语、英日方向)、翻译、日语、德语、法语、西语、俄语七个本科专业,其中英语专业开设语言文学方向、翻译方向、英日双语方向;学院现有硕士研究生105人,拥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 设有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点,并于2010年获批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点。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222人,在职专任教师184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5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0人,在职攻读读博士的教师39人, 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08人;硕士生导师14人,江西省高校名师1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聘请国外客座教授3人,聘用英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等语种外籍教师9人,海外留学归国人员12人。
《英语语言文学》为省级品牌专业,《高级英语》与《大学英语读写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大学英语读写课程》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至今获省部级教改课题立项72项、省教学成果奖10项,“大学外语体验教学团队”被评为2008年江西省高校教学团队,2010年被列为教育部第三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学校。
外国语学院秉承“教学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的教育理念,确定了“语言与文化融合,技能与思想贯通,外语与专业结合,专外与二外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该院重视对外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学院在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的高校开展学分互换项目及假期实习、实践活动,每年派出近百名的优秀本科生赴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等高校开展时间不等的专业学习。
学院重视提高科研水平,建有英美文学研究中心、外国语言研究所、翻译研究中心, 江西省翻译产业基地依托本学院. 学院教师发表学术论文、出版学术专著、开展科研课题研究的数量大幅增加,承担了国际纵向研究课题、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等研究课题。
学院教学科研设施齐全,拥有国内一流的语言实验设施。南昌大学语言实验中心设在学院,被评为江西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有数字化语音室42个(共2018个座位),数字化语音自主学习中心6个(共530个座位),影视室2个,英语广播电台4个,录音室2个,先进的同声传译实验室1个;学院有专业图书资料室1个,藏书33000余册,中外学术期刊50余种。
学院始终坚持以科研促教学,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和科研梯队。学院现有英美文学研究中心、外国语言研究所、翻译研究中心三个研究机构,江西省翻译产业基地依托学院。近5年来,学院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数立项64项,结题29项,发表学术论文CSSCI69余篇 ,到账经费197.8万元,获国家社科基金立项6项,获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立项3项,中国外语教育基金2项。
教育部考试中心托福网考、雅思考试、日本语能力测试、韩国语能力测试,上海外语中高级口译, 剑桥商务英语BEC南昌大学考点,均设在本学院。
学院致力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日本、法国、德国、西班牙、俄罗斯等国院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每年假期选派德、法、俄语等专业学生赴国外实习与实践,2012、2013年派遣西语学生赴西班牙进行为期10个月的短期留学,2006年至今每年派出日语专业学生赴日本进行为期半年的短期留学。
学院注重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在上海、广东、浙江、海南、江西等省市建立了十余个实习就业基地,学院学生在全国性专业与文体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至今共获得各类国家级奖励86项。在 “CCTV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和日语演讲大赛、全国剑桥商务英语(BEC)大赛、江西省英语风采大赛等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学院重视学生思想政治和文化素质教育,大力实践以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为内容的第三课堂学习教育实践体系和以提高学生中外文化素养为导向的文化素质套餐制。
学院毕业生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全面、适应性强,倍受社会欢迎,就业率历年位居学校前列,研究生入取率、出国留学人数逐年提高。历届毕业生已遍布全球20余个国家和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
3. 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学院概况
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源于1975年创办的江西大学外语系,是江西创办最早的外语教育基地,拥有全面的外语语种,培养各类高级专业人才。
学院下设英语、亚欧语言、大学外语教学部,本科专业覆盖英语、日、德、法、西、俄,硕士研究生教育设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及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点,还设有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点。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222名教职工,其中184名在职专任教师,包括10名教授,57名副教授,10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9名在职攻读博士学位,108名具有硕士学位教师,以及14名硕士生导师。
学院秉持“教学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的教育理念,确立了“语言与文化融合,技能与思想贯通,外语与专业结合,专外与二外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对外教育交流与合作,学院与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的高校开展学分互换项目及假期实习、实践活动,每年派出近百名优秀本科生赴海外高校进行专业学习。
学院重视科研水平提高,设有多个研究中心及基地,近年来教师发表论文、出版专著、承担研究课题数量大幅增加,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
学院教学设施一流,拥有数字化语音室、影视室、英语广播电台、录音室、同声传译实验室等先进设施,以及专业图书资料室,藏书丰富,中外学术期刊齐全。
学院是教育部考试中心托福、雅思、日语、韩国语能力测试、上海外语中高级口译、剑桥商务英语BEC等考试的考点。
学院注重实践教学,与上海、广东、浙江、海南、江西等省市建立了实习就业基地,学生在各类英语演讲、辩论、商务英语、英语风采等竞赛中成绩优异。
学院重视学生思想政治和文化素质教育,建立了第三课堂学习教育实践体系和文化素质套餐制。
学院毕业生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就业率高,研究生入取率、出国留学人数逐年提高,已遍布全球20余个国家和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
4. 郭曙纶个人简历
郭曙纶个人简历如下:
教育经历:
- 1982.91985.7:江西省泰和师范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 1985.91988.7:江西省吉安师专中文系深造,专注于中文领域。
- 1993年12月:取得汉语言文学本科自考文凭,主考单位为南昌大学。
- 1995.91998.6:上海师范大学攻读现代汉语专业硕士学位。
- 1998.92001.6:上海师范大学攻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 1988.81995.8:井冈山市黄坳中学任教,积累丰富教学经验。
- 2001.72003.6: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站做博士后,结合语言学与计算机科学。
- 2002.32002.5: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计算语言学研究室访问学者,展现国际视野。
- 2003.7起: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负责教授对外汉语课程和硕士生课程,如《精读》、《口语》、《写作》以及《计算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
职务与荣誉:
- 上海交通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副教授、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多元文化研究所所长。
-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员、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员、中国文字学会会员。
教学与科研领域:
- 涉及《计算机语言环境》、《语料库的建设及应用》、《数理逻辑》、《语言学专题研究》、《计算机应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现代语言学基础》等课程的教学。
- 负责测试理论与方法兼职教师培训课程的教学。
郭曙纶教授在教育、科研及跨领域研究方面均展现了卓越的能力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