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建校時間
『壹』 北京大學成立哪一年
北京大學創立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國立大學[1][2][3][4],也是中國在近代史上正式設立的第一所大學,其成立標志著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開端,並催生了中國教育史上最早的現代學制——壬寅學制和癸卯學制。
北大以中國最高學府的身份創立,最初也是當時的中國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身兼中國最高學府與國家教育部的雙重職能。北大傳承著中華數千年來國家最高學府——「太學」的學統,是中國古代最高學府在現代的延續,自建校以來一直享有崇高的名聲和地位,可謂「上承太學正統,下立大學祖庭」。1912年5月15日[5],京師大學堂更名為「國立北京大學」。
北大是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大學,理科、文科、社會科學、新型工科和醫科都是它的強項。北大是國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系列的重點大學,是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東亞四大學論壇的成員。在2006年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增刊》(Thames Higher Ecation Supplement) 的世界大學排名里,北大位列世界第14位,位列亞洲高校第1位。在2007、2008、2009年《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增刊》發布的世界大學排名中,北大分別位列世界第36位和50位,52位,列居中國內地高校前2名。根據2009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USNews)公布的世界大學排行榜,北大總排名為世界第50名,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1位。世界學術期刊《科學》發布的最新大學排行榜中,北大位列中國高校第1位。世界資訊網(Webometrics)世界大學排名中,北大位列中國高校第1位。
『貳』 北京大學建校多少年了
北京大學創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也是當時中國的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辛亥革命後,於1912年改為現名。至今已有110年。
『叄』 北京大學是什麼時候建立的
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簡稱「北大」,誕生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也是第一個以「大學」之名創辦的學校,其成立標志著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開端。北大是中國近代以來唯一以國家最高學府身份創立的學校,最初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行使教育部職能,統管全國教育。北大催生了中國最早的現代學制,開創了中國最早的文科、理科、社科、農科、醫科等大學學科,是近代以來中國高等教育的奠基者。[1]
1912年5月3日,京師大學堂改稱北京大學校,嚴復為首任校長。[2] 1916年,蔡元培出任校長,「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並包之義」,把北大辦成全國的學術和思想中心,使北大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五四運動的策源地。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南遷長沙,組成國立長沙臨時大學。不久遷往昆明,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10月在北平復學。[1] 1952年院系調整,校園從內城沙灘紅樓遷至西北郊燕園。[3-4]
北京大學由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系國家「211工程」、「985工程」、「2011計劃」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是九校聯盟(C9)及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東亞四大學論壇、國際公立大學論壇重要成員。
『肆』 北大何時建校
1898年(戊戌年)7月3日
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簡稱北大,誕生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專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屬學,也是最早以「大學」身份及名稱而建立的學校,其成立標志著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開端。
『伍』 北京大學建立的歷史
1898年,北京大學誕生,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也是最早以「大學」之名創辦的學校,其成立標志著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開端。當時的京師大學堂行使雙重職能,既是國家最高學府,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行使教育部職能,統管全國教育。
1900年,義和團運動爆發,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同年清廷下令停辦京師大學堂。
1902年12月,晚清政府委任吏部尚書張百熙為管學大臣,京師大學堂得以恢復。創辦於1862年洋務運動期間的京師同文館也並入大學堂。
1903年,增設進士館、譯學館及醫學實業館。
1904年,京師大學堂統轄全國教育的職能因此分離,成為單純的高等學校。同年,進士館開學,招收了中國歷史上的最後兩屆科舉進士,即癸卯科(1903年)進士80餘名和甲辰科(1904年)進士30餘名入學。並選派首批47名學生出國留學,開中國高等學校派遣留學生之先河。
1910年,京師大學堂開辦分科大學,開辦經科、文科、法政科、商科、格致科(理科)、工科、農科共七科,設十三學門,分別是經科的詩經、周禮、春秋左傳,文科的中國文學、中國史學,法政科的政治、法學,商科的銀行保險,格致科的地質、化學,工科的土木、礦冶,農科的農學,中國近代第一所綜合性大學終於初具規模。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翌年改名為北京大學。
1912年5月3日,京師大學堂改稱北京大學校,嚴復為首任校長 。
1917年,蔡元培出任校長,「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並包之義」,把北大辦成全國學術和思想中心,使北大成為新文化運動中心、五四運動策源地。
1927至1929年間,北大處於動盪之中,並遭到嚴重摧殘。奉系軍閥攫取北京政權後,於1927年悍然宣布取消北大,與北京其他八所國立大學合並為京師大學校。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先將其改為中華大學,復改為北平大學,復改為國立北平大學北大學院。1929年北大宣布自行復校,國民政府於8月6日恢復國立北京大學。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北大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南遷長沙,組成國立長沙臨時大學。不久遷往昆明,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1948年11月,北平被解放軍包圍。國民政府原本計劃讓北京大學南遷,但北大教授會決議不南遷。
1952年,政府仿效蘇聯高等院校進行院系調整,清華大學、燕京大學的文理科的部分師資並入北京大學,院系調整後的北京大學遷校址於原燕京大學校址。
文革期間,北大被稱為「反黨反社會主義的頑固堡壘」。北京大學的很多幹部、教師被打成「黑幫分子」「走資派」「反動學術權威」,遭受殘酷迫害。
1970年6月27日,在停止招生四年後,北大開始採取「群眾推薦、領導批准、學校復審」的方法招收工農兵學員。
