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大学招生计划
① 二本预科需要多少分有什么要求
理科 本科一批 448
理科 本科二批 376
文科 本科一批 516
文科 本科二批 446
29日,省招考中心公布了56所二本院校的预科录取情况,所有院校均为一志愿录满(见右表),其中5所院校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在我省的招生计划。另外部分院校的预科实行了降分录取。
据悉,根据今年我省有关规定,少数民族预科班和民族班可按教育部规定的降分幅度,从高分到低分投档,由院校择优录取。
今年我省“二本”院校文史类和理工类最底投档控制分数线分别为471分和422分。但从昨日的录取情况看,部分招生院校的预科最低录取分数,略低于今年的“二本”最低制分数线。如:北京印刷学院计划招收3名理工类“少数民族预科生”,最低录取分数为411分。贵州财经学院计划招收48名理工类“少数民族预科生”,最低录取分数为419分。贵州民族学院计划招收130名文史类“少数民族预科生”,最低录取分数为464分,计划招收70名理工类“少数民族预科生”,最低录取分数为416分。贵州师范大学计划招收57名理工类“少数民族预科生”,最低录取分数为419分。
另外,当天中南民族大学、上饶师范学院等部分院校还增加了“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招生计划。
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② 贵州师范大学2019年本科招生简章,招生专业
为进一步贯彻“依法治招”,实施“阳光招生”,做好学校本科招生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贵州省教育厅的有关文件规定,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章程。
第一条 学校概况
办学性质:公办 学校代码:10663
办学层次:研究生、本科 办学类型:普通高等教育
学校地址:宝山校区—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宝山北路116号
花溪校区—贵州省贵阳市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 贵州师范大学
第二条 招生计划 我校本科分专业计划详见各省(市、区)招生部门公布的招生计划。另招少数民族预科生100人。
第三条 录取规则
1、录取原则(艺术类见特殊专业录取要求):我校调阅考生档案比例一般控制在招生计划的120%以内,以考生当年普通高考成绩为主要依据,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考生的德、智、体等方面进行综合衡量,择优录取。在总分相同的情况下,去除政策加分后录取总分高的考生;若去除政策加分后总分仍然相同,则优先录取相关科目成绩高的考生,录取顺序如下(按序号顺序比较,录取①成绩高的考生,若①成绩相同录取②成绩高的考生,以此类推):外语类专业相关科目:①外语、②语文、③综合;文史类相关科目:①语文、②外语、③综合;理工类相关科目:①数学、②语文、③综合。
2、录取志愿顺序:我校优先录取第一志愿(第一次平行投档)考生,若第一志愿(第一次平行投档)考生人数不足时,接收非第一志愿(征集志愿)考生。我校对非第一志愿考生无分数级差要求。有特殊要求的省份按相关要求录取。
3、专业安排及退档:本科实行“专业清”原则,即优先满足考生的专业志愿,按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顺序和我校各专业招生计划数从高分到低分录取;考生所填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剂的,则根据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在我校未录满专业内进行调剂录取,若不服从专业调剂的,则作退档处理。我校对专业安排无分数级差要求。少数民族预科不分专业,按文史、理工两大类录取,一年后按我校相关规定进行专业分流后进入大一学习。
4、特殊专业录取要求:
(1)报考外语类各专业的考生必须有外语口试成绩。英语专业要求英语单科成绩在70%以上,口试成绩在65%以上;日语专业要求外语单科成绩在60%以上,口试成绩在65%以上;俄语专业要求外语单科成绩在60%以上,口试成绩在65%以上;英语(旅游英语)专业要求英语单科成绩在60%以上。
(2)艺术类专业在各省招生办公室(考试院、考试中心)投档范围内(我校调阅考生档案比例一般控制在招生计划的120%以内),各专业按专业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进行录取(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方向的考生要求男生身高170CM以上,女生身高160CM以上,器乐等其分方向无身高限制)。若专业成绩相同,录取文化成绩总分高的考生;若文化成绩总分仍然相同,去除政策加分后录取文化成绩总分高的考生;若去除政策加分后文化成绩总分仍然相同,则优先录取相关科目成绩高的考生,录取顺序如下(按序号顺序比较,录取①成绩高的考生,若①成绩相同录取②成绩高的考生,以此类推):①语文、②外语、③综合。
(3)体育类专业要求男生身高168CM以上、女生身高158CM以上,录取时按照“高考文化成绩&pide;2+体育专业术科成绩”产生的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考生(有特殊要求的省除外),若综合成绩相同,优先录取专业术科成绩高的考生。
(4)旅游管理类、文化产业管理、英语(旅游英语)专业要求五官端正、肢体无残疾。
(5)高水平运动员录取:国家一级运动员按照规定单独录取;国家二级运动员取得我校组织的体育专业测试合格资格,按照文化上线专业测试成绩排序,择优录取。
(6)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根据各专项合格人数以及办学的需要,确定各专项招生计划数。考生文化成绩达到我校规定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专业测试合格,分专项按文化(30%)和专业成绩(70%)的综合分由高到低择优录取。
(7)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按一本招生。
5、按类招生的专业,一律按类填报志愿和录取,按类发放录取通知书,学生进校后按我校专业分流原则进行分流。
6、我校招收部分免费师范专业定向就业学生,学生必须与定向就业单位签订本科毕业后的定向就业协议,否则不予录取。
