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副教授杨帆
① 谁能提供一个司法考试各科辅导老师的排行榜
民法:
李仁玉:北京民商法学会副会长,政协委员,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被学员誉为:“民法辅导第一人”。
钟秀勇: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司法考试民法资深辅导教师,多年的辅导经验,对司考命题规律有深入的研究,擅长讲理论与案例的结合。
席志国:中国政法大学民法学博士。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授课条理清晰,教学风格严谨,善于总结、把握司法考试的脉搏。
民诉:
常英:中国政法大学资深教授,硕士生导师,政法英杰校长,著名教育家,学者。被学员誉为:“民诉辅导第一人”。
卜开明:北京师范大学诉讼法学博士。
司考辅导经验丰富,高级辅导员,具有很强的应试辅导经验,师从著名导师及命题专家宋老师,深受学员欢迎。
刑法:
杨艳霞: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博士,副教授。授课经验丰富,讲课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幽默风趣。
李金明: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著名司考辅导专家,09年押中刑法卷四原题。
刑诉:
李奋飞: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副教授,八年司考辅导经验,讲课生动,课堂十分活跃,逻辑思维严密,命题准确。
袁家德:中国政法大学,具有丰富司法考试辅导经验,多次参与司法考试辅导用书的编纂,授课中重点突出,富有激情。
史飚: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诉讼法学博士,着名司考辅导专家,权威名师,司法考试民事诉讼法新生代名师,讲课风格贴近考生,应试性强,深受学员好评。
行政法:
吴鹏: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行政法博士,教授。司考辅导权威专家,多次参加辅导书的主编和司考的组题及阅卷,串讲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重点法条有很高的命中率,讲课幽默风趣,深入浅出。
王晨: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副教授。司法考试资深辅导专家,授课深入浅出,思路清晰,简明扼要,有极强的感染力。
三国:
杨帆(女):中国政法大学教师、法学硕士、兼职律师。授课特点:条理清楚,准确把握商法、经济法司法考试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商经复习、记忆及临场答题技巧,深受考生欢迎
李毅: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副教授,有多年的司法考试辅导经验,讲课严谨、命题准确。
黄建军:司法考试著名辅导专家,授课重点突出,简明扼要,知识体系性强,考试辅导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主讲:三国法
商经:
司艳丽: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博士,多次参加司法考试教材及辅导资料的编写,擅长讲授商经法,串讲重点法条、讲评典型案例,其讲课信息量大、深入浅出、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张海峡: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司法行政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讲知识产权、商经法。著名商经辅导专家。
法理:
杨帆:中国政法大学博士,任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法律史学研究中心。司法考试法制史辅导课的开拓者、授课风格深入浅出、逻辑缜密,在学生中有很高的威望。
法制史:
叶晓川: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誉满京城的著名辅导专家,睿智、幽默的讲课风格很受学员喜爱。讲课重点突出、辅导方法得当、命题预测准确,主讲法理、宪法、法制史。
张龙:法学博士,著名的司法考试培训专家。授课经验丰富,讲课条理清晰,重点突出,逻辑缜密。
② 清华大学有多少个院士
清华大学博导名单如下:
控制与决策研究所:
教授:周东华、叶昊、王凌、何潇
研究员:吉吟东
副教授:尚超
信息处理研究所:
教授:朱松纯、张长水、张学工、周杰、李梢
研究员:李军、陆文凯
副教授:江瑞、高飞飞、汪小我、冯建江、鲁继文、赵虹、古槿、谢震
系统工程研究所:
院士:管晓宏、Tamer Basar
教授:陈峰、季向阳
副教授:吴热冰、张靖、刘烨斌、索津莉
助理教授:乔晖
信息光电子研究所:
教授:陈宏伟、陈明华、郝智彪、黄翊东、刘仿、罗毅、孙长征、张巍、郑小平
副教授:鲍捷、崔开宇、冯雪、霍力、马骋、盛兴、王健、汪莱、熊兵、薛晓晓、张洪明
讲师:林星
③ 杨帆的履历
1998年8月至2002年7月 在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自动化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
2002年8月至回2008年7月 在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控制答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 清华大学动力机械及工程热物理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2009年2月至2011年7月 加拿大Alberta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系 博士后研究员
2011年8月至2013年11月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 讲师
2013年12月至今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 副教授
④ 2010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名单公布
这是我在网上荡的,现在还是初稿,等18号真正的才出来,你先看看吧!嘿嘿!
