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经济学院都有什么专科
A. 石家庄经济学院有专科没多少分能进
有专科,叫石家庄经济学院职业技术学院。
今年河北省本一本二分数线已经出来了。但是比往年都要低。
专科线相应也会降低,今年石经院专科分数线应该。。。。。400以上的话再报吧。
B. 石家庄经济学院的专科怎么样会计专业怎样
天下专科一个样,这个学校就是很普通的学校。石家庄经济学院第一专业是地矿,第二就是会计了,要是从校内专业比较的话,会计还是不错的。希望有帮到你^
^
C. 石家庄经济学院相关院系
学校隶属关系:河北省电话:0311-7208009
学校所在地:石家庄市槐南路302号传真:0311-5882562
邮政编码:050031网址:http://www.sjzue.e.cn
石家庄经济学院(原河北地质学院)始建于1953年,原隶属国土资源部,2000年经国家高教体制改革,现为中央与河北省共建,以河北省管理为主。建校五十多年来,学校已成为一所面向全国招生、就业,具有经、管、理、工、文、法六大学科的普通高等学校。其中地学类无论是师资队伍、实验设备、专业设置都比过去有了更大的发展。各专业为国家培养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等不同层次科技人才35000余名。目前在校学生21000余人,其中地学类学生有1940人。学校含地质类专业的有资源学院、工程学院、勘查学院和宝石与材料工艺学院。
资源学院
一、专业设置与培养目标
1.资源勘查工程(本科)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为国家管理专业点,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该专业培养具备地质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地质调查的室内外工作方法,具有对矿床地质,矿床分布规律等综合分析研究的初步能力,能在资源勘查、开发与管理等领域从事固体、液体、气体矿产资源勘查和评价及管理等工作,并了解全球矿床资源动态信息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地理信息系统(本科)
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地理信息工程培养目标为具备有扎实的外语基础和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和地图制图技术的基本技能,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在资源环境、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土地利用、自然灾害预防与预报等部门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3.矿产普查与勘探(硕士点学科)
我院自1986年开始与中国地质大学等院校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已有近20年的历史。主要学科有岩石学、矿床学、地层古生物学等。2004年我院开始自主招收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有地幔热柱成矿、油气盆地分析与勘查、资源环境综合信息勘探。
二、教师队伍建设
资源学院现有教职工27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6人,博士学历4人,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1人,国土资源部跨世纪人才1人,全国高等院校骨干教师1人,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4人。学院特聘有李廷栋院士、翟裕生院士、陈毓川院士、裴荣富院士、戴金星院士,以及张洪涛教授、毛景文教授、侯增谦教授、李院生教授、郝梓国教授等不定期来院讲学,任教。
三、人才培养
学院根据社会需求十分重视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继承学校传统特色培养即懂法又有经济头脑的地质学科多用型人才。
50年来,资源学院(原地质系)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3000多人。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地质学家和政府部门管理者。近年来学院每年招生数为120~150人,在校生480人,毕业生就业率近几年达98%以上。我院毕业生素有能吃苦耐劳,基础功底扎实之称,受到用人单位欢迎。毕业生十分抢手,就业形势十分喜人。毕业生主要流向南方地勘单位、铁路、建筑、政府部门和教学单位。许多本科生毕业后继续报考研究生,也取得显著的成绩,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以及有色、煤炭、冶金等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都有我院大量的毕业生。
数年来毕业生研究生考取率为18%~22%,报考生的研究生考取率约50%左右。
1)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业务要求是在学习数理化外语计算机的基础上,掌握基础地质、应用地质和现代资源勘查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进行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资源普查勘探的室内外工作方法:熟悉国家有关矿产资源和环境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对区域地质、矿产地质、成矿地质条件、矿产分布规律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的初步能力和对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等现代化勘探方法的结果进行地质解释和运用的能力,具有对资源环境做出评价和规划的能力及对矿产资源经济分析、综合评价和管理的能力。
2)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业务要求是全面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整体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应用等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科研和管理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的操作和使用方法,以适应未来地理信息科学和遥感信息科学科研,教学和管理人才的多方面知识需求,将信息技术与地学结合培养交叉学科管理复合型人才。
