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投入
⑴ 大学生加入志愿者有什么益处
大学生加入志愿者可以培养社会责任感、树立忧患意识以及社会践行力。
1、培养社会责任感
从与弱势群体、边缘人群、贫困地区的接触中,在与不同层面、不同类型人的交流中活动中使得大学生对国情、民情有了切身的体验和感受,从而提高了对事物的理解力、判断力,自觉萌发出一种和谐社会的责任感,而这也是引发责任行为的原动力和内趋力。
2、树立忧患意识
大学生在参加志愿活动中既可以使大学生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又可以通过亲身体验帮助大学生端正思想认识,拓展视野,树立起强烈的忧患意识,增强为国家和民族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3、社会践行力
通过志愿者活动,可以让大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和理解,还可以帮助他们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能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趋势,牢固地树立起国家主人翁责任感,从而自觉抵制各种不利于社会发展的思想和言论,自觉践行社会责任。
(1)大学生投入扩展阅读: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特点:
1、规模性
对于志愿者活动,大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如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超过1200万人次的青年志愿者参与了“抗击非典、与你同心”志愿服务行动。2008年,共有170万志愿者为奥运会以及残奥会提供志愿服务,而青年大学生则是其绝对主体。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共有300多万名青年志愿者参与抗震救灾活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共有17万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
2、志愿性
大学生志愿者是在不追求名利的情况下参与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一些公益性活动,在活动中倡导和谐相处、互帮共勉,再加上他们有着魅力四射的活力和灵活的时间,所以他们更愿意走出校门,将自己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思想道德素质,运用到社会中。
3、实践性
青年志愿者活动是课堂之外的实践平台,注重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志愿者在参与活动中获得自身的成长,并实践对社会的责任感。它的基本任务是:培养青年的公民意识,奉献精神和服务能力,促进青年道德整体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⑵ 农村家庭要供出一个大学生,至少需要多少钱
全国共有近3000所高等院校,其中985高校仅有39所,这些大学无疑位于教育金字塔的顶端,是众多学子梦寐以求的学府。然而,985高校的入学门槛很高,能够成功考入这些学校的学生无疑都是学霸级别的人物。对于农村家庭而言,与城市家庭相比,供养大学生的成本存在显著差异。考虑到大学生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大约需要三万元,四年的总费用至少在十万以上。如果农村家庭收入较低,再考虑到多生育一个孩子可能会带来的经济压力,家庭负担无疑会加重。尽管如此,如果家里能够培养出一个985高校的高才生,家长通常会不惜一切代价支持孩子的学业。父母愿意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只要孩子能够成才,他们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曾经,农村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并不是特别重视,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也较少关注。如果孩子学业成绩不佳,他们可能会选择让孩子在中考后直接进入社会工作,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家长开始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希望孩子能够多读书,有机会离开农村,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对于农村家庭来说,供孩子读书是一项重大的开支,尤其是对于985高校的大学生而言。教育投入可能会更大。
在谈论教育投资时,我们不应忽视青春的价值。青春是独一无二的,它让我们成熟,教会我们如何选择人生道路,以及如何定义有意义的人生。农村大学生与城市大学生在上大学前的消费水平并没有太大差异,因为大多数农村学生都在城市高中就读,所以差异并不明显,最多是地区间的细微差距。然而,一旦进入大学,由于城市间、专业间的差异,每个地方的费用都会有很大不同。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大学生消费水平相对较低,而东南沿海地区和一线城市的消费则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