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药剂学考研
Ⅰ 北京大学医学部的药学专业的考研用的课本是什么课本
除了公共考试的英语和政治,这两门每个专业的考的都是一样的,所英语和政治的参考书基本也是一样的,市面上都是可以很容易找得到的。
北京大学药学专业考研里面的药学综合包括两种,
1,是763药学综合(学术学位),
(1)有机化学:《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及其配套的课后题答案。
有机在763药综中占50分,《有机化学例题与习题题解及水平测试》冯俊才,裴伟伟主编。南药芦金荣编的《有机化学复习指南与习题精选》,这本书题目虽少,但是精华很多。吴范宏编的《有机化学考研指津》,蓝皮的,但是个人觉得这本书太简单了,听说红皮那本还不错,如果学有余力,还可以看一下《高等有机化学》或《药物合成反应》,以便将各个知识点纵横联系,融会贯通。
(2)无机化学:《化学原理和无机化学》(王夔,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无机在763药学综合中占50分,包括30分的填空和20分的简答。这门是考试内容跟咱们人卫版教材差距最大的一门。没必要去做多少题。就是一遍遍得去看书,看得很熟的那种,别的也没什么好办法。
(3)物理化学:《物理化学》(人卫版)。
物化一般就考20分的填空和一道5分的简答。填空中会涉及计算,但是不会太繁琐。《物理化学应试指南》(刘艳,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这本书的题型跟北医考题相似,推荐使用。
(4)分析化学:《分析化学》(人卫版)。
北大的分析题比较奇葩,综合性非常强,市面上的题目参考价值不大。复习方法就是反复的看课本,注意纵横联系,宏观把握。也可以看一下参考书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归纳,注意总结。一般就考5个简答题,定量分析考的较少,四大滴定的繁琐计算可以忽略了,重要的是把基本原理搞懂,会灵活的应用就行了。
2,是349药学综合(专业学位)
“药学综合”的考试范涉及五门课程,内容和分值比例分别为药物化学(20%)、药剂学(25%)、药物分析学(20%)、药理学(25%)、药事法规(10%)。
Ⅱ 药物制剂考研最好考那所学校
全国共有20所招收药剂学专业研究生的学校参与了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中国药科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北京大学,排名第三的是四川大学,以下是药剂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具体名单:
Ⅲ 北京大学药物分析考研初试科目以及药物分析的研究方向是什么
招生专业:药物化学 (077901) 人数:1
研究方向 01.天然产物及类似物的合成
考试科目 本专业为硕博连读。
1 101政治
2 201英语
3 763化学综合
4 886有机化学
招生专业:药剂学 (077902) 人数:2
研究方向 01.新型药物载体输送系统的研究
02.新型纳米药物载体的构建和功能研究
考试科目
1 101政治
2 201英语
3 763化学综合
4 886有机化学 、888物理化学
招生专业:生药学 (077903) 人数:5
研究方向 01.天然产物活性成分与结构研究
02.中药成分的体内动态研究与创新药物
03.药用植物化学与资源研究
04.中药分析
05.天然药物与中药新剂型研究
考试科目
1 101政治
2 201英语
3 763化学综合
4 886有机化学 、888物理化学
招生专业:药物分析学 (077904) 人数:2
研究方向 01.体内药物分析和中药分析
02.生物分析
考试科目
1 101政治
2 201英语
3 763化学综合
4 887分析化学
招生专业:药理学 (077906) 人数:2
研究方向 01.心血管药理
02.中药药理
考试科目
1 101政治
2 201英语
3 763化学综合 、775医学综合
4 871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872生理学
招生专业:★化学生物学 (077920) 人数:2
研究方向 01.化学生物学
02.化学生物学
考试科目
1 101政治
2 201英语
3 763化学综合
4 871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886有机化学 、885无机化学
招生专业:★临床药学 (077921) 人数:1
研究方向 01.药事管理
考试科目 本专业为推荐免试。
细胞生物学
翟中和
高教出版社
2000
2
生物化学(上、下册)
王镜岩 朱圣庚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3
现代分子生物学
朱玉贤 李毅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
3
生理学
姚泰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6
动物生理学
陈守良
北大出版社
2005
3
4
神经生物学(第二版)
寿天德
高等教育出版社
其他未列出科目参考书请参照北大教材,多为北京大学出版。无机推荐吉大和武大合编的那本,黑色封面。《普通化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分析都差不多,有机用中科大出版的那本足以应付。
详情到 上看看
Ⅳ 北京大学349药学综合考什么啊
考药化、药分、药剂、药理、药事管理与法规这五门吗。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诞生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最早以“大学”身份及名称而建立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北大是中国近代以来唯一以国家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学校,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北大催生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学制,并开创了中国最早的文科、理科、社科、农科、医科等大学学科,是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翌年改名为北京大学。1916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校长,“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推行改革,把北大办成全国的学术和思想中心,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并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回到北平复校。1952年院系调整时,校园从北京内城迁至西北郊燕园。
北京大学由教育部直属,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 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C9联盟以及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东亚四大学论坛的重要成员。
巍巍上庠,国运所系。作为中国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聚集了各个历史时期的众多著名学者专家,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创造了一批又一批重大科学成果,深刻影响和大力推动了中国近现代思想理论、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进程。
Ⅳ 药学专业考研院校排行榜前十名
在众多药学专业考研院校中,北京协合医学院名列前茅,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卓越的教学质量为其赢得了极高评价。
紧随其后的是中国药科大学,这所高校在药学领域的研究和教学方面享有盛誉,拥有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在药学领域的研究实力也极为突出,其研究成果经常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为药学界贡献了大量知识。
沈阳药科大学作为东北地区的药学重镇,其教学质量与科研成果在业内颇受认可,培养了大量药学专业人才。
浙江大学的药学院在新药研发、药物分析、药剂学等领域拥有较强的研究实力,其研究成果在国内外都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复旦大学的药学研究同样瞩目,该学院与多个国际顶尖药企有合作,致力于推动药物创新与药物产业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的药学院在药物合成、药物化学、生物药学等领域有着丰富的研究经验,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山东大学的药学院在药学教育与研究方面也颇具实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了众多优秀的药学人才。
中山大学的药学院在药物分子设计、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制剂等领域有着显著的研究成果,其学术氛围浓厚,教学水平一流。
四川大学的药学院在中西药结合研究、天然药物开发等领域有着独特的研究方向,致力于推动中药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