本科组一等奖(210名,按赛区序号排列,赛区内按学校笔画排列)
序号 赛区 学校 参赛队员 指导教师
1 北京 中央财经大学 陈博 武玉婷 孙砚培
2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 卜文凯 时昱旻 杨亚旭 韩丽涛
3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 陈柯 兴开楠 祝晨琪 韩丽涛
4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刘洋廷 刘鑫磊 郑梦天 郑勋烨
5 北京 北京大学 田成喆 于晨露 范爱琳 指导小组
6 北京 北京大学 程诚 黄辰 刘瑞恺 指导小组
7 北京 北京大学 匡宇明 吕桐 龚任飞 指导小组
8 北京 北京大学 杨颖 程锴 周瑾 指导小组
9 北京 北京工业大学 鹿思珩 刘昊淼 史海波 数模指导组
10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 陶雨萌 林梦西 肖牧 指导小组
11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 朱茵仪 鲁珵 王情 指导小组
12 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 任峰 陈雯 张国波 贺祖国
13 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 赵丽红 尚秋里 王占孔 贺祖国
14 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 赵若君 薛潇剑 王璟尧 袁健华
15 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 徐佳祥 张引 黄海龙 贺祖国
16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刘文佳 覃贝贝 于楠 彭临平
17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叶峰 周润楠 邹贤青 彭临平
18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牛宝龙 康志新 全拥 孙海燕
19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佘昌洋 齐毅 叶子豪 孙海燕
20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姜亚中 淡志强 吕晓帆 冯 伟
21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 于腾飞 陈勇波 高原 徐厚宝
22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 朱俊杰 王斌斌 李毅彬 房永飞
23 北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于淼 吴羽乔 周霁颖 指导小组
24 北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吴卓宴 邱珍琦 朱箫笛 指导小组
25 北京 首都医科大学 邵毅 刘冬鑫 欧阳涣堃 指导小组
26 北京 清华大学 韩科航 周伟国 王小雪 指导小组
27 北京 清华大学 孙立君 汪利 徐悟 指导小组
28 北京 装甲兵工程学院 王磊 刘厚璋 傅文君 齐紫微
29 天津 天津农学院 李建忠 田金歌 王姣姣 穆志民
30 天津 军事交通学院 陈虹睿 伍恒 王立思 鞠涛
31 河北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郑晓云 李春 侯鹏庆 指导教师组
32 河北 华北电力大学 周振 甄钊 王彬彬
33 河北 防灾科技学院 贺子龙 余坤 曹京津 何珊珊
34 山西 山西大学 张 骁 张连敏 李明宇 李顺勇
35 山西 山西大学 刘俊伶 薛 波 王译梧 刘桂荣
36 山西 太原理工大学 陈 涛 程 景 冷 冬 王彩贤
37 山西 太原理工大学 范 岳 樊留根 姚金磊 安润玲
38 内蒙古 内蒙古大学 王恩奇 邓会敏 杜增义 马壮
39 辽宁 大连海事大学 毋岩斌 赵宝强 王嘉宁 张运杰
40 辽宁 东北大学 田涧 任龙 元河清 何雪浤
41 辽宁 东北大学 黄小雨 周小琨 陈美希 王琪
42 吉林 长春师范学院 吴斯 胡晓倩 敖晶 吴登峰
43 吉林 长春理工大学 王天也 刘文民 朱宝金 成丽波
44 吉林 长春理工大学 王昕妍 舒文敏 蒲睿 李卫明
45 吉林 长春理工大学 彭京蒙 刘健 王慧超 李卫明
46 吉林 长春理工大学 周宇艇 郝贺 梁帅 蔡志丹
47 吉林 吉林大学 姜富春 苏丽娟 侍骏超 吕显瑞
48 吉林 吉林大学 冯海兵 江浩亮 师宪伟 史少云
49 吉林 吉林大学 周天伟 孟晨 王晨 吕显瑞
50 吉林 吉林医药学院 刘海涛 冯俊惠 张苗苗 齐德全
51 黑龙江 哈尔滨工业大学 周鑫 张叶红 解奉龙 李道华
52 黑龙江 哈尔滨工业大学 金平 徐妍妍 陈浩辰 尚寿亭
53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 车宇航 王泽宇 闫程远
54 上海 同济大学 张森 叶子 熊彼德 郝朝洋
55 上海 复旦大学 陆俊巍 厉传斌 赵晟 曹沅
56 上海 复旦大学 艾里•热孜克 李可嘉 王晨阳 曹沅
57 上海 复旦大学 李天原 朱涵 彭镇 曹沅
58 上海 复旦大学 徐仚 刘苒 孙宁 曹沅
59 上海 复旦大学 曹原 范敏杰 方乐恒 曹沅
60 江苏 东南大学 黄菲 宋爽 卜昕阳 数模教练组
61 江苏 东南大学 羌波 董荻莎 袁颖 数模教练组
62 江苏 江苏大学 冯亦倬 任文婷 万根顺 教练组
63 江苏 江南大学 李磊 苏欢欢 王猛 数模教练组
64 江苏 河海大学 徐晓军 金罗斌 朱鹏 张学莹
65 江苏 河海大学 唐少将 狄克 罗斌 丁根宏
66 江苏 南京大学 言浩 马骏 王宁欣 教练组
67 江苏 南京大学 钱行 强闰伟 钱煜 教练组
68 江苏 南京大学 杨霄 蔺璐媛 付怀龙 教练组
69 江苏 南京大学 彭宇 王晓亮 姚秋爽 教练组
70 江苏 南京大学 陈秦波 成松豪 杜变 教练组
71 江苏 南京师范大学 张艳 汤晓萌 谢起予
72 江苏 南京财经大学 马健 杜泽宇 施庭 肖丽华
73 江苏 南京邮电大学 李宁騛 邱煜淳 李建蕊 孔告化
74 江苏 南京邮电大学 王睿 洪翠云 王春路 许立炜
75 江苏 南京邮电大学 张伟 张玮 王富广 闫庆伦
76 江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舒宏武 陈凤娇 傅洋
77 江苏 南京理工大学 刘迎 刘文慧 张利强 肖伟
78 江苏 常熟理工学院 曹进 鞠美凤 宗耀东 数模教练组
79 江苏 解放军理工大学 许晓明 高枫越 张驭龙
80 浙江 中国计量学院 戚立才 洪露 陈小军 数模组
81 浙江 中国计量学院 余舒婷 章苹 文一章 数模组
82 浙江 中国计量学院 王彬清 张权耀 刘雨 数模组
83 浙江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罗云岗 林潮阳 杨雅萌 数模组
