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升本科 » 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

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

发布时间: 2023-01-04 03:41:21

㈠ 高校劳动课程教育实施方案

劳动力的买者消费劳动力,就是让劳动力的卖者为其提供劳动。”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高校劳动课程 教育 实施方案 ,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校劳动课程教育实施方案1

一、指导思想

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国际sw游行日”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本活动坚持紧密结合共青团工作实际,以“永远跟党走”为主题,活跃团的生活,增强团的凝聚力。国际劳动节的意义在于劳动者通过斗争,用顽强、英勇不屈的奋斗精神,争取到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民主的历史性进步,这才是 五一劳动节 的精髓所在。所以,人们才这么注重劳动节。

二、活动目的

1、以到寝室、教室、包干区捡垃圾和主题讲座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自觉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通过劳动,来体会劳动最光荣的道理,为我们 毕业 生将来服务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3、增强团的凝聚力。作为共青团优秀分子应该在各项活动中其带头作用,并引导大家向团组织靠拢,做一个优秀的共青团员。

三、活动原因

由于寝室、教室、包干区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地点,是我们的家,活动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放松心情,生活中这个家的同学数量众多,人流量过大,平时有的同学不注意就随手乱扔垃圾,让我们的家变了样,我们要以行动证明我们的家园必须好好爱惜、保护。

五一是劳动者节日,劳动最高荣,让高职学生参加此活动来提高个人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团的凝聚力。

四、活动方式

1、教室、寝室大扫除, 包干区捡垃圾。

2、在教室举行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的班会。

五、活动时间

20_年5月

六、活动对象

技师汽修1204班全体同学们

七、活动地点

教室308、包干区、寝室

八、活动前期准备

1、首先了解同学们对此次活动的看法。

2、召开班委会,并指定负责人。

3、打扫工具准备。

4、人员的通知到位。

高校劳动课程教育实施方案2

一、活动背景

为美化城市环境,锻炼同学们的劳动技能和调动人民群众广泛参加公益劳动的热情,让同学们在劳动中将“城市是我家,保洁靠大家”的考好落到实处,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素养,同时,增进同学们之间的协作能力。

二、活动宗旨

1、参与创建文明城市;

2、提高道德素养;

3、锻炼协作能力。

三、指导老师

学工办全体指导老师

四、活动地点

湖南省长沙市火车站

五、活动内容

组织宣传部成员一同乘车到达长沙火车站,联系火车站工作人员一同进行打扫和清除牛皮癣。

六、活动流程

1、20_年4月10日中午12:50在学校门口集合;

2、分配劳动工具;

3、20_年4月10日下午14:00之前到达火车站;

七、主办单位

现代管理工程系团总支宣传部

高校劳动课程教育实施方案3

一、指导思想

五月,是枝繁叶茂生机盎然的季节,是体现劳动价值和劳动美的月份,为迎接五一劳动节,我系举办五一劳动力节天香公园一日游活动。

二、活动目的

1、以捡垃圾和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自觉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通过劳动,来体会劳动最光荣的道理,为将来服务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3、增强团的凝聚力。作为共青团优秀应该在各项活动中其带头作用,并引导大家向团组织靠拢,做一个优秀的共青团员。

三、活动原因

_公园是人们观光游玩的好去处,来此观光的各地游客数量众多,人流量过大,在节假日过后,保洁人员压力倍增,散在各山的垃圾比较多。(大学 圣诞节 活动 策划书 )

五一是劳动者节日,劳动最高荣,让高中学生参加此活动来提高个人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的意识,增强团的凝聚力。

四、活动方式

1、在公园捡拾垃圾。

2、在公园举行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的比赛。

五、活动时间

20_年5月1日10时—20_年5月1日15时

六、活动对象

全体学生

七、活动地点

_公园

八、活动前期准备

1、首先发放大规模调卷,了解同学们对此次活动的看法。

3、与系老师商议相关事宜,并指定负责人。

4、与天香公园负责人联系并讨论接待问题。

5、与赞助商沟通并由其提供经费。

九、活动流程

1、早晨8点30分全体学生在个学校集合,由各学校老师布置上山工作(以10人为一小组,小组分小组长和副组长协助老师学生安全。小组长直接和老师电话联系,以防止突发情况的发生)。准备工作全部完成之后全员上车前往天香公园。

2、10点整在天香公园门口开展“我劳动我光荣”捡垃圾活动誓师大会

3、开展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的比赛。

内容:可以是赞扬劳动者的,也可以是劳模经典实例的,更可以是结合此次捡垃圾活动发表自己感慨的等。

4、由团领导颁发各优秀团员获证书,为优秀学校颁发章,给此次活动以 总结 。

十、活动励

1、此次活动为一次良好的 社会实践 活动,每个参与此实践活动的同学的综合素质评价手册都会得到始祖山风景区的认可,并加盖公章。

2、天香公园活动时享受门票免费待遇。

3、对于组织优秀的'学生将颁发优秀组织。

十一、活动经费

活动经费由赞助商提供。

十二、活动人员安排

待定

十三安全问题

1、是交通安全。如果坐公共汽车,事情相对少些。如果是自己包车,就必须提前向司机提前交代清楚:出发时间、程况、计划到达目的地时间、人数和注意事项等,以便于司机综合考虑,统筹安排,适时调整等。

2、是教育全体同学要增强安全意识。最重要的就是一般活动要集体行动,统一安排,不要各自为政。

3、是饮食安全,要注意不要暴饮暴食,注意身体。

高校劳动课程教育实施方案4

为了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开展公益劳动课教育的通知精神,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具备基本劳动素养,造就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学校学生劳动课纳入课堂教学管理。为使劳动课的组织管理工作规范化,商学院特制定《商学院大学生劳动课实施方案(试行)》。

一、成立商学院大学生劳动课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由书记、院长担任、副组长由副院长、副书记担任,成员由各教研室主任、教学科研办公室主任、党务行政办公室主任、团总支书记组成,指导教师级各班级辅导员及相关教师。

二、劳动课安排原则

1.以专业班级为单位安排

2.以年度为周期安排

三、劳动课主体对象:大一新生

四、劳动课培养目标

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大学生 基本素养 和综合素质,造就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五、劳动课的教学内容

1.环境卫生劳动教育:教室、寝室以及公共场所环境卫生劳动。

2.公益劳动教育:团学干部、志愿者组织劳动;庆典和节假活动组织的公益劳动;开学第一周和放假前最后一周的劳动。

3.专业劳动教育:实验实习劳动;帮助实验室管理员和实验指导教师开展的相关辅导、值日等劳动;重要教学活动安排的劳动。

4.劳动意识教育:维护生活学习环境卫生;自觉值日和打扫卫生;积极参与公益劳动和组织分配的劳动任务。

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家居生活劳动、公益劳动、专业劳动、劳动光荣等方面的意识和素养。

六、劳动课指导教师

(一)学生劳动课的指导教师可由辅导员、学院指定相关教师等兼任,原则上指导教师应具有高校教龄2年以上;

(二)根据学生情况和劳动课的具体要求,对学生进行编组,做好课前的组织发动工作;

(三)做好劳动课的考核工作;

(四)做好学生上课期间的安全工作;

(五)负责学生的劳动课教育教学、成绩录入等相关工作;

(六)劳动课开设期间不得违反学校的各项 规章制度 。

七、劳动课对学生的纪律要求

(一)学生应在劳动课期间应服从指导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安排,接受分配的劳动任务;

