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论坛
1. 人大考研专业课资料
考研论坛:天勤和王道这两个论坛
一个比较不错的网站,学习口袋网。里面关于考研类的资料很全,更新速度也非常快,基本上大家想知道的考研资料信息网站里面都有。在这里真的建议大家多看一些报考学校的资料与专业课视频,这对大家考研是非常有帮助的。
分享下免费的在线考研资源:网络网盘链接:https://pan..com/s/1O17H08bhA9u8MKYt0NuBDA
2. 人民大学考研论坛的影响
人民大学考研论坛的成立在广大人民大学考研同学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短时间内浏览量急剧增加,注册会员迅速窜升,这是我们论坛所有工作人员最感自豪和欣慰的。当然论坛刚刚成立,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我们会以加倍的努力,回报广大同学的关注和支持。
3. 华政考研的问题
给你些资料参考一下,最主要的是根据你的信心、潜力、目标、考研意向来定学校!
第一名:北京大学(法学/法律教育中的佼佼者、“五院四系”之一、中国名校、全国法学输送者北京居多,第二年开始分导师培养、双导师制度、拥有接近10个方向、毕业者基本到国家机关、名牌律所和知名企业工作。可以说是法律硕士教育和培养的典范,虽然学费较贵,但各项因素考虑是非常值得)。
第二名: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法律教育中的佼佼者、“五院四系”之一、全国法学输送者,有接近30%的全公费、学术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强、对法研教育也相对重视
第三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法律教育中的佼佼者、“五院四系”之一、中国文科首府、全国法学输送者北京居多,拥有两个不同的方向教育、毕业者基本到国家机关、名牌律所和知名企业工作、学费紧接北京大学、近年来大量法学知名学者,所以学术情况有所下降,但不损法学强校牌子,复试相对北大和中国政法大学容易一些,另外学术奖金相对北大要容易。人大非常着重毕业生就业,而且基本上能进入国家机关)。
第四名:华东政法大学(名牌法律院校“五院四系”之一,华东地区主要的法学输送者,实力在西南政法大学之下,但对于法律硕士的教育和资源的投放却在众学校之上,而且第二年开始分方向,在华东一带就业情况非常好,而且学校一般会要求学生学习第二外语,而且地点处于上海,发展非常好。虽然有公费名额,但并非全公费,有“三助”金供学生,非常不错。)
第五名:清华大学(非传统法律院校,近年吸纳很多人才,学术和教育水平有了飞跃性的提高,中国名校,复试非常难,对法律硕士相对重视,有学术奖金,近几年就业非常乐观)
第六名:西南政法大学(名牌法律院校“五院四系”之一,华南和西南地区主要的法学输送者,实力在中国政法之下,每年吸纳约200-300名法律硕士,地处B区,录取率相当高,而且前50%的学生可以拿全额奖学金,中间的51%-75%可以领取一般学费奖学金,虽然近年西政有下滑的现象,但学术水平依然非常强。)
第七名:吉林大学(名牌法律院校“五院四系”之一,全国法学输送华北居多,前几年因人才流失导致学术下降,但近年重新调整后有所提升,对法律硕士非常重视,校园氛围非常好,学校一般会要求学生学习第二外语,有“三助”金供学生,地处B区资助录取,在众多名牌法律院校中性价比相对较好的学校)。
第八名:中山大学(中国名校,华南地区输送者,中大法学水平比不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但法律硕士培养模式非常好,是目前全中国独创的JM/MBA/MPA联合培养,JM会学习很多管理层面上的知识,对于在华南地区,中山大学名气非常高,地处华南地区广州,就业非常乐观)。
第九名:复旦大学(非传统法律院校,中国名校,输送情况不明但据闻在上海仅此华东政法大学,近年有超越华东政法大学的优势,但法学实力比不上同在上海的华东政法,但牌子非常好,国内外都非常有名,对法律硕士非常重视,第二年之后开始有方向,非常有潜质的文科高校)。
第十名:并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非传统法律院校,对法律硕士相对重视,结合学校自身能力和校友资源,对法律硕士有复合型的培养计划,特比适合毕业后从事经济贸易方向的法律工作学生)。
第十名:并列,厦门大学(非传统法律院校,对法律硕士相对重视,在南方名气非常好,法学教育水平相当不错,仅此几名传统法律院校,学习氛围相当好,对学生毕业情况非常重视,大部分厦大毕业生到公检法机关、银行、知名企业等)
