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档线录取分数线专业录取分数线
Ⅰ 录取线与提档线的区别是什么
1、发布对象不同。
录取线:高考录取线是省控线也叫做批次线,是由各省招办或者考试院根据每年的考生情况以及大学各批次招生比例划分。
提档线:由各大高校招办根据投档人数跟招生人数划分的。
2、针对的群体不同。
录取线:只针对发布本省的具有本省学籍的考生。
提档线:针对所有报考该高校的应届考生。
(1)提档线录取分数线专业录取分数线扩展阅读:
高考一些分数线分类:
军检线:
军事院校的体检线。多年来一直与普通本科分数线相当,因此可以视为本科二批分数线,但有些军校的录取分较高,会在第一批录取分数线(重点线)附近上下浮动,幅度不太大。
资格线:
招生录取的资格线,也叫最低录取分数线。只有考试分数等于或超过该分数的考生才有资格被招生高校录取。录取时,资格线上的考生依据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录取,倘若考生对院校和专业不挑剔,专科资格线上的考生基本都会有学上。
批次线:
录取时的主要依据。多数省市都会按不同录取批次划定四条分数线,也有些省市录取批次更多,分数线也更多,只有考生达到或超过某批次分数线时才可能参加该批次的录取。
除本科一批分数线,是按招生计划的1∶1.2全省划定,其他都是按照1∶1的比例划定的。
提档线:
录取学校提取档案线。与录取线不是一条线。例如:本科一批院校的提档线是依据1∶1.2的比例划定的,学校会对提档线上的所有考生阅档,再把多余的20%的考生档案退回省招办,因此,提档线上的考生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被录取。
录取线:
各高等学校实际录取的最低分数线。由于高校录取时是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因此录取线常常会高于提档线,也可能等于提档线。
网络-高考录取线
网络-提档线
Ⅱ 要考一个大学是不是只要达到专业录取分数线和投档线就能被录取
1如果达到了某个专业分数线,就应该被录取
2一个大学,每个专业的分数是不一样的,除了艺术类之外,其他专业都差不多
3需要先报考学校和专业,在考试,
Ⅲ 什么是投档线、提档线、录取线过线就能被录取么
什么是投档线、提档线、录取线?过线就能被录取么?
1、投档线:投档分数线全称院校投档分数线,也称调档线或提档线。是指以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1:1.3以内),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调档最低成绩标准。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档分数线。
一般到达了录取待审就可以说基本等同于录取了,除非档案内有特殊情况:高分低录,违规录取,考生档案有限制等,但是这样的情况非常少见,例如:2009年湖北省仅出现15例录取待审又被退档。
录取表示录取名册已经过省招办办理了审核签字手续,加盖了录取专用章。
Ⅳ 大学录取分数线和投档线的区别
大学录取复分数线和投档线的最主制要区别为:录取分数线是院校自己决定的,投档线的分数线均由省招办划定。
录取分数线:又叫省控线、批次线,是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录取分数线,即考生想要上某个批次大学必须通过的一条分数线。
每年高考各地的录取线都不相同,主要是由当年的招生计划和报考人数以及当年的高考试题难易程度来决定。各学校根据自身的投档人数和计划招生人数划定本校最低录取分数线。
投档线:院校投档分数线是指以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1:1.03以内),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调档最低成绩标准。
投档分数线又被称为院校调档分数线,其第一个特点是同一批录取的院校中,它们的投档分数线是不一致的,高低由各自的生源情况决定,生源好的高校投档分数线可能高出控制分数线很多,生源不好的则低一些,但原则上它不能低于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
Ⅳ 如果我的分数达不到所报专业的录取分数线,达到学校的最底录取分数线,会被投档吗
会。如果用户的考分达到了学校的投档分数线就会被投档,与名次没有关系。
在投档过程中,如果分数低于所填学校的投档线,肯定不会向该校投档,当然也不可能被录取。投档线其实就是所有投档考生中最后一名考生的分数。分数达不到投档线。在那次录取的时候不会被录取,如果那个学校招不够人,在以后的征集志愿录取里可能会录取。
用户要预估一下今年的投档线参考前几年该学校的投档线,算出每年线上分和线上平均分,再估计今年的投档线当然还要参考今年的题目难度,难一点的话本科分数线降了,投档线也许会降。
