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光明校区动工
1. 深圳又一所985高校分校,分两期建设,首批学生即将进驻,是吗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得到很大的提升。这一方面取决于我国的交通建设,要想富,先修路。我国目前拥有强大的交通线路网,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取决于我国的科教能力,尤其是最近几年我国对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在高校建设方面投入很大,为的是让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位于深圳市光明新区,总占地面积321.15万平方米,其中校园总建筑面积约220万平方米,一期建设约100万平方米,二期建设约100万平方米,办学规模可以容纳2万学生和4000教职工。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是以医科和工科为主要办学特色,构建文理医工相对齐全的学科体系和从本科到硕士到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园区。
目前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竣工验收的项目为西生活区和西区公共教学实验组团,主要验收工程为7栋学生宿舍楼,西区食堂,室外体育运动配套设施,6栋建筑单体,4栋课室,1栋实验楼和1个讲学厅,均已通过竣工验收,第一批本科学生将入住西区学生宿舍。
2.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将办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建成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位于光明新区北部的新羌社区猪婆山一带。
深圳校区的建专设将主要分三个阶段进属行:
第一阶段为2018年8月前,完成医学院等4—5个学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本办学条件;
第二阶段为2021年8月前,完成校园主要基础设施建设,全部学院(系)实现招生;
第三阶段为2024年8月前,校园软硬件条件全部满足高水平大学的办学功能需求。
未来可期啊!!
3. 深圳计划未来10年投1500亿元办大学吗
近年来,深圳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一批高水平大学纷纷落地。
未来10年,深圳计划投入1500亿元,集中资源办更多高水平大学,力争到2025年高校数量达到20所左右、在校生超过25万人,成为高等教育强市之一。
中山大学牌楼、主校门、中山先生雕像、图书馆……未来,在深圳校区的校园里,这些标志性建筑、独具特色人文景观将随处可见。同时,这些建筑连成的中轴线将贯穿校园,与广州校区和石牌旧校区遥相呼应。
在校园开工建设之前,学院建设和招生培养工作此前已经展开。2016年6月,深圳校区临床医学专业启动招生,当年实际招生近200名。2017年,深圳校区医科和工科10个专业面向全国招生,招收了约1450名本科生。
今年深圳校区10个专业拟面向全国招收1500名本科生,硕士生招生已经完成,录取人数近300名,博士生招生还在进行之中。深圳校区校园预计于2020年和2021年分两批交付使用。深圳校区的学生,目前暂时在广州校区培养。
2015年,中山大学确定到深圳建设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形成“三校区五校园”格局。这个格局正对应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三个最重要的增长极:广佛、港深和珠澳。但与广州校区、珠海校区不同的是,深圳校区将重点布局医科和“新工科”。
“新工科”是啥?简单来说,就是针对新兴产业的专业,比如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云计算等,也包括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
“中大帮深圳办高水平医院,深圳帮中大办高水平工科。将来中大文理医工都会是一流的。”中山大学校长罗俊表示,医科是中大的“金字招牌”,工科是中大现阶段的“短板”。深圳校区布局8个医科和新工科学院,其中新工科发展对中大建设一流大学来说,非常关键。
目前,中山大学在深圳校区成立了航空航天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材料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智能工程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深圳)、药学院(深圳)、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医学院共9个学院。
“深圳在创新驱动方面走在国内外前列,在深圳建设新兴工科有地缘之利。而中山大学的医科一直是精英教育,办学质量很高,在深圳发展医科,可以更好地适应深圳这座世界级特大型城市的需要。”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表示。
根据深圳市政府与中山大学签署的《共建世界一流大学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10年左右努力,将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传承中山大学办学传统、若干学科水平居于国内国际前列、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校区,成为支撑引领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辐射亚太地区的高层次创新人才重要培养基地。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建设是深圳高等教育发展全面上水平的里程碑事件。深圳市长陈如桂在启动仪式上表示,深圳计划未来10年投入1500亿元,集中资源办更多高水平大学,力争到2025年高校数量达到20所左右、在校生超过25万人,成为高等教育强市之一。
近年来,深圳高等教育迎来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2012年以来,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共5所高校获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招生。深圳全市现有高校13所、全日制在校生9.67万人。
推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深圳的“秘诀”之一,就是引入知名高校合作办学。2017年9月,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举行开学典礼,迎来首批113名本科新生。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国内名校,将建设深圳校区;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深圳墨尔本生命健康工程学院等特色学院建设正在加快推进。
第二条“秘诀”,就是努力高起点筹建本土高校。例如,借鉴德国、瑞士等世界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经验,高标准、高起点筹建深圳技术大学。深圳技术大学(筹)是深圳“十三五”期间重点打造的一所本科及以上层次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2017年9月,学校依托深圳大学应用类专业,已实现首批招收226名学生。
陈如桂说,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全面启动建设,意味着深圳在新的起点上建设高水平大学、打造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有了新进展、新气象、新突破。深圳必须把优先发展高等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机制,加快补齐深圳高等教育的短板。
4. 如何评价中山大学建深圳新校区之举
中山抄大学深圳校区,是继袭中山大学东南北校区和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之后的第五个校区,成立于2015年,坐落于深圳市光明新区,首届学生将于2016年招生,由于深圳校区2017年才能完工,所以前两届学生将现在广州校区学习。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将重点发展医科和工科两门学科。在医科上,除了科学研究外,深圳市和中山大学还将合作在深建设三所高水平的附属,其中,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即将签约。而未来,3家附属将新增1万张病床,缓解深圳人就医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