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學研究生拒絕信
1. 你知道被美國大學拒絕之後應該怎麼辦嗎
由於美國留學申請者的自身情況不同,因此申請結果也各不相同,有些人收offer收到手軟,有些人卻接到更多的美國大學拒信。接到美國大學拒信固然是一件很挫敗的事情,可是,你知道被美國大學拒絕之後,你應該怎麼辦嗎? 絕大多數美國大學拒絕錄取並不需要官方原因,對於絕大多數准備升入大學的學生,仔細研究你為什麼被美國大學拒絕其實並沒有好處。到現在為止你知道,很多頂尖大學不得不艱難地決定錄取誰拒絕誰,很多合格的申請人都被拒絕了。除非你已認真想過要推遲上大學。等待來年再重新申請,或你真的有理由認為其中發生了錯誤,否則,你最好盡快擺脫掉這次失敗的不愉快,像以往和今後遇到的任何不快一樣,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入學的准備中去。
如果,當你收到所有學校給你的回復之後,你覺得你最好選擇等待一兩年後再申請,那麼,嘗試弄清楚學校的決定可能還有意義(注意不要匆忙決定重新申請,特別是當你的目標是一所一流學校時。很多人經歷延期一年申請的時間後,並不能在他們的申請資格方面有重大提高)。在此前提下,第一步是研究你為什麼被拒絕。你要確切地知道原因,當然,如果你知道在你的申請中有一兩個特殊觀點可能導致你不被錄取。如果你不能確定,可以聯系招辦,索取委員會關於此事的看法。一些學校願意告訴你為什麼拒絕你。這些學校一般是規模較小、申請者較少的一類。在他們不太忙的時候,特別是夏季,學校還是樂於接受這類詢問的。但忙的時候他們通常會拒絕解釋這類問題。
要當心,無論學校給你的回復是什麼,他們會寫幾個獨立的問題,但不告訴你當他們審查材料和開會時關於你都說了些什麼。比如他們不會說:“你的自述材料寫得很草率,並且,你表現了對他們的傲慢和麻木。”他們可能會告訴你,你的學習成績不如其他申請人或者你在高中時應參加更多的課外活動。
記住,任何一所學校花時間討論你被拒絕的原因都是幫了你的大忙,所以,對招生代表一定要非常禮貌。如果你爭辯或是不友好,自然反映出你不夠優秀,你會得到更少的有用信息,甚至更少的同情。
申請美國大學被拒,你應該端正態度,盡快從陰影中走出來,如果沒有打算來年再報同一所大學,你一般是沒有必要非要搞清楚被拒絕的原因的。另外,你要對美國大學的招生代表禮貌以對,一味的糾纏或爭辯只會讓美國大學對你更失望。
2. 怎麼知道自己在waiting list上
如果你在申請美國大學時被列入了Waiting List,通常你不會收到明確的通知告知你在等待列表中,而是會通過沒有收到Rejection letter來推測自己可能處於這種狀態。以下是一些判斷方法和後續建議:
一、判斷方法
- 未收到拒信:如果你已經經過了申請初期由計算機進行的「機選」階段,且GPA、TOEFL、GRE等成績達到了基本要求,但尚未收到正式的錄取通知或拒絕信,那麼你有可能被列入了Waiting List。
- 了解申請流程:了解美國大學的申請流程有助於你判斷自己的申請狀態。在申請材料進入College或Department後,招生老師會根據申請材料與導師的匹配程度進行篩選。如果你的申請材料屬於「可要可不要」的范疇,那麼你就有可能被列入Waiting List。
二、後續建議
- 保持耐心:由於美國大學的招生過程比較復雜,且他們希望將後面申請的學生與Waiting List中的學生進行比較後再行確定,所以等待的時間可能會比較長。因此,你需要保持耐心,不要過分焦慮。
