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招生排名 » 南开大学新校区修电脑

南开大学新校区修电脑

发布时间: 2023-10-31 05:22:04

❶ 南开大学津南新校区的规划原则

未来南开大学将由八里台校区、津南新校区、泰达学院三个校区和南开大学滨海学院组成。其中,新校区是南开办学的拓展与延伸,与八里台校区的发展一脉相承,是新时期南开办学上台阶、上水平、国际化的硬件保证,是充满朝气、充满活力的现代化综合性新校区。
新校区在学科和学院安排上以新兴、交叉、应用为主,同时预留国际合作空间,为学校实现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留下空间。 1)强调集聚与共享的学科集群发展
基于“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的哲学思想,将校园各相关学科加以整合、聚集,成组成团合理组织,形成利于共享、交流的学科群。
2)强调人文交流的书院模式
基于多元和谐的理念,通过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混合,教学设施与生活设施的混合,形成利于交流共享的、集产学研与生活服务为一体的书院空间,鼓励并促进人性化、多样化的校园生活。
3)强调自我调节生长的精明增长模式
基于建设的动态观,校园规划应具有前瞻性和弹性,使组成校园空间的各要素在确定的结构或秩序下协调生长,并可进行结构和功能的自我调节,并利于分期建设。
4)强调可持续与低碳的生态校园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注重校园的节能、节水、节电和环境保护,重视各类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建设与功能建设同步,力求实现校园运行的零排放。 1)与学校长远发展目标相结合:运用国际先进理念,将津南新校区建设成为与国际接轨的校园,推动南开大学向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迈进。
2)与南开历史文脉相结合:注重与老校区相呼应,延续老校区的建筑空间尺度,创造具有南开传统的人文气息,传承南开大学的历史与文化,弘扬南开精神。
3)与院系特色相结合:注重结合学院与学科群的设置,体现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大学教育理念,凸显南开以文理科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特色。
4)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注重校区的分期建设和发展,按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的模式逐步实施,将新校区建设成为面向文明、面向生态、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为南开今后百年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并预留适度的发展空间。
5)与师生活动相结合: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按照人的行为特征和物质与精神需求,合理布局各类功能和校园空间,打造安全便捷的教育教学环境,方便师生教学、生活及活动。
6)与开放融合相结合:注重校园的开放、融合和多样性,突破传统思维模式,融合先进的理念和技术,结合南开大学的特征,因地制宜,打造个性特色鲜明的新校园。
7)与生态自然相结合:注重绿色学府、花园校区的思想,营造自然和谐的校园环境,使建筑与环境有机融合,体现现代大学“寓教于生活、寓教于交流、寓教于环境”的校园空间气氛。
8)与投资运营相结合:注重学校的投资成本与日常运营、管理、维护成本,保证校区项目建设与运行的经济性与可实施性。

❷ 南开大学新校区的规划理念

新校区规划理念:一个中心、三个融合
据悉,天大新校区规划将体现“一个中心、三个融合”的规划理念,即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形成学科的集聚与融合、教学和科研的融合、学生和教师的融合。
新校区的规划建设将与学校的改革发展相结合,lu本着稳定规模、调整结构、提高质量的思路,大幅提升学校高端人才的培养能力,增加博士生、硕士生、留学生培养数量,提升天津的国际影响力。同时,新校区建设要传承天大百年历史文化,体现厚重纯朴、生态和谐、开放便捷等理念,成为科技校园、人文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
学校将以学科群组形式实现学院的整体搬迁,教学科研主体功能将向津南新校区集中,卫津路校区将成为高端培训、医工结合、新兴学科培育的特色基地、军工科研项目的研发基地及开发电子信息和文化创意新技术新产品的创新基地。
新校区将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分两期建设,总建筑面积控制在130万平方米。首期建设74万平方米,2013年基本建成,学生规模将达到20000人,11个学院整体迁入新校区;二期建设完成后,进驻学生数将达到30000人。
新校区总体规划方案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学生宿舍与学习场所相邻建设,突出了以人(学生)为本、方便学生学习、生活的理念;院系组团合理布局,体现了学科交叉与融合的理念,沿学校外围布局的学院建筑更加有利于发挥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同时也形成了面对城市社区的良好建筑形象;尤其是规整的中轴线体现了天大自身文化的特色,成为面对历史、面向未来的空间载体,避免产生校园历史文化断裂和从零开始的视觉体验;紧凑密集的路网规划为校园提供了多种出行方式,通过管理规划可实现学校中心区无机动车的目标和绿色出行的可能性;土地利用集约、水体面积适宜、建筑面积适中,空间规划适度,具备可调整性,一期建设基本可形成功能齐全的主校区格局;规划方案为学科的增长和学校的进一步发展留有余地,很好地体现了学校发展的可持续性。