四、学科建设及特色
学科建设是学院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目前我院构造地质学为省级精品学科,岩石学、普通地质学为校级精品课程。学院专家教授一致认为要以地质学为基础,选择新的学科生长点,发展新的优势专业,以资源环境学科为主线,发展生态类综合地质学科群,使似发展的学科应具有前瞻性、实用性。
五、实验建设
我院历来重视实验建设,现有7个教学实验室,有先进的偏、反光显微镜,一个综合性检测实验室,有大型X粉晶衍射仪、质谱仪、同位素测定、碳14测定、包体测温等。实验室配有实验老师7人,其中有高级实验师3人,工程师4人,3个科研专题实验室和国土地质调查研究所、环境评价研究所。
六、“九五”以来科学研究情况
自1996年以来,完成国家级、省部级和地方各类科研项目46项,有13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发表论文202篇,其中核心刊物64篇,年科研经费平均28万元。科研工作主要是:国土资源大调查,油、气田封闭构造,地热等级演化及其成矿作用等工作,区域主要为华北、东北及西部地区,为预测深部油、气田,多金属成矿取得了新的突破。区域地质调查也获得部级奖励。如牛树银教授的地幔热柱理论在华北地区深部找矿中取得了很好的指导效果。杜汝霖、田力富教授在燕山西段原“震旦亚界”找到9亿年前的龙凤山藻、14亿年前的桑树鞍藻、18亿年前的蓝藻原核单细胞微古生物化石,这些宏观化石的发现震动了国际古生物界。庞其清教授在非海相介形类组合的生物地层序列等古生物学研究方面,高永丰教授在板块碰撞地带成矿与岩石学研究都有突出成就。
七、国际交流与合作
我院在加强学际交流的同时,注意对外合作与学习,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丹麦、俄罗斯、蒙古、挪威、日本等十多个国家的专家合作研究进行交流,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立科技大学、蒙古科技大学共同对中、蒙、俄相接地区的地层、岩石、成矿等地质学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并举办国际学术交流,已经进行了四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工程学院
工程学院(原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已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在教学、科研工作中获得了许多成就,特别是在河北北部张宣地区找水,为我国西部开发中灾害地质的预测与防治,以及三峡工程的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专业设置与培养目标
1.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本科)
本专业为水利类,授予工程学士学位,该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及应用能力,具有坚实的水资源方面专业理论知识,能够运用先进的工程技术,在水利、国土、城建、交通等部门从事水资源,以及与水环境保护方面的勘测、评价、规划、设计、预测、预报、开发利用、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环境工程专业(本科)
环境工程专业为国家管理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本专业培养具备城市和土壤、大气、噪音、污染的防治,固体废物处理利用和排水工程,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在政府机构、市政规划、经济管理、环保、水利、城建、国土资源等部门及工矿企业、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等单位,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等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3.土木工程专业(本科)
土木工程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该专业培养具备土木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及项目开发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市政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地下工程、桥梁、水利港口、矿业等相关行业从事勘察设计、施工以及科技开发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教师队伍建设
工程学院具有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严谨,教学经验丰富,科研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37人,具有硕士、博士学历教师占总专任教师的55%。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1人,省管专家1人,获得政府特殊津贴1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学院聘请兼职教授13人,其中有我校名誉校长、中科院院士卢耀如,工程院院士张宗祜、陈梦熊、贾福海院士等,他们每年来院讲学。
三、人才培养
工程学院50年来为国家培养不同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5000余名。目前在校学生780余名,每年招生200名左右。毕业生就业供不应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比为3∶1。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15%~20%,录取率占报考人数的50%左右。我院毕业生历来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许多毕业生已是生产单位、科研院所、高校的学术带头人和技术管理的骨干。根据市场需求,学院对所有的专业要求如下:
1)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要求学生掌握水文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水资源勘察评价与开发保护、地下防排水工程技术等基本理论知识,接受野外测绘、调查、测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相关专业的基本技能及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解决水资源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
