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设计大学老师
❶ 中国著名园林设计师有哪些
在中国风景园林网记者对北京创新景观园林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檀馨的时候,记者特意问道檀馨女士在建国六十周年之际,对风景园林事业的感言,檀馨女士回答的内容相信是每一个园林人都想说的话。 北京创新景观园林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做出众多杰出风景园林作品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女规划设计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教授级高工檀馨董事长:我一生从事中国风景园林事业,在新中国建国60年之际,回顾我所走过的道路,应该说我个人、企业的兴衰荣辱是与祖国紧紧相连的,国家发展快,则企业兴旺,我个人也富裕;反之,国家发展缓慢,则企业衰败,我个人也会贫穷。因此,新中国60年,是我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60年,是为祖国风景园林事业奋斗、贡献的60年。新中国风景园林事业60年,前30年是认识社会、掌握规律、总结经验的30年,而后30年事厚积薄发、施展才华、为祖国做出贡献,并与祖国一起发展的30年。
❷ 北京大学国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团队精英
李贵才,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城市地理学和城市规划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其他科研项目40余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著多篇(部),先后获得国际建协城市规划专项奖、国家级金奖、建设部勘察设计规划一等奖在内的各类科研奖励6项。代表性的规划研究课题包括:《生态城市建设的景观调控机制研究(2005-2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功能网络的城市化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以大珠三角地区为例(20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获建设部一等奖、国家级金奖),《盐田港后方陆域总体规划》,《深圳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深圳市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十一五”规划》,《大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研究》(广东省建设厅和香港规划署项目)等。代表性的论著和论文包括:《人文地理学概论》,《国际性城市的空间取向》,《深圳优势论》,《文化地理学》,《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译著)》,《城市地域生态调控的空间途径——以深圳市为例》,《流域景观功能网络构建及应用——以台湾乌溪流域为例》,《不同尺度景观空间分异特征对水体质量的影响——以深圳市西丽水库流域为例》,《应用CITYGREEN模型评估深圳城市绿地净化空气与固碳释氧效益》,《城市生态安全的多种评价模型及应用》,《深圳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与预测》等。
王仰麟,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近年来主要从事土地利用与景观生态、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研究,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支撑项目等10余项,曾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3)、国家环保总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现任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中国分会副理事长;国土资源部技术标准委员会土地利用分委会委员;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常务理事。
曾辉,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景观生态学及宏观资源环境科学、城市与区域生态规划及生态修复技术、城市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规划及大型建设项目生态影响评估等领域教学及科研工作。主要社会兼职包括中国生态学会景观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景观生态学联合会中国分会副秘书长、自然资源学会理事。后主持和参与包括科技攻关专题、973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海外青年基金、面上基金、部委及地方科研项目近60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合作出版学术专著3部,完成各类科研报告近100篇;获得包括国家环保科技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各类科研奖励10次。
陈可石,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获硕士学位,1994年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社科学院获博士学位。1982年获中国首届大学生设计竞赛一等奖,1988年获爱丁堡大学学者奖学金,1992年获亨利·莱斯特奖和中英文化基金奖,1996年出任英国TBV设计集团中国部总经理,1998年出任香港中营都市与建筑设计中心总建筑师,2004年出任北京大学中国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主任。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城市设计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城市设计新理念与新方法,城市设计与古镇复兴,可持续的绿色城市设计理念和技术。主持完成规划设计包括珠海歌剧院建筑设计与香州湾城市设计、汶川新城水磨镇总体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杭州桐庐新城概念规划与城市设计、西安未央区概念规划与城市设计、成都洛带古镇城市设计、珠海西部新城设计方案、杭州萧山经济开发区城市设计、昆明安宁市概念规划与城市设计、成都龙泉驿中心城区2.5平方公里城市设计、昆明新机场和空港经济区城市形态和景观设计、成都龙泉驿区概念规划和城市设计、成都黄龙溪古镇规划和城市设计、红牌楼广场建筑方案设计、都江堰青城山镇概念规划等。主持北京大学城市设计论坛和主编北京大学城市设计丛书。近期发表的专著有《现代新昆明概念规划国际征集》、《城市设计与古镇复兴》、《城市设计晴朗的天空》、《城市的想象》、《汶川绿色新城》和《创造城市的价值》等。
顾正江,规划师,北京大学国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助理、国土与城市规划所所长。曾主持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城市规划及相关研究工作二十余项,尤其擅长于城市中、宏观层面规划和城市更新领域的规划和研究课题,其主持的《深圳市城中村(旧村)改造总体规划纲要》获广东省2007年度城乡规划优秀设计项目一等奖,并在获省优二等奖项目《福州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中负责区域研究专项工作。近年来,主持或参与《深圳市公明中心区城市品质提升行动规划》、《粤港澳共建大珠三角优质生活圈专项规划》、《梅州市城市总体战略规划》等课题,积极探索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城市规划由偏重于服务经济发展、规模扩张向重视生活品质全面提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城市文明转型的现实路径。
