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招生
A. 区域国别学考博 2025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国别和区域研究】考博必知
区域国别学考博必知
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申请材料公示工作已全部完成,共有32个省市(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参与。在2024年全国申请新增的4423个硕博点中,24所高校计划新增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博士点,39所高校计划新增该学科的硕士点。具体申请名单如下: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华侨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辽宁大学、黑龙江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西北大学、云南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新疆大学等。
关于2025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国别和区域研究】考博,欢迎随时咨询育明考博-小李老师。
北京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考博信息如下:
1. 招生目录:编辑
2. 参考书推荐:《新编国别区域研究导论》 郭树勇,《区域国别学》 赵可金 尹一凡,《区域国别学:全球视野》,《区域国别学学科构建与理论创新》 罗林,《区域国别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基于北大的探索》,《区域与国别之间》 吴小安,《区域国别研究和比较政治学-新问题与新挑战》 王逸舟 张小明,《区域国别研究-历史、理论与方法》 王逸舟 张小明,《比较的意义:区域国别研究多元论》 陆道夫 蒋晓。
3. 热点整理:地缘政治风险评估与管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与发展、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跨国犯罪与区域安全合作、区域金融稳定与金融监管合作、城市化进程中的区域发展与规划、跨国公司的本地化战略与市场适应、气候变化与区域环境政策协调、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国际贸易格局变化与区域应对策略、民族冲突与和解机制研究、区域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公共卫生安全与区域合作、区域旅游合作与发展策略、能源安全与区域能源合作、非传统安全威胁与区域应对、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贫富差距与社会公正、移民问题与区域政策协调、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发展、区域国际形象塑造与传播。
4. 育明考博备考建议:第一部分,申请环节包括基本情况介绍、专业方向与导师选择沟通、申请资料整理与撰写完善。第二部分,笔试环节包含专业笔试和学术前沿、热点分析。第三部分,面试环节涵盖专业问题问答、专业英语问答和其他问题。育明考博建议考生详细准备,以确保在申请、笔试和面试中取得优异表现。
B. 北京大学外院是什么意思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通常简称为北大外院,是北京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学院汇聚了多个语言学系,自1999年起,原有的英语语言文学系、东方学系、西方语言文学系以及俄语语言文学系整合为一个整体,共同构成了现在的北大外院。如今,北大外院已经发展成为拥有12个系,两个研究所和两个中心的庞大体系,教授的语种多达21种。
这些系包括但不限于德语系、法语系、西班牙语系、意大利语系、日语系、阿拉伯语系、印度学系等。每个系都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语言基础和文化素养的专业人才,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术资源和交流机会。此外,北大外院还特别注重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积极组织各类国际学术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进行讲座和交流。
在教学方法上,北大外院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各种研究项目、社会实践以及海外交流项目,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通过这些项目,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现象,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北大外院不仅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在人才培养方面也享有盛誉。学院的毕业生不仅能够流利掌握多门外语,还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国际视野。许多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也有不少毕业生选择进入外交、教育、翻译等行业,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体而言,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是一个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学术机构,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外语人才。
C. 想考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英语文学博士,不知道需要看什么书求高手列个书单吧~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2015年考博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博士生方向:
方向:
1.英语国家文学研究
研究领域:
101 19-20世纪美国小说/女性主义
102 英国小说/西方文论
103 英国现代小说/西方文论
104 英语文学与跨文化研究
105 现当代西方批评理论
106 美国小说与叙事理论
107 美国小说研究
108 奥斯汀小说研究
109 芒罗小说研究
110 现代西方文论
2.应用语言学
研究领域:
201 外语教育
3.英语国家研究
研究领域:
301 美国研究
302 跨文化传播研究
303 欧洲研究
304 美国政治研究
305 美国研究
306 国际经济
307 美国政治与外交
308 国际关系
考博参考书目:
20 世纪加拿大女性小说研究(英语学院耿力平教授)
1、 W.J. Keith,《加拿大英语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年
2、Northrop Frye, The Bush Garden: Essays on the Canadian Imagination. (任一版本)
3、Margaret Atwood, Survival: A Thematic Guide to Canadian Literature. (任一版本)
4、Gérard Genette,Narrative Discourse: An Essay in Method (Cornell UP, 1980).