2)环境工程专业要求学生掌握数学、化学、工程力学、工程制图、微生物学、流体力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等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外语、计算机技术及绘图、污染物监测和分析、工程设计和管理规划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水污染防治与水处理工程、大气与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具有污染监测与分析、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和给排水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
3)土木工程专业要求学生有熟练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工程规划与设计、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地基处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常规测试技术和实验仪器使用的基本能力,具有进行工程设计、施工、管理以及获取科学信息的初步能力。
四、学科建设及特色
工程学院现设有土木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和环境工程等专业,并与挂靠在我校的国土资源部“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开放研究实验室”共同进行学科与实验室建设,主要有岩土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地下工程、水利工程、水文与工程地质勘查、地下水资源开发与污染防治、污水处理、给水排水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地质调查研究、地质灾害防治、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等学科,并大力开展与科研单位、生产单位合作,以社会普遍需求和重点疑难问题作为我院学科发展的重点,以科研促进学科的发展是我们的指导思想,拓宽专业覆盖面,加大对科研、教学成果的奖励是我们手段之一。我院将继续发挥优势学科,在干旱地区深部找水,地下水资源开发与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地质灾害的预测与防治等学科方面加大投入,办出自己的特色,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
五、实验室建设
学院除与国土资源部“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开发研究实验室”共同进行学科与实验室建设之外,还设有水分析与环境监测实验室、水力学实验室、水污染控制实验室、环境微生物实验室、土质学实验室、土力学实验室、岩石力学实验室和材料力学实验室。能够较全面地完成水质检测、水化学分析、环境科学与工程方面的教学及科研所需要的各种实验工作。目前实验室专职人员8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4人,助教1人。
六、“九五”以来科学研究情况
1996年以来,我院累计承担国家攻关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以及地方各项科研项目48项。其中获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2项。许多项目是实地解决问题,为国家的建筑路基、水坝地质、电厂供水水源、城市供水规划、崩塌灾害地质的形成机制与防治等,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受到好评。如董兆祥教授地质灾害预测与治理,刘振英教授在干旱盆地地下水的研究方面,许广明教授的华北地区地下水调蓄研究方面都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实际的指导意义。
七、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院重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相互合作,先后与俄罗斯、加拿大、荷兰、瑞士、澳大利亚、美国以及港、澳、台的水文地质学专家有相互合作和交往,并聘请了数名外国专家为我院客座教授,学院也多次派教师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赴港、澳、台考察。
勘查技术学院
勘查技术学院是由原河北地质学院物探系、地质系、水工系、岩矿分析系、探矿工程系的部分专业及教师2003年重新组建的。它是集各种分析手段、物理勘查技术、遥感、测绘、钻探等方法为一体,是地质学科,如找矿、构造、地层、工程地质、灾害地质、环境分析等专业,也可是其他分支学科和其他学科与领域,如考古等工作的一个技术平台。我院的各种勘查技术专业的发展已有50年的历史,目前各种勘查技术手段归属为一体,相互补充,相互支撑,对学科的发展有更大的优势和空间。
一、专业设置与培养目标
1.勘查技术与工程(本科)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培养具备工程地质学、岩土钻掘、应用地球物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能从事各种建设勘察、基础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国土资源勘查、工程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2.测绘工程专业(本科)
该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培养具有工程测绘、数字图像处理、地下管线探测、“3S”技术、地籍测量、计算机制图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在工程勘查、城市规划与管理、国土资源调查、空间科学研究、环境保护、灾害预防等各部门从事勘查设计、测绘、施工、科研开发等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二、教师队伍建设
勘查技术学院现有教师14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占教师人数的51%,有硕士、博士学历7人,占50%,省政协委员2人。学院还聘有陈毓川院士,裴荣富院士,吴功健、朱玉英、霍全明、陈召佑、杨成材、王俊作专家等为兼职教授,每年不定期来校讲学,作专题学术报告。
三、人才培养
