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的科研领军人阅读答案
㈠ 四川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经验分享
四、真题第一
背真题有助于我们在川大重点的基础上形成一份文学史的框架。有的题我真的爱的不行,现场安利几道:汉赋的演变、唐五代词的发展、乐府的演变、南北朝的民歌比较......天啊不背这些背什么呢?又是真题,又能帮助你理清一种文体的演变,何乐而不为啊?比如汉赋那道,背完这道题《七发》《上林赋》名解就会了啊,司马相如赋作特点也会了啊,扬雄特点也会了啊,抒情小赋会不会举几个例子了?这样,我们其实就掌握了以汉赋为中心的一系列川大重点。其他唐五代词等题目也是如此,背了这道题《花间集》会不会了,李煜词特点会不会了,都是一样的道理,不一一赘言。
最后,真题怎么背?不要学我,我是一字一句背的,学长的答案很多也参考了四卷本通论,还引了许多辑录,我觉得质量是很高的,所以就一字一句的背。想想李贺那道题,我连颜色的顺序都背下来了,算是傻人的傻功夫吧。这也是我为什么背完真题时间就不够了的原因,二十年真题背了三遍,是很大一个工程量。希望学弟学妹能够稍微改进一下,列个答案的框架,按关键词背,要点化记忆,这样会省很多时间,吸取我的教训。在真题完美掌握的情况下再去拉框架,背笔记,处理边边角角的知识,这样会更有底气,复习也更加全面。但是学长答案引的诗句原文要背,名家评论也要背,这是关键,是我们的答案能从千篇一律的文学史回答中脱颖而出的奇招。我们可以用巧劲,但是该拿下的要拿下,该吃的苦是要吃的。
关于答题技巧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卷面分,答题字迹工整
卷面分有多重要相信大家对卷面分都早已过分清楚,但是在考场还是我行我素,常常忽略这一点。但其实,电脑识别阅卷,对字体的要求变得更加严格。
阅卷老师每天坐在电脑前要面对这几百份的试卷,批改速度也比较快,基本上就是看的都是关键词,如果学生的字迹潦草写一大片,很难抓取答案中的关键性语句,显然是很容易失分的。
2、写清关键词,不做无用功
很多同学在答题时,总喜欢一点点的推理,在得出结果之前,已经把整个答题框写满,全是过程,写到最后正确答案都没得写了,所以,在答题的时候不需要做太多铺垫,有一说一,将涉及到的知识点答出来就可以了。写太多没用的答案,不仅浪费自己的时间,而且还容易让阅卷老师找不到重点,相当于自己给自己挖个坑。
3、条理清晰,标清序号很重要
相信经过十几年的考试经历,大家在答题时都会表情序号,分点罗列。其实这也是答题中最好的办法,清晰的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同时也能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4、凸显专业领域的术语
在写答案时,涉及到知识点最好用书面语或者专业术语表达出来,对专业语言要有一定的驾驭能力,不能通篇答案都是大白话。
有人说,考研就像在黑暗的房间里,洗一件布满污渍的衣服,谁也不知道自己洗干净没有,只有真正上考场、出成绩,才知道学习效果如何。这句话其实很生动。但纵然困难如川大,仍有勇者不断攀登。如果真的非常想要考上,如果真的坚定自己有能力考上,那就排除万难,埋头苦干吧。星光不负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九月的川大格外美丽,期待和你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