(二)劳动课期间不得从事 其它 活动,不迟到、不早退;

(三)爱护劳动工具,故意损坏劳动工具的应予以赔偿,造成不良影响的应按校纪校规处理。

八、劳动课组织

(一)学生劳动课课时和劳动时间安排

1.劳动教育课:1课时(两周),由辅导员授课。

2.日常的每周一、二、四、五日,每日按1节课计算。计4节课。

3.每周三下午集中劳动:2节课,每周日下午集中劳动:1节课。计3节课。

4.课时计算:

每周劳动班级合计劳动课时:4节+3节=7节。

每个劳动班级两周劳动课时,合计:7节+7节+1节=15节。

大型活动或学院安排的劳动课程(如环境卫生、新生接待、大型活动等每半天计劳动课3节课,晚上计3节课):由团学干部和志愿者承担,指导教师:商学院团总支书记。

第2学期,依然按此执勤顺序执行。

九、劳动课的考核与成绩处理

(一)劳动课课时与成绩:

1.累计达到30个学时(按两个学期计算,每个学期2周/班);

2.按百分制进行考评;

3.劳动课的考核工作由指导教师负责,并填写《劳动课成绩考核表》;

4.劳动课成绩由指导教师在劳动课结束后一周内录入教务处管理系统;

5.《劳动课成绩考核表》由学院存档。

(二)劳动课考核成绩

1.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成绩为不及格:

(1)劳动态度不端正,不服从安排;

(2)累计达不到30个学时;

(3)未完成所安排的劳动任务;

(4)学院认定的其他不及格情况。

2.凡成绩不及格或因故不能参加劳动课的须在《劳动课成绩考核表》“备注”栏内注明,由学院安排进入下一届进行重修,仍不及格者,不能取得学分。

3.学生因身体或其它原因不适参加劳动课的,由本人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经学院同意后,可安排免修。

4.学生因故没有完成30个学时的劳动课,可由学生提出申请参与其他公益劳动,或以社会(社区)劳动等证明材料证明其劳动表现和成绩情况。

十、劳动课作业范围

1.商学院管理的普通教室和多媒体教室环境卫生;

2.班级劳动课教学内容;

3.公益劳动;

4.志愿者工作;

5.商学院安排的其他与劳动相关的工作。

十一、劳动课经费使用办法

1.劳动课经费主要用于劳动课指导教师和劳动课管理;

2.劳动课管理:由商学院成立的“大学生劳动课管理领导小组”对劳动课指导教师考核后,依据考核评定的成绩发放经费;

3.对指导教师指导费用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指导费,每个班级两周指导经费450元;二是考核成绩优秀和良好的奖励,奖金2000元。

高校劳动课程教育实施方案5

为深入贯彻_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发挥劳动育人功能,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劳动观和成才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决定将劳动教育纳入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全校本科生中开设劳动教育实践课,现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办法。

一、基本原则

1.目标导向。促进学生学习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实际体验。通过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体验劳动感受,掌握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增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3.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劳动育人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拓展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课程设置

1.在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劳动》课,课程性质为必修课,课程模块为集中性实践环节,计1学分。

2.实行集中劳动实践和分散劳动实践相结合,第1-6学期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集中劳动实践,每次不少于4学时。

3.劳动课成绩实行五级制,成绩合格及以上者方可参加毕业审核,成绩不合格的应当重修。

三、教学形式

1.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会、劳模 报告 会、劳动技能展演等,强化学生劳动自觉与责任感;

2.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俱乐部活动,进行手工制作、电器维修、室内装饰、学习帮扶等实践活动;

3.结合专业教育组织学生参加劳动活动,如打扫教学实验场所卫生、教学实验设备管理维护、寝室内务整理等;

4.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非营利性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5.组织学生参加与学校建设与管理等有关的执勤活动;

6.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作;

7.其他与劳动相关的学习、实践活动。

四、组织实施

1.劳动教育由学生所在学院组织实施,学院应安排专人负责劳动教育,包括开展劳动课教学和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做好劳动 安全教育 、负责学生劳动安全和过程管理、负责评定学生劳动表现及等级鉴定等。

2.学生所在学院要做好开展劳动教育的宣讲工作,根据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安排贴近学生生活的劳动课程和劳动实践活动,并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劳动教育实践的安排与管理。

3.学生所在学院要做好学生劳动安全保障工作,不得组织学生参加高空作业、严重污染、辐射大等易对身体或心理造成危险或危害的劳动任务。

五、纪律要求

1.所有学生都应认真学习劳动课教学内容,积极参加劳动学习与实践活动。

2.劳动课期间学生要坚守劳动岗位,遵守劳动纪律,禁止利用劳动课时间从事其它与劳动教育无关的活动或私自外出。

3.学生在劳动课期间不得无故缺席,不得迟到、早退,原则上不允许请假。确需请假者,应严格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办理。

4.劳动课期间应服从指导教师或带队教师的安排,认真完成劳动实践任务。

5.劳动课结束后应认真总结 经验 教训,提交 总结报告 ,切实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六、考核要求

1.劳动教育实践从学生的劳动态度、出勤情况、劳动任务完成情况三个方面进行考核,考核实施细则由学院确定。劳动课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

2.学生所在学院负责劳动课成绩管理,根据学生在校期间劳动表现,于第6学期末指定相关人员在教务管理系统录入成绩,成绩合格即达到该门课程修读要求。

3.确实因身体原因无法参加劳动教育实践者,经所在学院同意,并在规定的劳动时间内完成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可取得劳动课成绩。

4.劳动态度不积极、劳动表现差或劳动课不及格者在各类评优评先及评奖活动中实行一票否决制。

七、其他

1.本办法自20_级学生开始执行。

2.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高校劳动课程教育实施方案相关 文章 :

★ 2022幼儿园园长开学工作计划最新精选5篇

★ 2022校园学雷锋主题活动方案5篇

★ 2022个人年度述职工作总结

★ hr年终工作总结和计划2021年10篇

★ 五四青年节工会活动方案10篇

★ 幼儿园未来发展计划

★ 幼儿园德育工作计划5篇

★ 关于劳动的班会活动方案

★ 主题实践活动方案

★ 2021年小班上学期班务计划

㈡ 体育教育专业开设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学什么

体育教育专业开设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学什么

1.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课程设置上,课程设置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为了适应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适应社会对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重庆三峡学院体院在执行2003年的《课程方案》过程中,积极改革教育思想、优化教育观念、拓宽专业基础、培养学生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对课程设置进行大胆的探索与实践。笔者主要从课程分类、课程学时与学分、课程结构比例、课程开设情况和教学实践等方面对课程设置现状进行分析。

1.1课程分类分析

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结构一般分为必修课、选修课两大类。各校在制订教学计划时,为能够更科学地安排课程,便于教学与管理,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划分课程。重庆三峡学院课程分为校级公共必修课、基础课、专业课、模块课、选修课、验证课和实践创新课。

1.2课程学时、学分分析

我国2003年的《课程方案》中,各类课程课内总学时为2600-2800学时(三峡学院体院2336学时),除公共课约占720学时(按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外,按1900到2100学时(三峡学院体专880学时)、100到110学分安排专业课程,各高校可依据《课程方案》中规定的学时数上下浮动10%。