第十名:并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名牌法律院校“五院四系”之一,全国法学输送中南和华南地区居多,自从合并后法学教育一度下滑,但近年来有了上升的趋势,法学实力要比中大之类要好,但对法律硕士教育方向资料非常少,所以很难把握具体实际情况,但近期获得民商法全国重点学科,以及知识产权成为研究基地,法学有所恢复,但综合就业、学校知名度、培养情况比不上中大和复旦,但合并后得到更多的校友,就业也相对乐观,特比是金融和经济方向的法律工作者
其他较好法律硕士教育院校(综合):
山东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
性价比最好的法律院校(综合):
第一名:中国政法大学-有公费
第二名:西南政法大学-有公费
第三名:中国人民大学
第四名:复旦大学
第五名:华东政法大学
培养方式排名
第一名:北京大学-分方向后除了毕业证,还有另外一个资格证发放。接近10个方向选择。
第二名:中山大学-JM/MBA/MPA的联合教育培养
第三名:中国人民大学-有不分方向和知识产权方向选择
第四名:华东政法大学/复旦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第二年开始方向
法律教育院校排名:
第一名:中国人民大学
第二名:中国政法大学
第三名:北京大学
PS1:武汉大学法学教育相对较好,但近年法学学者不断流失,比例过大,导致法学教育有重创现象,并且出现了不少于1次的学术抄袭(学校并没有公布处理结果),重点是对法律硕士歧视过大,没有投放充足的教学资源,虽然说近来有改善情况,但有一部分同学因为武大报考人少而考入该校,但证实歧视情况还存在,而且比较严重,另外该校的法律硕士已经在很多地方用钱就能买到,大家可以参考武大深圳研究院,所以没有将武汉大学列入以上名单,法律硕士教育陷入3~4流的情况,(同学们的忠告)如果实力较好,不妨考虑北大、人大、法大、中大等学校,实力一般的可以考虑吉大、华政等等
PS2:山东大学没有列入前十名因为山大法学学者流失很严重,近期实力大幅下滑,但目前法学院在重新调整,相信近年会重新改善。
西政与华政的情况综合实力相当,但法学教育西政相对较好,但住宿条件和投放资源比华政差;华政非常重视法硕的教育;西政一般就业向华南地区和西南地区,而且广东政法系统80%以上都是西政的天下;华政就业一般勉强华东地区,特别在政法系统上有大批的华政资源。西政名额多一些,处于B区,相对容易录取。
四联法硕论坛有很多这样的分析,你可以去看看。
参考资料:四联法硕网www.slschool.com
4. 记得在论坛里看到中国人民大学校园里xx楼有卖考研资料的,但现在找不到了,希望知道的能给个地址
你好,那个网站不是人大研究生办的,而且资料过时,要是考人大研究生的话,建议网络搜索文星考研,这个是人大研究生集体创办的,上面可以提供不少人大考研资料、考研资讯及专业辅导,你去看看就知道了哈
5. 30余名人大法硕生复试0分,专家有何说法
30余名人大法硕生复试0分,对此事件,有专家表示,作为法硕考生,应当具有规则意识,签了承诺书应该遵守,法律专业考生更应以法守法;同时校方也应对复试安排作出调整,完善试题的选取方式和复试的流程监督。更重要的是,希望更多的考生引以为戒,认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据悉,2021年4月7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在官网公示了2021年法律硕士招生考试复试成绩。其中,2021统考全日制法律(非法学)专业的考生成绩,吸引了诸多人的眼球。
根据公示名单,全日制法律(非法学)涉外律师项目、全日制法律(非法学)普通方向、全日制法律(法学),有30多名考生的“复试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成绩为“0分”。其中,包括3名初试成绩过400分,2名415分并列第一的最高分考生。
据“法硕联盟论坛考研”公众号称,多名被判0分的考生系涉嫌“泄题”。
(5)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论坛扩展阅读:
网络爆料“泄题导致0分”,学院回应确有0分考生
4月8日,“人大法硕复试0分”一事在网络上引起讨论。有网友爆料称,这29名考生之所以在“复试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上被判0分,是因为泄题所致。
网友“Rrrrraphon”在国内某著名论坛爆料称,这29名被判0分的考生,是因为自己考完后,在微信群聊中,透露了自己刚刚所考的复试试题以及所经历的复试流程,而此时,复试仍在进行中。
