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建立了多長時間
『壹』 南京大學建校時間
南京大學建校時間是1902年。
南京大學:簡稱南大, 是一所源遠流長的高等學府。追溯學脈內古為源自三國吳永容安元年的南京太學,近代校史肇始於1902年籌辦的三江師范學堂,歷經多次變遷,1949年「國立中央大學」易名「國立南京大學」,翌年徑稱「南京大學」,沿用至今。南京大學是教育部與江蘇省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高校,首批「珠峰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計劃」實施高校,也是九校聯盟、世界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21世紀學術聯盟的重要成員和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高校。
『貳』 南京大學代碼是多少
南京大學代碼是10284,院校代號是全國各高校錄取時為方便考生填報志願而加註的由數字組成的代號串,即院校代碼或學校代碼。院校代碼就如同是學校的一個身份證號,方便查詢學校信息。
學校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全國重點大學,入選「珠峰計劃」、「強基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為九校聯盟(C9)、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環太平洋大學聯盟、21世紀學術聯盟、全球大學高研院聯盟、國際應用科技開發協作網、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新工科教育國際聯盟、中國高校行星科學聯盟、長三角研究型大學聯盟、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成員,首批國家級雙創示範基地。
春風化雨、桃李芬芳。在過去的一個多世紀中,南京大學始終堅持育人為本,在各個歷史階段培養和造就了眾多中華英才,他們在各自的領域建功立業、成就卓著。改革開放以來,南京大學在教育教學改革中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形成了許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和教學理念,在國內外高等教育界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當前,南京大學提出了「辦中國最好的本科教育」的奮斗目標,堅持「學科建設與本科教學融通,通識教育與個性化培養融通,拓寬基礎與強化實踐融通,學會學習與學會做人融通」的人才培養理念,不斷深化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改革,積極為社會各行各業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國際視野的未來領軍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
南京大學的前身即「以科學名世」,格物致知、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和傳統始終貫穿於南京大學的發展史中,成為南京大學辦學最重要的特色。一代又一代的南大人孜孜求索、攀高攻堅、為國爭光、為民造福,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科研成果,蜚聲國內外學界。今日南京大學以「加強應用、注重基礎、發展邊緣、促進聯合」為方針,以「基礎研究面向國際學術前沿,應用研究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和國民經濟建設主戰場、致力於解決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為指導思想,調整科研布局、加強科研組織,整體提高原創科研能力與水平,將南京大學建成我國重要的科學研究中心。
合作交流
始建於20世紀80年代的南京大學-霍普金斯大學中美文化研究中心迄今已舉辦二十多年。
南京大學與世界很多學校合作辦學,截至2012年8月,南京大學的合作交流學校涵蓋了美洲(美國46、加拿大17、智利1、阿根廷1、墨西哥3)、歐洲(英國18、法國22、德國13、荷蘭3、西班牙6、俄羅斯3、波蘭1、義大利5、瑞士4、瑞典5、挪威、比利時2、芬蘭1、丹麥1、冰島1、保加利亞1、葡萄牙1、智利1)、亞洲(韓國30、日本29、新加坡2、以色列3、泰國2、馬來西亞1、印尼2、沙特1、土耳其1、敘利亞1)、大洋洲(澳大利亞12、紐西蘭2)、非洲(摩洛哥1、埃及3、蘇丹1)等五個大洲。
『叄』 南京大學由誰創建
南大的創始人是張之洞。
『肆』 南京大學前身是什麼大學。
南京大學始於1902年創建的三江師范學堂,此後歷經兩江師范學堂、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專、國屬立東南大學、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南京大學等歷史時期,於1950年更名為南京大學。
