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身份
① 大学生干部身份是怎么回事
在中国社会体系中,公民分三中身份:农民、工人、干部。农民归农业部管理,工人归劳动
局管理,而干部归人事局管理。大学生属于国家培养的专业人才,属于国家干部身份。
干部身份靠什么来?靠三方协议,靠派遣证。派遣证就是你大学生干部身份的证明,假如某
天你被提干时,这个就是你可以被提干的证明,因为你是干部身份。否则你就不能被提,因为你
是工人。
谈谈干部身份以及如何失去干部身份
论坛里很多人关注干部身份,其实这个问题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复杂:
1- 什么是干部身份? 大学生怎样获得干部身份?
我国社会分为三种身份,干部、工人、农民。大学毕业生都是干部身份
标志:派遣证
只要有派遣证的学生,都是干部身份。(目前大城市干部身份的起点都是本科毕业生)
被打回原籍的毕业生,只要有派遣证,都有干部身份
2- 在什么情况下能失去干部身份
(1)毕业后未被派遣,没有拿到派遣证
(2 )见习期辞职,没有见习期转正,也未改派
(3 )档案被转移到街道
3- 干部身份的最终确立
虽然大学本科毕业生一毕业就有干部身份,但是需要为期 1 年的见习期,来成为真正的干部
身份(转正定级后,学生档案会变成干部档案,干部档案就可以在社会上自由流动)
已经签了单位的毕业生(签三方的),如果是本科生,在这一年内辞职,就要回到学校改派,
否则见习期内学生的档案不能流动,不改派会失去干部身份。
4- 毕业后打回原籍,或者选择档案存放在人才、以及在人才办理灵活就业的这一类毕业生
VS签署正规三方的毕业生
更多详情请访问应届生求职网 YingJieSheng.COM ,里面有很详细的,太多内容了自己去看比较好。
② 关于大学生的干部身份
考上全日制研究生是要调档案的,就是把你的档案调到学校。
不管你以前是什么身份,全日制研究生毕业以后,都会有报到证,都会有干部身份。
③ 如何确认大学生身份
你可以让应聘者带好学生证和身份证去你那面试,最保险的方式就是直接找学校,和学校合作,学校会开展招聘会,你可以入驻。
④ 大学生干部身份是个什么问题啊
以前咱们读书的时候,技工是工人身份,然后中专和大学就都是干部身份。回
如果你以后有机会进答入国企或者机关事业单位等,这个身份就还有点用处,否则作用不大。
不过中国现在这些相关的单位,还是人跟档案走的,所以你的档案老是拿在手也不是办法。
我建议你是找一个人才服务机构,然后把档案挂在他们那里,这些跟档案相关的东西,他们就会帮你搞定的。
呵呵,不过我当时是只交了两年的费用,然后档案也是取了出来,后来是到有需要的时候,再去补交四年的费用。不过,还是早点搞定比较好,而且跟那些人才服务机构的人搞好关系了,还可以去评职称什么的,虽然现在不一定有用,但是如果需要的话,就非常有作用了。
⑤ 大学生毕业后的身份
所谓大学毕业生是干部身份,那是大学骗你去读的诱饵。现在干部身份跟狗屎差不多。只有等你毕业后,通过考试进入了什么单位就是什么身份。除了档案和报到证交单位外,其它的东西都自己好好留着吧。
⑥ 关于大学生干部身份
现在的大学毕业生,不论专科还是研究生,不参加公务员考试,都没有所内谓的干部身份了容。但是正常高考录取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和那些成人教学学生还是有很多不同,就是拥有就业报到证,这个可以报考公务员,可以进国企和事业单位等,享受原来“国家干部”的类似权益。
正常的毕业生档案不允许个人携带,一般单位和人事局、人才也不接收和承认自带档案,这是有规定的。你这个档案,倒是可以和原毕业院校联系,看是否能够重新封装邮寄,不要总自己保管,后患无穷。
再就是即使没有干部身份,也要重视档案,没有单位,应及时申请人事代理,这样才可以在档案中记录档案工资、档案工龄等等,如果之后考取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这些材料和记载就很重要了。
⑦ 大学生身份信息及学校
到学校或者学院教务处开具学生在读证明,找相关领导签字、盖章;拿着盖好章、签好专字的在读属证明到学校民政科或者保卫处(就是类似校内派出所的地方)填写身份证补办申请,带好学生证;拿着填好的身份证补办申请,到指定的派出所办理手续。如果遗失的身份证为家乡身份证,且户口已经在学校,则需要重新照相;如果遗失身份证为学校所在城市的身份证,可忽略此步骤。拿着派出所的缴费记录前往照相的地方拍身份证照片。需衣冠整齐,没有领子,头发不能过眉毛。拍好身份证相之后,回到原来的派出所,提交拍照相关文件。如需办里临时身份证,需再次交款,约一周后到指定地点领取临时身份证。如果不需要临时身份证,则回学校等待约1个月时间,身份证会邮寄到学校保卫处或民政科,身份证到了会给通知的。
