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升本科 » 屠呦呦本科学历

屠呦呦本科学历

发布时间: 2023-05-07 13:48:39

① 如何评价屠呦呦

屠呦呦教授贡献之大,已使她不仅仅属于中国和中医,也属于整个世界。这才短短十五年时间,屠呦呦教授用她的创造就挽救了620万人的生命,如果随着时间前移和青蒿素不断在临床中的推广和试用,屠老的贡献将不可想象。

② 诺奖后又有突破,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是怎样的贡献

诺奖后又有突破,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是怎样的贡献

2015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因为发现治疗疟疾的新药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6年,屠呦呦又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今年年初,已经88岁高龄的屠呦呦再次刷屏。原来,获奖以来她并没有在家养老,而是在带领团队勤奋地工作,并又得到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比如,发现双氢青蒿素对治疗红斑狼疮有明显效果。

对于这位传奇式的人物和这种传奇式的药品,有不少问题经常令公众困扰。屠呦呦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科学家吗?在所有的诺贝尔奖成果当中,这一个的价值有多高?世界抵抗疟疾的形势怎么样?青蒿素是集体协作的成果,那么屠呦呦的贡献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诺贝尔奖只发给屠呦呦一个人?青蒿素是中医的胜利,还是跟中医毫无关系?……

下面,我们以答客问的形式,对这些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希望大家读完以后,对于屠呦呦和青蒿素,以及更广泛的,对于科学界的评价体系和思维方式,得到一个清晰的大图景。

在此需要先说明一下,我对医学和生物学的了解很有限,所以远远盯卖不敢说给出专业的答案。我的专业是理论与计算化学,青蒿素的分子结构以及提取和结构鉴定的方法都属于化学的范畴,因此对这些方面我还可以看懂。下面我做的解读,都是基于这些化学专业知识,以及更广泛的,我对科学界运行方式的理解。如有浅陋错误之处,欢迎内行多多指正。

一、问:屠呦呦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科学家吗?

答:不是。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和李政道,在得奖的时候国籍都是中国。他们加入美国籍,是后来的事(杨振宁在1964年,李政道在1962年)。2015年,杨振宁又放弃美国国籍,恢复了中国国籍。

获得自然科学诺贝尔奖的华人,还有丁肇中(1976年物理学奖)等多位,不过他们都是以美国籍或英国籍的身份得奖的。包括杨振宁和李政道在内,所有这些人的研究生教育都是在国外接受的。

而屠呦呦的本科是在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此后到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工作。当时没有研究生制度,著名生药学家楼之岑相当于她的研究生导师。因此,屠呦呦受的教育都在国内,对她的描述应该是“第一个中国本土培养的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科学家”。

二、问:屠呦呦的成果,在所有的诺贝尔奖成果中属于什么级别?

答:二十一世纪以来,青蒿素类复方药成为治疗疟疾的主流药物。世界卫生组织2015年9月发布《实现关凯宽逗于疟疾的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提到进入2015年,人类与疟疾斗争的现状与新千年开始时的悲观预言完全相反:与2000年相比,全球疟疾新增感染人数下降37%,死亡率下降60%,可折算为620万人的生命被拯救。

这样巨大的人道主义成就,用古人的语言,称为“万家生佛”也不为过。不过,这项成果用到的技术手段基本都是常规的,没有开创新的理论或者新的实验方法。因此,这是一项比较孤立的成果,意义低于(比如说)发现量子力学或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当然,那些属于人类知识体系的根基,本来就是可遇不可求的。我只是说,诺贝尔奖成果固然都非常重要,但一定要分的话,重要性也有高低之分。

跟青蒿素比较恰当的比较对象,大概是弗莱明发现的青霉素、班廷发现的胰岛素和多马克发现的磺胺类抗菌药。它们都是针对某些重要疾病的特效药,属于有重大应用价值的医学成果。

三、问:世界抗击疟疾的形势如何?

答:在屠呦呦的诺贝尔奖演讲中,特意强调了这个问题。虽然青蒿素复方药物治疗(Artemisinin-based Combination Therapies,缩写为ACTs)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全球97个国家与地区的33亿人口仍在遭遇巧亩疟疾的威胁,其中12亿人生活在高危区域,这些区域的患病率有可能高于1/1000。2013年全球疟疾患者约为1亿9千8百万,疟疾导致的死亡人数约为58万,其中78%是5岁以下的儿童。得不到ACTs治疗的疟疾患儿仍达5千6百万到6千9百万之多。

更加令人担忧的是,在一些地区,恶性疟原虫已经出现对于青蒿素的抗药性。据我理解,这其实是进化论的必然后果。因为药物相当于对病原体的一种自然选择,不能抗药的被杀死了,有抗药突变的生存下来了,于是抗药的基因所占的比例就一代代地扩大。微生物的生命周期很短,进化得很快,因此这是一场人类长远而言几乎注定要输掉的斗争。药学家就好像古希腊神话里推石头上山后石头又自动滚落的西西弗斯,这是一种悲壮的工作。

事实上,在青蒿素之前,人类就有治疗疟疾的重要药物——奎宁。但疟原虫在与奎宁类药物的几百年较量中产生了抗药性,从1960年代开始,恶性疟疾又卷土重来。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军由于恶性疟疾死亡的人数远远超过阵亡人数。

因此,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遏制青蒿素抗药性的全球计划。参与该计划的100多位专家们认为,在青蒿素抗药性传播到高感染地区之前,遏制或消除抗药性的机会其实十分有限。屠呦呦在诺贝尔奖演讲中,呼吁全球抗疟工作者认真执行WHO的这项计划,可见遏制青蒿素抗药性的任务已经迫在眉睫。

四、问:屠呦呦的贡献究竟是什么?