课程学时分析,重庆三峡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学时2336学时,其中校级公共必修课552学时,占总学时比例的23.6%;基础课312学时,占总学时比例的13.3%;专业课开设880学时,占总学时比例的37.7%;模块课开设376学时,灵活性较强,其占总学时比例的16.1%;选修课开设128学时,占总学时的5.5,其中校级公共选修课没有计算在内,按照要求,每个学生还应该选择4门选修课或者达到8个学分。

课程学分,分析学分制管理是现代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发展和改革的必然趋势。重庆三峡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学分设置情况如下: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学生修完193.5个学分,其中校级公共必修课39.5个学分,8门课程,中国近现代史2学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3学分;形势与政策2学分;大学英语17学分,大学计算机3.5学分,大学语文4学分。

1.3课程的开设情况分析

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课程是指规定以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培养下一代。重庆三峡学院课程开设情况如下:校级公共必修课、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实践创新课,还有可供灵活选择的模块一、二六大类。课程开设达86门,其中包括校级公共必修课为8门,基础课9门,专业课16门,可供选择的模块一、二各5门,选修课19门,验证课13门,实践创新课11门。

2.学生技能情况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自己的师范生技能满意度不高。调查的结果显示:在体育课堂教学能力方面,47.47%的学生认为自己在课堂教学能力等级在较好级以上,12.21%的学生选择好,35.26%的学生选择较好,3.1%的学生选择差。其中体育课堂设计能力方面12.90%的学生选择好,30%的学生认为较好,4.5%的认为自己的体育课堂设计能力差;12.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教案转向能力好,31.5%的学生认为较好,4.3%的对自己的教案撰写能力特别不满意选择差;问及“您的到技术讲解方面的能力如何”时,只有4.6%的学生选择了好,有8.6%的学生选择差,39.7%的学生选择较好,选择一般的学生占44.3%。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笔者通过调查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及老师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调查学生的体育教育技能并结合分析课程设置结构,结果显示:师生都认为课程设置需做调整,调整学科设置的顺序,合理分配课时比例,尤其是术科课程和学科课程的课时比例,选修课与必修课课时比例等。

3.2建议

在“健康第一”和“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指导下,结合三峡学院学生的特点,合理分配课程比例。结合各个学科的特点,各个课程之间的联系,以及中小学生的特点合理调整课程结构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结合社会需要与就业前景,有效利用学校资源,增加专业术科课时比例。

建立有效的监督、指导及评价机制。近些年由于高校扩招,高等教育逐渐面向大众化。伴随而来的就是教育资源不足,教学质量跟不上扩招的步伐。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整合现有资源,通过建立高效的监督、指导和评价机制,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学实践中落实人才培养的要求。

坚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原则,在教学实践中及时发现问题,建立一个纵向的意见搜集机制,对历年毕业生进行调查,达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的目的,这对重庆三峡学院体育学院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

自考本科需要考哪些课程这些课程怎么设置

网络题主您好,自考本科专业通常安排的科目数量有12-20门左右,由于考生选择的专业不同,自考本科不同专业,安排的考试科目是不一同。
1.公共基础课
所有自学考试专业,或,类似专业的考生都需要参加考试课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英语(2)》、《政治经济学》等。
2.专业基础课
这类自学专业科目是考生应学习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基础课程是为自考生可以更好掌握好专业知识,学习专业相关的科技。
3.专业课
与报考自考专业知识和技能,有直接相关的基础课程。
4.选修课
选修科目的选择是有限制的,只能在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课程内选择。
致学在全国多地设立校区,为更多的人提供教育支持,推动中国教育更精益化发展,为我国在线教育行业发展开辟新局面,望采纳。

㈣ 急!!请教: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学本科专业课设置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金融专业2011级的培养计划:

一. 通识教育课程(至少 70 学分)

(1) 思想政治理论课(14学分)
1061018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学分
1061019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学分
1061020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4学分
106102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学分

(2) 体育课(4学分)
第 1-4 学期的体育(1)-(4)为必修,每学期1 学分;第5-8学期的体育专项不设学分,其中第 5-6 学期为限选,第 7-8 学期为任选。学生必须取得第(1)~(4)学期规定的学分,完成第 5、6学期的体育课程并通过考核,否则不能取得本科毕业资格。

(3)中文(4学分)
学生应在大一修下列两门中文课。
10510072 中文写作 2学分
10510082 中文沟通 2学分

(4) 大学英语(8学分)
学校开设《大学英语》综合课程,必修 8 学分,安排在1~2 年级,每学期必修 1门,其中必修课组的课程至少占 4 学分。学生入学进行英语分级考试,分 4 个级别,建议进入相应级别的“学术英语读写”或“学术英语听说”课程学习,也可选修必修课组的其他课程。(见附件)
按英语分级考试成绩,达到一定要求的同学也可选经管学院单独开设的中级英语口语和中级英语写作课程,替代英语必修课组的 4学分课程。

10640952 中级英语口语 2学分
10640962 中级英语写作 2学分

 英语水平 I考试
清华大学英语水平(I)考试作为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水平检测,学生必须在完成
四个学期的英语课程学习之后,于第三学年秋季学期开始报考。考试成绩以等级记录(清华大学英语水平 4-8级,8级为最高等级),不计学分。

(5) 数学与统计课(15 学分)
学生在A组、B组、C 组中选一组。理科生不能选C组。各组学分不同,未达到 15
学分,用其他任选课学分补齐。选修数学双学位概率论、数理统计两门课,可不再选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A组(理科加强组):(18学分)
10421055 微积分A(1) 5学分
10421065 微积分A(2) 5 学分
10421094 线性代数(1) 4学分
1051013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4 学分
注:可选数学系的“数学分析”(1)~(3)和“高等代数与几何(1)”替代微积分和线性代数课程。
 B组(理科组):(15学分)
10420874 一元微积分 4 学分
10420884 多元微积分 4学分
10421123 线性代数 3学分
1051013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4学分
 C组(文科组):(13学分)
10420963 大学数学(1)(社科类) 3学分
10420973 大学数学(2)(社科类) 3学分
10421113 线性代数(社科类) 3学分
1051013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4学分

(6)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24 学分)
经管学院学生应必修下列前五门课程,在物理学导论和物理学概论中任选一门。
10510103 西方文明 3学分
10510123 中国文明 3学分
30611683 心理学概论 3学分
10510173 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推理 3学分
10450012 现代生物学导论 2学分
10430205 物理学导论 5学分
10431014 物理学概论 4学分

还应在学校或学院开设的“中国与世界”系列课和“艺术与审美”类课程中各选一门课程,完成本课组要求的学分。
10510112 中国与世界:法律传统 2学分
10510142 中国与世界:理想社会 2学分
10510152 中外艺术史 2学分
00611843 艺术史导论 3学分
00781872 西方古典音乐文化 2学分
00802762 外国美术史 2学分

每学期开设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及核心课程目录详见当学期选课手册。

文化素质教育讲座
经管学院学生应按学校规定完成 1-2学分的《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

(7)新生研讨课(1学分)
经管学院学生在大一春季学期必修一门新生研讨课。
30511021 新生专题研讨 1 学分

二.专业相关课程 (共 50学分)
(1) 专业基础课 (11学分)
1 30510833 经济学原理(1) 3学分
2 30510803 经济学原理(2) 3学分
3 30510123 会计学原理 3学分
4 30510842 信息管理导论 2学分

