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蛋大学生
A. 大学生真的眼高手低吗
现在很多企业HR对没能成功渡过试用期的大学生进行分析,认为存在于他们身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在工作中的实际表现与工作要求相去甚远,经常会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大学生这种表现,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很多大学生还在抱着知识就是能力的错误观点。
他们把自己在大学里学到的理论知识等同于自己所具备的能力,完全没有意识到,知识需要不断地有针对性地工作实践,才能更好地转化成自己的能力。
【2】---根本不了解企业的实际需要。
错误地认为学好了大学的专业课程,就具有了一定的专业能力。
【3】---大部分大学生没有遇到过太多的挫折。
他们根本没有考虑工作中表现,自己所需要承担的责任。
【4】---急功近利的心理。
很多大学生想快速走上自己职业发展的快车道。
【5】----大学生还没有认识到,一次、两次的良好行为表现并没有太多的意义。
想取得成绩,需要的是长期稳定的高标准、高质量的工作效果,以及持续地良好业绩表现。很多大学生急于抓住机会表现自己,也就会忘记虚心学习的重要性,急切的心情,不可能让他们沉下去心把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做到高标准。同时,他们还忽略了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没有相应的能力和经验时,一个看上去很好地机会,更可能是一个美好地陷阱。
【6】----迷恋大企业。
很多大学生通过网络和书籍,了解了一些世界知名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简单地认为这些内容是唯一合理的东西,根本不清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把所有企业都套在大企业的条件下进行比较,很容易对当前企业产生轻视的心理,不容易产生学习动机,也不会对工作高要求。
【7】-----生搬硬套理论知识。
其一,大学生大学学习期间,最缺少的是社会实践和了实际的工作实习,他们对待实际的工作充满了理想化。
其二,他们根本没有认识到,理论是从实践中的不断总结,是一种普适性的原则。
其三,实际的工作场景,往往都是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现实工作不可能满足课本理论的所有条件,同时,理论往往都有滞后性,不能解释工作中的新情况。
所以,大学生经常在书本理论和实际工作中找不到平衡,很多时候会用完整的理论来要求现实工作,从而对现实产生不满,错失从工作中学习的机会,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有了过高估计,在工作中对很多基础工作看不上眼,不够重视,对一些琐碎的事务性工作抱着排斥的态度,对自己不能担当更多责任和任务怀有怨言,在工作中表现出的积极性不够,甚至很多时候会出现敷衍工作的情况,更不可能在对工作精益求精,眼高手低的评价就是这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