答:简而言之,是证明了特效抗疟药的存在。

此前他们已经在中药中做了反复的筛查,但都没有找到特别有效的药物。1971年9月,屠呦呦重新温习古籍,进一步思考了东晋著名道教学者葛洪(抱朴子)的《肘后备急方》中的这样一段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她由此想到,青蒿的有效成分可能需要在低温下提取,以前的提取温度太高,把有效成分破坏了。因此,她决定把提取的溶剂,从乙醇改成低沸点的乙醚。

这样一个改变,就带来了奇效。他们发现,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对老鼠和猴子的疟疾的抑制率,达到了100%。

当时他们参加的全国性抗疟研究,代号叫做“523项目”。1972年3月8日,屠呦呦在523项目的会议上报告了这个结果,引起轰动。此后,经过多个研究单位十几年的合作奋斗,确定了有效成分及其化学结构,找到了大量制备青蒿素的方法,完成了临床研究,建立了质量标准,1986年通过了新药审批。

中医研究院抗疟药研究团队当年的简要工作总结,其中蓝底标示的是中医研究院团队完成的工作,白底标示的是全国其他协作团队完成的工作,蓝底向白底过渡标示既有中医研究院也有协作单位参加的工作(摘自屠呦呦的诺贝尔奖演讲)

五、问:既然青蒿素是这么多单位和个人协作的成果,那么为什么诺贝尔奖只发给屠呦呦一个人?

答:因为从0到1是最重要的突破,比从1到100重要得多。

外行看那么多单位和个人长达十几年的协作,可能会被大量的术语和人名绕得晕头转向,然后产生一个印象:每个研究者都很重要,无法判断谁的贡献更重要。但这个印象是错误的。

实际上,现代科学界很少见到单独一个人完成的工作(数学除外)。你如果去翻一下科学期刊,就会发现绝大多数论文都不止一个作者。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论文的平均作者数还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青蒿素从发现到应用,是一个牵涉很多专业领域的浩大工程,显然不可能是一个人、一个机构就能完成的,必定是很多机构合作的成果。

然而,所有的这些努力,都建立在一个认识的基础上:存在一种抗疟的特效药。如果没有屠呦呦向大家展示这一点,后面所有的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我们需要注意,抗疟特效药是否存在,绝不是一个事先就可以确定的问题。在逻辑上,它完全可以不存在。正如你现在问,是否存在抗癌症的特效药、抗艾滋病的特效药、抗阿尔兹海默症的特效药?没有人知道答案,很可能是不存在。

正如有些读者指出的:“没有个人的突破,集体就在做无用功,抗疟药物研发竞赛中美国的集体就干了这个事情。”事实上,在同一时期,美国曾以陆军研究院为中心,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筛选了30多万个化合物,但一无所获。

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陪同屠呦呦到斯德哥尔摩领了奖,他认为:“虽然青蒿素是特殊时期团队协作的结果,但屠呦呦的贡献是非常关键的发现。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我们强调集体,忽视了对科学家首创贡献的认可。”

③ 香港的大学培养出过诺贝尔奖得主吗

香港的大学培养出过诺贝尔奖得主,如高锟,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他曾就读香港中文大学,他现在是英美双重国籍。

诺贝尔奖(The Nobel Prize),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895年创立的。 在世界范围内,诺贝尔奖通常被认为是所颁奖的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

从1895年设立到现在已经过百年,在一百多年里,美国籍获奖者为325人,目前为止只有12位华人获奖。日本已经有27人获奖,特别是在物理、化学、生物等“硬科学”方面,日本科学家都有所收获。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也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④ 科学家一般是什么学历

科学家什么学历?什么是科学家?这两个问题一定要弄清楚

什么是科学家?

什么是科学家?很多人都以为大学理工科教授就是科学家了,甚至有的人说大学老师都是科学家。也有人说至少的211大学的理工科教授才是科学家。

其实我看来,诺奖获得者是百分百的科学家,但是两院院士不一定算是科学家, 当然如果又不是诺奖获得者,又不是院士, 甚至连个正教授都混不上,那别说自己是科学家了。

我认为真正的科学家就是能在世界科学发展史上留下名字的人,这才算真正的科学家、 目前中国能算上世界范围上的科学家的人,我看只有屠呦呦和杨振宁, 其他人大多人只能说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科学家的帽子还是不够资格。

当然不少院士算科学家,不过在世界上名气比较小。

当然也有不少为国防事情默默风险的科学家,这里就不在多说了。

科学家的学历。

这个以前科学家的学历都不高,不过现在想当科学家,没有名校博士学位,基本上门都摸不着。如果现在你相当科学家,那就老老实实的上名牌大学,一直读完博士, 才刚开始你的科学家梦想之旅、

国内科学家和国外其实不太一样,国外很早就开展博士教育了,而国内也就金30年才开展博士教育。 因此国内目前的老一辈土生土长的很多科学家都是本科生,甚至不少是中专生。

下面开始举例子了。

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厉害,绝对是科学界名气最大的科学家,和牛顿并称top2。牛顿不多说了,牛顿那个时代,没有硕士博士, 所以牛顿学历就是本科。那么爱因斯坦呢?

很多人说爱因斯坦就是一个物理业余爱好者,其实大错特错,爱因斯坦是标准的科班出身,

爱因斯坦于1879年出生于德国,1900年毕业于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入瑞士国籍,1905年, 爱因斯坦获苏黎世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看到没,爱因斯坦是瑞士最牛的一所大学毕业,然后又在另一所最牛的大学拿到了博士学位, 相当于是清华本科,北大博士。

苏黎世理工培养了23名诺奖获得者,爱因斯坦只是其中一个。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在2016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列世界 第9位 ; 2017年QS世界大学综合排名中列世界第8位。

基本上国外的科学家都是博士学位,普通学历的很少。

下面咱们介绍国内的科学家。

屠呦呦

北京医科大学本科。那个年代,中国只有本科,所以本科就是最高学历。那个时代还有很多中专毕业的院士。

陈学庚,男,1947年4月29日生,江苏省泰兴市人,1968年毕业于 新疆兵团奎屯农 校,中共党员,201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在学历仍然是中专。

周锡元,江苏无锡人,1938年5月出生,1956年毕业于 苏州建筑工程学校 。 中国科学院院士 ,学历仍然是中专。

国内科学家学历不高,这个是特殊时期造成的,没有啥意外。像陈景润是本科毕业已经很不容易了。

最著名的低学历是华罗庚,只有初中毕业,虽然到清华大学工作,据说受尽了歧视,后来杨振宁老爸当系主任时候对华罗庚很照顾,华罗庚算一个奇迹了。

张益唐

很多人以为张益唐也是个业余爱好者,其实大错特错,张益唐那可是科班出身,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博士毕业于美国 普渡大学 ,获博士学位;2013年5月,张益唐在孪生素数研究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他证明了孪生素数猜想的一个弱化形式, 是现代著名的数学家。

陶哲轩


陶哲轩13岁获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数学金牌;16岁获得弗林德斯大学学士学位;17岁获得弗林德斯大学硕士学位; 21岁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这人绝对是个天才。

杨振宁

1942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4年,获清华大学硕士学位;1945年,获穆藕初奖学金,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田中耕一

科学家中屌丝逆袭的至于田中耕一,田中耕一毕业于日本东北大学,一直在岛津公司上班,是一个底层小职员,他业余发些篇文章,然后就脱离学术圈, 当时他获得化学诺奖,日本化学界竟然没有一个人知道他。

不过屌丝逆袭的事估计以后难了,以后想当科学家,还得老老实实考博士。

老铁们,你们怎么看呢?