50多年来,勘查技术学院的前身物探系、探工系、水工系、测绘系、地质系所培养出的各类技术人才约2190人。有的毕业生已成为专家、教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部级高级管理人才,更多的成为有关单位技术骨干。我院现有勘查技术与工程和测绘工程两个专业,并设有勘查工程、勘查技术、城市数字化与地籍测量、工程测量四个研究方向。在校学生450 人,近几年毕业生研究生考取率为12%~15%,报考人数录取率为45%~50%。我院的专业目前是全国地学中最热门的本科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具有广泛的社会需求和较好的发展前景。
1)勘探技术与工程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工程地质学、岩土钻掘、应用地球物理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现场组织施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能够运用现代物化探仪器、岩土钻掘、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等技术手段,在各种高层建筑、公路、铁路、地铁、隧道、桥梁、机场、电厂、水库、水坝、码头、工业厂房等工程的岩土勘察和基础工程施工中,独立从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评价和监理等工作,以及完成各种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城市各种地下管线的非开挖施工,各种地质灾害的治理等工作的能力,有熟练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
2)测绘工程专业培养学生掌握“3S”技术、城市地籍测量、地下管线探测技术、大地测量、摄影测量和遥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熟悉城市规划与工程项目建设的基本知识及相应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掌握数字图像处理,地图设计与编制的理论和技术,具有从事测量控制网的建立,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房产地籍的测绘以及土地管理监测系统的建立,各种工程的勘测及施工测量,大型建筑物的变型监测,国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及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应用研究、科技开发和管理的能力。
3)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研究方向:
资源环境综合信息勘查。
深部成矿机理与勘查。
四、学科建设及特色
勘查技术学院以勘查技术与工程、测绘工程为办学方向,以现代地球物理探测技术方法核心技术为特色,形成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测绘、钻掘等多种综合勘查技术平台,以岩土工程为重点,兼顾资源环境、城市地质、地质灾害等工程勘查,在2~3年内办成有3~5年专业和1~2个研究所支撑的规模,广泛适应工程勘查和测绘工程领域社会发展需求,符合国家教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又具有我校一定特色的勘查技术学院,不断拓宽专业领域,培养具有科研、生产、科技开发与管理能力的高质量复合型人才。
五、实验建设
学院设有教学、科研仪器较为齐全的探测技术和测绘工程2个实验室,配备有汽车钻机、电阻仪、先进的地震仪、地震雷达等仪器,能进行水资源勘查和工程勘查等教学、科研工作。学院还建有秦皇岛、黄壁庄2个设施良好的校外实习基地。
六、“九五”以来科学研究情况
“九五”以来我院教学、科研人员主持或合作完成国家省部级和地方各级项目18项,完成科研报告及专著22部,其中有8项获部级三等以上奖。李宏阳教授运用地幔热柱理论在多金属成矿与找矿方面,邵爱军教授在土壤水、地下水和溶质运移理论和应用方面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七、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院与美国、英国、荷兰、加拿大、南非、俄罗斯等国家的大学开展相互访问和学术交流,拟互派专家、本科生、研究生交流访问学习,共同完成合作项目。
宝石与材料工艺学院
宝石与材料工艺学院,是为了顺应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由原宝石专业、实验中心、珠宝鉴定中心的老师组合,于2003年1月成立的。
一、专业建设与培养目标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本科)
该专业培养具备珠宝玉石和贵金属首饰鉴定、设计、加工和商贸等方向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够进行新型材料工艺的初步研究、开发,具有市场营销和经济管理的理论知识和能力,能够从事贵金属首饰鉴定、珠宝玉石和材料工艺的质量检验、技术开发、经营管理的复合型实用人才。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设有:贵金属珠宝首饰学、无机非金属材料、材料化学分析、矿物岩石材料四个专业方向。
二、师资队伍建设
宝石与材料工艺学院,现有教职工2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0人,博士2人,国家注册珠宝玉石质检师4名。10多名教师荣获国家级、省部级和市级优秀教师、优秀党员荣誉称号和科技成果奖。现有的教师队伍,在宝石及材料工艺学等领域的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和珠宝玉石及贵金属首饰检测等方面具有雄厚的实力。
为了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学院每年都引进高素质的相关专业人才,充实到师资队伍中来。同时,还积极选拔教师外出进修,开展学术研讨活动。除了培训和引进措施之外,还积极鼓励和组织教师开展本学科和专业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以及教改项目研究,开展学术讨论和教研活动。
三、人才培养
学院从2003年起在原专科基础上面向全国招收宝石材料工艺学本科学生。一年来,我们确立了“志存高远,锲而不舍,兼容并蓄,开拓创新”的院训,力求把这种精神状态注入到本单位的领导、教师和学生身上。同时,明确了办学指导思想:“立足我校现有办学优势,面向未来人才市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注重综合素质教育,培养求实、创新人才”。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宝石及材料工艺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在贵金属珠宝首饰鉴定、加工、设立、商贸和宝石人工合成与改善、新型材料开发利用等方面受到系统的训练,具有进行贵金属珠宝玉石鉴定、检测、首饰与材料工艺设计、加工和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