(5)提档线录取分数线专业录取分数线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模拟投档线是省级招生办公室根据学生志愿报考情况模拟进行一批次投档,得出模拟投档线,一般模拟投档会经过2-3轮。
调档分数线是省录取场以招生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平行志愿的第一轮正式投档)中自然形成的投档给院校的最低投档分数。
每一所院校都有投档分数线,省录取场根据普通高校在各地招生计划数和投档比例计算出应投档数,按相应规则投档后,向院校所投考生档案的最低投档分数就是该校的调档分数线。
Ⅵ 该所大学最低录取分数线,也叫提档线。录取线也有最低最高之分
被提档也有可能被退的。
高校在每个省市的提档线是他们调取档案的分数线,大部分高校会超过录取人数进行提档,然后综合分析后录取,没有录取的会退档。
最终录取的最低分是学校的录取线。
Ⅶ 大学录取分数线与专业录取线有什么区别
大学录取分数线与专业录取线区别在于面对的招生范围、数量、分数不版一样。
一所大学的录取分数权线就是学校录取考生的最低分数,一般录取分数线等于或高于投档线;专业录取线是大学各个专业的录取最低分,一所大学有几个招生专业就有几个专业录取线,其中的一个也就是这所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其他的均比大学的录取分数线高。
举例说明:一所大学计划招生30人,分三个专业每个专业各招生10人,投档比例是1:1.1,省考试院将向这所大学投档33个考生的档案,第33名考生的成绩就是投档线,而实际大学录取30人,那第30名考生的成绩就是录取分数线。
在每个专业的10名考生中,第10名考生的成绩就是该专业的专业录取线,其中只有一个专业第10名考生是学校招生30人中的第30名,这个专业的专业录取线也就等于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其他两个专业的专业录取线都比学校录取分数线高。
Ⅷ 高考录取中,提档线是什么意思
提档线,即招生院校按照提档比例提取考生档案的最低分数线,与学校最终的录取线并不完全相符。
在高考录取中,招生部门通常按照院校招生计划数的100%到120%的比例(以各院校当年的招生章程为准)向院校投档,由院校择优录取。所有被投档考生中最后一名的分数就是学校的提档线。院校完成录取后,录取考生中最后一名考生的分数就是录取线。
(8)提档线录取分数线专业录取分数线扩展阅读:
考生被提档高校退档,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所报专业已招满,且不服从分配。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分数不占优势,填报的都是热门高分专业,又不服从调剂的考生身上。
(2)虽然总分较高但相关科目成绩较低。比如有的高校对某些专业的相关科目成绩有要求,但考生却没达到标准,或所报专业需外语口试,但考生没参加口试或成绩不达标等。
(3)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专业的要求或体检不合格。
(4)没有达到报考院校、专业的相关要求,如外语语种受限,没有参加面试或面试成绩不合格。
(5)高考分数在被投档考生中偏低,高校已经录取额满。
(6)不符合高校招生章程中录取规则条款的相关规定。如只招男(女)生,年龄超过要求,身高不符合要求,不认可某类政策加分等等。
(7)报考军队院校的军检、政审不合格等。
Ⅸ 录取分数线与投档线有啥区别
1、含义不同:录取分数线即招生院校按计划录取完成后的最低分数线或者是分专业最低分数线。
投档线指以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即投档比例1:1.2以内),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调档最低成绩标准。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档分数线,简称投档线。
2、录取情况不同:录取分数线是院校录取完成后形成的最低分数线,而另一个投档线是院校投档完成后形成的最低分数线。事实上,达到投档线只是获得了进学校的初步资格,是否能被录取,还得看所填报的专业。
不同专业之间分差较大,如果考生的成绩没有达到所填报专业的分数线,那么同样不能被录取。
3、特殊情况不同:填报了相同的专业,但是分数比自己低的考生反而能被录取,自己却被退档。这和是否填报了专业服从有关。一些考生虽然没有达到所填报专业的分数线,但是达到投档线后,如果专业服从,学校会将其调剂到其他生源不充足的专业,同样可以被录取到该校。
(9)提档线录取分数线专业录取分数线扩展阅读:
高考录取分数线分为本科线,专科线。各学校根据自身的投档人数和计划招生人数划定本校最低录取分数线。
各校的投档人数是根据各校在本省录取人数的1.2倍投档,投档以后学校招生办从这1.2倍中以分数和志愿为主,参考学生档案中的其他信息,按计划内人数录取,其录取的学生中最低分就是该校的录取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