(2) 专业课(39学分)
C组(经济与金融,含保险)
选择经济与金融(含保险方向)的学生,下列第 1-8 课程为必修课,共计 23 学
分;其余学分可选修下列第 9-49 课程和 A 组、B 组中的任何课程。选择保险方向的
学生除本课组的必修课外,还需必修第 44-49 课程。

1 30510743 中级微观经济学 3 学分
2 30510763 中级宏观经济学 3 学分
3 30510973 计量经济学(1) 3 学分
4 30511053 公司金融 3 学分
5 40511033 政治经济学 3 学分
6 30510073 公共财政学 3 学分
7 30510182 投资学 2 学分
8 30510523 货币银行学 3 学分
9 40510323 中级财务会计(1) 3 学分
10 30511003 经济统计学 3 学分
11 40510763 国际经济学 3学分
12 30510953 经济思想史 3 学分
13 40511103 博弈论 3 学分
14 40511242 公司金融案例分析 2 学分
15 40511133 计量经济学(2) 3 学分
16 30510863 发展经济学 3 学分
17 40510403 经济控制论 3 学分
18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 3 学分
19 卫生经济学 3 学分
20 40511072 经济学专题研究 3 学分
21 经济学理论与实践 2 学分
22 40510652 组织设计与人力资源经济学 2 学分
23 20510052 随机过程 2 学分
24 30511033 金融经济学导论 3 学分
25 40511123 金融学专题研究 3 学分
26 金融学理论与实践 2 学分
27 40511202 国际商务 2 学分
28 40511192 房地产金融 2 学分
29 30511013 国际金融市场 3 学分
30 40511082 金融风险管理(英) 2 学分
31 30510422 中国近代经济史 2 学分
32 30510883 经济增长(英) 3 学分
33 40510943 产业组织理论 3 学分
34 40510973 劳动经济学 3 学分
35 40510983 中国经济专题 3 学分
36 40511003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英) 3 学分
37 10510064 实分析 4 学分
38 40510293 金融工程导论 3 学分
39 40510673 实证金融学 3 学分
40 30510962 金融机构(英) 2 学分
41 40511223 行为经济学 3 学分
42 固定收益证券分析 2 学分
43 公司估值 2 学分
44 30510983 风险管理与保险概论 3 学分
45 40510713 精算学基础 3 学分
46 40510633 人身与健康保险 3 学分
47 40510682 社会保险 2 学分
48 40510693 财产与责任保险 3 学分
49 40510723 保险经济学 3 学分

三. 任选课程(至少20 学分)
学生可以选修清华大学内任何院系的任何课程。经管学院开设的任选课程包括:
1 40511061 人生规划与发展 1 学分
2 31510042 工业生产概论(1) 2 学分
3 31510052 工业生产概论(2) 2 学分
4 30510732 管理学原理 2 学分
5 30510912 商务沟通(英) 2 学分
6 40510962 职业发展规划 2 学分
7 40511012 商务案例分析 2 学分
8 40511022 全球化商务管理实践 2 学分
9 30510702 商法原理与实务 2 学分
10 40511112 商业战略 2 学分
11 30510992 战略管理 2学分
12 30510812 营销管理 2 学分
13 10510091 商业社会与现代中国 1 学分
优秀人才培养计划项目:
14 40511151 优秀学术人才培养计划 1 学分
15 40511161 优秀人才领导力培养计划 1 学分
16 40511171 优秀创业人才培养计划 1 学分

四. 实践环节(15学分)

1 12090043 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 3 学分
2 10640852 大一外语强化训练 2 学分
3 40510773 管理实习 3 学分
4 40511252 学术训练或企业实践 2 学分
专业实习: 5 学分
5 40510485 课程设计(信息专业)
6 40510275 会计实习(会计专业)
7 40511215 经济与金融(含保险)
实习

五. 综合论文训练(15 学分)
综合论文训练不少于12周。第七学期末选定指导教师,集中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
40510620 综合论文训练 15学分

㈤ 北京工商学院本科文秘专业有哪些课程

文秘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结构
文秘专业职业人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的结构分为四大板块:

(一)公民素养课程

该类课程主要包括: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高职英语;4、体育;5、计算机文化基础;6、形势与政策;7、国防教育与军事训练;8、卫生健康教育;9、心理健康教育;10、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总学时为:544 学时。其中实践教学环节2484学时。

(二)专业技术课程

该类课程主要包括:理论课、实务课、技能实训课、岗位实习四大类。

1、理论课:普通逻辑基础、管理学基础、秘书工作法律基础、秘书学基础、会计学基础、市场营销学、大学语文、文学名著欣赏。

2、实务课:公共关系实务、办会实务、办公室事务与管理实务、秘书写作实务。

3、技能实训课: 普通话训练、信息与档案、口才训练、形体训练、职业形象与礼仪、计算机文字处理实训、办公自动化实训、书法与速记实训、秘书英语、摄影摄像实训等。

4、岗位实习:凯旋街道实习。

总学时为:2203 学时。其中实践教学环节1515学时。以下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和优势课程:

1、专业核心课程

(1)秘书学基础

本课程为本专业的理论课,主要讲授秘书机构的设置与职能、秘书人员的素质和秘书工作的基本内容、性质、作用、原则、要求、方法、程序等,使学生较系统了解和掌握秘书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明确其他秘书专业课与该课程的内在关联,启发学生建立系统的秘书知识结构,并树立起科学的秘书服务理念

(2)秘书写作实务

本课程为本专业的实务课,学生通过对秘书写作理论、秘书岗位所涉及文体的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具体的写作实践,培养学生的秘书写作能力,提高学生文字表达能力。该课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行政公文的撰制要求,能够结合现有生活、学习经历,进行十余种应用文体的写作。教学中体现以“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并引导学生在 “思维”、“思想”、“经验”等相关方面锻炼、积累,贯彻“功夫在诗外”的原则。

(3)信息与档案

本课程为本专业的技能实训课,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信息工作的内容、原则、方法,掌握办公室信息工作基本方法、原则,以有效为决策服务;通过学习、了解档案工作的内在规律,掌握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明确档案工作的内容,掌握档案管理的基本要领,能够正确运用科学方法,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4)办会实务

本课程为本专业的实务课,主要通过仿真教学,由学生实际操办10余种会议,教师通过点评,启发、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使学生能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会议类型,并按相应程序,策划好会议,并做好会前、会中、会后服务。

2、优势课程

下述课程着重于秘书“办文”、“办事”、“办会”工作的具体实施,培养学生秘书实际工作的能力。课程教学以仿真实训为主,以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相关训练项目为主。教学上体现务实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1)办公室事务与管理实务

本课程为本专业的实务课,主要针对秘书的管理性工作、特别是办公室日常事务的管理而设计。通过案例教学、仿真实训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办公室管理的基本内容,掌握办公室管理工作的原则和技巧,提高办事能力。

(2)办公自动化实训

本课程为本专业的实训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现代办公室信息处理的内容,各类型信息的处理技术与设备,办公室管理所需要的技能以及国内外办公自动化的典型系统,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工作水平,提高秘书工作效率。

(三)职业拓展课程

在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旨在增强职业发展后劲,拓展专业,提高综合素质,提高竞争优势所设置的课程为拓展课程。本专业的拓展课程分为:专业类拓展课程、公共类拓展课程、必读书籍、考级考证。