四、学科建设与特色
本校开办的地质矿产勘查专业(现为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已有50多年的历史和办学资源的积累。包括贵金属、珠宝玉石和非金属材料资源在内的地质矿产的基础研究、找矿勘探、开发利用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出版了大量专著、教材和学术论文。年科研项目逾百项,获奖级别有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培养了大量有所作为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为“宝石及材料工艺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专业中地质学基础的高质量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起点。
宝石与材料工艺学,归属材料科学类,实际上是材料科学、地质学和艺术设计三大学科的交叉学科。在我们的教学计划中,在基础课学科、专业必修课两个模块内安排了“美术设计基础”、“地质学基础”、“宝石及材料工艺”和“市场营销”四大板块的课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色定位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矿物岩石材料利用+材料测试分析”。由于毕业生在地质学方面也有扎实的基础,他们对市场营销有更具体深入的理解,还有很好的艺术素质和公共基础知识,因此毕业生将有广阔的就业空间和施展才华的机会。
我们正在进行系统的建设,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在矿物岩石材料的鉴定检测、材料化学分析、无机材料的结构及性能测试、复合材料的工艺方面、矿物岩石材料的深加工开发研究,对陶瓷、玻璃和水泥等主要建筑材料的新工艺研究,以及对新型材料领域的探索研究。同时引进人才,建设好相应的实验室。我们在材料科学领域将开展更富有成效的科学技术研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
五、实验室建设
本校现已拥有结晶学及矿物学、晶体光学与光性矿物学、岩石学、宝石及非金属材料矿床学、非金属材料工艺和化学分析等实验室。挂靠在我院的石家庄市珠宝玉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有省内一流、国内先进的贵金属珠宝玉石质量检验实验设备,对教学工作可提供有力的支撑。前不久又建成了贵金属检测、宝石加工等专业实验室。2003年获得了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专项资金项目,建设了国内一流的珠宝玉石和钻石分级实验室,目前已投入使用。近期正在筹建首饰工艺、宝石人工合成与改善、珠宝首饰营销等实验室。随着“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的推进,材料工程实验中心的建设即将启动。
实验室建设,在工科专业的教学工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学院非常重视实验室建设工作,目标是把我们的一系列实验室建成教学工作的基地、科学研究的基地、技术开发的基地,以及对外合作的平台。
六、“九五”以来科学研究情况
“九五”以来,学院的教师先后承担3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及横向合作科研课题。其中包括:
河北省珠宝首饰业发展战略研究,钻石内部特征研究,红蓝宝石改善研究,石家庄市珠宝玉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质量体系建设,河北阳原某地膨润土性质的研究,河北省矿物药资源的研究,应用膨润土改造碳铵化肥的研究,冀南地区膨润矿应用研究,邯邢地区膨润土矿改型新工艺,微生物钾矿复合肥的研究,小寺沟花岗斑岩体中钾长石结构状态及地质意义的研究,西藏萨嘎、桑桑、吉隆县幅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内蒙古兴和店村、浑源窑幅1∶50000区域地质调查,河北平山温塘、辛庄、下口幅1∶50000区域地质调查,井陉、平山县幅1∶50000区域地质调查,张家口金矿成矿预测研究,赤城金矿地球化学研究,区域化探在农业地质方面的研究,铂-钯找矿方法研究,发射光谱新技术(ICP光源)的研究,矿业权资产管理研究(第二主研人)等。上述是部分获得地方、省部以上奖励的项目。我院王礼胜教授在单晶材料的合成及改性方面,栾文楼教授在无机非金属的研究和应用即矿物无污染长效化肥的研究等方面都有新的成就。
七、国际合作与交流
宝石与材料工艺学院与美国、英国、比利时、俄罗斯、泰国、缅甸、越南等国家的大学、研究机构,学术团体、行业协会以及产业界建立了初步的联系,在一些国际性的会议上开展了学术研讨和信息交流,探讨了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的内容与途径。目前,这些工作正在深入,更为广阔的、富有成效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空间,有待于我们去开拓。
(撰稿:杨剑平 审核:张瑞恒)
D. 河北石家庄经济学院专科专业
●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 ●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 测绘工程专业 ●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 ● 软件工程专业 ● 网络工程专业 ● 通信工程专业 ● 法语专业 ● 艺术设计专业 ● 工程造价专业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 电子商务专业 ● 物流管理专业 ● 旅游管理专业 具体可以参考: http://www.sjzue.e.cn/col1/col24/article.htm1?id=78
E. 石家庄经济学院专科专业
经济学院的专科不在主校区上课,专业很多
基础工程技术专业(高职专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从事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与地基加固处理、质量检测和监理工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岩土力学与工程地质、力学分析和量化分析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 具备从事岩土体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以及对不良地基进行处理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