不能这样说,学历只是一个称呼。多少学历不行的却成为真正的科学家。,爱迪生,他是什么学历,靠的是智商,靠的是自己有探讨的发现。

科学家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到底什么是科学家?如果说院士是科学家,那么很多老师都不是院士,难道就不是科学家?比如张双南研究员与苟利军研究员、赵峥教授都不是院士,但在我心目中,他们是科学家。——不过也许他们也不会说自己是科学家。为什么?因为科学家这个名词其实是很模糊的,这个定义域不清楚,说不清楚边界到底在什么地方,所以你这个问题就有点大了。

那么,科学家都有博士学位吗?我们知道,博士是最高的学历,没有比博士更高的了。那科学家都是博士吗?我看也未必,比如袁隆平先生就不是博士。那袁隆平先生算科学家吧,他得了中国的国家科学技术奖,一般的科学家都没有他的贡献大。所以,一般情况下,科学家都有博士学位,但很多优秀科学家并不是博士。

邓中翰院士,中星微集团创建人、董事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协副主席,全国青联副主席,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北京党外高级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数字多媒体芯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挂职)。他肯定是非常杰出的科学家,他是博士。

以前有一句比较流行的话叫“第一位大学老师没有上过大学。”这话可以看作是一句励志语言,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几十年前、上百年前大学老师的学习经历。那时候的大学老师,整体上的学历要低于现在的。像国内年龄比较大的一些科学家,他们可能只有本科文凭。屠呦呦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她于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之后并没有接受过研究生教育。

现在年轻一代的大学老师或者是科学家,他们就有非常高的学历了,绝大多数有研究生学历,并且是博士研究生学历。这主要是因为现在的科学体系越来越健全,科学研究变得越来越专业,没有学历这个敲门砖,很难进入研究领域,也难出研究成果。

而且就培养目标上看,本科阶段的教育和研究生阶段的教育有着根本的不同。本科阶段的教育基本是以知识为主,研究生阶段就要进行科研训练及科研工作了。科学家正是要对未知世界进行 探索 研究的,没有研究生阶段的训练,很难在科研领域施展身手。

屠呦呦那一代的人物之所以没有研究生学历却仍然可以成为杰出的科学家,是因为那个年代国内并没有完整的研究生教育,但是国内还是要有人搞科研的。他们做的其实就是科研工作,只不过科研条件比较落后并且没有一张研究生毕业文凭。

今天研究体系越来越健全了,科学家之间的交流合作也变得越来越紧密,有更高的学历,尤其是世界名校的博士学历就能够和更优秀的科学家交流合作,也就能够有更多、更好的机会做出新的研究发现。科学家群体的学历不会朝低处走,没有研究生经历越来越难立足在科研领域。

科学家的学历情况很复杂!大概有如下的情况:


网络配图

在100年前,科学家的学历可能差别比较大,既有博士,也有没上过大学的! 体现出以前科研还是一个小众参与的活动,因此各类人士都有可能参与。比如中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1910年11月—1985年6月)就只有初中学历,但是他写的高深的数学论文,在1930年就引起了 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的拍案叫绝,并 当即作出决定,将华罗庚请到清华大学做数学系助理员。但是在科研领域即便是当时,受过高等教育的还是居多数,不过还没有到搞科研必须有博士学位,甚至必须是世界名校博士学位的超高要求!


网络配图

现在的情况则完全不一样了。要想成为科学家,世界发达国家及中国等发展中大国大都要求要有博士学位,甚至世界名校博士学位。否则可能连一个固定职位都谋取不到。 科学的发展也和100年完全不一样了,学科门类分的越来越细,要想掌握某一个小的学科门类的科学家,必须经过长期严格的专业训练。因而,虽然也有屠呦呦这样没有博士学位而获得诺贝尔奖的例子,也有袁隆平这样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家,但是毕竟还是太少了!大多数科学家首先必须是博士,已经成为一个常态!


网络配图

总之,从 历史 上看科学家有各种学历的,但是现在的科学家大多数都具有博士学位,甚至世界名校博士,至少也受过高等教育! 所以,有志于从事科学事业,想成为科学家的青年学子,还是要尽量去著名高校和科学大家学习,获取博士学位!

我的观点是,科学家的学历一般而言未有一定之规,可能是研究生学历或大学本科学历,也可能是专科学历或初高中学历或相当什么学历不等。具体来讲,学历对某个科学家而言并非重要,重要的是这个科学家在某个领域某个行业方面所从事的研究课题是否对 社会 对人类有最有益最突出的贡献,以推动学科升级, 社会 进步,人类生存高质量,人民生活幸福安康。

科学家是什么学历?


我想应该先定义一下科学家。我的理解,并不是在科研单位做科研工作的人都叫科学家。这种人我们开玩笑地说,叫科研民工。也并不是教授都叫科学家,甚至部分院士也不见得能称为科学家。 我觉得,应该是在某个领域做出一定成绩的科学研究人员,才能叫科学家


现在大学招聘的人员一般都需要博士毕业,没有博士毕业的人,根本进不了大学或者研究所的大门,所以,现在的科学家一般都是博士学历。


那是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是博士学历呢?当然不是。

屠呦呦,我国科学界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她1955年大学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 屠呦呦经历我国高教史上波澜壮阔的院系调整,她1951年入学,是北京大学,上学期间,医学院拆分成独立的北医。不过北医后来被北大再次合并,等屠呦呦获奖时,她又变成了北大的校友了。

袁隆平,我国杂交水稻之父。 我们现在能在网上胡说八道,多亏了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养活了我们。他是本科毕业,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就是现在的西南大学。