(四)社会活动课程

由学生通过以活动形式为主要载体的,实施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课程为活动课程。目的在于提高综合素质,重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活动能力。

活动课程有:1、主题班会;2、社团活动;3、公益服务;4、社会实践。

㈥ 迫切需要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培养方案!谢谢各位达人了;>

工商管理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

专业代码:110201 学科门类:管理学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具备较宽厚的学科基础,掌握管理学、经济学、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协作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实际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完善的人格;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和现代企业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掌握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人际关系沟通、协调、合作的能力和形成团队精神、实现工作目标的组织领导能力;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对外交流的初步能力;掌握现代获取、分析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自我发展能力。
三、修业年限 3——6年(标准学制4年)
四、培养方式 按专业招生培养
五、毕业及学位要求
在修业年限内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修得165学分。外语、计算机、体育、普通话等执行学校的有关规定。
六、指导性教学计划

工商管理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
全校基础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毛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8010111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2 2 34 34
80100613 形势与政策 1 1 1 15 15
8010021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4 4 4 60 60
82100113 计算机文化基础 2 2 2 4 30 30/30 60
84100113 英语1 4 4 1 5 60 15 75
84100213 英语2 4 4 1 5 68 17 85
84100313 英语3 4 4 1 5 68 17 85
84100413 英语4 4 4 1 5 68 17 85
85100113 体育1 2 1 1 30 30
85100213 体育2 2 1 1 34 34
85100313 体育3 2 1 1 34 34
85100413 体育4 2 1 1 34 34
学科基础课
11200123 微观经济学 3 3 3 51 51
11200213 宏观经济学 3 3 3 51 51
04200113 经济法律通论 3 3 3 51 51
03200223 管理学原理* 4 4 4 68 68
16200413 会计学 3 3 3 51 51
16200523 财务管理* 3 3 1 4 51 17 68
07200813 信息技术与管理 3 3 3 51 51
01200113 统计学 3 3 3 51 51
03200123 市场营销学* 3 3 1 4 51 17 68
专业基础课
01300113 微积分1 4 4 4 60 60
01300213 微积分2 3 3 3 51 51
01300313 线性代数 3 3 3 51 51
0130041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4 4 4 68 68
82300213 程序设计 4 4 2 6 68 34/34 102
03300413 ERP沙盘模拟经营 2 2 2 34 34
11302213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3 3 3 51 51
10300313 金融理论与实务 2 2 2 34 34
03301113 工业技术 3 3 3 51 51

专业课
03400213 企业战略管理* 3 3 3 51 51
03402313 现代生产管理* 3 3 1 4 51 17 68
03402413 质量管理# 3 3 3 51 51
03402513 人力资源管理* 3 3 3 51 51
03400623 企业创新管理* 2 2 2 34 34
0340 组织行为学 2 2 2 34 34
03407913 项目管理 3 3 3 51 51
03405313 管理科学 3 3 3 51 51

工商管理选修课一览表
03506213 商务与管理沟通 34 2 5
03503013 专业英语 51 3 5
03506313 预测与决策技术 34 2 5
03506413 公司治理 34 2 5
03501113 价值工程 34 2 6
03505623 公关与推销 34 2 6
03506513 工业工程 34 2 6
03511013 创业管理 34 2 6
03506613 项目管理 51 3 6
03500923 技术经济学 51 3 6
03503513 业务流程重组 34 2 6
03510913 产业政策与管理 34 2 6
03501913 现代物流学 34 2 7
03503313 现场管理 34 2 7
03510513 管理经济学 34 2 7
03510613 企业绩效评价 34 2 7
03510713 企业危机管理 34 2 7
03510813 西方现代管理思想 34 2 7
03504413 管理学研究方法 34 2 7
任意选修课 任意选修课包括人文素质类课程和跨学科类别专业特色课程两个模块,其中,人文素质类课程模块包括思想道德、身心健康、文化素质、方法、外语和科学技术等内容;跨学科类别专业特色课程包括跨学科类别的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按教学计划设置的学期开设。学生所在专业以外所有其他专业中符合跨学科类别选课要求的课程都可作为该专业的任意选修课。从第2学期起,人文素质类课程按最新课程设置实行滚动开课,并允许跨学科类别选课。学生应至少选修10学分的任意选修课,其中《大学生就业指导》为必选课,2学分,两个模块的学分要求为:人文素质类其他课程应至少选修2学分;跨学科类别专业特色课程应至少选修6学分。(具体课程见P360任意选修课一览表,学科类别见P3) 至少选修
10学分
小计 学生选修专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学分合计应达到25学分
请忽略其中的数字,这是表格的形式,上传后显示不出来。

㈦ 心理学本科课程安排

① 大学里,应用心理学都有哪些课程

心理学是一门人性学科,最为复杂最为 简单最为灵活,需要德,专,细,柔,精来相互融洽达成。

普通心理学

(1) 普通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普通心理学简史;

(2)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认知过程(感觉、知觉、注意、学习、记忆、思维、语言),心理活动的意识性特征——注意,情绪和情感,意志,能力,人格。

发展心理学

(1)发展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发展心理学简史;

(2)基本理论;

(3)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4)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与行为特点。

心理测验学

(1)心理测验学简史,心理测验的概念与分类,心理测验的应用价值;

(2)智力测验;

(3)人格测验;

(4)心理评定量表。

大学本科心理学都学哪些课程和课本

我给你一些国内的心理学专业院校比较统一的几本书吧,彭聃龄的普通心理学、李崇德的发展版心理学、郭秀权艳或朱滢的实验心理学、陈琦刘儒德的现代教育心理学、张厚粲的现代教育与统计学、戴海琦的测量学、王甦的认知心理学、侯玉波的社会心理学等等,像其他的课程用书每个学校还是有出入的

③ 心理学的本科课程

大学本科心理学的基础课程主要有:
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试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心理学史,生理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统计测量等。
心理学的本科专业,北师大和北大是不分伯仲。北大的基础心理学更强,北师的发展和教育心理学更强一些。浙大次之,主要是工程管理类的。好的心理学都在师范大学里,几乎每个地区的师范大学都有这个专业。

④ 心理学专业在大学都需要学哪些课程

心理学分为基础研究(心理学)和应用(应用心理学)两个方向,关键看所报考的是哪个方向的心理学专业:

1、一般基础研究方向的心理学专业主要学习基础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发展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心理的生物学基础)等课程;

2、一般应用方向的心理学专业主要学习基础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测验与分析、心理咨询与治疗、变态心理学(异常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课程。

⑤ 心理学专业有什么课程

心理学专业培养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部门、高等和中等学校、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心理学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学科
心理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高等数学。

主干课程
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心理测量、生理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

实践教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精神病院实习、企业管理实习、心理咨询实习、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

⑥ 自考心理学本科有哪些课程

心理学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其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思维、人格、行为习惯、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体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体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另外,它还与神经科学、医学、哲学、生物学、宗教学等学科有关,因为这些学科所探讨的生理或心理作用会影响个体的心智。实际上,很多人文和自然学科都与心理学有关,人类心理活动其本身就与人类生存环境密不可分。

⑦ 想问一下自学考试心理学专业(本科)有多少科目,我

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心理测量等。

心理学专业主干课程主要有:版普通心理学权、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心理测量、生理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精神病院实习、企业管理实习、心理咨询实习、毕业论文等,安排10--20周。专业主要学习心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心理学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进行心理学实验和心理测量的基本能力。