吴健生,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副教授,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城市景观生态学、遥感与GIS、灾害。至今已承担各类科研项目近40个,发表论文数十篇,获国家计委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多个奖项。
阴劼,北京大学副教授,日本大阪大学工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是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城市历史文化环境的保护与再生、东亚城市发展史、城市规划中的调查与分析方法、城市更新研究等。代表性规划研究课题包括:《王屋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2007-2025)》,《大万世居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创新》,《山西代县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8-2025)》
普军,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高级工程师,兼职深圳市深商研究会理事。从事经济地理与城市规划方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先后主持参加了《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等横向课题20余项、纵向课题2项。在国内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篇,合作出版学术专著1部,完成各类科研报告近10余篇。作为项目负责人之一获得包括2009年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一等奖,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得深圳市第十二届、十三届优秀城市规划二等奖等奖项。
❸ 北京大学石健吾简介
北京大学石建武简介北京大学是他五件五,50件50。这是上海复旦大学毕业的学生。
❹ 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的师资队伍
北京理工大学 设计与艺术学院现有一线教师65人,行政管理及教辅人员15人。一线教师中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一名),副教授20人;博士研究生8人,硕士研究生49人,包括拥有海外学历者12人。为提高教师队伍学术水平及专业素养,学院以访问学者、攻读学位、课程进修、专业考察等方式输送近30人次赴日本、韩国、德国、澳大利亚、英国、意大利、泰国等国留学深造,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迈上一个新的台阶。除一线教师外,学院行政人员中一半以上拥有硕士学位,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教育管理团队。 党委书记杨海滨
副院长(主持工作) 杨建明
副院长 徐其敏
副院长 杨新
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丛磊
院长助理 姬勇 张乃仁教授 博士生导师。1970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曾任天津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主任、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北京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孙远波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工业设计系主任。 郭希铁 硕士,讲师
庄虹 硕士生导师, 副教授 郝亚维 讲师,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系主任。
徐邦跃 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会理事 产品设计:交通工具、电子产品、生活用品、办公用品
视觉传达设计:展示设计、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广告设计
环境系统设计:室内设计、公共设施系统设计、家具设计
❺ 北京理工大学环境艺术设计都有那些老师
1郭老师 硕士,副教授
开设课程:建筑制图与识图; 计算机辅助设计; 快题设计
:《体育运动场馆中的微观元素----景观标识》,《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03 03
《华北高速公路指挥中心室内空间分析》,《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03 04
《公共设施设计》普通高等教育建筑与环境艺术类精品规划教材,中国水利出版社
设计作品:上海久事大厦室内设计方案设计
中国网通上海徐汇营业厅室内设计
教育部综合办公楼3-9室内设计
华北高速公路指挥中心室内设计
江西萍矿医院门诊楼室内设计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学楼室内设计;
人民日报社人民网办公楼室内设计
:设计要立于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巅峰上。
2庄老师, 方向:建筑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及理论
主要任课:室内设计概论,室内设计(1),工作空间设计, 表现技法(1)基础设计与理论(研)
主要作品:人民大会堂海南厅;
;
;
;
微软(中国)人机界面实验室;
惠普(中国)商学院及产品展示中心;
北京欢乐谷入口景区;
成都欢乐谷加勒比海景区
主要获奖作品:1993年及1994年两届日本东京国际汽车设计竞赛(专业组)优秀设计奖
内蒙呼和浩特市新城宾馆元宾楼,建设部优秀设计奖
国内外访学和进修情况:1993-1994赴日研修。
3姚健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
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社会兼职: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会员
中国明式家具学会 理事
开设课程:环境艺术设计初步;室内设计;
学术成果:
专著:《面壁——安藤忠雄建筑考》,台湾御书房出版有限公司;
《走进大师——安藤忠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论文:《日本琦玉新都心通用设计巡礼》;
《小题大做——从安藤忠雄设计的4mX4m住宅说起》;
《国外两个环境识别系统案例》;
《安藤忠雄建筑与苏州园林之比较》;
《从河回村道路尺度看村落的构成》
设计作品:北京第29届奥运会场馆形象景观设计;
内蒙古国土厅住宅小区景观设计;
北京石景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室内设计;
中国农业大学公寓餐厅室内设计;
艺术家住宅建筑系列
国内外访学和进修情况:日本神户艺术工科大学研修
英国西英格兰大学进修
本人对设计或者艺术的看法:让思想在空间中畅游
4徐洪文:字一文
1985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开设课程:展示设计、大型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形态语义学、中国水墨艺术等
学术成果:1986 年作品《晚风》获同年世界青年年绘画大展特别奖后,在国内外多次举办个人绘画艺术展,多次参展国内外绘画、书法大展;多次受邀前往欧洲、法国、德国进行艺术、文化交流及考察。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对中国水墨绘画艺术发展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出版有《徐一文画集》,《周思聪徐洪文水墨人物写意写实集》,绘画作品为国内多家著名杂志、报刊出版发表。
代表作品:在设计学方面思考具有前瞻性 ,《东台居屋》建筑设计最具代表性,中国建筑教育杂志近期发表了针对该建筑而写的《设计随笔——自然中应运而生的宅居体验》(节选)。为了能使传统的中国水墨艺术与现代设计有机结合起来,其正在专注于《水墨精神》的研究.。
5武慧兰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硕士
研究方向:景观设计及理论、建筑设计及理论、建筑史
开设课程:景观设计概论、室内外绿化设计概论、庭园设计、建筑史等
学术成果:健康社区探讨.住宅科技(issn1002-0454).2004(2).