陈景润,195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 后来分配到四中教书,因为口音问题,被四中退回了原籍。这个大概是四中 历史 上最懊恼的一件事了。

华罗庚,被称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就初中毕业。


当然,以上这些科学家都是中国的,那时咱们的教育水平不怎么样,所以,大学水平就算很高了。那看看国外如何。

日本的, 中村修二,2014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1977年在德岛大学本科毕业,1979年硕士毕业。学历是硕士。德岛大学也不是著名大学。不过中村修二去美国还是搞了研究,现在是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教授。

田中耕一,2002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他1983年毕业于东北大学,最高学历是学士,而且现在并不在学术界,只是一个公司工作。他获得诺奖后,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美国的, 克莱尔·威廉·汤博,他是冥王星的发现者,他是位牧羊少年, 因为酷爱天文学,被一个天文台雇佣。在那里他发现了冥王星,发现了冥王星之后,被两所大学授予了学士学位,原来他最多就是高中毕业。当然,现在冥王星已经不是太阳系的第9大行星了。

印度的, 拉马努金,印度最伟大的数学家,也是近代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他没上过大学,不知道有没有高中毕业,他就是自学和凭直觉在工作。


关于科学家需要什么样的学历,我曾经听一位著名教授聊过。 在他看来,一般大学毕业后,都可以做科研,因为已经有基本科学素养了,其他的就在研究中学习、思考就可以。 但现在基本都是博士,是因为做研究的门槛高,要进科研院所都必须是博士学历。除了这些地方,其他地方很少有这些做研究的仪器,所以不好当科学家。

当然,不是说科学家必须要这些昂贵的仪器,只是这个时代需要。 杨振宁也讲过,现在的时代是科学的青铜时代,不好出成果。 爱因斯坦的时代是黄金时代,同时代涌现出了很多杰出的科学家,时代好,他们那时也不需要昂贵的仪器来做实验,大量的是新的思想,是科学的革命。


在现代,唯一有希望不是博士学历的是数学。因为数学不要借助外力,只是数学家的头脑在思考。 这也是像华罗庚、拉马努金中学毕业都能成为伟大的数学家的原因。


希望有生之年能再看到一次科学的革命,那将是非常激动人心的时刻,那时候,我估计英雄辈出,不需要博士学位问题也不大了。


大家觉得呢?

科学家应该是具有一定学术成就的科研工作者。但学历真的各有不一,本科的有,研究生的有。学位最高的是博士学位,当然硕士以及学士学位的也都有。但占绝大多数的是博士学位(没有具体数据)。

科学家大部份应为博士学历。请注意,题目是“科学家大部分都是什么学历?

要了解科学家都有怎么样的学历,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科学家。

学者是科学家?有发明创造的是科学家?

科学家是一个泛称,广义上指对真实自然及未知生命、环境、现象及其相关现象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与认识、 探索 、实践、定义的专业类别贡献者。狭义的定义是指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士,包括自然科学家和 社会 科学家这两大类。所有自然科学和 社会 科学的研究人员,达到了一定的造诣,获得了有关部门和行业内的认可,均可以称之为科学家。

被称之为科学家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居里夫人,美籍科学家爱因斯坦和中国的农学家袁隆平等。

而这些代表人物大部分出生在没有大学的年代,所以他们没有太高的学历。

近现代,大部分科学家都有很高的学历,或者是先获得学历,再有了科学家的称号;或者在科学研究上有了成绩以后被授予高学历。

但不管哪种情况,被称之科学家的人都对 社会 有很大的贡献才会被冠以科学家的称号。

而作为科学家要有这些品质:

科学,本身即是 探索 未知,发现真理,发展先进,改造世界,造福人类的学问,而成为科学家,献身科学事业的人所拥有的精神是:锲而不舍,勇于献身于科学,无私奉献却淡泊名利……

选择简单对象开始研究,建立理想模型,尽量应用数学,完整的考虑各要素,建立理论,并通过修改和扩展,扩大应用范围。

科学是人造的,因此与人的素质有关,争论和激励能使人的素质迅速提高,因此科学需要讨论的环境和维护人们对科学的热情。

⑤ 屠呦呦年级多大

屠呦呦,有86岁了敬碰。

屠呦呦,女,药学家。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亮派谈。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曾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羡陵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前后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 。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药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⑥ 如何评价不是院士的屠呦呦