❸ 南开大学新校区的介绍

南开大学新校区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中国天津市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同建设的大型综合实体化校区。南开大学新校区位于天津市津南区海河之畔的“海河教育园”内,占地250公顷,校园以南北和东西向轴线划分,共享建筑图书馆、本科生教学楼、实验楼依次坐落在南北轴线上。文科、理科、新兴学科组团错落分布在轴线四周。南开大学新校区在南北轴线上的校园建筑大气磅礴,而自新校区东门进入校园,人们将感受一场穿越历史的校园之旅。进入东门后,南开大学将按1:1的比例复原建造南开校史上三座著名建筑——秀山堂、木斋图书馆、思源堂,这些建筑也将被赋予新的使命,木斋图书馆将成为校史馆,秀山堂作为博物馆,思源堂承办文化活动。南开大学新校区整体将以砖红色为主色调,自东向西的色彩也将由浓郁转为轻快,建筑由复原古建筑逐渐过渡到时尚新颖的现代建筑。南开大学新校区更是一座绿色的“花园式”大学。新校区构建了多能源利用体系,使用浅层地能供冷供热,太阳能供应生活热水,学校还将自建污水处理站。校区内采用LED节能路灯,全部建筑都要达到国家绿色建筑标准。另外,学生宿舍将统一使用分体空调。南开大学新校区的建设将进一步拉近南开大学泰达学院距离,从而形成八里台校区、津南校区、泰达校区三足鼎立的格局,这将为中国天津滨海新区的建设和发展作出应有的巨大贡献。

❹ 在南开大学就读是一种啥感觉

南开大学作为一个综合性大学,男女比例非常均衡,即使像是我所在的软件学院这版种工科院权校,男女比例仍能大约维持在3:2,相比于一些工科院校以及文科院校悬殊的男女比例,南开绝对是一个体验“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好学校。南开的本科生,时间充裕的话,生活费应该可以自给自足了,学校各种各样的助管,从此以后就是有工资的人了;还有学校各类商店招聘兼职,突击赚个口红钱是没问题的,出去打工嘛,不方便,还是算了。讲真,我觉得南开和社会有点脱节。也许是这里太偏,与世隔绝,接受新鲜事物的机会太少,在加上南开文科占优,长期在这里呆着有点对于社会变化迟钝,外面发生的大事儿我在学校里竟然丝毫没有感觉,还是一副老派的作风,血液不够新鲜。

❺ 南开大学在什么城市

在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4号。

南开大学(Nankai University,NKU),简称“南开”,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 。

位列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高校,入选首批2011计划、111计划、珠峰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是“学府北辰”之一。

南开大学由严修、张伯苓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办,肇始于1904年,正式成立于1919年,1937年校园遭侵华日军炸毁而南迁,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湖南长沙合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往云南昆明,长沙临时大学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回天津复校并改为国立;新中国成立后,经历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成为文理并重的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对外贸易学院、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相继并入

截至2018年5月,南开大学占地445.19万平方米,其中八里台校区占地122.50万平方米,津南校区占地245.89万平方米,泰达学院占地6.7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194.00万平方米;

有专业学院26个,本科专业8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2个,不在一级学科覆盖下的二级博士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8个;有专任教师2046人,全日制在校学生26568人,其中本科生15120人,硕士研究生8065人,博士研究生3383人。

(5)南开大学新校区修电脑扩展阅读: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5月,学校有专任教师2046人,其中,博士生导 师774人、硕士生导师865人,教授782人、副教授825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6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7人、“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39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8人、青年拔尖人才8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4人。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11人、主要成员29人,“973”和“863”首席科学家18人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7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2人、讲座教授16人、青年学者10人,“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1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8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8人。

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获得者2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64人,“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8人,“教学名师奖”获得者7人,国家级教学团队9个;天津市杰出人才5人,天津市“千人计划”入选者121人、“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100人。

天津市“人才发展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3人、青年拔尖人才10人、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带头人5人,天津市“131”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55人、创新型人才团队带头人12人、天津市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3人,天津市级教学团队12个。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罗伯特·蒙代尔、彼得·杜赫提等,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韩国前任总统金大中、法国前总理洛朗·法比尤斯、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等被学校聘为名誉教授,并有一批海内外学者、政治家、企业家任兼职教授。

热点内容
福州大学研究生公共课挂科了 发布:2025-05-09 17:08:28 浏览:339
北京公安大学张玲教授 发布:2025-05-09 17:08:22 浏览:429
如何跟博士导师套磁 发布:2025-05-09 17:03:49 浏览:743
江南大学博士跨考难吗 发布:2025-05-09 16:58:07 浏览:432
研究生给导师写英文邮件 发布:2025-05-09 16:55:43 浏览:51
北京大学博士报名 发布:2025-05-09 16:45:33 浏览:29
温州大学城有哪些大学 发布:2025-05-09 16:38:44 浏览:139
上海师范大学李丹老师 发布:2025-05-09 16:28:34 浏览:910
中医药大学教授讲八段锦 发布:2025-05-09 16:27:58 浏览:257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行政管理要考科目 发布:2025-05-09 16:26:22 浏览: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