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会计学院葛教授
1. 葛家澍的职业生涯
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会计学家葛家澍教授,194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商学院会计系并留校任教,至今已逾55年。1978年晋升为教授。他先后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经济学科)评议组第一届和第二届(现届)成员,并成为全国首批经济学(会计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现在,他还是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
葛家澍教授1921年3月出生于江苏省兴化县,早年在江苏省立镇江中学读书时,就已有聪颖过人之表现。1941年夏,就读于江苏学院经济系。当时,江苏学院因抗战而内迁武夷山区,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他仍刻苦学习,并以优异成绩直接转入厦门大学商学院学习,主修会计学。当时的厦大,由于抗战内迁长汀,教学、生活各方面都很艰苦.他并没有因之而旷废学业,反而更加勉力攻读.在四年大学期间,他除了遍涉经济学的各相关学科以及历史、文学外,还专心于会计学的学习与研究,并读完了当时图书馆几乎能找到的所有会计书籍。1945年夏天,他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并留校任教。
留校后,葛家澍教授更着力于科研与教学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他就在当时的校长、著名经济学家王亚南教授的倡导与支持下,与几位年轻教师成立读书研究小组,经常聚集在一起,交流学习体会,探讨新会计的有关问题,以此增强自己的学识。同时,他还以一些有独立见地的学术论文,受到同行的瞩目。比如,在当时学术界唯苏联学术观是瞻的情况下,他针对苏联大纲中关于会计对象是……以货币表现的……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过程和社会主义财产的观点,于1956年发表了 试论会计核算这门科学的对象和方法,首次提出了会计是……反映社会主义资金再生产。 并明确了会计核算的对象是社会主义社会产品再生产……过程和……要素……的量的方面……。 他在这一观点的基础上,继续研究、探讨,从而在六十年代初形成了系统、严密的资金运动理论。已故著名经济学家、会计学家顾准同志赞之为资金运动学派。
2. 厦门大学的会计学和统计学如何选
厦门大学的会计学和统计学均隶属于其经济学院,均享有盛誉。其中,厦门大学的会计学是南方会计学派的杰出代表,拥有葛家树和余绪缨两位全国知名的博士生导师,培养了众多会计学领域的专业人才。
会计学专业不仅师资力量雄厚,且教学理念先进,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课程设置和实践活动,学生们能够深入理解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并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具备扎实会计知识和能力的专业人才。
另一方面,厦门大学的统计学专业在全国同样享有较高声誉,为国家输送了大批统计学领域的人才。统计学专业的教学内容涵盖了广泛的统计学理论和方法,包括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等,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统计学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在师资方面,统计学专业的教师队伍同样实力强大,其中不乏具有丰富教学和研究经验的专家。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和实践训练,学生们能够在掌握统计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总体而言,厦门大学的会计学和统计学专业均具备较强的教学实力和科研能力,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对于有志于这两个领域发展的学生来说,选择厦门大学将是一个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