【写在前面的话】
首先抱歉,标题是为了吸引眼球。而且,读者可以看到,本文介绍的工作并不适合用院士与否来评价,所以题目应该被批判。本文作为非正规博文一周后,题目将改回以下正文的标题。正文目前作为征求意见稿,也将适当修改后发表于正式刊物,这相反于我平时一般先正式发表后请科学网置于博客的习惯。
在科学界,我有双重身份:正在实践的科学家和对历史与现实的评论员。第二身份包括我对科学史的兴趣。以前以介绍其他人研究过的科学史为主,近年对感兴趣较长的中国近代科学史,我通过和北大医学部张大庆老师和研究生黎润红的合作,获得了一些史料、正在写文章。如何呈现本文要讲的工作,也得益于“GSK终身生命科学成就奖”评奖委员会的同事们的讨论,他们是鲁白、傅新元、马红、王小凡。
因为最近我第一身份出现一些情况,引起了出乎我意料的关注,为了避免继续过度解读,而将其中无意义的部分转化为较有意义的事情,我为本文加上目前对我博客感兴趣的外界人士可能注意的标题。
本文主旨是希望中国重视一些在国内做出了杰出工作、而未获适当承认的科学家。本文要介绍的两位人物年龄都较大,其中一位还在病中。他们做出的贡献,在我(作为科学的评论员第二身份)看来,值得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而他们在国际国内的认可都远低于他们的实际贡献。两位皆非院士,其中一人可能从未被推荐过,这是和题目的联系。同时,我认为如果考虑中国“国家最高科学奖”,其委员会需要做好功课,至少了解到本文的层面,而不是因为争议搁置考虑。
我希望,有比较多的人,从各方面使他们的成就和贡献为世人所知。如果我们大家努力使他们能在有生之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才是我第一身份导致的小事件通过第二身份而带来的意义。
饶毅
【以下为正文】
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
在中国使用了上千年的传统药物,能否改善现代人类的健康?在中国,有些人可能不认为只是问题,而在中国以外的世界,中药尚未成为主要的药物来源。
对于中药,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极端思潮。一种认为中药在现代医学进入中国以后毫无作用,另一种认为中药不能按照现代科学标准来评判、而有中药特殊的标准。
青蒿素和三氧化二砷的发现,非常清晰地肯定中药仍有益于人类,一个古老的传统还含有很大的潜力改善健康。
回顾对它们的研究过程,可以看到极端思维的错误,而理性的思维,常常看起来是中间道路,却是合理的、也是进步的必由之路。青蒿素和三氧化二砷两项工作都是以现代科学的方法,遵循现代科学的标准。他们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并挽救了无数儿童和成人的生命。
两个药物都来源于中药,而且碰巧是两位年龄接近的科学家于1970年代初期发现。在大型“523任务”研究抗疟疾药物过程中,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屠呦呦是发现青蒿素的代表性人物。在以个体科研小组模式自由探索性地研究中药抗癌作用过程中,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张亭栋是砒霜中三氧化二砷对白血病治疗作用的主要发现者。
在屠呦呦和之前,陈克恢曾于1920年代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短期工作,期间用中药做出重要发现,特别是他对麻黄素功能的研究,闻名中外。在到协和工作以前,陈克恢留学美国留学获得很好的科学训练。在协和工作以后又回到美国,在学术界和药物工业界,特别是药理学界,陈克恢蜚声国际。
1950年代后中国闭关锁国二十多年。在北京工作的屠呦呦和哈尔滨工作的张亭栋都没有可以和陈克恢相比的训练背景。他们分别在1950年代就读于北京医学院(现北大医学部)和哈尔滨医科大学,他们在从事关键发现时期的工作条件也远非理想。1960年代中后期和1970年代初期,中国正在“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热潮中,是中国历史上奇特的阶段。在经历了有些中国人把人斗人的劣根性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几年、在将中国科学院和大学有经验的科学家和教授纷纷被批斗、关牛棚和靠边站后,到1970年代初,大学、科研机构很多人都无所事事,甚至每天工作时间主要是看只有4版的《人民日报》等报刊,有些女科学工作者当时也加入上班打毛衣的行列,科研经费和科研课题更是很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竟然有人做出重要的发现,而且堪称中国近代可能最重要的两项药物发现,其记录迄今未被大量投资药物开发的今天中国医药界所超越。
肯定和认可屠呦呦和张亭栋的工作,回顾他们的工作,不仅对于他们有意义,而且本文希望能够刺激其他人更仔细的研究、以期总结有益的经验和值得汲取的教训,促进今后中国的医药更快更好的研究和对自然的有效探索。
青蒿素和屠呦呦
现在不少人知道青蒿素(artemisinin)的作用。它是起效最快的抗疟药,可以在一线使用,也是在对其他常用药物如氯喹出现抗药性情况下,可以改用的药物。当然,青蒿素并非无缺点,也不是可以替代所有其他抗疟药的唯一药物。但是,它确实治疗了很多病人,有时起到了起死回生的作用。在结构上,青蒿素完全不同于其他抗疟药,是全新的一类药物,迄今国内外仍然试图寻找更好的衍生物,以便改进疗效、减少抗药性。在科学上,青蒿素作用的机理,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仍然是研究的问题。
对于青蒿素的发现,知道的人也不少,但有较大争论。主要的一个问题是,屠呦呦是否可以作为其代表人物。
“523”任务,是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应越南的要求、也考虑中国南方的疟疾问题,而开始的全国性抗疟研究计划。其组织起始为1967年5月23日,那是文革中开会都怕找不到安稳地方的时代。组织的主要协调办公室一直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参与的单位遍布全国很多地方,北京、上海、云南、山东…,人员至少几百人。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大规模合作项目,其中有很多人的集体起了作用。但是,是否有代表人物?谁是代表人物?
1930年出生的屠呦呦,1951年至1955年就读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生药学专业,其后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工作。她仅有大学本科学位,于1969年被召集加入“523任务”。
“523”计划分成几个部分,分别制造已有西药的仿造品、衍生物,从中药中寻找抗疟药,制造驱蚊剂。在中药里面,不同课题组试了很多中药,包括药效较强、但副作用较大的常山。不仅古代中药书上,就是50年代和60年代,中国民间都有使用青蒿的记录。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屠呦呦课题组的余亚纲梳理过可能的抗疟中药,共808个,其中有乌头、乌梅、鳖甲、青蒿等。军事医学科学院用鼠疟模型筛选了近百个药方,青蒿提取物有60%~80%的抑制率,但不稳定。屠呦呦给课题组提供了筛选了多个中药的清单(矿物药:黄丹、雄黄、硫黄、皂矾、朱砂等;动物药:鼠妇、地龙、蛇蜕、穿山甲、凤凰衣等;植物药:地骨皮、甘逐、黄花、菱花、鸦胆子、青蒿、马鞭草等)。屠呦呦课题组也观察到青蒿的效果,但水煎剂无效、95%乙醇提取物效价仅30-40%。1971年,屠呦呦本人的一个关键作用是提出用乙醚提取青蒿,其提取物抗疟作用达95-100%,这一方法的提出立即导致发现青蒿的高效性。1972年3月,屠呦呦在南京523任务的会议上报告这一结果,获得大家注意,但并未成为唯一的重点,会议总结时组织者建议“鹰爪要尽快测定出化学结构,并继续进行合成的研究;仙鹤草再进一步肯定有效单体临床效果的基础上,搞清化学结构;青蒿、臭椿等重点药物,在肯定临床效果的同时,加快开展有效化学成分或单体的分离提取工作”。
屠呦呦课题组工作其后集中于青蒿。倪慕云先试图获得青蒿中的活性化合物,以后钟裕蓉成功地获得青蒿素结晶,她们取得分子式。由屠呦呦课题组成员携带青蒿素,以其他课题组(如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等)为主分析青蒿素分子、解析青蒿素结构。在获知屠呦呦小组1972年结果的情况下,山东寄生虫病研究所与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合作,云南省药物研究所都分别进行青蒿的提取工作,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和云南省药物研究所独立获得了抗疟有效单体,并分别命名为“黄花蒿素”(山东)和 “黄蒿素”(云南)。1974年,黄花蒿素和黄蒿素都被认为都是北京的青蒿素。