7、我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考生,录取工作安排在本科第二批前进行。
8、我校招收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考生,录取工作安排在本科第一批前进行。
9、外语语种要求:我校英语、英语(旅游英语)、旅游管理(3+1培养模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1培养模式)、旅游管理(国际通识教育课程)、市场营销(国际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要求外语为英语,其他专业不限外语语种,入学后公共外语只开设英语。
第四条 联合培养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对口支援高校联合培养本科生等相关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10〕3号)文件精神,我校今年继续与 厦门大学 (我校对口支援学校)联合培养部分专业部分本科学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由我校颁发,注明两校联合培养, 厦门大学 附加印章予以认可。
第五条 身体健康要求 按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第六条 收费及标准严格按照贵州省价格主管部门批准的学费、住宿费等项目及收费标准执行。
第七条 奖学金、助学金政策 贵州师范大学 设有下列各项奖学金、助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校级奖学金、社会捐资设立的奖助学金(如明德奖学金、邓廷琮教育基金等),建立以助学贷款为主的奖、贷、勤、减、免、补资助体系。
第八条 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由校党委书记、校长、校内有关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校友代表和学生代表组成的招生委员会,全面负责学校的本科招生录取工作,招生与就业指导处为学校招生录取工作的常设机构。学校纪委、监察部门对学校招生录取工作全过程进行监督。
第九条 毕业与学位 贵州师范大学 录取的本科生按我校学分制管理规定修完该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达到学校规定学分和教学要求的,发给国家承认学历、经教育部学籍学历电子注册的 贵州师范大学 毕业证书,并以此具印,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学士学位证书。
第十条 复查 新生入学三个月内,学校将对其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者,学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第十一条 本章程由招生与就业指导处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咨询及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851-86701855 86701964 监督电话:0851-83227014
地 址:贵州省贵阳市宝山北路116号 邮 编:550001
网 址:http://www.gznu.e.cn E-mail:[email protected]
③ 贵州师范大学2020年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简章
一、学校概况
学校性质:公办学校代码:4152010663
办学层次:研究生、本科 办学类型:普通高等教育
学校地址:宝山校区—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宝山北路116号
花溪校区—贵州省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
二、体育学院简介
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前身为贵阳师范学院体育系,始建于1942年,2003年成立体育学院。现有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四个本科专业,有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和课程与教学论(体育)硕士点,并办有继续教育本、专科。目前,学院下设有社会体育系、体育教育系、民族传统体育系、竞技体育系、基础理论系和公共体育教学部,共有来自全国各地学生1000余人。
体育学院现有教职工101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42人;硕士生导师19人;博士6人;在读博士8人、硕士以上学历6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省管专家3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1人;国际级裁判5人;国家级裁判14人;各项目国家一级裁判40余人。
三、招生计划
(一)运动训练专业
1.培养层次:本科
2.学习形式:全日制
3.学制:四年
4.学费标准:4100元/年
5.招生项目:田径、足球、篮球、排球、跆拳道、体操、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皮划艇、赛艇、拳击、举重、射击、射箭、攀岩等项目。其中体操、皮划艇、赛艇、拳击、举重、射击、射箭、攀岩项目只招收一级(含)以上运动员。
6.招生计划数:100人,其中足球50人、其他项目50人。其他项目招生计划数根据报考生源实际情况及学校办学情况确定。
(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1.培养层次:本科
2.学习形式:全日制
3.学制:四年
4.学费标准:4100元/年
5.招生项目:武术套路、武术散打、中国式摔跤。
6.招生计划数:30人,各项目招生计划数根据报考生源实际情况及学校办学情况确定。
四、学费减免
被我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录取的国家健将级(含)以上级别运动员,进校后经本人申请,获批准后可减免1/2学费。
五、报考条件