空间 气候 文化.中外建筑(issn1008-0422).2004(6).
新城市主义理论与崇明东滩生态化人居环境研究.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可持续住区的道路设计.小城镇建设(issn1002-8439).2008(10).
等等 挺多的 大部分老师都挺具有实力的
❻ 国内知名景观设计大师
戴帆,是新一代中国景观设计师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❼ 师资介绍 | 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师资介绍
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成立于2009年11月,前身是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城市学院。学院依托北京大学多学科优势,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旨在探索国际视野下的本土城市规划设计实践路径。学院致力于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前沿理论与本土经验的高端人才,重点研究城乡规划与治理、智慧城市与交通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等领域,打造融合城乡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学术高地。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国家级人才、市级领军人才、北京大学双基地教师、外籍教师等。学院教师担任国际学术机构副主席、国际学术期刊主编、副主编、编委等职务,多人入选全球顶尖科学家榜单。以下是部分导师简介:
#陈军#: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赵鹏军#: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院长,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研究方向包括城市规划、交通地理与交通规划、国土空间规划。
#李贵才#: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研究方向涉及人文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
#张文佳#: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副院长,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研究方向包括行为地理与规划、城市空间智能、城市大数据与机器学习算法。
#朱再春#: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研究方向涵盖全球变化生态学、植被遥感、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
#倪宏刚#: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研究方向为有机污染物生态风险。
#杨家文#: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研究方向包括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公共设施与公共服务规划、城市地理。
#吴健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研究方向涵盖土地利用规划、景观生态学与土地利用、数字城市与城市安全、遥感与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曾辉#: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长,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研究方向涉及景观生态学及宏观资源环境科学、景观与区域生态风险评估、城市与区域生态规划及生态修复技术。
#阴劼#: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研究方向包括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东亚城市历史、城市空间认知、世界遗产保护与利用。
#仝德#: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市地方级高层次人才,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研究方向涉及土地经济与住房政策、区域城镇化、城市非正规性。
#韩西丽#:副研究员,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研究方向包括城市户外空间与儿童健康、可持续城市设计、城市感知、城市生态基础设施规划设计。
#汤俊卿#: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研究方向涵盖韧性城市与可持续发展、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智慧城市与数字化、交通地理与规划。
#宫兆亚#: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研究方向包括地理空间智能、城市数据科学与多源时空大数据分析、区域科学与经济地理、地理计算与城市模拟。
#李玲#: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研究方向涉及城市与房地产经济学、土地与住房政策、行为经济学。
#张浩然#: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2022年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获得者,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研究方向包括城市计算/数字孪生/虚拟现实、城市能源系统、城市物流系统、城市流空间。
#张梦竹#: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研究方向为计算城市科学与空间治理。
#龚岳#: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研究方向包括城市治理与乡城移民、住房与社区、大城市周边区与小城镇。
#Ian MacLachlan#:教授,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研究方向涉及住房发展、社区形成、食品动物加工与屠宰历史、加拿大都市发展与主导地位、多因素分区、经济冲击与区域韧性、加拿大西部防务历史。
❽ 北京建筑大学的知名校友
该校毕业生参与了北京各项重大城市建设工程,校友中涌现出了被称为“当代鲁班”的李瑞环,核工业基地建设的奠基人赵宏、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在明、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刘桂生、沈小克、张宇、罗玲、胡越、包琦玮、高士国,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中国建筑师马岩松等一大批优秀人才。毕业生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近五年来,毕业生全员就业率超过95%。
李瑞环1964年毕业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政协主席;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三届四中全会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十四届、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