1952年院系調整,南京大學調整出部分院系後與創辦於1888年的金陵大學文、理學院等合並,仍名南京大學。
南京大學有仙林、鼓樓、浦口、蘇州四個校區;設有31個直屬院系,88個本科專業;有「雙一流」建設學科15個;有博士後流動站38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8個,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8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25個、
『伍』 南京大學和燕山大學,誰的建立時間更早一些
引言:南京大學和燕山大學,誰的建立時間更早一些?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看吧。
燕山大學師資力量
截至2021年6月,學校佔地面積4000畝;設有研究生院和17個直屬學院;11個博士後流動站、14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專業學位博士點,30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7個專業學位碩士點,64個本科專業;5個國家重點學科;教職工3200人;在校生38000人;4個學科進入ESI排名全球前1%。
『陸』 南京大學的歷史
1、三江師范學校
1902年5月,張之洞和他的好朋友,當時的兩河省長劉坤一,一起到了清廷。他們請求兩江總督辦公室江寧(即南京)的一所師范學校。同年,他們開始建立三江師范學校。部分教師聘請了中國學者,另一部分聘請了日本,開設了南京第一所現代大學。
2、兩江師范學校
1905年,三江師范學校更名為兩江優秀師范學校。李瑞清擔任兩江師范學校校長(校長)
3、南京師范大學
1914年8月30日,江蘇巡邏隊讓韓國鈞任命蔣謙總統組建南京師范學校。 「江蘇省原來的兩江師范學校,原來由於軍隊,現在已經決定,應該由省開放。為了預備教師,兩江師范學校進行了改造,成為南京師范學校。
4、國立東南大學
1920年,國立東南大學在南京師范大學的基礎上建立。 「南高士」和「東大」在同一校園共存,共享資源。 1923年7月,南京高等師范學校的校卡被撤銷,南考正式合並為東大,後稱國立東南大學
5、國立中央大學
1928年5月16日,國民政府行政院作出決議,「江蘇大學」改稱「國立中央大學」,張乃燕仍為校長。
6、國立南京大學
1949年5月7日,南京軍事管理協會會長劉伯承和副主任宋仁福接管了國立中央大學。 8月8日,國立中央大學更名為國立南京大學。 12日,全國南京大學學校委員會成立,梁曦擔任主席。
7、南京大學
接華東軍政委員會教育部通知,校名去 「國立」兩字而徑稱「南京大學」。2018年10月17日,QS教育集團2019金磚國家大學排名發布,南京大學位居第7位。11月,教育部公示第一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名單,南京大學入選。
(6)南京大學建立了多長時間擴展閱讀:
南京大學於1902年以三江師范學校為學校建設時間建校。南京大學的主要來源是中央大學,二級資源是金陵大學,於1952年合並。金陵大學成立於1888年,該系統的撤銷主體於1952年與南京大學合並。經過64年的春秋。
學脈可追溯在孫吳永安元年的第一年可以追溯到南京太學。現代學校的歷史始於三江師范學校,始建於1902年。之後,它經歷過兩江師范學校,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國立東南大學等。在歷史時期,1949年,「國立中央大學」大學「是中華民國最高學府,更名為」國立南京大學「。
1950年,它被稱為「南京大學」,至今仍在使用。
校訓:
「誠朴雄偉,勵學敦行」八字校訓,不僅言簡意賅,琅琅上口,易於傳記,而且端莊大氣,寓意深刻,富有哲理。
『柒』 南京大學今迎120周年校慶
2022年5月20日上午,慶祝南京大學建校120周年大會在仙林校區方肇周體育館隆重舉行。
南京大學肇始於1902年創建的三江師范學堂,此後歷經兩江師范學堂、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國立東南大學、國立中央大學等歷史時期,1950年更名為南京大學。
1952年,調整出部分院系後與創辦於1888年的金陵大學文、理學院等合並,仍名南京大學。校址從四牌樓遷至鼓樓金陵大學原址。
2006年,教育部和江蘇省簽訂重點共建南京大學的協議。
2011年,教育部和江蘇省簽署協議繼續重點共建南京大學。
出席校慶典禮的領導和來賓有:
省直有關單位領導,南京大學辦學所在地領導,南京大學歷任老領導、離退休老同志代表,院士、文科資深教授與榮譽資深教授、校董及校友代表,在寧部分本科院校、科研院所,南京大學附屬醫院、南京大學金陵系列學校、部分媒體和在校師生員工代表。
以上內容參考:南京大學新聞網——百廿風華正茂!慶祝南京大學建校120周年大會隆重舉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南京大學
『捌』 中國各大大學的建校時間
清華大學抄 1911
北京大學襲 1898
上海交通大學 1896
西安交通大學 1896
吉林大學 1946
鄭州大學 1956