(一)符合2020年高考报名条件,且已参加生源所在地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高考报名。
(二)具备我校招生项目之二级运动员(含)以上运动技术等级称号,体操、皮划艇、赛艇、拳击、举重、射击、射箭、攀岩项目只招收一级(含)以上运动员。考生运动技术等级以“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或“体教联盟APP”中“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员技术等级系统”公示的数据信息为准,截止2020年2月29日公示的数据信息为准。
(三)身体健康,符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要求。
六、报名时间及办法
(一)注册:考生根据要求在“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www.ydyecation.com)或“体教联盟APP”中“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系统”(以下简称“体育招生系统”)进行注册。注册时间:2020年2月1日至2020年3月1日12:00。
(二)报名:已完成注册的考生在“体育招生系统”内填报志愿并缴纳考试费。报名以考生完成缴费为准,未缴费的考生将不予以确认。考生报名一旦缴费确认,志愿等所有信息将不能调整。报名时间:2020年3月1日至3月10日12:00。
(三)考生报名应根据体育专项考试时间,报名不超过两所学校,并确定好所报院校志愿顺序。先录取第一志愿,在第一志愿录取未完成学校招生计划的情况下,再录取第二志愿。
(四)考生在注册过程中如发现本人运动等级信息有误,需在2020年3月3日12:00前联系颁证体育部门进行信息更正。
七、考试
(一)文化考试
1.考试科目:语文、数学、政治、英语四科,每科150分,共600分。
2.考试时间:
时间
上 午
下 午
9:00-10:30
14:00-15:30
4月18日
语文
数学
4月19日
政治
英语
3.考试地点:详见考生生源所在地相关部门通知(贵州省生源考生考试地点:贵州师范大学宝山校区)
4.考生于4月10日12:00后登陆“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网站中的体育单招考试管理系统打印文化考试准考证。
5.考生可于2020年5月14日12:00后在“体育招生系统”查询文化成绩。
(二)体育专项考试:
1.考试时间:专项考试于2020年3月28日-5月10日进行(具体时间地点按国家体育总局文件通知并在“体育招生系统”中公布)。
2.2020年体育专项考试采用全国统考和分区统考的模式,由体育总局科教司委托院校负责组织实施,执行体育总局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体育专项考试方法与评分标准》。
3.考生可于2020年5月14日12:00后在“体育招生系统”查询体育专项成绩。
八、录取
(一)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相关文件规定,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实行提前单独招生录取。
(二)文化成绩录取控制线:在不低于180分的基础上,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综合确定本校文化成绩录取控制线。
(三)专业成绩录取控制线:在不低于40分的基础上,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综合确定本校专业成绩录取控制线。
(四)对具备一级运动员等级的考生,可在学校文化成绩最低录取控制线下降低30分录取;对具备运动健将技术等级的考生,可在学校文化成绩最低录取控制线下降低50分录取。
(五)招生计划:各项目招生计划根据报考生源实际情况及学校办学情况确定。
(六)录取原则:在达到学校文化和专业成绩最低录取控制线的基础上,学校根据考生的文化成绩(折合百分制后)和体育专项成绩3:7的比例进行综合评价,计算考生录取综合分,分项目按综合分由高到低录取。学校依据梯次顺序,优先录取一志愿,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项目再录取二志愿。
(七)考生若已被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录取,不得放弃录取资格,同时不再参加普通高考及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录取。
九、毕业与学位
按学校规定修完该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达到相关要求的,发给国家承认学历、经教育部学籍学历电子注册的贵州师范大学毕业证书,并以此具印,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学士学位证书。
十、入学复查
新生入学后,学校将进行认真复查。凡发现不符合条件或弄虚作假者,按规定取消其入学资格。
十一、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0851-86751983(体育学院办公室)
0851-86701855(学校招生办公室)
举报电话:
0851-83227014
贵州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
2020年1月14日
④ 贵州师范大学专升本专业有哪些
2022年贵州师范大学专升本招生专业有土木工程、学前教育、工程管理、工程造价、财务管理、法学、电子商务、旅游管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等。
2022年贵州师范大学专升本招生计划1166人(不含退役士兵),招生专业有土木工程、学前教育、工程管理、工程造价、财务管理、法学、电子商务、旅游管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等等。
学校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经过43年的发展,培育了“人一之,我十之;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师院精神,铸就了“为人师表”的校训,孕育了“求真务实,自强不息”的校风,“厚德树人,言传身教”的教风和“立志勤学,知行合一”的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