石秀诗1964年毕业于院硅酸盐工艺系玻璃陶瓷工艺专业,中共十六大代表,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曾任国务院副秘书长、机关党组成员;中共贵州省委副书记、副省长、代省长、省政府党组书记;第十一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任中国重汽独立董事,兼任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霍达1967年建机专业毕业,著名作家。第七届、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
赵宏 1951年毕业于土木工程专业,原核工业部副部长。
徐荫培 1957年毕业于工民建专业,著名建筑师,毛主席纪念堂设计组总负责人,时任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四室主任,北京城市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建筑师。
宋孝春1985年大学毕业于供热通风与空调专业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机电院院长
胡越1986年建筑学专业毕业,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最年轻工程院院士提名候选人。
张宇1987年毕业于建筑学专业,2000年获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学位,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兼副总建筑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朱锫1985年建筑学毕业 著名建筑师 创办朱锫建筑设计事务所
马岩松1999年毕业于建筑学专业 著名建筑师 创办MAD建筑事务所
王昀1985年毕业于建筑学专业 著名建筑师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院长
莫平1984年毕业于建筑学专业 著名建筑师 莫平建筑设计顾问公司创始人
王洪臣1989年毕业于城建系硕士学位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 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碧水源公司董事
叶翔 1985年毕业于建筑学专业 北京天正建筑软件有限公司董事长
顾维平 1982年毕业于工民建专业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软件工程部主任
沈小克1982年毕业于工民建专业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工程师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勘察协会理事长。
苏兆林 1953年道桥专业毕业 中信房地产公司总经理、中信公司董事、中信公司监事会监事
王云龙 1968年毕业于工民建专业 中关村开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涂克保 1976年毕业于给排水专业 北京大展建设发展集团董事长
赵志军 1990年毕业于城建专业 天地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柴志坤 1991年毕业于暖通专业 北京天鸿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
向连方 1982年毕业于道桥专业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党委书记
张连生 1959年给排水专业毕业 原北京市市政工程局局长 北京友好国际旅行社董事长
杨斌1983年给排水专业毕业 北京市住建委主任
魏成林1987年建筑学专业毕业 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赵宝山 1954年毕业于道桥专业 北京市建委总经济师;北京国际建设集团总公司总经理
钱凯 1983年毕业于城市燃气与热能专业 北京首钢股份公司总经理
张闽 1984年毕业于道桥专业 北京市政总公司总经理
霍义棠 1965年工民建专业毕业 建工集团总公司总经理
金路 1985年毕业建筑学 北京城建设计总院总建筑师
赵通海 1966年道桥专业毕业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院长
刘桂生 1984年毕业于道桥专业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院长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方志禾 1952年毕业于土木科 北京市市政专业设计院顾问总工程师
胡达和 1954年毕业于道桥专业 北京市市政专业设计院顾问总工程师
罗玲 1958年考入道路与桥梁专业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总工程师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袁炳麟 1952年毕业于结构工程专业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张在明 1960年考入工民建专业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 中国工程院院士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何镇强 1955年工民建专业毕业 清华大学环境艺术研究设计所总设计师
包琦玮 1982年毕业于道路与桥梁专业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总工程师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高士国 1957年毕业于给排水专业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总工程师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陈倬1982年毕业于工程测量专业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
刘绍学1946年肄业于该院土木工程专业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孙向东 1968年毕业于工民建专业 中央办公厅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党委书记
孙尧东1975年毕业于道桥专业 北京工商大学党委书记
黄伟良 1986年7月毕业于电气自动化专业 英国鼎盛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及驻中国首席代表
常卫军 1989年毕业于工民建专业 荷兰银行环球客户业务执行董事
赵知敬 1955年毕业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 北京市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
王宗礼 1957年工民建专业毕业 原北京市建委主任 北京市建筑业联合会会长,北京市人大代表
宁瑞珠 1953年毕业于土木工程专业 北京市自来水公司经理
佟懋功 1946年毕业于土木工程专业 北京市公用局党委书记
李昶 1948年毕业于土木工程专业 北京市建材工业局局长
刘诗峋 1947年毕业于土木工程专业 辽宁省建设厅厅长
许健 1982年毕业于工民建专业,曾任奥组委工程部部长,北京市政府重大办主任、党组书记
于春全 1982年毕业于道桥专业,曾任奥组委交通部部长,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
周正宇 1982年毕业于道桥专业,原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现任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
吴宏建 1982年毕业于道桥专业,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佩勋 1982年毕业于工民建专业 中国冶金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兼党委书记、中国钢结构协会理事长、中国钢结构协会预应力协会理事长
崔文斗 1996年毕业于给水排水专业 著名音乐人 南合文斗组合成员 北舞堂文化传播公司副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