84 浙江 浙江大学 马宇斌 莫璐怡 杨琦 数模组
85 浙江 浙江大学 陈鑫磊 丁玫 李子健 数模组
86 浙江 浙江大学 曹臻 罗丁 胡晨玥 数模组
87 浙江 浙江大学 刘胡世阳 杨家程 程功 数模组
88 浙江 浙江工业大学 何伟 王绍楠 陈聪 数模组
89 浙江 浙江工业大学 金超 方佳盈 胡晓馨 数模组
90 浙江 浙江工业大学 丁洁女 温彩哨 钟雷 数模组
91 浙江 浙江师范大学 孟佶贤 谢杰 高艳东 数模组
92 浙江 浙江师范大学 张旭丹 陈余康 陈聪 数模组
93 浙江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 金莹 陈伟敏 许明明 徐徐
94 安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冯荻 兰菲 李天骄 张峰
95 安徽 安徽大学 阮骥 范文萍 罗小兵 章飞
96 安徽 安徽师范大学 魏子翔 胡益清 韩熙轩 张琼
97 安徽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李淼 吴红奎 章龙 教练组
98 安徽 蚌埠学院 吴文健 陶璇 赵红敏 张迎秋
99 安徽 解放军炮兵学院 彭浩宇 肖鑫 冯宝龙 王伦夫
100 福建 泉州师范学院 黄伟菁 杨玲玲 陈世军 杨昔阳
101 福建 厦门大学 林奕 徐梦露 沈忱 谭忠
102 福建 厦门理工学院 宁亦杼 林明阳 梅玉 陈玉成
103 江西 江西师范大学 刘维 张丽 阳春燕 教练组
104 江西 江西理工大学 项淋飞 万芸 李一帆 教练组
105 江西 南昌大学 郭慧君 江长云 周慧 教练组
106 江西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杨献祥 陈臣 许梦婷 教练组
107 山东 山东大学 崔金杰 王军 肖佃艳 数模组
108 山东 山东大学 刘浩东 苏绍清 滕斌 数模组
109 山东 山东大学 许荣华 秦彦齐 孙开元 数模组
110 山东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戚睿骅 张静源 董方丽 曹祝楼
111 山东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郭翰橙 朱文涛 何勇 杨兵
112 山东 山东科技大学 王宗炎 虞鑫栋 宋婉莹 张玉林
113 山东 山东科技大学 邱健 李丽荣 刘培龙 王新赠
114 山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尚林源 吴立金 李琦 周生田
115 山东 中国海洋大学 孟繁龙 马瑞松 王成亮 数模组
116 山东 中国海洋大学 高源 靳光震 王博 数模组
117 山东 青岛理工大学 王维 曹帅 张文亮 数模组
118 山东 青岛理工大学 刘雷雷 王一凡 孟令娜 数模组
119 山东 青岛理工大学 王欢 高合盟 贾言安 数模组
120 山东 青岛理工大学 张雪 辛金龙 李清杰 数模组
121 山东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分院 胡光潮 赵大玮 郑良波 曹华林
122 河南 河南师范大学 梁广颖 潘逸飞 杨云飞 指导教师组
123 河南 河南科技大学 袁志凯 许雪敏 胡磊 李培峦
124 河南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马蓁 薛峰 杨京 指导教师组
125 河南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杨绪魁 秦记东 魏星 指导教师组
126 河南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徐一夫 韩洁 张驰 指导教师组
127 河南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张辉 杨帆 卫彦伉 指导教师组
128 湖北 三峡大学 陈杨 焦晓晖 胡昌志 指导教师组
129 湖北 三峡大学 刘乐军 陈晓东 敖行 指导教师组
130 湖北 三峡大学 付志龙 辜继明 李美莹 指导教师组
131 湖北 三峡大学 叶润森 陈腾飞 齐紫航 指导教师组
132 湖北 华中农业大学 李阳 杜佩 陈宁陆 教练组
133 湖北 华中农业大学 佟昊 高文辉 刘乾 教练组
134 湖北 华中科技大学 黄天骁 汪光亮 印家星 梅正阳
135 湖北 华中科技大学 闻铭 肖成志 朱云帆 梅正阳
136 湖北 武汉大学 周朝 胡凡 孙健兴 数模指导组
137 湖北 武汉大学 倪超 杨盼盼 李枫 数模指导组
138 湖北 武汉大学 韩旭 李海波 国玉静 数模指导组
139 湖北 武汉大学 陈鹏 郭双全 田钰 数模指导组
140 湖北 武汉工程大学 黄浩 张晓迪 杨俊威 杨向辉
141 湖北 武汉理工大学 王人福 方越栋 李欣 黄小为
142 湖北 武汉理工大学 陈骁 郑杰 张景源 何朗
143 湖北 解放军空军雷达学院 黄龙权 魏煜 左家骏 数模指导组
144 湖北 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黄振华 周群 郝红芳 数模组
145 湖南 中南大学 唐高朋 田家凯 余道顺 张佃中
146 湖南 中南大学 孙贝 李洋 岳梦楚 张鸿雁
147 湖南 中南大学 呙邵明 陈小龙 肖成 郑洲顺
148 湖南 长沙理工大学 戈先武 罗海星 彭珊姗 戴志锋
149 湖南 长沙理工大学 汤凌 谭敏 李晓恩 戴志锋
150 湖南 国防科技大学 马肖肖 张若冰 周应秋
151 湖南 国防科技大学 李靖 朱新新 尹晓晴
152 湖南 国防科技大学 杜睿 徐海洋 房晓婷
153 湖南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黄准 于俊 唐晓琼 陈国华
154 湖南 湖南农业大学 王志勇 雷达 万志鸿 刘跃武
155 湖南 湖南商学院 肖蔚 付雅婷 刘霞 谢小良
156 广东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于其位 朱栋 明越 付嵩峰
157 广东 华南理工大学 刘鹏 陈晓强 曾浩健 数模组
158 广东 暨南大学珠海校区 潘亦铭 张樟 詹雯婷 张元标
159 广西 广西师范大学 林明进 邵严民 容蓉 数模组
160 广西 桂林理工大学 利仕坤 佘华煜 周毅 刘筱萍
161 广西 桂林理工大学 沈孝文 叶彩园 张震 梁鹏
162 海南 海南大学 高峰 葛同广 邝翼飞 教练组
163 海南 琼州学院 吴政婉 苏致远 石震林 教练组
164 重庆 重庆大学 王建 丁超 王昌赢 龚劬
165 重庆 重庆大学 郭攀 徐亦达 罗云琳 龚劬
166 重庆 重庆大学 刘洋毅 梁健斌 郭宗林 龚劬
167 重庆 重庆工商大学 王文姣 白洋 吴静 袁德美
168 重庆 重庆交通大学 王振凯 胡沛 张星星 张聪
169 重庆 重庆邮电大学 袁震 陶树人 王位哲 鲜思东
170 重庆 重庆邮电大学 曹世伟 胡晨 李楠 郑继明
171 重庆 重庆邮电大学 封炳荣 罗剑 董亚苹 陈六新
172 重庆 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项俊 陈佳 刘晋铭 杨廷鸿