该网友表示,这29名考生的行为已经涉嫌“泄题”,也因此,他们不仅将在本次考试中被判为0分,同时还将被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数据库,三年内不得报考研究生。
同时,这名网友也贴出了《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诚信复试承诺书》。该承诺书中,明确“保证复试过程不录音录像,不保存和传播复试有关内容”、“若违背上述各项承诺,自愿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自愿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并接受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数据库,三年内不得报考研究生的处罚”等内容。
为了解该情况的真实性,封面新闻记者通过电话联系到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接电话的工作人员确认了有学生面试被判0分,但其表示并不清楚是否是因为“泄题”导致,也不清楚是否还有其他处罚,具体问题需要问招生办。随后,封面新闻记者联系了中国人民大学研究院招生办,但对方表示,如需采访,要通过宣传部。
封面新闻记者先后4次致电中国人民大学宣传部,但对方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表示,她只是一名在宣传部帮忙的学生,老师们目前正在开会,她本人并不清楚此事。
6.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协会中国人民大学法律协会今昔
法律协会概述荣誉是促进协会持续发展、不断追求的动力。法协以“活跃法学学术氛围,历练学子实务能力,丰富校园第二课堂”为目标,旨在为大家提供一个弘扬法义、挥洒豪情的舞台,始终开展贴近学生实际、服务同学的活动。从当初十几个人的学习兴趣小组到现在几百人的“全国十佳社团”,一代代法协人不断拼搏,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共同见证了法协的成长与辉煌。四年来,我们的宗旨始终不变:完善自我,拓展视野,服务同学。
如今,法协在团委老师的领导下,遵行一整套经过实践检验后确定的管理制度和运行规章,以三百余名现有会员为坚实的根基(法学院学生为主体),以韩大元、龙翼飞、莫于川、马小红等兼具人格和学术魅力的教授为指导老师,以分别来自四个年级的学生组成“顾问—会长、副会—部长、副部—核心会员”工作团队,现已拥有学术部、实践部、网络宣传部、办公室、外联部五大部门。
“特色、组织、规划、民主”是法律协会发展的四大特点。
特色。法律协会除组织法院旁听、案例分析会、读书会、法律影片放映、法律讲座、普法宣传等常规活动外,亦创办学术沙龙论坛、大陆法系或英美法系对抗实战式模拟法庭、模拟立法听证会、高校联合法律文书大赛等校园特色精品活动。寒暑假期,法律协会组织会员进行法律单位实习和社会调研。很多活动皆为法协首创,密切联系同学,极具特色。
组织。社团的健康发展,必须拥有一个良好的团队。法协有着完善的组织机构,“顾问—会长、副会—部长、副部—核心会员”由不同年级同学担任,实现了很好的沟通与交流,确保了协会高效运转。我们还确立了严格的例会制度、培训制度、信息传达制度和财务报账制度,完善部门间的联系与合作。
规划。法协每学期都经过各部门分别提交、共同讨论形成每学期工作规划;每个活动亦有成文详细的工作策划,活动过程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在实施中,协会根据具体事情进行调整,最终创办出一系列受同学欢迎、能够丰富校园第二课堂的活动。
民主。从每个活动的策划到执行,从例会的形式到协会的组织架构改革,可以说协会的每一件大小事,任何一个核心会员都有充分的发言权,都有充分的参与度。民主决策是协会的最大特色,也是法协能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
活动简介经过几代法协人的不断实践与总结,法律协会现在已经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活动。总的来说可以分成常规活动、精品活动以及创新活动三大活动类型。
一、常规活动:
以影说法
把娱乐与法学知识学习相结合,先后反映了《罗生门》、《卢旺达饭店》等二十多部教师推荐的经典电影,带同学逐步走进法学的轻松语境。
热法讲座
