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一个大学生
Ⅰ 如何做好一名大学生
1、正确地给自己定位,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第一,正确地定位是形成自我以及自我肯定的第一步。当大学生刚刚踏入一个新的生活环境时,周遭的新事物,新面貌,新风气,新生活以及新人生可以激发其好奇心和兴趣,但如果没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并融入其中,又会给他们造成一些严重的问题和困扰,深感迷茫。从长远来看,是不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的,也会阻碍其成为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只有正确的自我定位,明白自己的价值点,才能很好的在顺逆境中处理各种问题。
第二,没有理想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没有信念的人格不是完善的人格。大学生是社会的资源和希望,是国家的未来和栋梁之才,身上肩负着为建设美好祖国,实现“中国梦”的重任。一个人若是不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又何谈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的抱负呢?如何能担此重任呢?这个问题引人深思。邓小平也曾强调必须做一个“有理想”的人,而且长期以来这个话题上至国家,下至个人从未被忽略过。于大学生而言,只有将个人理想与爱国主义理想,共产主义理想结合起来,方能集中精力做好每一件事。
2、树立正确的“三观”尤其是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周围事物的评判标准和总看法。大学生思想活跃却不稳定,内心强烈却不成熟。思想观念、行为动机有待于成熟和进一步完善。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思想文化的交织激荡并且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社会矛盾滋生。物化的社会关系里充斥着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娱乐主义以及奢靡之风等不良社会现象,造成了人格的不健全,人性的严重扭曲等。因此迫切要求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尤其是价值观。社会主义的新形势和新目标要求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价值观,应该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该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个人利益放在第二位。
3、践行道德标准,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自觉的共同遵守的基本原则和行为规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智慧结晶。然而视览当下的社会状况,道德失范的事件屡有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复旦大学研究生中毒事件等一幕幕无不引人深思特别是当代大学生:我们的社会怎么了?人们怎么会变得如此的冷漠,没有一丝丝人情味?道德失范现象不仅仅存在于现实社会生活还表现在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虚拟社区里。譬如网络犯罪、黑客病毒、低俗文化等问题的存在也不容忽视。以构建网络道德做出发点,第一,大学生必须提高网络道德修养,道德自律。正确使用网络进而为自己服务,满足自己的需求。第二,网络道德建设与个人的身心发展密切相关,树立道德自律观念和网络法制观念。在道德领域中,法律居于最低层次。但这不意味着人们可以为所欲为,当其触碰到法律界限是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的。第三,将网络道德修养与道德建设相结合,不断调整和优化。
Ⅱ 怎么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的重要部分,世界正在改善,社会的发展,如何成为一名大学生,与时俱进,实现其社会价值成为当代大学生正在讨论的话题,为了帮助你成为一个合格的大学生,现在我们给你一些建议。
当大学生刚进入一个新的生活环境时,他们对外面的世界并不清楚。这时,要正确定位自己,了解自己的价值点,才能在逆境中很好地处理各种问题。不要在困难面前退缩,俗话说,雨后的彩虹是美丽的!
树立坚定的理想,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写一份小目标清单,一个一个去完成,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因此,我们应该制定短期和长期目标,并付诸实践。
三观,即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各种思想的文化交织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现象。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是人类精神文明智慧的结晶。然而,在当代的道德障碍事件一再发生,扔垃圾,随地吐痰,跋涉草,等等所有的场景都是发人深省的,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必须提高道德修养,道德自律,为了构建一个美丽的校园,美丽的中国力量。
Ⅲ 怎样做好一个当代大学生
每一个人都希望与他人友好相处,都希望自己能拥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问题在大学生活中始终是一个影响自身心理健康影响校园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那么,怎样才能在大学校园与人友好相处,拥有一段终生难忘的美好回忆,同时又为将来步人社会做一个充分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准备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要充分了解大学校园人际关系的特点。
从成为大学生的那一天起,与人相处的对象和特点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中学以前,我们与之相处的对象和含义比较狭窄,只是友谊或亲密关系的一种拓展。此外,那时的人际关系也比较简单。例如,我们可以只跟自己喜欢的人交往,自己不喜欢或者不想交往的人就可以不去理他。然而,一旦成为了大学生,住到校园的集体宿舍里,我们就不能再仅凭个人好恶与人交往了。对于集体中的每一员,无论喜欢与否,我们都要每天面对,都要与其相处。所以,不仅要同自己喜欢的人交往,还要与自己不喜欢的人保持友好的关系。这是大学校园人际关系的一个突出特点。另外,在大学生活中,人际关系的新特点还表现在不能仅以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还应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也可能是别人所不能接受和不喜欢的。因而,在彼此之间发生冲突或不协调时,就不能仅仅指责和埋怨对方,而要做到互相的谅解和彼此的适应。这就是说,大学生必须逐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逐渐学会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独立、协调的新的人际关系。
(2)要注重自身人格塑造和能力的培养。
常听到有同学讲:"那人性格好,懂得多,所以喜欢同他交流",的确,一个品质好、能力强的人或具有某些特长的人更容易受到人们的喜爱。人们欣赏他的品格、才能,因而愿意与之接近,成为朋友。所以,若想要增强人际吸引力,更友好、更融洽地与他人相处,就应充分健全自己的品格,施展自己的才华,表现自己的特长,使自己的品格、能力、才华不断提高。人们喜欢真诚、热情、友好的人,讨厌虚伪、自私、冷酷的人。对个性品质一般评价最高的是真诚,评价最低的是虚伪。在我国大学生中选择朋友,首先考虑的是个性品质,愿与成熟、热情、坦率、思想活跃、有责任感的人多交往。另外,人际交往在心理上总是以彼此满意或不满意、喜欢或厌恶等情绪反映为特征的。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须注意情感的相悦性。一般说来,人们总是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对真诚评价自己的人具有好感。自己一旦受到某人赏识、喜爱,得到好的评价,就会由于受到称赞而使自尊心得到满足,对此人产生心理上的接近和好感,因而也就减少了相互的摩擦和人际冲突,达到情感相悦,为良好的人际交往提供了心理条件。真诚地赞美他人,他人反过来会对你抱有好感。有些人常常太注意自己,不能发现别人的可贵之处,如果你能仔细观察,多注意别人,就会发现任何人都有值得赞美的地方,并且肯定和表扬别人的长处,此举将会给自身带来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