5、E.M. Forster, Aspects of the Novel (London: Arnold, 1927).
6、Virginia Woolf,The Common Reader, First Series and the Second Series (Hogarth Press 的任一版本).
英语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方向(英语学院陶家俊教授)
1、 Terry Eagleton. The English Novel: An Introction. Oxford: Blackwell, 2005.
2、 Ian Watt. The Rise of the Novel.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57.
3、 Paul J. Hunter. Before Novels. W. W. Norton and Company, 1992.
4、 F. R. Leavis. The Great Tradition. (任一版本).
5、 Bill Ashcroft, Gareth Griffiths and Helen Tiffin. The Empire Writes
Back: Theory and Practice in Post-colonial Literatures. London:
Routledge, 1989.
6、 Elleke Boehmer. Colonial and Postcolonial Literature. Oxford: Oxford UP, 1995.
7、 Edward Said. Culture and Imperialism. Vintage, 1994.
8、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出版
9、 张隆溪:《中西文化研究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现当代西方批评理论方向(英语学院陶家俊教授)
1、 Terry Eagleton. Literary Theory: An Introction. Oxford: Blackwell, 1983.
2、 Lois Tyson. Critical Theory Today. New York: Routledge, 2006.
3、 Francois Dosse. History of Structuralism (Two Volume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7.
4、 Robert J. C. Young. Postcolonialism: An Historical Introction. 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2001.
5、 Jonathan Culler. On Deconstruction: Theory and Criticism after Structuralism.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8.
美国研究方向(英语学院孙有中教授)
1、David M. Kennedy et al. The American Pageant: A History of the Republic.Houghton Mifflin College Div, 2005.
2、Arthur M. Schlesinger, Jr. and Morton White.Paths of AmericanThought. Houghton Mifflin, 1963.
3、Merle Eugene Curti. The Growth of American Thought. Transaction Publishers,1982.
4、Stow Persons. American Minds: History of Ideas.Krieger Pub Co., 1975.
5、Gloria K. Fiero. The Humanistic Tradition. (孙有中等导读)外研社, 2014 年版。
6、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年版。
跨文化传播研究方向(英语学院孙有中教授)
1、Denis McQuail. 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SAGE Publications Ltd.,2010.
2 、 William B. Gudykunst and Bella Mody.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AGE Publications Inc.,
2001
3、Jane Stokes.How to Do Media and Cultural Studies.SAGE Publications Ltd., 2012.
4 、 Helen Spencer-Oatey and Perter Franklin. Intercultural
Interaction: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外研社,2010 年版。
5、Gloria K. Fiero. The Humanistic Tradition. (孙有中等导读)外研社, 2014 年版。
6、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年版。
欧洲研究(英语学院王展鹏教授)
1、Nugent, Neill, The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of the European Union, Basingstoke,Hampshire : Palgrave Macmillan, 2010.
2 、 Leach, Robert, Bill Coxall, Lynton Robins, British Politics,
Houndmills, Basingstoke, Hampshire: Palgrave Macmillan, 2011.
(可同时参阅北大出版社出版的对该书较早版本的译本 [英] 比尔.考克瑟: 《当代英国政治》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年版)。
3、[美]阿尔蒙德:《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视野》,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年版。
4、[美]格里科、伊肯伯里:《国家权力与世界市场:国际政治经济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年版。
5、《欧洲研究》、JCMS 等国内外期刊近年来有关欧洲政治、英国政治最新进展的文章。
美国政治研究(英语学院谢韬教授)
美国总统研究:
1、William G. Howell. 2003. Power Without Persuasion: The Politics of
Direct Presidential Action. Princeton: PrincetonUniversity Press.
2、Stephen Skowronek. 1993. The Politics Presidents Make. Cambridge:HarvardUniversity Press.
3、George C. Edwards III. 1980. Presidential Influence in Congress. San Francisco:W.H. Freeman.
美国国会研究:
1、Barbara Sinclair. 2006. Party Wars: Polariza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National Policy Making. Norman: Oklahoma University Press.
2、David R. Mayhew. 2005. Divided We Govern: Party Control, Lawmaking,
and Investigations, 1946-2002, 2nd ed.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3、Keith Krehbiel. 1991. Information and Legislative Organization. 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详情可以到盛世清北的官网咨询一下。
希望能帮到您,望采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