武漢大學 1893
天津大學 1895
四川大學 1896
河南大學 1912
香港大學 1910
台灣大學 1928
浙江大學 1897
復旦大學 1905
南京大學 1902
中國人民大學 1937
中山大學 1924
華中科技大學 1953
『玖』 南京大學簡單介紹
南京大學是一所歷史厚重的學府,也是很多學子想要了解的高校。下面就是我給大家整理的南京大學簡單介紹,希望對大家有用。
南京大學歷史沿革
三江師范學堂
1902年5月,張之洞與其好友、時任兩 江總督的劉坤一一起向清廷上奏,呈請在兩江總督署江寧(即南京)辦一所師范學堂,同年開始籌建三江師范學堂。教員一部分聘請中國學者,另一部分則從日本聘來,開了南京現代意義的高等學府之先河。
兩江師范學堂
1905年,三江師范學堂易名兩江優級師范學堂。李瑞清出任兩江師范學堂監督(校長)。以「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為校訓,大力提倡科學、國學和藝術教育,在高校首創藝術系科,為中國培養了第一代近代化的美術師資和藝術人才。辛亥革命前後,政局動盪,學堂曾一度停辦,1914年8月續辦。
南京高等師范學校
1914年8月30日,江蘇巡按使韓國鈞委任江謙校長籌辦南京高等師范學校,「蘇省原有兩江師范學校,前因軍興中輟,現在大局已定,亟應由省續行開辦,以儲師資」,兩江師范學堂乃得以改設,成為南京高等師范學校。
1915年設立中國第一個體育科,為中國高等體育教育的開端。1917年設立商科,1918年10月,中國科學社設在南高師,主要成員多在南高、東大任教,他們多是將各自領域西方現代科學系統引入中國的先驅,因而南京高師被稱為「中國現代科學大本營」、「中國自然科學的發祥地」。1921年遷至上海擴充為商科大學,是中國第一所商學院。在中國現代科學的早期,半數以上的在國際頂尖科學雜志發表研究成果的中國科學家是南京大學的教職或畢業生。
國立東南大學
1920年,在南京高等師范的基礎上又組建了國立東南大學。「南高師」與「東大」共處同一校園,資源共享。1923年7月,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校牌撤去,南高正式並入東大,遂稱之為國立東南大學。
1920年4月,郭秉文在校務會議上提出「建立南京大學」的建議,聯名致書教育部,「擬就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校址及南洋勸業會舊址,建設南京大學,以宏造就」,但由於各種原因,這一提議並沒有獲得當時教育部門的批准。12月7日國務會議全體通過,同意以南高師各專修科為基礎籌辦大學,定名為國立東南大學。1921年國立東南大學正式招生開辦,郭秉文、蔣維喬等先後執掌校政。
1920年,正式招收8名女學生入學,在中國國立高等學府中首開「女禁」,引領男女同校之風。竺可楨為南京大學60周年校慶題詞:「東南學府,為國之光。男女同校,惟此首創。外御強敵,內抑豺狼。天下有道,黌舍乃昌。」
1920年9月實行選科制與學分制,開設必修及選修課,修畢一定學分方可畢業。這些改革逐步為全國教育界所採用。最早在中國開展現代學術研究,建立了全國最早期的現代科學研究實驗室,成為中國最早的以大學自治、學術自由、文理為基本兼有農工商等專門應用科、集教學和研究於一體為特徵的現代大學,被稱為「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當時在國際上被認為是中國最優秀的大學;國際教育會東方部主任孟祿評價其為「中國政府設立的第一所有希望的現代高等學府」、「中國最有發展前途的大學」,將來之發達可頡頏世界最佳大學。
1921年10月,柳詒徵、劉伯明、梅光迪等人成立學衡社,1922年1月創辦《學衡》月刊,展開現代中國文化復興運動,其間成為中西學術文化交流的中心,國內外著名學者多來校講學,譽為「東方教育的中心」。
1923年8月,因經費緊張,東大停辦工科,工科與河海工程專門學校合組為河海工科大學。
國立第四中山大學
1927年,國民政府成立,教育行政委員會經過通盤考慮,實行大學區制,國立東南大學、河海工科大學、上海商科大學、江蘇法政大學、江蘇醫科大學以及江蘇境內四所公立專門學校的9所公學合並,在首都南京改組易名「國立第四中山大學」,以紀念孫中山先生及北伐軍攻克的第四座歷史文化名城。
南京大學師資力量
截至2014年2月28 日,有中國科學院院士30人,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4人,俄羅斯科學院院士1人,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1人,「__」創新人才26人、創業人才14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74人、講座教授22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90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0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9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學、技術、管理專家16人,973計劃和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36人次,「青年__」入選者44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獲得者238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0人。