173 重庆 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方海洋 宗福兴 汪辉 方玲
174 重庆 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段傲文 王健 白建越 马翠
175 四川 乐山师范学院 陈强 张小欢 余慷 指导教师组
176 四川 四川大学 谈承翌 李杰 李崔堂 黄丽
177 四川 四川大学 赵威 孙侃 蔺海明 邹述超
178 四川 四川大学 朱名发 刘娜 杨博 何腊梅
179 四川 四川大学 陈贞贞 周凡 朱洋民 钮海
180 四川 电子科技大学 陈阳 杨卓凯 王嵘 高晴
181 四川 电子科技大学 宁超 吕建宏 董荟 覃思义
182 四川 电子科技大学 樊波 周慧玲 邸鼎荣 杜鸿飞
183 四川 西华师范大学 潘理 刘荣燕 曾柯方 潘大志
184 四川 西南石油大学 余奇徽 余婷 吴清霞 李玲娜
185 四川 西南交通大学 喻程 曹先腾 张凌雪 何平
186 四川 西南交通大学 申伟 涂年杰 毛亚强 梁涛
187 四川 西南交通大学 王渊闻 梁霁宁 陈一新 王璐
188 四川 西南财经大学 王皓 黄颖 师龙 李绍文
189 贵州 贵州大学 田玲珲 鲍鑫 刘宗权 教练组
190 贵州 贵阳学院 杨国春 王小惠 俞志斌 教练组
191 云南 云南大学 周凌霄 张健 崔俊辉 李海燕
192 云南 云南师范大学 赵勇波 朱琼芳 黄希芳 张洪波
193 陕西 长安大学 丁明畅 任君平 强耀锋 阮苗
194 陕西 西北工业大学 王宁 王有江 徐引擎 王力工
195 陕西 西北工业大学 王迅 杨钫韬 顾文婷 袁占斌
196 陕西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董川 马建鹏 江小雅 教练组
197 陕西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金力 栗涛 郝磊 教练组
198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 刘帅 王同磊 王晓冰 王立周
199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 李辛昭 薛景安 李硕 高静
200 陕西 西安邮电学院 白雪 吕晓辉 李子蹊 教练组
201 陕西 西安理工大学 丁延鹏 孙靖萱 卢欣 赵凤群
202 陕西 空军工程大学 姜久龙 王旭峰 黄河 教师组
203 陕西 空军工程大学 孙昱 张亦驰 陈知超 教练组
204 陕西 陕西师范大学 麻敏洁 田燕 马俊 指导组
205 陕西 陕西师范大学 朱欣 杨茂珍 邱运先 指导组
206 陕西 陕西科技大学 任兆勇 康钦谋 金丽 教练组
207 陕西 陕西科技大学 杨少飞 牟宗轩 贺静 教练组
208 甘肃 兰州大学 邱亮亮 王东晖 毛光才 赵晨霞
209 甘肃 兰州交通大学 兰金福 王贞 刘波 常胜等
210 新疆 石河子大学 热比古丽 彭海城 王骞 数模组
⑤ 司法考试各科最好的老师都有谁
法考的老师们大来多是自很有经验的老师,知识体系全面,讲课方式各有特色。就我个人而言,特别感谢刑法陈永生老师、民法曹兴明老师、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吴鹏老师、刑诉法宋桂兰老师和刘玫老师。
陈永生老师讲课的语速略微快,所列举的案例和教材中的总结十分实用,对我学习刑法帮助很大。
曹兴明老师讲课生动,为考生们操碎了心,重点知识点不厌其烦,反复讲解,十分耐心。
吴鹏老师的教材虽然只有40页,但已经涵盖了所有内容,将他的笔记和上课所讲的例子都记住,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这门课就不用担心啦;吴鹏老师给我传递的不仅是课本知识,还有做题方法和命题套路,这对我通过法考帮助很大。
宋桂兰老师和刘玫老师都十分强调刑诉法体系的构建,她们帮助我搭好了学科的框架,刑诉的学习如虎添翼。
“法考是一座桥,我们要走过去,不能在上面造房子。”通过考试,重要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相信自己的选择,相信自己选择的老师,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法考其实并不难。我相信大家一定可以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
⑥ 百色学院怎么样求大神!!!
百色学院是2006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百色城区中心。这里是百色起义的发祥地、红七军的故乡,是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左右江红色旅游区”的中心,也是云南、贵州等省通往广东、广西出海口的交通枢纽,是南昆铁路、南昆高速公路的中间站。
百色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是建于1938年的广西省立田西师范学校,至今已经有74年不间断的办学历史。学校占地面积1915亩,分东合、澄碧两个校区。现有10个系、一个继续教育学院、一所附属中学和一所职业中专。开设有30个本科专业、37个专科(高职)专业,覆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8大学科门类,学科专业结构全面。学校面向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各类在校生13600多人。2002年,学校取得招收留学生资格,至今已有21批外国留学生到校学习。近年来,学校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实现了全面快速发展和历史性的跨越,先后荣获“全国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中华经典诵读试点单位”、“自治区和谐学校” 、“广西高校安全文明校园” 、“广西绿色大学”等荣誉称号。
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现拥有金属材料工程、旅游管理、生物技术3个自治区级特色专业,“材料科学基础”、“金属工艺学”、“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导游业务”、“微生物学”、“细胞工程”等6门自治区级“特色课程”;建有广西实验教学示范建设中心2个,广西重点教学实验中心2个,广西创新人才培养基地3个;同时被确定为自治区级教师教育重点培育基地。学校每年有近20%的毕业生报名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上线率、录取率在广西区内同类本科院校中名列前茅。在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我校有70名毕业生成绩达到国家录取分数线,上线率达36.84%。