邀请人大、北大、中国政法法学院的知名教授就热点问题展开讲座,从纵向和横向多个角度深入剖析,使同学们能够更深入的了解法学的发展动态和法学知识,提升同学们运用法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评点茶座
参考美国哈佛法学院的经典教学模式——案例分析课堂,选取经典案例,法学院教授与同学们进行面对面讨论和全方位深入分析,解剖案例中的法律争议,用师生互动的案例学习模式提高法律运用能力和逻辑分析思辨能力。
法院旁听及假期实习
针对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定期组织同学前往海淀法院旁听不同类型的案件庭审,同时在假期安排法院、检察院实习,使同学对法律的实践运用有一个实际直观的了解。
二、精品活动:
法律文书大赛
通过考试选拔方式考察同学法律文书写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法学学子的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水平,锻炼他们在司法考试、考研复试、律师事务等各方面的能力。2007年,协会成功举办第三届“法笔生辉”法律文书大赛,邀请“时代先锋”、海淀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宋鱼水法官与同学们探讨法律文书的写作技巧。
模拟法庭
由同学自编自导自演,老师督导,高年级同学指导为模式的模拟法庭是法协的传统品牌活动这是对法学院学生的一个极大的考验,也是对法学知识的最好运用和综合实践。
学术沙龙
这是法协根据社会热点问题,开展的一系列学术沙龙讲座。05年12月举办“艾滋·法律·人权”学术沙龙半月行活动,邀请相关领域权威学者、法官以及律师等实务工作者共同参与,大论坛研讨,小讲座讨论,以其学术性、权威性和普及性赢得同学和老师的一致好评。
三、创新活动:
模拟立法听证会
模拟立法听证会规模足可与模拟法庭相媲比,极大的丰富了法协的精神其中角色的大型法律内涵,是完全由人大学生组织参与并扮演角色的大型法律实践活动。2006年4月,协会主办非传统婚姻模拟立法听证会,在全国高校中首开先河,将立法听证会全过程完整引入校园,并将话题直指备受瞩目的同性恋议题。这首开各大高校的先河,获得巨大成功,得到了网易、凤凰卫视等媒体的关注,赢得了很大的反响。
模拟商事仲裁
同学亲身参与角色扮演,以一种最直接、最感性的方式接触商事仲裁制度,走进并了解仲裁这一非诉讼解决机制,同时更提升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和法律实务水平。2008年,协会携手北京仲裁委员会成功举办“知识产权模拟商事仲裁庭”,邀请叶林、刘俊海、刑海宝教授担任模拟仲裁员,首次将仲裁这一纠纷解决模式引入校园。
首都高校法学社团论坛(CCLAF)
是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律协会主办的,定期进行首都高校法学社团和优秀法律人间的沟通交流,面向优秀首都高校法律社团的大型交流式论坛活动。
本论坛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和交流性,将以主题报告、讨论等形式在首都高校法学社团间展开集中交流。届时首都各大高校法学社团齐聚一堂,为深度的沟通交流提供了平台。本论坛不仅对广大高校法学社团开放,还将邀请相关业内嘉宾参与。
本协会期望在本次活动后定期举行首都高校法学社团论坛(CCLAF),形成每年的常规活动,扩大影响,打造品牌,为广大高校法学社团提供更广阔的交流平台。
(6)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论坛扩展阅读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协会成立于2004年2月,由法学院团委和校团委社团部社团联合会管理,是以从事法学学术研究和参与法律实践为主体内容的学生社团组织。2006年6月,法律协会以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被评人大“十佳社团”同年九月,协会被评为“首都十佳社团”;12月,又被评为全国十佳社团。2007年6月,法协再次以优异的成绩当选人大“十佳社团”2008年6月,我们又获得“最佳人气社团”的殊荣;2009年6月,被评为人大“优秀学生社团”;2011年法协参与海航·慈航高校新锐社团评选活动,在数百个竞争社团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全国十佳新锐社团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