虽然青蒿素历史有很多争论,无异议的是:1)屠呦呦提出用乙醚提取,乙醚提取对于发现青蒿的作用、和进一步研究青蒿都很关键;2)具体分离纯化获得青蒿素的钟裕蓉,也无疑是屠呦呦课题组的成员;3)其他提取到青蒿素的小组是在公开会议上得知屠呦呦小组发现青蒿作用以后进行的。
有关青蒿素的历史回顾很多,本文仅限于明确一个问题:屠呦呦确实在青蒿素的发现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其他课题组和科学家,确实起了很重要作用,屠呦呦的工作有前人的基础,也有她课题组人员起很重要作用。肯定她的作用并不埋没其他人的作用。应该有更详细的历史记载,让人们知道“523任务“组织者和主要参与者的贡献。
砒霜和张亭栋
砒霜的化学成分为亚砷酸(三氧化二砷)。
用砒霜治病,中药有传统,西方也曾用过。含砷的中药有砒霜、砒石、雄黄、雌黄等。北宋的《开宝详定本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都记载了砒霜的药性。西方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也曾用亚砷酸治疗白血病,但未获普遍承认和推广。
1971年3月,哈尔滨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药师韩太云从民间中医得知用砒霜、轻粉(氯化亚汞)和蟾蜍等治疗淋巴结核和癌症,韩太云将其改制水针剂,称\"713\"或\"癌灵\"注射液,通过肌肉注射治癌,有些肿瘤病例见效,但毒性太大而导致被弃。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的张亭栋继续此工作。张亭栋1950年代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六十年代曾经参加西医学中医训练班。
1972年后,张亭栋等一方面开始主要集中做白血病,而不是无选择地做太多疾病,另一方面他们将组分分别检测,发现只要有砒霜就有效,而轻粉带来肾脏毒性、蟾酥带来升高血压的副作用。后两者对于治疗无用。
1973年,张亭栋、张鹏飞、王守仁、韩太云在《黑龙江医药》发表论文,报道他们用“癌灵注射液”(以后也称“癌灵1号)治疗6例白血病病人。他们明确主要用砒霜的化学成分“亚砷酸(三氧化二砷)”和微量“轻粉(氯化地汞)”,结果6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人都有改善,对其中一例有急性变的患者也有效。他们提到还正在研究对急性白血病的作用。
1974年,他们以哈医大一院中医科和哈医大一院检验科署名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发表“癌灵1号注射液与辨证论治对17例白血病的疗效观察”。总结他们1973年1月至1974年4月对不同类型的白血病进行治疗,发现“癌灵1号”对多种白血病有效、而对急性白血病可以达到完全缓解。1976年哈医大一院中医科曾撰文《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五例临床纪实》。1979年,荣福祥和张亭栋在《新医药杂志》报道癌灵1号治疗后存活4年半和3年的两例病人,皆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1979年张亭栋和荣福祥在《黑龙江医药》发表《癌灵一号注射液与辩证论治治疗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总结他们1973年至1978年治疗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总共55例,其中1973年至1974年23例用癌灵一号,1975年至1976年用癌灵一号加少量化疗治20例,1977年至1978年用癌灵一号加少量化疗治12例。对于每一个病例,他们都具体分型,有明确的疗效观察。全部55例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缓解率70%,12例完全缓解,对病人的毒副作用小,他们还用十倍于成人的剂量,给12只家兔注射癌灵一号,未见心、肝、脾、肾毒性作用。
有三个重要问题:1)张亭栋等是否确切知道治疗癌症的作用来源于“癌灵一号”,而不是同时使用的其他中药、和化疗西药?2)他们是否意识到癌灵一号的作用来源于三氧化二砷,而无需轻粉(汞)?3)他们是否知道三氧化二砷对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作用?这三个问题,在1979年《黑龙江医药》杂志中,可以看到张亭栋和荣福祥有明确答案:1)有三例病人(一位成人、两位儿童),单纯使用癌灵一号,不用其他中药、不用化疗西药,也显示疗效,其中当时儿童存活已经4年,成人已存活9个月;2)在第11页,他们指出“癌灵一号之有效成分为三氧化二砷”,其他中药为“扶正”,他们明确这些中药并非治疗白血病、而用来支撑病人身体状况;3)在第10页和第11页指出,他们明确指出对早幼粒型白血病效果最好。
可以说,到1979年,张亭栋和不同的同事合作发表的论文,清晰地奠定了我们今天的认识: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特别是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也既法国-美国-英国分型的M3型白血病)。
1981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 (指导:张亭栋;执笔:李元善,胡晓晨;参加人:李明祥,张鹏飞,荣福祥,孙洪德,李会荣,吴云霞,检验科血研究室)在《黑龙江中医药》发表《癌灵1号结合辨证施治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73例临床小结》,报道癌灵一号对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率达24%、总缓解率达86%。1982年的全国中西医结合白血病座谈会上,张亭栋、李元善公布了《癌灵1号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实验研究―附22例完全缓解分析》和《98例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分型与临床疗效探讨》。
1984年,张亭栋和李元善在《中西医结合杂志》发表“癌灵1号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及实验研究”。总结他们1972年以来治疗的81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分析其中完全缓解的22例。他们指出,完全缓解的22例中,7例为M2型,15例为M3型白血病(既APL)。他们也指出“以M3型效果尤为显著”。1985年张亭栋等撰写《癌灵1号(713)注射液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
1991年在《中医药信息》杂志,孙鸿德、马玲、胡晓晨、张亭栋、荣福祥、王钦华、李金梅、冯秀芹发表“癌灵1号结合中医辨证施治急性早幼粒白血病长期存活16例报告”,应该是1984年张亭栋、李元善文章中的的延伸。1991年文章指出,他们从1974年到1985年以癌灵一号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32例,19例完全缓解,五年存活16例。
1992年,孙鸿德、马玲、胡晓晨、张亭栋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发表“癌灵1号结合中医辨证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32例”,作为“经验交流”,介绍的内容完全相同于1991年论文。比较奇怪的是,英文文献基本都引用这篇文章。这篇也是中文,内容是1991年的简介,而实际发现在1973年就有文章,在1979年就明确对APL的作用最好。
张亭栋研究的几个问题
张亭栋等当时的研究,没有对照。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还是觉得不能用不治疗作为对照?1982年,张亭栋在《中西医结合杂志》发表的评论文章,显示他知道医学研究的规范,但他指出“对于较严重疾病的患者建立对照组,即使是建立无害的‘空白对照’,也是不允许的,只能用平素认为较好的疗法与新疗法来对照观察。而对于某些‘绝对’的治疗也可以不必选用对照组,如对急性白血病或其他恶性肿瘤等,也可以说明”。这种说法有些人接受、有些人不接受,但其中的道理很清晰。