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一是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在职教职工597人,其中专任教师390人,正、副教授95人,具有博士、硕士及研究生学历204人,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广西优秀教师”、“八桂名师”、“百色市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的27人,并聘有国内外知名客座教授、兼职教授50人,长期聘请3~4名外籍教师到校任教。拥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教师教育主干基础课教学团队”、“西南边疆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群教学团队”、“基础化学教学与研究创新团队、“教育学教学团队”等6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二是学生教育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成果显著。先后与田阳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百色市旅游局、鑫鑫大酒店等46家单位签订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协议,进一步拓展了教学实践基地的范围,为实践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是加大基本条件建设力度,办学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现有校舍面积25万余平方米,拥有多栋自治区级标准化学生公寓和学生食堂。备受瞩目的澄碧校区扩建工程已全面开工,将于2013年9月竣工投入使用,学校办学条件必将得到更大改善。
学校科研实力不断增强。近年来,连续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项,厅局级科研项目108项,出版专著、编著和教材共45部;发表论文共1516篇,其中被SCI、EI收录的论文21篇,中文核心期刊366篇;先后获得省级科研奖励16项,地厅级奖励89项。
学校学习成长环境独具特色。学校校园环境优美,一年四季绿树成荫,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好地方。学校坐落在广西新兴工业城市百色市城区中心,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百色市是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和发动百色起义的发祥地,红七军的故乡,是一片洒满先烈鲜血的热土,是一座英雄的城市。百色是广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投资热土之一。百色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为人才的培养打下优厚的基础,新增的大量就业机会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极好的就业前景。
学校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学校充分利用百色“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以“全国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为依托,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科技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举办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迎国庆·唱红歌”合唱比赛、庆“七一”暨欢送毕业生文艺晚会、“高雅艺术进校园”等一系列活动,形成经常性的演红戏、唱红歌、跳红舞、写红字、办红展、讲红事、开红会等特色教育活动;通过组建社会实践团队和个人自主社会实践等方式,组织学生深入边防、山区、农村、厂矿、景区等一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社会调查、义务支教、理论宣讲、科技推广、法律咨询、文化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强化了红色文化教育,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国际交流全方位开展。学校先后与越南河内国家大学所属人文社科大学、越南河内外贸大学、越南高平省高等师范学校、泰国如诺大学、泰国甘烹碧皇家大学、泰国华侨崇圣大学、美国东方大学以及泰国素攀府、春蓬府等签定了合作协议;选派6批共200多名学生到越南河内国家大学所属人文社科大学、泰国如诺大学等签约高校学习;选派5批学生到泰国春蓬府、甲米府各中学进行汉语教学实习;泰国如诺大学、泰国甘烹碧皇家大学、泰国斯巴顿大学等也先后派出师生到我校教学和学习。目前,马来西亚英迪国际大学、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英国赫特福德大学、美国诺思伍德大学认可我校对应专业学分,我校对应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升入以上大学攻读本科和研究生。
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努力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全面实施毕业生就业工作“613”工程和“3+3”工程,全程向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近几年来,每届毕业生的就业率都在90%以上,出色完成历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相继荣获“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步奖”、“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学院地址:广西百色市中山二路21号
编辑本段专业设置
© 2013 Bai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百色学院学院现设有中文系、政治与法律系、外语系、经济与旅游管理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物理与电信工程系、化学与生命科学系、体育系、艺术系、教育科学系等10个系(部),开设有汉语言文学、思想政治教育、英语、旅游管理、工程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7个本科专业和33个专科专业。各本科、专科专业均面向广西各地(市)招生,还有部分专业面向云南、贵州、湖北等省招生。此外,学院另设成教部承担成人高等教育的任务,除举办本、专科函授外,还设有远程教育本科专业。
