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你遇到过最好的博士生导师吗

你遇到过最好的博士生导师吗

发布时间: 2025-07-24 02:11:15

⑴ 你知道北大有哪些比较好的研究生导师

一年一度的研究生初试和复试结束之后如果上岸成功的同学都要面临选择自己的研究生导师的问题,有些学生由于对自己的考研学校的研究生导师并不十分了解,因此,也不知道有哪些研究生导师是比较值得选的。毕竟研究生导师的选择决定了自己两年或者是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和学习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对于研究生导师的选择一定要慎重。接下来,小编就盘点一下北京大学有哪些比较值得选的研究生导师。

最后是北京大学金融系的导师吕随启,吕随启的学士学位、硕士学位以及博士研究生都是在北京大学的经济学院完成的,所以北大的学士背景非常浓厚。科研成果也非常的丰富,仅仅在专业方面的著作就有22篇,科研项目有5项,论文还获得了许多的奖项。对于项目来说,其现在不仅仅是河北廊坊银行、证券公司和粮业公司的独立董事,而且还是中国金融网的专家委员会的会员。同时还担任过国家开发银行的顾问,在线期间带过的研究生也非常多,每年至少带五位学生,而在这么多年中,至少待了有30位的研究生导师学生,带的研究生专业成绩也都非常得优秀,可以说是以为宝藏导师了。

⑵ 江南大学食品科学考研哪个导师最好

20多个博士生导师,都很牛!
王洪新,1964年2月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1991年毕业于无锡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并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粮油学会会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会员、中国营养学会会员、江苏省食品与生物工程协会会员。荣获94’国内贸易部无锡粮科院优秀党员,97’国家轻工总会先进个人和无锡轻工大学校优秀教育工作者,99’省教育系统科技先进个人、2000年无锡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和2000’无锡市十佳青年企业家,2002年度蠡园经济开发区优秀党员及2005年江南大学优秀党员等称号。
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新产品开发及科技产业化管理实施工作。发表了60余篇科技论文,主编《食品新资源》一书39万字,参编《食品分离重组工程》二章共7.5万字。主持或作为技术负责人承担并完成“茶叶茶黄素的酶法多相态工业化生产技术” 、“食品天然抗氧剂——茶多酚” 、“高纯度茶多酚及儿茶素单体” 、“燕麦茶奶、豆茶奶”和“茶叶儿茶素单体的提取研究”等6项省部级科技攻关和科技发展项目。科技成果均经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或国家轻工总会等成果鉴定,达国际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主持和参加了十余项生物工程和食品科学的其他项目。“高纯度茶多酚及儿茶素单体的研究开发”获江苏省2002年科技进步三等奖。“茶叶茶黄素的酶法多相态工业化生产技术”获2006年度国家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无锡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茶多酚天然抗氧剂”新产品先后获省、全国科技新产品金、银奖;“茶多酚对精炼菜籽油的抗氧化作用”获无锡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 “一种从茶叶中制取茶多酚的方法” 已授予发明专利。
从1996年起担任无锡轻工大学食品学院硕士导师,2006年为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导师。已招收指导培养27名硕士生,13人已毕业取得硕士学位,其中6人考取著名大学博士深造,协助指导博士生2名。

⑶ 读博期间有一个靠谱的导师是一种什么体验

在读完硕士研究生之后,我们可以继续深造去读博。毕竟学无止境,只要我们努力的学习,就是能让我们的未来更加光明的。那在读博期间有一个靠谱的导师,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呢?

⑷ 谁知道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那个博士生导师比较厉害,最好是两院院士级别的

两院院士

谢友柏

1955 年毕业于交通大学 (上海) 内燃机制造专业并留校执教,后随校西迁,在西安交通大学任教至今。曾任西安交通大学润滑理论及轴承研究所所长(1986--1997),润滑理论及转子轴 承系统国家教委开放研究实验室主任(1994--1999)。现任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 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教改顾问组成员,机械科学研究院AMTRC现代设计技术首席专家, 十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中国机械工程编委会主任、摩擦学学报编委会副主任、机械工程学报、工程设计、英Proc IMechE (Part 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Tribology等的编委。历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学会第一、二、三届副理事长(1979-1992)、第四届理事长(1992--1997)、第五届常委(1997年)。1994年5月被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在这四十五年中,开设过的课程有机械原理、机械零件、振动理论、流体动力润滑理论、弹 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轴承技术、摩擦学、现代设计等。
他发展了原有建立在简单摩擦学系统上的系统方法,提出了摩擦学(大)系统系统工程的基本思想,构造了理论上的框架。并在大型汽轮发电机组和高速透平机械转子 轴承系统以及内燃机缸套活塞组件系统的摩擦学、动力学设计上,得到重要和丰富的理论及应用成果,在推动摩擦学设计和建设摩擦学数据库上,做了大量工作。发 表了大量的论著,归纳了摩擦学行为的三个基本规律:系统依赖性,时间依赖性和不同学科行为的耦合,并建议把它们列为摩擦学的三条公理。他指出,传统的理论 和技术,多不考虑动力学行为耦合,这是历史打在摩擦学身上的一个烙印。

--------------------------------------------------------------------------------

卢秉恒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筹建)负责人,国务院机械学科评议组召集 人,国家基金委工材部第二届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基金委机械学科评议组负责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物制造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机械制造工艺协会副理事长,全 国高校金属切削机床学会理事长。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香港蒋氏科技成就奖。主要学习与工作经历如下:

● 1962年9月—1967年8月就读于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本科毕业;
● 1967年9月—1979年9月三门峡中原量仪厂,历任工人、技术员、分厂厂长;
● 1979年9月—1982年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攻读机械制造专业硕士;
● 1982年9月—1986年6月在职攻读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博士;
● 1988年11月—1992年11月任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研究机械动力学;
● 1992年12月任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研究快速成形制造,生物制造,微制造;
● 1992年7月—1993年3月以高访学者身份赴Michigan大学研究工作;
● 2001年—2004年任国家八六三计划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机械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高等学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
● 2002年—2004年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第一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主 持教育部快速成型制造技术工程中心建设项目、“九五”“十五”教育振兴计划、211计划等。近年来承担和参加主要科研项目:基于快速原型的快速制造集成系 统的研究与应用示范(“十五”国家科技攻关);产品开发的快速模具制造集成技术及设备(863计划);节水灌溉设备快速开发平台技术与设计软件研制 (863计划);节水产品激光快速成型技术研究(863计划);IC制造中压印光刻工艺与设备的研究开发(863计划);分层制造过程仿真与工艺材料优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工骨活化机理及仿生设计制造技术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微压印成形的相变构型与保真转移(973计划)。

热点内容
苏州大学2014博士招生简章 发布:2025-07-24 10:05:31 浏览:723
南昌大学钢琴老师黄 发布:2025-07-24 10:01:58 浏览:144
我的大学生活如何度过 发布:2025-07-24 09:53:50 浏览:957
大学生美国空气演讲 发布:2025-07-24 09:50:01 浏览:898
大学教授政审 发布:2025-07-24 09:49:31 浏览:262
山东建筑大学考研科目 发布:2025-07-24 09:32:34 浏览:386
大连海事大学候教授 发布:2025-07-24 09:24:31 浏览:826
江西理工大学成人高考报名时间 发布:2025-07-24 09:23:50 浏览:662
厦门大学博士专业目录 发布:2025-07-24 09:22:32 浏览:655
仰卧起坐大学生标准 发布:2025-07-24 09:18:11 浏览: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