中医理论是否对于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有指导作用?如果我们今天复习这些文献,可以看到,中医辨证分型,对于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没有意义。比如,他们谈到对急性白血病的中医分为五型,而治疗时使用三氧化二砷并无差别,对于其他辅助的中药,也许这些分型起作用,但当证明三氧化二砷有作用,而其他中药不用也可以的时候,中医分型的意义就没有确定。而西医对白血病的分型才对他们找到适应症起了作用。他们完全放弃中医辨证分型以后,适应症和效果更确切。有趣的是,张亭栋、张鹏飞、王守仁、韩太云在1973年的第一篇论文完全没有谈中医理论,而其后多篇论文讲解中医辨证分型。
中国对于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治疗的贡献
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曾被认为是白血病比较凶猛致死的一种。1973年,法国Bernard等推出的西药化疗大大提高了治愈率,其后改进的方案成为世界主流治疗方法。1973年张亭栋等发现亚砷酸(三氧化二砷,As2O3)对白血病的治疗作用、至1979年完全清楚其最佳适应症为M3型白血病(也就是APL)。
1983年,Koeffler 总结了多种化合物(包括维甲酸)在体外细胞培养对人白血病细胞的分化作用。1983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Flynn等报道用13-顺维甲酸治疗一例APL病人,对白血病有缓解、因其他原因去世。1984年,瑞典的Lund大学医院内科的Nilsson报道用13-顺式维甲酸治疗一例APL。1986年荷兰的Daenen等报道用顺式维甲酸治疗一例APL。1986年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Fontana等报道用13-顺式维甲酸治疗一例APL。
1985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王振义用全反维甲酸治愈一例5岁白血病儿童。1987年王振义课题组在英文版《中华医学杂志》报道用全反维甲酸(合并和单独)治疗六例APL病人。1988年,王振义课题组在美国《血液》杂志发表论文,总结他们用全反维甲酸治疗24例APL病人,获得完全缓解。这篇论文,使有关医生瞩目全反维甲酸治疗白血病,引起广泛重视,在国内外较快得到重复和推广,为APL病人带来福音。
1995年,大连解放军中医血液病专科中心黄世林、郭爱霞、向阳、王晓波和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林慧娴、富丽等在《中华血液学杂志》发表“复方青黛片为主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以复方青黛片治疗60例APL,完全缓解率98%。所用中药复方含青黛、太子参、丹参、雄黄,估计是雄黄的硫化砷起作用。
1996年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的张鹏、王树叶、胡龙虎等在《中华血液学杂志》当年第二期发表“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治疗72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总结他们自1992年至1995年用简化为三氧化二砷(不含汞)治疗130例APL病人中完成一个及以上疗程的73例。初治患者完全缓解率为73%,复发患者完全缓解率为52%,与全反式维甲酸无交叉耐药。
1996年8月1日美国《血液》杂志发表陈国强、朱军、石学耕、倪建华、仲豪杰、Si GY、金小龙、唐玮、李秀松、熊树民、沈志祥、孙GL、马军、、张鹏、张亭栋、G Claude、陈赛娟、王振义、陈竺的合作论文。该文报道陈竺、王振义、陈赛娟等带领上海血液研究所,用体外培养白血病细胞,开创对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作用的分子机理研究。
1997年,徐敬肃,段秀锦,徐莹,辛晓敏,宋晓红,张庭栋在《中国血液学杂志》报道对于一例三次反复发作的APL病人,每次用癌灵一号,获得20年存活。
1997年《血液》杂志发表沈志祥、陈国强、倪建华、李秀松、熊树民等论文,他们用纯化的三氧化二砷治疗15例APL,其中10例只用三氧化二砷,取得90%的完全缓解率。
1998年,世界最权威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位于美国纽约的Sloan-Kettering癌症纪念医院和康奈尔医学院的Soignet等的论文。他们在12例其他治疗后复发的APL病人,用三氧化二砷,观察到11例完全缓解,其机理可能和细胞部分分化和细胞凋亡有关。
从此,国际医学界广为接受三氧化二砷对APL的治疗作用。
迟迟未至的认同
屠呦呦和张亭栋的研究成果,国际国内都认可:都得到了应用,直接产生治病救人的效果。但是,两人由于不同的原因,个人没有获得中国充分的认可,也缺乏国际肯定。
青蒿素的发现和应用,广为人知。而屠呦呦的贡献,却一直有争议。其原因,还待历史学家细究。初步可以看到:与齐心协力的“两弹一星”大计划不同,青蒿素的研究几乎从头到尾经常出现矛盾,不同课题组之间矛盾,课题组内部不同人之间的矛盾。当时的研究人员,因为文革的原因,一般年资都比较低,有了课题组也相互不服气。论文写作不及时、发表不规范,英文论文更滞后,留下争议的余地。如果按现在自己先发表论文再与他人分享,争论会少很多。不过,这样虽然对科研人员好,对于病人就不一定是最好:如果都要等一家发了论文,其他课题组才能用药,当时有些病人就不可能用药,其中有些生命可能就不存在了。
张亭栋虽然被《纽约时报》报道过,但未受到中国的充分肯定,在国际学术和医学界也几乎默默无闻,其原因不在矛盾。他的课题组,有人发生过矛盾,但在很后面。从1973年开始发表的论文中,张亭栋的关键作用很清晰。他未被很好地认可,可能与所在地区有关,也和他英文论文较少、缺乏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有关。不能完全排除他本人没有充分意识到其工作重要性的可能性。
1998年,在《中西医结合杂志》,陈国强、陈赛娟、王振义、陈竺在专题笔谈中介绍“自70年代初期,哈尔滨医科大学(以下简称哈医大)在两次实践中发现三氧化二砷(简称氧化砷)治疗继续早幼粒白血病(APL)有效。进两年来,我们与哈医大合作,应用氧化砷注射液知道对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常规化疗药物耐用的APL复发病人”,肯定了张亭栋的工作。
但几乎所有英文文献,都不知道张亭栋的关键作用,引用的文献不太提他的名字。几乎所有英文文献并不知道张亭栋发现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的有关论文早在1973年到1979年就发表。很多英文文献,包括国内学者在国外发表的文献,和国外学者的文献,都将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的发现定为1992、甚至1996年。例如,重复中国结果,也有助于将中国发现推到世界的1998年Soignet等的论文,在摘要中说中国有两篇报道三氧化二砷治疗APL的文章,在引言中说中国最近有报道三氧化二砷可以引起APL完全缓解,然后引用了孙鸿德等1992年《中西医结合杂志》的短篇“经验交流”、张鹏等1996年《中国血液学杂志》、沈志祥等1997年《血液》等论文。
1996年《科学》记者对三氧化二砷的介绍,虽然介绍了张亭栋,但说他的文章是1992年发表的。
张亭栋本人很少英文论文。2001年,张亭栋和陈国强为共同第一作者(其他作者为王铸钢、王振义、陈赛娟、陈竺,通讯作者为陈竺)在国际期刊《癌基因》发表论文,介绍三氧化二砷,在引言中,他们也称最近发现三氧化二砷对APL的作用,引用陈国强等1996年《血液》论文。在正文内,说明三氧化二砷的研究始于1971年,但没有文献,号称治疗了一千多不同癌症的病人,观察到对几种癌症的作用,包括“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食管癌、和特别是APL”,但是也无文献引用。然后,文章说对APL作用的初步报道于1992年,引用孙鸿德的“经验交流”。这样,张亭栋本人作为第一作者的英文文章就没有引用自己1970年代的几篇文献,把自己在1973年和1974年公开发表的三氧化二砷对白血病的疗效、和1979年明确提出对APL疗效最好的发现,全部淹没了。而1992的论文,在本质上,与1979年的文章无差别,既没有改变所用的药物成分、也没有改变适应症。
2002年朱军、陈竺、Lallemand-Breitenbach、de The等在《自然综述癌症》介绍砒霜治疗作用时,在图中显示了1970年代张亭栋的里程碑作用,但引文是孙鸿德等1992年经验介绍(在引文中注明是证明三氧化二砷治疗APL作用的第一篇论文)、和1996年张鹏等的论文。
因为1992和1996这两篇文章是中文文章,而且没有引用1970年代文献,所以,国外学者一般不能知道原始文献。