1976年10月,黨中央一舉粉碎「四人幫」反革命集團,結束了十年內亂。在鄧小平同志等領導的關心下,北京大學迅速恢復了學校秩序,並於1978年春迎來了「文革」後第一批經高考錄取的大學生。
1996年10月、1998年5月,北大成為國家高等教育「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點建設的高校之一。
2000年4月3日,同根同源的北京大學與北京醫科大學合並,組建了新的北京大學。
2017年9月,北京大學入選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
(5)北京大學建校時間擴展閱讀:
北大由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是國家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2011計劃重點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九校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京港大學聯盟 、亞洲大學聯盟 、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東亞四大學論壇、國際公立大學論壇、中俄綜合性大學聯盟重要成員。
北大始終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聚集了許多學者專家,培養了眾多優秀人才,創造了大批重大科學成果,影響和推動了中國近現代思想理論、科學技術、文化教育和社會發展的進程
『陸』 北京大學都有什麼歷史記錄建校時間是多些
北京大學創辦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也是當時中國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辛亥革命後,於1912年改為現名。
作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五四」運動的策源地,作為中國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和民主科學思想的發祥地,作為中國共產黨最早的活動基地,北京大學為民族的振興和解放、國家的建設和發展、社會的文明和進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在中國走向現代化的進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鋒作用。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傳統精神和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在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1917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學校長,他「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並包主義」,對北京大學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促進了思想解放和學術繁榮。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以及魯迅、胡適等一批傑出人才都曾在北京大學任職或任教。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南遷長沙,共同組成長沙臨時大學。不久,臨時大學又遷到昆明,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抗日戰爭勝利後,北京大學於1946年10月在北平復學。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全國高校於1952年進行院系調整,北京大學成為一所以文理基礎教學和研究為主的綜合性大學,為國家培養了大批人才。據不完全統計,北京大學的校友和教師有400多位兩院院士,中國人文社科界有影響的人士相當多也出自北京大學。
改革開放以來,北京大學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大發展、大建設的新時期,並成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兩所大學之一。
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學百年校慶之際,國家主席江澤民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一百周年大會上發表講話,發出了「為了實現現代化,我國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的號召。在國家的支持下,北京大學適時啟動「創建世界一流大學計劃」,從此,北京大學的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2000年4月3日,北京大學與原北京醫科大學合並,組建了新的北京大學。原北京醫科大學的前身是國立北京醫學專門學校,創建於1912年10月26日。20世紀三、四十年代,學校一度名為北平大學醫學院,並於1946年7月並入北京大學。1952年在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北京大學醫學院脫離北京大學,獨立為北京醫學院。1985年更名為北京醫科大學,1996年成為國家首批「211工程」重點支持的醫科大學。兩校合並進一步拓寬了北京大學的學科結構,為促進醫學與人文社會科學及理科的結合,改革醫學教育奠定了基礎。
『柒』 北京大學建校多少年了
北京大學創辦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也是當時中國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辛亥革命後,於1912年改為現名。
所以北大建校已經113年了。
『捌』 北京大學建校是那一年
北京大學建校是1898年。
歷任校長有:
北京大學創立於1898年維新變法之際,初名京師大內學堂,是中國容近現代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創辦之初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1912年改為國立北京大學。1937年南遷至長沙,與國立清華大學和私立南開大學組成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更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復員返回北平(現北京)。1952年經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成為以文理基礎學科為主的綜合性大學,並自北京沙灘等地遷至現址。2000年與原北京醫科大學合並,組建為新的北京大學。
『玖』 北京大學成立時間
北京大學創辦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我國近代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當時既內是中國的最高容學府,也是中國最高的教育行政機關。1912年5月,京師大學堂改名北京大學,著名的教育家、啟蒙思想家嚴復出任北京大學第一任校長。1916年12月,蔡元培先生出任校長,實行「兼容並包、思想自由」的治學理念,在學術和思想上將北大造就成中國首屈一指的大學。
『拾』 北京大學建校時間
北京大學創立於1898年維新變法之際,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現代第一專所國立綜合性大屬學,創辦之初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1912年改為國立北京大學。1937年南遷至長沙,與國立清華大學和私立南開大學組成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更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1946年復員返回北平。1952年經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成為以文理基礎學科為主的綜合性大學,並自北京城內沙灘等地遷至現址。2000年與原北京醫科大學合並,組建為新的北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