编辑本段教学设施
学院发展较快,校园面积1915亩(正在建设),建筑面积13万多平方米(正在建设)。教学大楼、综合实验楼、图书馆楼、宿舍楼、学生新食堂和新建成的多功能教学楼、生化教学实验楼、图书馆扩建楼、体育教学训练馆掩映在美丽校园的绿树丛中。学院拥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数字语音室、多媒体网络电脑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实验室、多媒体演示实验室、电子阅览室和校园网络。
艺术系与教育科学系专门一个校区。在澄碧河旁边。环境优美。是原民族师专改建。虽然各个硬件都不完善。但是环境优美。本科(二) 从07年才开始招生。老师资源正在逐步完善。
编辑本段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在职教职工597人,其中专任教师390人,正、副教授95人,具有博士、硕士及研究生学历204人,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广西优秀教师”、“八桂名师”、“百色市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的27人,并聘有国内外知名客座教授、兼职教授50人,长期聘请3~4名外籍教师到校任教。拥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教师教育主干基础课教学团队”、“西南边疆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群教学团队”、“基础化学教学与研究创新团队、“教育学教学团队”等6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2]
编辑本段院系介绍
中文系
中文系现有专任教师3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8人,讲师15人,博士2人,硕士10人,并聘有多位国内重点大学的专任教师为客座教授,教师中有多人获得国家、省市各级的多项荣誉称号。开设有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两个本科专业,学制四年,毕业后可授予文学士学位;有汉语、新闻采编与制作、文秘(涉外文秘方向)3个专科专业,学制三年,每年有5%的专科优秀毕业生可直升本科继续深造。建有办公实验设备齐全的文秘实训室1个,与报社、档案馆(局)、电视台等有关单位共建了3个教育实习基地。近年来,中文系教师曾主持或参与国家、省、院级科研项目20项,出版专著12部,发表论文近300篇,获各级优秀科研成果奖25项。中文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着力培养文科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本专业特点突出,应用性强,适用面广,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
政治与法律系简介
政治与法律系现有专业教师3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1人、博士4人、硕士18人、兼职律师5人、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2人,形成了一支以教授、副教授领衔,年龄、学历、学缘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该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被评为“广西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自治区级教学团队”;主要以该系教师为研究主体的“邓小平早期思想研究中心”是广西高校人文科学重点建设基地。多年来,该系秉承“以人为本、学术立身、科研强系”的精神,努力做到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2000年至今,该系教师主持和参与各级科研项目53项,其中属国家级项目的有5项,属市(厅)级以上项目的有25项;出版专著15部,发表论文528篇;获各级优秀科研、教研成果奖86项,其中获省级以上奖励20项。
目前该系设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我院重点建设学科,学制四年),毕业生可授予法学学士学位;设有综合文科教育、法律文秘、社会工作3个专科专业(学制三年),根据国家政策每年可选拔5%的优秀毕业生升入本科院校深造。同时为了加强学生实践、创新、就业和创业四种能力的培养,该系先后与百色市司法局、德保县人民政府等有关单位共建有10个实训基地,努力探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道路。
编辑本段合作交流
一、对外交流
百色学院坚持开放办学,重视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先后与区内外30多所大学建立有合作办学联络关系,与英国桑德兰大学、越南高平省教育培训厅、越南高平省师范专科学校、加拿大阿尔伯塔理工学院、越南河内国家大学所属人文社科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意向,保持密切的沟通与交流。2007年3月与越南河内国家大学所属人文社科大学正式签订了《中国百色学院与越南河内国家大学所属人文社会科学大学文化教育合作与交流协议书》和《越南河内国家大学所属人文社科大学接收中国广西百色学院学生学习越南语的协议书》,揭开了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新篇章。近年来,每年都有十几位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或开展合作研究。学院长期聘请有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法国、荷兰、瑞典、挪威、越南等国家的外籍教师,与英国海外志愿服务社(VSO)、越南劝学会、爱德基金会、地球之友等组织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学院自2002年取得招收留学生资格以来,已先后有来自美国、瑞典、韩国等国家的留学生到学院留学。同时,近年来,学院每年都派出数十名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交流、学习,作访问学者或开展科研合作。
二、合作项目