⑦ 屠呦呦毕业于哪所大学

屠呦呦,女,药学家。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版习。1955年,毕业于北京权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曾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前后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 。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药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⑧ 清华大学有中医专业吗

从清华大学到中医药大学坐几号地铁

北京中医药大学位于祖国的首都,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1号。
清华大学校版园基本为一个整体,位于北京权市海淀区,北四环与北五环之间,东临地铁13号线,西临北大、圆明园。

推荐线路如下:从清华大学校内出发,步行约1450米到圆明园站,乘坐地铁4号线大兴线至海淀黄庄站下车(共3站),换乘地铁10号线至芍药居站下车(共9站),从A口出,步行约1550米,抵达中医药大学。

考上清华大学不容易,还是获得诺贝尔奖更难,清华学生千千万,中国获得诺贝尔奖的有多少

截止2017年8月,中国获得诺贝尔奖的有2位:莫言(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屠呦呦(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他从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春夜雨霏霏》,1984年因《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2011年莫言凭借小说《蛙》荣获茅盾文学奖。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曾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前后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2011年9月,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清华大学有没有中医系

北大有医学部,但不一定有中医专业哦,考北京中医药大学呗

中西医临床医学的本科生可以报考清华大学临床医学的研究生吗

我是本三中西医临床医学的本科生,能否报考清华大学的西医临床的研究生?听版说清华权这方面要求苛刻,希望有知情人士给予帮助和回答,谢谢! 满意答案◆◇゛╮诗语4级2010-08-05本科的话 可能还不够.起码要硕士,而且他们是有试用期的.可能会有几个月的上班考验时间. 追问: 可以具体详细些吗? 回答: 就是说你本科想在清华考研究生 还是不够的.不过你可以去试考一下.如果能够通过,他们会安排你实习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可能会是很幸苦,不过这段时间也可以算是上班的试验时间,具体怎样还是要你自己去体验了才知道. 一定要注意跟医生的交谈与交往. 对在医院上班期间的一些小细节都要多加考虑,而后就是对待病人的态度. 大个 的感言: 谢谢2010-09-17

清华中医系应学那些科目

清华大学没有中医系

中西医临床医学的本科生可以报考清华大学临床医学的研究生吗

可以的。医学考研没有专业限制的。

医学考研报名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医学考研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 *** 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医学考研的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3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14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清华大学医学院医学系有中医学么

清华大学的医学院本科只有药学和临床医学,研究生也没有中医相关的,但是研究所有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的科研项目组

请问清华大学校医院有中医科吗周日是否有医生坐班 拜谢~

可以看中医,也能做针炙什么的。但周日估计没有,周日都是急诊。

1北京中医药大学 2首都医科大学 3清华大学 哪一个医学最厉害

很简单,学西医的话,去首医,学中医的话去北中医。不过,貌似论就业来说,首医的要好一些,毕竟西医就业比较容易。当然,也不能忽略首医北京生源较多的原因。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与北京同仁堂中医养生讲座相隔远吗

20分钟,1.4公里

起点(清华大学)
1
步行550米, 到达圆明园南门站。
2
乘坐运通124线 , 经过1站, 在北京大学西门站下车。
3
步行90米, 到达北京大学站。
终点(北京大学)

热点内容
大学生毕业收入 发布:2024-05-03 02:40:36 浏览:131
上海有专科的本科 发布:2024-05-03 02:22:52 浏览:842
本科能报成人高考吗 发布:2024-05-03 02:18:18 浏览:730
大学教授每天都在干什么 发布:2024-05-03 02:18:17 浏览:934
自贡到大学城 发布:2024-05-03 02:16:03 浏览:555
研究生导师库官网 发布:2024-05-03 02:01:47 浏览:542
新核心大学物理教程答案 发布:2024-05-03 01:43:44 浏览:273
世宗大学本科插班 发布:2024-05-03 01:17:01 浏览:516
哥伦比亚大学营养学教授 发布:2024-05-03 01:16:58 浏览:490
南昌航空大学招生简章2016 发布:2024-05-03 01:02:02 浏览: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