(7)心理学本科课程安排扩展阅读:

自学考试要求规定:

1、参加本科段考试的考生,应持专科毕业证书和本人身份证到当地该专业的报名点报名。报考与所学专科专业不同的本科,根据专业的不同需要加试相应的课程。

2、自学考试采用施考分科、学分累计的方式逐步完成学业。按照专业考试计划的要求,分课程进行考试,课程考试合格者按规定计算学分。

3、考完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并取得合格成绩,完成毕业论文或其他教学实践任务,思想品德鉴定合格者准予毕业取得相应毕业证书。

⑧ 北大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课程都有什么

北大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课程,
这个题目比较大。
可上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官网查看,
有详细介绍。

⑨ 心理学的基本课程有哪些

心理学专业课程方案

课程修读要求
1、全校公共必修课为全体学生必须修读之课程,计40学分,其中体育、军事理论和计算机(第一阶段)试行通过性考试;
2、学生必须从学校提供的公共选修课程中按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艺术类和教育科学类分别选修4、2、4、2个学分,共修读12学分;
3、学科基础课为必修课程,共设6门计22学分,前2门为学科大类基础课,后4门为学科专业基础课;
4、专业必修课程共设10门计30学分,其中带号课程为综合课程;
5、本专业设置3门双语教学课程(计划表中带*号者),不再单独设置专业英语课程;
6、专业选修课程分为限选课和任选课,学生须按如下规定至少修读44个学分:
○1 限选课修读32个学分:可从人才测评与管理和心理咨询与辅导两个模块中择其一个修读。
○2 任选课修读12个学分:学生可从本专业课程计划表中任选课模块、限选课中自己未选择的方向模块、本院其它专业提供的选修课程、学校公选课程以及外院(系)校提供的选修课程中修满学分。
7、实践环节与毕业论文为全体学生之必修课程:
○1 教育实习为8学分;
○2 毕业论文6学分,允许并鼓励学生自定选题,毕业论文实行答辩制度;
○3 另设研究与创新实践2学分,不给学时,分散安排在第5-8学期进行,研究与创新学分由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有关条例组织认定。
8、实行“教师职业技能资格证”制。
9、就业指导课以讲座形式进行,开设4—6个讲座,计1个公选课学分。

课程结构比例表
课程类别 学时数
全校
公共课
公共必修课 928
公共选修课 204
学科基础课 378
专业必修课 552
专业选修课 834/843
实践教学、毕业论文 12周
总计 2896/2905

课程方案表

心理学专业课程计划表(必修课)
课程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数

全校公共课
必修课 4400001 大学英语 16
220000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论 5.5
0100001 马克思主义哲学 2.5
220001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2
2601021 思想品德修养 1
2100058 法律基础 1
3602001 大学体育 4
6100001 计算机基础 6
8607067 军事理论 2
小计 40

选修课
人文社会科学类 4
自然科学类 2
艺术类 4
教育科学类 2
3108030 就业指导 1
小计 13

心理学专业课程计划表(一)
课程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科基础课
公共专业必修课
3800020 普通心理学 5
7109003 人体解剖生理学 3
6200001 高等数学 3
3801051 心理统计学与SPSS软件 5
3801007 *发展心理学 3
3100106 教育学概论 3
合 计 22

心理学专业必修课
3801041 实验心理学 5
3801005 生理心理学 3
3801034 *教育心理学 3
3800005 *心理学史与流派 3
3800042 人格心理学 3
3801053 心理测量学 2
3801028 认知心理学 3
3800021 社会心理学 3
3800006 心理学研究方法 3
2406001 组织行为学 3
合 计 30

实践及毕业论文
3302037 研究与创新实践 2
3105014 教育实习 8
3108005 毕业论文 6
合 计 16

心理学专业课程计划表(二)(选修课)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数

专业选修课(限选课)
方向1、心理咨询与辅导
3801000 变态心理学与心理疾病诊断 3
2801058 心理咨询 4
3801067 心理卫生学 2
2403050 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 2
2406020 精神分析治疗原理与方法 2
2406021 团体疗法与团体训练 2
2406022 行为主义治疗原理与方法 2
3801069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组织 2
3800044 人本主义治疗原理与方法 2
3302138 学习辅导 2
3100088 家庭系统治疗 2
3106007 学生行为问题与个案 2
3801052 心理测量应用 3
3800129 认知神经科学 2
合计 32
专业选修课(限选课)
方向2、人才测评与管理
3100107 计算机程序应用 4
2406005 职务(工作)分析 2
8102003 人力资源管理与策略 3
3802042 人才测评技术(上) 3
3802042 人才测评技术(下) 2
8102005 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 2
2406001 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研究 3
8100021 项目管理 2
8102101 薪酬规划与管理 2
3802041 效绩评估与效绩管理 2
6103021 计算机程序设计 2
合计 32

专业选修课(任选课)
综合性任选课
4706069 广告心理学 1
3801017 消费心理学 1
3803001 工程心理学 1
3801049 旅游心理学 1
2100152 犯罪心理学 1
3801060 心理咨询务实 3
8100023 项目反应理论与应用 2
6309008 常用仪器的性能与使用 2
8102012 人力资源项目设计与务实 3
6406011 环境心理学 1
2404009 领导行为学 1
3105069 职业指导 1
合计 18

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问题与对策论文

摘要: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直接关系到优秀教师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要直面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应对举措进行解决,以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服务于小学本科学历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文章分析了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探究了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基础教育对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安排直接关系到优秀教育人才的培养情况。为紧跟教育领域创新改革的需求,进一步培养优秀的教育人才,促进教育课程优化,做好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与优化意义重大。目前,我国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问题的存在会制约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基础领域教育改革工作的开展,解决好课程设置方面的问题并进行优化势在必行。下文对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分析。

一、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在课程实施形式、课程内容结构、教学模式上都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具体表现如下。

(一)课程结构问题

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上存在典型的结构不平衡问题。在本科学历课程体系中,多数高校必修课比例偏高(超过2/3),选修课比例较低,不受重视。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教学技能的教学人才。尤其小学教育专业本身作为典型的师范专业,更重视学生各个方面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力求培养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优秀教师。所以,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学校必须紧跟小学教育工作特点、教师专业技能需求及小学生身心发展需求、兴趣爱好等,科学合理地设置选修课与必修课,从而满足小学教育专业在学生兴趣爱好、专业能力、职业技能、文化素养等方面的诸多培养要求。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在理论课程、技能实践课程安排上普遍存在理论课程比重超过实践技能课比重的现象。同时,在音乐、美术、绘画、舞蹈、书法等艺术技能课方面着力较小,课程设置直接影响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与锻炼。结合国内本科院校情况来看,小学教育专业实践课程的比重仅仅保持在10%~25%之间,与教育专业本身实践性、操作性、应用性较强等特点背道而驰。虽然学生本身理论基础稳固,但实践技能方面不可避免地较为薄弱,形成了典型的高学历、低教能现象。课程结构设置上的不平衡直接导致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现状不符,学生教学能力培养与提高并不理想,能力与学历不相符合,同时也制约了未来教育人才对创新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与办法的应用,不利于培养高素质的优秀小学教育人才。

