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陈军教授
『壹』 陈军的主要科研工作经历
1987,12-1989,4: 获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硕士奖学金,在加拿大Saskatoon 农业研究站从事油菜细胞与组织培养研究工作。
1991, 10-1994, 9: 中国科学院遗传所 硕士生,从事转基因油菜研究工作。
1999,1-2004,8: 新加坡分子细胞生物研究院 Junior Research Fellow,从事植物病毒繁殖以及致病分子机理研究。研究工作发表在 “Plant Cell”上(2004,5)。
2004,9-2008,3: 新加坡分子细胞生物研究院 Research Fellow,从研究植物转向研究斑马鱼内皮层器官发育。研究工作发在“Genes & Development”上(2005,12)。
2008,4-2008,12:新加坡分子细胞生物研究院 Research Scientist,由于发现p53异构体?113p53,从研究发育转向研究p53信号途径,研究工作以专评封面论文发表在“Genes & Development”上,并建立了自己的斑马鱼p53信号途径研究系统。
2009,1-现在: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 教授,博导,利用模式系统斑马鱼研究p53及其异构体在发育和肿瘤发生中的作用。
『贰』 浙江大学哪些专业最值得读
值不值得读,每个人对此标准不同,综合来看“值不值得”主要由专业实力、专业发展前景、在校期间专业培养方案的合理与否、对学生的锻炼程度以及学生收获程度、就业出口、就职起薪等等因素影响。本人农科,浙大的农学(大农学,包括园艺、植保、农学、茶学)在全国数一数二,世界排名也是非常非常可以,科研资金充足,大佬老师非常多,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的世纪,对于想走科研道路的同学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总的来说,值不值得一事还需要结合每个人自己的看法,综合利弊(比如学计算机发展好但可能会秃头),当然浙大各个学科的综合实力在全国来说都比较好,理工农医文总有一款适合你。
『叁』 大学生如何做学生的榜样1000字,写好我这边有的是分!
以下领导的讲话可能会帮到你,自己总结一下吧,别人写的,毕竟是别人的劳动和思想的结晶。不要不劳而获,这是大学生最重要的做人理念。 陈军 浙江大学团委宣传部长 我们许多同学在大道理上很清楚,可以讲得头头是道,但当他在实际生活中面临选择时,可能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小到上课前给老师擦个黑板,大到两性问题上的处理,言与行往往统一不起来。道德养成还要靠周围环境的熏陶,学校理所当然要为学生营造这个氛围,比如开展大型的学术科技活动、开展更多的志愿者活动等等,让学生走出课堂,从这些实际的活动中身体力行地感受到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陈安莉 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宿舍管理办公室主任 我认为把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融入到宿舍管理中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他们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宿舍,寝室卫生、室友关系等日常小事都能体现一个人的道德素质。有的大学生在家没有干家务的习惯,住校后不适应集体生活,时常把垃圾随手丢在寝室门口、在楼道里大声喧哗、把滴水的衣物晾在别人被子上面……我们常说:“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大学生们如果连这些基本的道德规范都做不到,将来又怎么为国家做贡献呢? 吴一峰 浙江大学博士生会主席 就群体而言,道德水平的高低与文化素质的深浅有密切的联系,浙江大学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其整体道德水平确实较高。但就个体而言,也存在不小的差距,所以道德建设依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其次,对浙大学生而言,道德标准应该要高,仅仅遵守社会公德是远远不够的,更应该弘扬社会美德,倡导社会新风,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先锋和标兵。 俞衡 浙江大学西溪校区保卫办副主任 从今年1月到10月,在校本科生发生偷窃等违法违纪的案件约有16件,其中有两个人是学生干部。分析原因,这些学生偷窃别人的物品,大多不是因为家里有困难或生活费不够。排除个别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因素以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大学生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忽视了对自身道德素质的要求。一些家长和老师理所当然地认为:成绩好的学生,各方面一定都好。其实,学生的学习成绩和道德素质并不是绝对成正比的。 沈正立 浙江大学学生会副主席 我觉得我们的大学生很有爱心。每年浙大都组织暑期实践小分队,下到贫困山区或者农村里,给那里的人们送去科学文化知识,为他们服务。每次义务献血车到学校里来,我们都看到车前排了长长的队伍。浙大是一流的大学,一流的学校要有一流的人才。我们不能辱没了“大学生”这个称呼,尤其在道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