⑧ 大学生干部身份
从你的描述里看不出你当时毕业时签的这家单位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你提供的线索太少,所以无法确定你的档案现在在哪里。
你说当时毕业的时候什么手续也没办,照理说档案应该还在学校了,或者学校已经把户口给你打回原籍地的人事局了。
但是还存在一种可能,就是你然你毕业时签了大连的那家单位,很有可能学校会根据三方协议上的档案托管地址,给你寄到大连去了。因为你毕业的时候,毕业生会签一份三方就业协议,其中一份交给大学的就业指导中心,他们就会把档案发到三方协议上写明的档案寄往地:这个单位的人事科(具有档案保管资格)或者单位所在地的当地人才市场(不具档案保管资格)。
不知道你当时签的是三方协议吗?如果有签,那么先看看你签的单位有没有人事档案管理权,如果有,档案就在这个单位。如果没有,就在当地的人才市场(托管形式)。
你现在要做的是确认你的档案在哪里,先去大连那边的单位人事科或者人才市场问问,如果没有,就去学校问,还没有的话就要去原户籍的人事局问了,在这里问是得不到结果的。
干部身份肯定还有的,有人毕业九年以后去转档案还是可以的,只是一样需要做转正定级才能转成干部身份(不做转正定级就一直是学生身份,档案托管地是不会给你自动办这个的),而且这两年的工龄是没法算的了。
干部身份是个历史遗留问题了,假如在私企干并且不打算进国企或者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话,干部身份用处不大。如果有上述打算,就要转成干部身份。
就算不在意干部身份,档案现在都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也不好啊,如果用到考个职称、职业资格考试什么的都不方便了,还是早点找回来的好。
如果档案还在大连,想签回户籍所在地怎么办理——这个也不难,到原籍人事局开一个调档案的证明,说明你想在当地就业,把档案调走就可以了。如果当地有人才市场的话,也可以由人才市场来出具(人事局和人才市场都是有档案保管权的),现在首先要做的是确认你的档案在哪里,因为这个调档案的证明是开给你现在的档案保存地的。
⑨ 大学生的身份与责任
当代大学生与责任 责任,似乎是一个离我们生活很遥远的词汇。其实不然,他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词汇。说它简单,是因为责任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之中,如果我们不去刻意反思,好像很难意识到它的存在。说它复杂是因为人一生要承担的责任数不胜数,即使是同一时期,因为人身份的不同,他也将同时承担多种责任。 所以,我根据我对责任的认识,将当代大学生所要承担的责任分为以下五类: 第一,孝敬父母,“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作为人,最基本的身体就是父母给予我们的。而从小到大,父母为我们所付出的辛劳实在太多太多,当我们还在父母身边的时候,父母每天都为了我们能否吃饱穿暖而担心忧虑。但是现场的同学们,你们想没想过,现在我们成人了,离开父母来上大学,难道父母就不会担心我们了吗?只是他们不说而已,但是我们不能因为父母不说就忽视点他们的担心。向父母报个平安不是多么费劲的事情,一个短信,一个电话,哪怕你真正只是在抱怨学校的生活有多么劳累,但是这对于我们的父母来说却是实实在在的一种幸福。 第二,忠于国家,无论我们身处何方,境遇如何,我们都不能忘记的是我们的根在华夏,我们的民族是中华民族,是身躯中流淌着炎黄血脉的龙之传人!我们的身上有着百折不屈的中华脊梁;有着五千年文化的深厚底蕴;有着与时俱进的发展精神。我们没有生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但这并不代表爱国就只是一句空喊的口号。每每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那内心汹涌澎湃的情感;看到中国体育项目夺冠时那发自内心的喜悦;航天项目成功时那填满内心的自豪之情...