(二)课程内容与结构问题

在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内容设置上,通识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侧重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典型的人文教育部分。国内院校小学教育专业中,通识教育课程单纯只重视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在人文素养培养、视野拓展、创新探索精神培养与锻炼上还较为欠缺。在课程内容设置上,通识教育课程及相关艺术课程的缺乏,直接制约了学生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的提升。尤其是一些资源与条件欠缺的本科院校,在学生的培养上自然落于下乘。目前,国内的东部院校及重点院校相关课程开设比例较高且资源丰富,西部地区及各地方院校则相对缺乏。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内容普遍较为单一且缺乏新颖性,课程内部结构的设置也不合理。比如,学科基础课程作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共性教育必不可少的课程,多以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中外教育史等为主,与小学教育相关的儿童身心发展与研究课程则偏少,无论是选修课还是必修课领域涉及都不多。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未来主要从事小学教育,而这一内容的缺乏直接影响他们的从业技能与素质。虽然也有个别院校开设了相关课程,但无论是资源丰富程度还是分门别类情况都欠佳,实质性效果也欠佳。

课程内部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教育专业个性、实践性类课程。比如,国内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培养中,不同培养方向的专业教师,诸如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教师等,随着偏向的不同也有所差别。有些分类较为细致,如小学英语、美术、体育等,通过细致划分,培养各个学科的优秀从业教师;有些则以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教师为主,结构设置上以综合教育为主。另外,在教师教育课程上,诸如汉语文化。绘画基础、舞蹈美术等较为欠缺,也使得课程结构缺乏科学性。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实践类课程的缺乏及实践范围的狭窄意味着学生无法得到有效的锻炼,实践类课程的低学分、低比例设置也使学生对这类课程不加重视。还有部分实践课程流于形式,缺乏操作性与实践性,教师在课程安排上也并不尽心。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意味着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必须在课程设置上有所进步与改善,以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进步与发展。

(三)课程设置观念问题

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观念上片面追求理论知识这一问题由来已久。国内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坚持学科本位,虽然学生能获得系统、完整且全面的知识体系教育,但在育人功能的发挥与挖掘方面则颇受限制。这无疑与现代的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相背离,同时也忽略了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这一功能。过于强调理论性将会制约教育专业的进步与发展,既不利于学术研究的进步,也不利于教育实践的创新发展。整体而言,小学教育专业的育人价值与专业性得不到完整体现。

二、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完善课程设置的对策

(一)完善课程设置结构

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要积极完善课程设置结构,处理好必修课与选修课、通识课与学科专业课及教育专业课的关系,以及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的关系。在选修课与必修课方面,要走出单纯的主次之分,以功能、特色与目标进行设置。必修课解决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普遍性问题,选修课则解决特殊性问题,体现综合性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选修课要着眼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专长,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深度,贯穿本科四年教育,丰富学生学习生活的同时为其提供更多个性化教育的机会和选择。要明确认知教育专业课、学业专业课、通识教育课的地位、功能与价值,按照主次、轻重及内在逻辑关系安排课程,结合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需求来进一步优化。为突出教育专业的实践性,重点要突出教育专业课并提高其比例,面向小学教育做好教育人才的.专业技能重点培养与锻炼,提升学生的未来职业素质。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协调要注意解决好结构性矛盾,真正解决好“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问题,通过交叉设置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做到学为所用。

(二)关注儿童发展课程

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未来主要面向儿童教育,必须坚持“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开设有关儿童身心发展的相关课程,以便让学生掌握有关儿童健康成长的相关知识,为学生未来就业及职业发展服务。儿童发展课程的设置要紧跟小学教育工作的需求,围绕专业本身的教学目标,以确保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顺利掌握各类知识与技能,真正在未来服务儿童教育。要使“以儿童为本”这一教育理念深入学生内心,要将其作为小学教育专业的基本理念进行重申,确保教育理念在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中得到贯彻与实施,将有关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课程作为教学重点,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同步发展。小学教育专业要将尊重儿童、关注儿童身心需要作为学生未来的从业道德与准则。在开设课程时,重点针对这一方面进行改进,不断调整课程内容与结构,根据教学情况及就业需求对课程内容、课时安排、课程结构进行调整,引入儿童医学、儿童社会学、儿童文化学等课程,充实教学内容,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未来从业与发展提供支持。

(三)培养优秀人才

高校要积极完善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以培养科研型、反思型小学教师为目标,强化其专业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及时反思并总结经验,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在培养优秀人才方面,要积极引入现代教育理念与技术,通过应用新手段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始终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以扎实的理论知识、过硬的实践能力及先进的教育技术打造优质的小学教育,成为高素质的优秀专业人才。要围绕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目标,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建设重点,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准确定位、注重内涵、突出优势、强化特色的原则,通过优化建设方案,推进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专业发展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水平的整体提升。要面向小学教育需求,更新完善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群;深化教学研究,更新教学观念,注重因材施教,改进教学方式,完善教学手段;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完成优秀人才培养目标。

三、结语

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不少问题,如课程结构不均衡、内容设置不合理等,直接影响优秀教育人才的培养。高校要直面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领域中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与弊端,积极采取有效对策,完善课程结构,引入儿童发展课程,培养优秀人才,构建科学合理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促进本科学历小学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丽芳.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及构想[J].新教育(海南),2014(3):26-26.

[2]蒋蓉,李金国.六年制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依据及原则[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38-142.

[3]赵东金.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数学课程设置的本源性分析[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4(4):29-32.

[4]任德华.我国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现状、问题与思考[J].学理论,2015(17):136-137.

[5]陈朝晖,欧阳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下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的反思: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为例[J].现代教育论丛,2014(1):88-91.

[6]丁吉红.民族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应用型课程设置方案探究: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19):109-110.

㈨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和课程改革方案

①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有哪些

//210.29.192.25/againLearning/articleView.aspx?id=92
给你来参源考这个

②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设置的学历层次和类型有哪几种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设置有专科和本科两个层次,在专业考试计专划中又分为专科属、本科(专、本衔接,分为基础科段和本科段)、独立本科段三种类型。
专科专业(A):总体上与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同类专业的水平相一致,专业的考试课程不得少于16门,并完全按照专科要求设置课程,总学分数不低于70学分,其中理论课考试课程门数一般不少于15门。专科专业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应用性,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保证必需”,强化实践技能的训练和考核。
独立本科段(B):是为各类高等教育形式专科毕业生继续学习而设置的本科学历层次专业,总体上与普通高等学校同类专业本科的水平相一致,专业理论考试课程一般为12门左右总学分数不低于70学分。
本科(专、本衔接)(C):总体上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同类专业的水平相一致。本科分为两段,即基础科段和本科段,其课程全部按本科要求设置,基础科段可直接与本科段衔接。本科累计总学分数为126分左右,理论考试课程一般不少于22门;其中,基础科段的学分数不得低于70学分,理论考试课程一般不少于13门,全部通过基础科段课程考试后,可按规定颁发专科毕业证书。

③ 自学考试专业调整的依据和目标是什么在哪里报名好一些呢

你可以抄去招考网上看看关于自考的一些介绍,楼下的写得也很清楚。至于去哪里报名这个问题就要看学生个人的情况。如果你自己自学也觉得没有问题的话,那么就在规定时间里自己在报考网上报名就可以了,只是报名的话只要能报,哪里都关系不大。