主要专业课程:工程力学、弹性力学、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土质学、土力学、岩体力学、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工程地质勘察、岩土体地基质量检测、地基与基础工程等。
工程造价专业(高职专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分析评价和土木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方法和手段,能在工程建设各领域从事工程造价管理与监理的复合型应用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工程造价和投资经济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土木工程技术知识,掌握工程预算方法;具备运用计算机技术辅助解决工程造价管理方面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主要专业课程:管理学、统计学、会计学、经济法、计算机应用、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力学、建筑结构与材料、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安装工程、建筑工程概预算、资产评估、建设监理概论等。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高职专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及应用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注重培养计算机应用及实际操作能力,能在各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的技术开发、计算机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和其它的计算机应用等工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能力和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主要专业课程: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学逻辑、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应用、计算机网络、接口技术、计算机诊断与维修(护)等。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高职专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具有从事计算机网络组建、管理、维护的基本理论,及理论分析和实际组建、管理、维护计算机网络的基本能力,能在各企事业单位进行网络设计、安装、调试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计算机组装、维护和微机应用系统的基本操作,具有基本的程序设计、阅读、调试的能力,及网络管理与维护、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软件开发、小型网站规划设计和建设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主要专业课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ASP程序设计,SQL语言、数据库管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管理与维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网络编程技术与实践、电子线路基础、网站规划建设与管理维护、数据结构等。
会计电算化专业(高职专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会计学、计算机应用、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电算化实务工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会计学的定性、定量及操作的基本技能; 掌握计算机理论、应用及操作的基本技能; 熟练运用计算机处理各种会计业务; 熟悉国内外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会计惯例;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主要专业课程: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统计学、税法与纳税会计、数据库原理与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财务软件应用等。
应用等。
http://www2.sjzue.e.cn/sjyzs/index_major_show.asp,更多信息请登录学校网站
F. 石家庄都有什么大专
根据河北省教育厅公布的《2015年河北省地方所属具有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以及今年的高考报考招生计划,目前我省有普通本科学校共37所,其中招收专科专业学生的学校有29所,详细学校名单如下:
石家庄经济学院 石家庄市
华北理工大学 唐山市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张家口市
河北农业大学 保定市
河北医科大学 石家庄市
河北北方学院 张家口市
承德医学院 承德市
河北师范大学 石家庄市
保定学院 保定市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承德市
唐山师范学院 唐山市
廊坊师范学院 廊坊市
衡水学院 衡水市
石家庄学院 石家庄市
邯郸学院 邯郸市
邢台学院 邢台市
沧州师范学院 沧州市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秦皇岛市
唐山学院 唐山市
河北金融学院 保定市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廊坊市
河北传媒学院 石家庄市
河北工程技术学院 石家庄市
河北美术学院 石家庄市
河北科技学院 保定市
河北外国语学院 石家庄市
燕京理工学院 廊坊市
河北中医学院 石家庄市
张家口学院 张家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