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2016社会学博士
㈠ 复旦大学学硕社会学博士好就业吗
复旦大学的社会学博士项目为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职业前景。在复旦大学攻读社会学博士学位期间,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研究社会学理论,还能掌握数据分析、社会调查等实用技能。这些技能不仅有助于学术研究,更能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社会学博士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颇受欢迎。许多毕业生选择进入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研究机构等单位工作。在政府部门,他们可以参与社会政策的制定和评估;在非政府组织,他们能够发挥专业特长,促进社会公正与和谐;在研究机构,他们可以继续深化研究,推动学科发展。
此外,复旦大学社会学博士毕业生也能够在企业、咨询公司等领域找到工作。他们可以运用社会学知识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市场趋势,为决策提供依据。在咨询公司,他们可以为企业提供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复旦大学社会学博士毕业生在就业时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他们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拥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社会调查能力。这些能力使他们在就业竞争中更具竞争力。
综上所述,复旦大学的社会学博士项目为毕业生提供了丰富且多元的职业选择。毕业生们在学术研究、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研究机构、企业、咨询公司等多个领域都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实现个人价值。
㈡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简介
于海,哲学硕士,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个人简历】:
1978-1982: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本科
1982-1985:上海华东政法学院社会科学部,教师
1985-1988: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硕士
1988-2004:上海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师
2005- 上海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师
【主要教学及研究兴趣】:
西方社会思想史、城市社会学、Development Studies、Shanghai Studies等。
3目前组织的科研项目:“社会理论的核心范畴”(国家社科);“上海大学生发展研究”(上海市教委);“上海学生民族精神研究”(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民慈善调查”(上海慈善基金会);“上海社区发展研究”(上海街镇协会);“西方社会思想史”(国家十一五重点教材规划项目)。
【代表作】:
2006,“民族精神意涵: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载《上海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研究报告》(于海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西方城市理论一百年”,载《城市社会学文选》(于海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非典的社会学分析”,载《SARS:全球化与中国》(谢遐龄、于海、范丽珠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志愿运动、志愿行为和志愿组织”,《学术月刊》第11期。
1993,《西方社会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㈢ 全国哪些高校有社会学博士点
在中国,社会学博士点共有16个,其中包括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河海大学。这些院校在1985年至2005年间陆续获得了社会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社会学博士点的设立,为我国社会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有6个博士后流动站也设在这些高校,分别是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和上海大学。这些博士后流动站的设立,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社会学研究的水平和影响力。
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社会学学科还被列为国家重点学科,分别在1988年和2002年获得这一荣誉。这表明这两所高校在社会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