南京大學最早在中國開展博士學位教育,設立了中國第一個大理科通才教育班、第一個大文科通才教育班。創建了中國第一個生物系、第一個氣象系、第一個心理學系、第一個西洋文學系、第一個建築系、第一個航空系、第一個體育科、第一個藝術科、第一個電影播音專修科、第一個農科、第一個林科、第一個現代地學系、第一個現代數學系、第一個國立大學醫學院和新中國第一個綜合性大學醫學院、第一個履踐型政治行政系、第一個履踐型法學院、中國第一個商學院以及第一個工商管理、金融理財、會計、國際貿易系等等。其他許多學科,如文、史、哲、戲劇學、宗教學、人類學、社會學、化學、物理學、天文學、電子學、計算機科學、城市規劃等等,都有深厚傳統。
截止2014年2月28日,學校擁有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21個,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8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不含一級學科覆蓋點)9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0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不含一級學科覆蓋點)3個,博士後流動站35個,國家級人才培養基地13個;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8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3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6個
南京大學教學建設
南京大學曾經首倡「教學法」,率先實行「學分制」和「選科制」。首開「女禁」,實行「男女同校」,引領中國風氣之先。發起成立了中國最早的教師節。截至2013年1月,該校共擁有國家級雙語示範課程6門、國家十一五精品教材17部、國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5個,入選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457項。
南京大學擁有國家基地班13個,位居全國高校第二。基地班覆蓋了南京大學8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中的7個,均設有碩、博士點,配備院士、長江學者、傑青為主體的師資隊伍,並依託國家重點學科和重點實驗室教學科研優勢實施重點培養。基地班出國率30%以上,保研率60%以上。
南京大學學校排名
南京大學在1952年院系調整前長期是中國高校中院系最 多、門類最齊全、師資力量最強、規模最大的一所大學,院系調整中被分拆出大量系科,元氣大傷。改革開放後南京大學實力上升明顯,一度排進大陸高校前3位。在20世紀90年代末及21世紀初全國高校合並浪潮後至今,南京大學的綜合實力排名穩定維持在大陸高校第3-7位、世界160-300位。南京大學在未合並任何高校,整體規模較小的情況下取得這一成績非常難得。
最新權威排名結果:
QS金磚五國大學排名2015
世界三大最具影響力的全球性大學排名:
1、QS世界大學排名(2012-2013年):南京大學位列世界第168位,中國大陸第5位;QS亞洲大學排名(2014年):南京大學位列亞洲第26位,中國大陸第5位。
2、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2012-2013年):南京大學位列世界第251-275位(區間),中國大陸第5位。
3、世界大學學術排名(2012年):南京大學位列世界第201-300位(區間),中國大陸5-7位(區間)。
4、QS金磚五國大學排名(2015年):南京大學位列五國第8位,中國大陸第6位。
看過「南京大學簡單介紹」的人還看:
1. 2017年南京大學排名
2. 2017南京大學分數線
3. 2017南京大學專業排名
4. 南京大學的自薦信
5. 2017年南京大學錄取分數線是多少
『拾』 南京大學哪年建立的
南京大學坐落於鍾靈毓秀、虎踞龍蟠的金陵古都,是一所歷史悠久、聲譽卓著的百年名校。其前身是創建於1902年的三江師范學堂,此後歷經兩江師范學堂、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國立東南大學、第四中山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南京大學等歷史時期,於1950年更名為南京大學。1952年,在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南京大學調整出工學、農學、師范等部分院系後與創辦於1888年的金陵大學文、理學院等合並,仍名南京大學。校址從四牌樓遷至鼓樓金大原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