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業名單 » 清朝翰林院大學士名單

清朝翰林院大學士名單

發布時間: 2021-01-31 05:50:45

❶ 清朝大學士

不好意思,我看了你的問題和錫良的資料。以我對晚清政局的了解,個人認為你的高祖是學士的可能性更大。
1、錫良(1853—1917),字清弼,拜岳特氏(巴岳特氏),蒙古鑲藍旗人,同治十三年進士。歷經同治、光緒、宣統三朝。他為官三十七年,以正直清廉、勤政務實而著稱,是晚清時代一位政績頗佳,貢獻較大的歷史人物。
2、錫良的官職為雲貴總督、熱河都統;相當於現在的副總理級別或上將。
3、同治、光緒、宣統三朝的大學士向例4人,滿漢各2,協辦大學士2人,滿漢各1。所以都是當時名滿天下的人物。漢人大學士更是名垂青史的極少數名臣。比如: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等人。以錫良的名望、資歷、能力、官職都未能名列其中。
4、錫良題了「有培國計」四個大字。這是對為國培育人才的功績的褒勉之詞,也比較符合學士的身份。
5、清大學士官階:三殿三閣(保和殿 武英殿 文華殿 體仁閣 文淵閣 東閣)為正一品,協辦大學士為從一品。為文臣最高級,名為協助皇帝處理政務,而清初有議政處制其權力,雍正年間置軍機處後,其職權被取代,但 軍機大臣及 內外官員之資望特重者仍授大學士,以示尊崇。
6、明清時 承旨、侍讀、侍講、編修、庶吉士等雖亦為翰林學士,但與唐宋時翰林學士的地位和職掌都不同。如《(指南錄)後序》「以資政殿學士行」,這是文天祥辭掉丞相後授予的官職;《譚嗣同》「君以學士徐公致靖薦」,徐致靖當時任翰林院侍讀學士,這是專給帝王講學的官職。白居易、歐陽修、蘇軾、司馬光、沈括、宋濂等都曾是翰林學士。
7、從二品:
文職京官:內閣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
從四品:
文職京官:內閣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講學士、國子監祭酒
8、也就是你的高祖可能是副省級或正廳級的高官。

❷ 清朝歷屆科舉進士的名單

1、楊瑄。字玉符,一作玉斧,號楷庵,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洛北村人。清朝進士。其遺著有《楷庵詩草》(一作《楷庵集》),又作《楷庵詩略》、《塞外草》。

2、王煜,字綗齋,滁州烏衣人,清朝道光年進士。於道光二十二年請假回原籍。被江蘇都督陸建瀛舉薦主持南京鍾山書院。清咸豐二年去世。著有《筆耕書屋詩賦草》傳世。

3、王沆,王鼎之子。清道光二十年進士,翰林院編修。王鼎自縊屍諫後,他以不能成父志而為王鼎門生及陝甘同鄉所鄙棄。自感愧恨,終生不出。

4、劉光三。嘉慶十九年(1814年),劉光三考中進士,起初授職吏部主事,後升任員外郎。劉光三任職吏部,才德兼優,吏部准備舉薦他任知府。劉光三認為居官應為民造福,忠臣當為國除害,就選擇了考取監察御史。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後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稱為進士。是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之稱。元、明、清時,進士經殿試後,及第者皆賜出身,稱進士。

(2)清朝翰林院大學士名單擴展閱讀:

清朝時期一個人考中了進士,雖然也能象明朝那樣,可以直接進入翰林院供職,領一份工資。但是就整體而言,清朝雖然號稱完全繼承了明朝的制度,但事實上做了一定改變,

尤其是大量的滿洲人不通過考試就可以直接進入官僚體系,等於擠佔了原由進士們壟斷的官僚體系,從而造成進士們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下降。

而到了清朝中期以後,在翰林院供職的進士們收入無法保證基本生活的事情越來越多。到了晚期,他們甚至到了只能依靠地方實力派才能過活的地步,進士的意義其實已經名存實亡了。

這是中國科舉時代最腐朽落後的時期,也就是說,即使朝廷不取消科舉制,也必須開創其它的制度來對進士們進行二次淘汰,來選任合適的官員。

❸ 清代乾隆年間翰林名錄

清代翰林院是個龐大的機構,除了掌管的大學士、協辦大學生能查到名錄,其餘一般翰林以及辦事人員,是不易查到名單的。
墓碑上沈元泰其人,應該是跟翰林院有些瓜葛,故鄉里加以大學士的名頭,增添幾分榮耀。

❹ 清朝翰林院大學士有龐姓嗎

我知道的是沒有過。

❺ 清朝有多少個大學士的職位

「大學復士」出現於唐制宋時期,開始時只是皇帝的秘書之職,到明清以後,成為實際上的內閣成員。

清代,大學士滿、漢各二人,正一品,掌鈞國政,贊詔命,厘憲典,議大禮、大政,裁酌可否入告。修實錄、史、志,充監修總裁官,經筵領講官,會試充考試官,殿試充讀卷官,春秋釋奠,攝行祭事。

清乾隆後,逐漸成型為「三殿三閣大學士」:
為「體仁閣大學士」、「保和殿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

從品級上講,大學士都一樣,均為正一品,實際地位會有些許差別。在裁撤中和殿大學士之後,諸殿閣大學士中,以保和殿為最尊貴,一般很少人能得到。在乾隆十三年裁撤中和殿之後,得到保和殿大學士的有傅恆,自傅恆乾隆三十五年死後至清亡,就再沒有人得到保和殿大學士。
在六個名號的大學士中,在乾隆十三年裁撤中和殿之前,其地位順序從高到低為:中和殿、保和殿、文華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後來變成:保和殿、文華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體仁閣。大學士的遷轉也大多按從體仁閣至文華殿這樣的順序遷轉。

❻ 康熙年間的翰林院大學士

張英、李光地、熊賜履、湯斌、法海、徐元夢

熱點內容
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生殖中心醫院 發布:2025-05-04 03:25:19 瀏覽:538
大學舞蹈老師健美操 發布:2025-05-04 03:21:04 瀏覽:100
廈門大學世界經濟學教授 發布:2025-05-04 03:21:00 瀏覽:85
西南大學什麼專業比較好 發布:2025-05-04 03:09:51 瀏覽:116
珠海暨南大學研究生院 發布:2025-05-04 02:58:07 瀏覽:777
大學生與老師沖突分析 發布:2025-05-04 02:49:27 瀏覽:281
北京石油大學教授劉建軍 發布:2025-05-04 02:49:24 瀏覽:197
北京理工大學工業設計理工研究生導師 發布:2025-05-04 02:47:53 瀏覽:551
靠體育考上大學有哪些 發布:2025-05-04 02:28:58 瀏覽:475
山東科技大學研究生院在哪 發布:2025-05-04 02:22:25 瀏覽: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