1、2007年3月,签订《中国百色学院与越南河内国家大学所属人文社科大学文化教育合作与交流协议书》。主要合作交流内容有:(1)两校教学、科研方面的交流;(2)两校学者和管理干部的交流;(3)两校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交换培养;(4)两校学术会议、短期教学教训等方面的交流。
2、2007年3月,签订《越南河内国家大学所属人文社科大学接收中国广西百色学院学生学习越南语的协议书》。
三、外国专家
学院自1992年至今,共有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法国、荷兰、瑞典、挪威、越南等国家的16位外国专家来校讲学、任教,主要从事语言文化教学及相关研究工作。引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百色学院的前身是1938年秋成立的广西省立田西师范学校,至今已有68年的办学历史。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百色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各项管理制度,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学院的建设、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建校以来,共培养和培训中小学师资及各类专业人才4万多人,毕业生遍布八桂各地,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实可谓桃李满天下。许多人已成为县、市、省级乃至全国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或全国劳动模范。不少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并取得博士、硕士学位,成为专家、学者和教授。还有相当部分毕业生成为各级党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领导。由于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基础扎实,技能强,质量过硬,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当年就业率均在55%以上(水份)。
编辑本段发展目标
百色学院利用自身区位、师资、办学上的优势,立足广西,面向全国,对接东盟,正成为广西、云南、贵州三省交界的多学科、区域性中心本科院校。
编辑本段重点课程
我院《英语教学法》课程被确定为广西教师教育精品课程
近日,自治区教育厅公布 2010年广西教师教育精品课程名单(桂教师范〔2010〕67号),我院外语系周艳鲜副教授的《英语教学法》课程被评为2010年广西教师教育精品课程,并连获三年资助,第一年获得资助一万元。这是我院获得的第一门教师教育精品课程。
据悉,广西教师教育精品课程评审立项于2007年启动,旨在加强教师教育课程建设,推动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全面提高教师教育质量。自治区教育厅2010年共确定6门教师教育精品课程,其中本科4门,专科2门。[3]
编辑本段知名教授
黄勇,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83年参加工作。历任百色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主任,科研处处长。发表论文4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3部,主持和研究过省部级、厅局级科研项目12项。曾获广西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第七届广西高等教育教学软件大赛一等奖1项、广西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广西高等院校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广西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1项、广西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百色市首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百色学院首批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等等。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三等奖、广西优秀教师、广西首届十大杰出青年教师提名奖、百色地区第三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百色地区首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百色地区96年至99年优秀科技工作者、百色学院首届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编辑本段现任领导
卞成林(党委书记):男,汉族,安徽无为人,1965年3月生。研究生学历,文学博士,教授职称,硕士研究生导师。
曾任广西民族学院中文系副主任、主任、教务处处长。2000年8月至2006年8月任广西师范学院副院长。2006年8月至2011年12月任百色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现任百色学院党委书记。主持党委全面工作。兼管党办、组织、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联系政治与法律系、社科部。
校园图片
校园图片(57张)
唐拥军(党委副书记、院长):男,汉族,湖南永州人,1963年9月生。经济学硕士,教授职称,硕士研究生、MBA研究生导师。
曾任广西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院长、研究生处处长。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任广西财经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
现任百色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主持行政全面工作。兼管院办、人事、财务、国际交流等工作。联系中文系。
学校活动图片
学校活动图片(10张)梁文化(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男,壮族,广西靖西人,1957年10月生。研究生学历。副教授职称。
曾任广西靖西县大甲乡党委书记、新靖镇党委书记,乐业县委副书记、书记,百色地区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百色市教育局长、党组书记。