④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科目

如何快速通过自学考试?
如何快速通过自学考试,第一、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专业。
当今社会是无情的,要想立足,必须会别人不会的。因此,选报专业应选择难度大一些的专业,如计算机、电子、律师、英语、会计等。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的教育总是与实际错的太远,故不能保证您学完以后,就可以投入实战。但这些的的确确能学点东西,虽然自学文凭与普通文凭还是有差别,但真功夫就是真功夫,不论找工作还是其它,这东东就是比那些可有可无的专业要强得多,腰板就是要直一些。
如何快速通过自学考试,第二、劝诫想直接专科报考研究生的朋友。
说一句不中听的话,那就是“赖蛤蟆想吃天鹅肉”,不管你信还是不信!当今体制决定了,您不信也得信。虽然国家表面上可以让报考,但真正能够让报考的院校有几多呢?姑且不说专科生必须工作两年以上这个条件,仅有的这些院校自己又出台了不少限制。如要求英语通过了国家四级考试、加试所报专业X门本科课程,并且各门课程分数不能低于XX分、在省部级发表了X篇论文等等。仅发表论文一项就足以让您死悄悄,对专科生的要求,比“正规”院校的本科生要求还要高几个数量级。总之,“不拘一格降人才”那是地道骗人的鬼话。(注:不过视情况,有些大学条件可能比较宽松些)
如何快速通过自学考试,第三、专科报本科的朋友。
如果您的专科与所报本科专业不同或相近的话,你就面临着要加试所报专业的专科课程X门。千万万不要犯幼稚病,不要误认为报名都通过了,到时候本科课程一过关,毕业论文一写,便可拿毕业证了。要知道,最后办本科毕业证是在省自考办,还必须专科毕业证的原件,不够条件再退回,那时就晚了,连办证费都不会退。当然,如果您不是专科毕业或专科毕业证有问题,到时候您就更惨了。此外,加试课程与本科课程的考试没有谁先考,谁后考的问题,也不用再办个专科准考证,用本科准考证直接报考加试课程就可以了。
如何快速通过自学考试,第四、免考注意事项。
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考试通过的话,可以申请外语考试的免试;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或二级通过了,可以申请相应计算机公共课程的免试。关于上述,我想谁都知道,我就不多说了。下述您可能就不知道了:免考必须先到当地自考办,再由省自考办办理相关免考手续。并不是说您够免考条件,就可以高忱无忧了,没办手续,即使课程考完了,毕业证也到不了手。此外,免考审核很严,对于想免其它专科加试课程的,必须要求课程名称完全一致,并且要有该门课程成绩证明(如档案中的毕业生成绩单)。因此,强烈建议,要早办免考手续,不然到最后就晚了。要知道,免考手续一年办两次,并不是随到随办,搞不好,您就可能推迟一年毕业了。对于可能够免试条件,又可能不够免试条件的课程,建议您作两手准备,即办免考手续,同时也报名参加此课程的考试。

⑤ 自学考试有哪些专业

自学本科考试可以报考以下专业:

1、汉语言文学专业。

2、行政管理专业。

3、金融专业。

4、商务管理专业。

5、会计专业。

6、法律专业。

7、英语专业。

8、学前教育专业。

(5)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和课程改革方案扩展阅读: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开考专业,一般应在普通高等学校的专业目录中选择确定。专业考试计划的内容包括:指导思想、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学历层次与规格、考试课程与学分、实践性环节学习考核要求、主要课程说明、指定或推荐教材及参考书、其他必要的说明等。

自学考试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

1、公共基础课:所有专业或者同类专业应考者都必须参加的课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英语(二)》、《政治经济学》等。公共课虽然不一定同所学专业有直接联系,但它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内容提供方法论不可少的课程。

2、专业基础课:该专业考生要学习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基础课是为了应考者掌握专业的知识,学习专业的科学技术,发展我们有关能力打下基础。像工商企业管理(本)专业中的《管理学原理》和电子商务专业的《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这类的,就属于基础课了。

3、专业课:同专业知识、技能直接联系的基本课程(简称专业课)。

4、选修课:有限制的选择自己需要的科目进行学习。选修科目的选择是有限制的,只能在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课程内选择。简单说就是给我们一些选修科目,自己挑着学。考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想考的科目。

5、实践性环节。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⑥ 自考跨专业不再设置加考,毕业前报名的毕业后有同等待遇么

如果按照那份文件的要求,跨专业的话就不用再加考其他课程了。以前自考跨专业考的话,是要加考一定的课程的。

⑦ 自考三种专业类型有什么区别

高等教育自学考的三种专业类型为专科、本科、独立本科段,它们的区别是:

1、层次不同

专科段属于专科学历;本科段属于本科专业的一部分;独立本科段属于本科学历。

2、文凭不同

专科段取得专科毕业证书;本科段和独立本科段取得本科毕业证书。

3、起点不同

专科段是独立的、封闭的、完整的自学考试专业类型,与同专业的独立本科段没有直接的衔接的关系;

本科段包括基础科段和本科段两段,接受已经取得专科学历的人继续学习,参加独立本科段和本科专业学习的人,最终均可获得本科学历,还可申请并获得学士学位。

独立本科段是专科层次起点基础上又独立于专科层次的自学考试专业类型,为已经取得专科学历的人继续学习而设置的。



(7)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和课程改革方案扩展阅读

自学考试对专业类型划分的简化规定

专科、本科(基础科段和本科段)、独立本科段这种专业类型划分模式是一种标准的专业类型划分模式,好多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自学考试管理机构(例如:北京市、上海市、吉林省、广东省)也是按照这种专业类型划分模式进行实际工作的。

但还有一部分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自学考试管理机构(例如:天津市、安徽省、湖北省)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完全采用这种标准的专业类型划分模式,而是将专业类型统一简化为“专”、“本”。

这里的“专”即是指基础科段和专科,“本”即是指本科段和独立本科段。不论是实行标准的专业类型划分模式还是实行简化的专业类型划分模式,在专业管理上,大多数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自学考试管理机构对基础课段和专科、本科段和独立本科段实行的都是相同的管理。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开考专业,一般应在普通高等学校的专业目录中选择确定。专业考试计划的内容包括:指导思想、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学历层次与规格、考试课程与学分、实践性环节学习考核要求、主要课程说明、指定或推荐教材及参考书、其他必要的说明等。专业考试计划实行课程学分制。

⑧ 山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课程设置上面的专科段和本科段是什么意思

1、可以报考本科段的英语专业。

2、专科段是全部课程合格后发给专科毕业证书,本科段是全部课程合格后发给本科毕业证书。高中毕业生只能先读专科段,等毕业再读本科段。大专生才能报读本科段的专业。

热点内容
深圳大学光学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发布:2025-05-20 21:25:12 浏览:649
北京民族大学宿舍女生 发布:2025-05-20 21:14:22 浏览:482
2014重庆大学博士申请考核制 发布:2025-05-20 21:07:55 浏览:327
美国大学春季开学时间表 发布:2025-05-20 21:03:30 浏览:487
本科生二笔 发布:2025-05-20 20:53:17 浏览:966
郑州大学毕业时间 发布:2025-05-20 20:52:19 浏览:275
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外国语学院 发布:2025-05-20 20:47:35 浏览:487
贵州大学宁梅教授 发布:2025-05-20 20:47:30 浏览:739
上海交通大学王勇副教授 发布:2025-05-20 20:45:34 浏览:723
和研究生导师沟通 发布:2025-05-20 20:43:58 浏览: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