爱国之情就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心中 第三,待人以诚,凡出言 信为先,弟子规当中信这一部分的开篇两句就告诉了我们要如何待人以诚。因为,诚信,是立身之本。我们每一个人去评判他人的第一标准永远是诚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将步入社会,社会中的尔虞我诈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冲击,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社会的复杂与险恶,因为人们害怕被彼此欺骗,才会用谎言来保护自己,但正因如此我们才更要待人以诚。作为中国未来的主人,我想在座的各位不会有人希望自己身边的人都是一个个大骗子吧?所以,我认为是时候来斩断这个恶性的循环了,为此,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从自己做起,待人以诚。 第四,友爱他人,我们知道,人无法独自活在世界上,社会的发展也不是仅仅靠一个人就能够推动的,这需要我们每个人携起手来一同开创中国新的时代。现在有很多人被社会的冷漠所吓倒,用从众的心理来为自己的冷漠找借口。今天的我们是新的一代,我们的心里还留存着温暖的火种,我希望在座的每一个人都能行动起来,用自己的行动来改变这个社会的现状。
⑩ 大学生的身份代表什么
我笑着说:“可以想象啊!像你,即使没有读大学,也一定会认真生活,努力工作,然后,交到很好的朋友,过的很开心。其实,我们所有的努力,不都是为了生活吗?” 我回答道:“因为,读了和没有读大学,你的人生轨迹会不一样。” 在我看来,大学生的身份在今天已经不能说是“天之骄子”了。将近十年扩招的结果是我们的高等教育层次更为丰富,门槛更加低,在某个意义上质量开始下降。抛开高等教育自身存在的弊病和主管部门管理的疏漏不说,对于亲历者的在校生们,怎样理解自己的身份,成为了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因为,一个人,只有知道了自己的位置,才会有前进的方向。 有人说世间最深厚的感情有四种,第一种,就是同窗。 上过大学,就说明你有了同窗的身份。不管你的年纪、学校、专业,对于所有进过大学的人来说,校园生活都是一生最单纯的记忆。所以,我们会问别人:你读的是哪个大学?你们学校是怎样的?大学期间你的故事呢?你们的老师好不好?------这些话题,会迅速拉近彼此的距离,对青春岁月的感性回忆会很快让相互间的淡漠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认可。如果你们来自同一所学校,那就更好了,对校园文化的认同,至少能营造出一个非常温馨的谈话氛围。 大学生的身份,在这里代表着一个群体。 如果,你没有读过大学,也会有你的朋友圈子,会有群体接纳你,但是,要想和读过大学的人成为朋友,可能需要更多的证明。我会这样说,不是看不起没有读书的人,而是,在交流的时候,确实遇到过一些尴尬。有时,我们很小心,还是会触碰到某个敏感的话题。举个例子来说,在我自己家里,当我需要做出某个决定的时候,爸爸总是能心领神会,而妈妈,则需要我做很多的解释。 当然。这个群体,是松散的。它代表的不是“毕业证”、“学位证”那张纸,而是,你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能力和胸怀,否则,不要说这个群体,其它的群体也不一定会接纳你。 我总是对我的学生说,哪怕在毛入学率很高的今天,能坐在大学的课堂,都是很不容易的,因为还有许多人,没有这个机会。所以,你要对得起“大学生”这个身份,要比别人更努力,更睿智,更宽容,更有信心。 有没有读过大学,应该会拥有不一样的人生。如果,你还在怀疑自己的大学读得值不值得,不是大学的问题,是你自己,有没有在这四年里让自己成长,让自己对得起青春,对得起“大学生:这个身份! 孩子们笑了。同事说,这就是90后,这是代沟。 不愿意好好读书的后果,就是,现在的有些大学生越来越不像读书人了。古人云,“胸有诗书气自华”,今天对“大学生”身份的怀疑,根本上还是因为我们自身,没有达到大家心目中那个美好的标准。 上没上过大学,是不一样的;有没有认真读大学,更不一样! 真心的希望,我们的努力能保持大学的形象,大家的关心能让大学仍然成为有魅力的地方,学生们的成长能让“大学生”担负起光荣的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