现任百色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主持纪委全面工作。协助书记、院长分管纪检、监察、审计工作。协助书记分管宣传、精神文明、统战、社科联、共青团、妇女、学生工作、党校、计生、综合治理和维护稳定等工作。联系外语系、艺术系、澄碧校区和职业技术学校。
韦宗发(党委委员、副院长):男,壮族,广西融安人,1963年10月生。研究生学历,副研究员职称。
曾任广西民族学院教务处教务科副科长、科长、副处长、院长办公室主任,广西民族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等职。
现任百色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协助院长分管教学、评建、实验、基本建设、学报、信息技术、学科建设、招生、毕业生就业、高教研究等工作。联系物理与电子工程系、化学与生命科学系、生物能源研究开发实验室。
校庆图片(20张)凌绍崇(党委委员、副院长):男,壮族,广西田东人,1955年5月生。研究生学历,研究员职称。
曾任广西右江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办副主任、主任,党委书记助理,校长助理,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党委副书记等职。
现任百色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协助院长分管后勤、工会、教代会、离退休教职工、图书、体育、人民武装、军训等工作。联系体育系、教育科学系、邓小平早期思想研究中心。
韦复生(副院长):男,壮族,广西武鸣人,1962年12月生。研究生学历,教授职称,硕士研究生导师。
曾任广西民族学院管理学院副院长,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成人教育学院副院长,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常务副院长、院长。
现任百色学院副院长,协助院长分管科研、成人教育、资产管理、保卫等工作。联系数学与计算机信息工程系、经济与旅游管理系。[4]
编辑本段学院校歌
《百色学院校歌》歌词是在百色学院党委书记周炳群作词的基础上,集思广益,集体修订而成。作曲为著名作曲家傅磬。
歌词简洁精练,琅琅上口,催人上进,富有感召力,点明了百色学院的地理环境,融入了学院的校训,体现了学院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表现了全院师生员工朝气蓬勃的面貌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5]
70年的办学历史,留给百色学院的不仅是缤纷桃李,更是不朽的精神和相连的血脉。在百色学院70年的办学历史中,共诞生了四首校歌,先后为“省立田西师范(百色师范)校歌”、“广西省百色南武联合师范校歌”、“广西右江民族师专校歌”,以及现在的“百色学院校歌”。四首校歌,一脉相承,世代相传,反映了百色学院曲折艰辛而又灿烂辉煌的历史。从战火中诞生的省立田西师范,到现在的百色学院,整整70年的风雨沧桑,虽然历经重重磨难和考验,却始终昂首屹立于高等学府之林,尤其是近一两年来,学院更是大放异彩,取得了世人瞩目的业绩,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可以说,百色学院70年的办学历史,是追求进步和光明的历史,是艰苦奋斗的历史,是创造辉煌的历史。
《百色学院校歌》激励着全院师生员工“弘扬光荣传统”,“走过风雨迎接朝霞”,“伴随时代步伐”,在百色学院这所“英才的摇篮”和“理想的殿堂”中“手脑合作、励志成长”,“博学应用,再创辉煌”。我们相信,百色学院人将秉承着前人的优良传统,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追求卓越、创造新的辉煌。
编辑本段学院校训
“志远行敏,德高业精”
编辑本段学院校旗
百色学院校旗由学院领导集体创意设计,由艺术系杨帆老师制作而成。
学院校旗
学院校旗
校旗由红、黄、蓝、绿、紫五色组成。五色即五彩、多色,既突出“百色”这一地名的特点,又寓意百色学院所在的百色市是一片多姿多彩的、有着灿烂民族文化的大地。其中红色为主色调,表明百色“红城”的地域特色。
五个色块紧紧相连,象征百色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团结协作、上下同心。旗帜色彩线条流畅,呈飘扬、上升之势,象征着百色学院师生员工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象征着百色学院蒸蒸日上、再创辉煌的发展前景。
编辑本段学院校徽
百色学院校徽是在入围的浙江杭州张秀平设计师设计的032号作品的基础上,根据学院领导及专家的意见,由黄景涛、杨帆两位老师修订而成。
校徽保留了032号作品的主要元素,但是在设计理念、色彩基调、结构比例等方面作了较大调整。
学院校徽
学院校徽
校徽整体以黄色、红色、银色、金色为主色调。在红底上渐变的黄色象征光明,寓意新生的百色学院日渐辉煌。红色和银色体现了百色市“红城铝都”的地域特色。邓小平手迹“百色学院”及学院英文名称为金色,象征成熟与收获。
校徽由内圈和外圈两部分组成。外圈图案为“铜鼓”条纹,蕴含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内圈图案由“百色”两字的声母“b”和“s”演变而成。两条笔划中间环环相扣,两端以书法笔迹,呈无限延伸之势,既稳重大方,又动感流畅;既有协调的美感,又有书法艺术的韵味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校徽整体象征着百色学院开放的办学理念及创建内和外顺、团结协作、协调运转、秩序稳定、气氛热烈、运行高效的和谐校园的精神内涵。
近年百色学院录取分数线
⑦ 各个省的校草有哪些
全国各大高校校草档案
北京服野祥装学院 丁雨轩
北影 刘恩佑
北京工商陆世大学 董晨
上海戏剧学院 曾小贤
北京吉利大学 连勋
北京舞蹈学院 刘子豪
北京现代音乐学院 姜潮
渤海大学 宋松
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 赵榕佑
海口职业技术学院 王景曦早脊肢
广州大学 韩文
国立台湾体育学院 李国毅
广州大学 苏鹏
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雷宇
吴少龙,东华大学拉萨尔国际设计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付辛博
西安音乐学院 杨林
姚玙璠 民航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陆钧彦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 赵帆
中国传媒大学 杨帆
西北民族大学 李子佳
张明玺 复旦大学
湖南师大 裴逸修
中国海洋大学 王圣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