- 聯絡學校:雖然不建議帶有「催辦」的口氣與學校聯絡,但你可以適當地表達你的關注和對學校的興趣。這可以通過發送一封禮貌的郵件給招生辦公室來實現,詢問你的申請狀態或表達你對學校的強烈興趣。
- 准備備選方案:在等待的同時,你也應該做好備選方案,比如考慮其他已經向你發放Offer的學校,或者准備下一年的申請計劃。
總之,被列入Waiting List並不意味著你的申請已經失敗,只要保持耐心、積極與學校溝通,並准備好備選方案,你仍然有機會獲得心儀學校的錄取通知。
3. 被美高錄取後怎樣回復拒絕信
每到錄取季,考生們也會懷著同樣的期盼,焦急地等待著收到信封。所不同的是,他們除了會收到錄取信,還會收到大學的拒絕信。因為美國的大學是自主錄
取新生,無論是否錄取,都會向每個提交了申請的考生發送回信。美國的錄取通知書和我國的大同小異,一個厚厚的信封里,是到該學校上學需要的資料和一封該校
長的歡迎信:「恭喜你加入。」
而外表看上去薄薄的一封拒絕信,裡面的內容卻是各有千秋、大有看頭。因為從這些拒絕信的態度、措辭里可以看出該所大學或校長本人的風格。而且會給讀信的考生帶來正面或者負面的不同影響。
由於報考的學校多,美國的考生們收到的拒絕信也會相應增多,他們會半開玩笑半認真地把這些拒絕信,在校園里張貼出來或是在網上曬出來。下面,就讓我們一同來看看這些學校是如何對待申請者的。
最鐵面的回信
「申請我們學校的人很多,每個人都不錯,可你沒有排在前面。學校只能選擇那些適合的學生錄取。」
——貝茨學院
位於美國緬因州的美國貝茨學院,在全美學校中的排名不算很高,但是很有貴族氣質。而該學院負責新生錄取工作的領導威里·米切爾說話的口氣也很沖。
接受采訪時,威里·米切爾對自己學校的拒絕信解釋道:「我們只是沒有通過某個人的申請,並沒有把誰踢出去。怎麼回信,還不都是一樣?」他覺得錄取新生的工作就是說YES或者NO,沒有安慰申請者的必要。
讀後感:
貝茨學院的拒絕信在網上被曬時,經常會招來學生們的一片怒吼。加州一個17歲的高中生邁克說:「看了這封拒絕信後,讓人覺得自己沒有被錄取的原因,是自己太笨太糟糕。這就像是給心頭壓上了一塊冰。」
最冷酷的回信
「你沒被錄取。不要打電話來詢問。所有的決定都是最終決定,不可能更改。」
——斯坦佛大學
斯坦佛大學今年的錄取率只有7.6%,該大學錄取辦公室主任理查德·邵說,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杜絕申請人對學校決定的懷疑或起訴。
理查德說:「我們可不想官司纏身。而且就這樣,還是會有人回頭來找,去年有近200人試圖尋求用法律解決,聲稱要告我們,真是麻煩透頂。」
讀後感:
一個非常想進入斯坦佛大學的女生接到回信後,痛哭了好幾個小時,她的母親也陪著她一起哭。考生家長說,這樣的寫法很容易被理解成:「我們不想再聽到你的任何消息了,你不行,不用費那個勁了。」
最烏龍的回信
「因為我們的電腦故障……所以你還是沒被錄取。」
——加州大學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校區竟然向落選學生發了兩次拒絕信。第一次是正常的拒絕信,可是該校在向被錄取的新生發祝賀信時,一共發出了47000份,其中錯誤地包括了29000個未被錄取的學生。結果校方只好再次更正。
讀後感:
考生抱怨說:「讓我們白高興一場。但他們發拒絕信的時候,何以見得就不是電腦故障啊?」
最暈人的回信
一個厚厚的像裝著錄取信的信封里,卻有一封拒絕信在最上層。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
按照慣例,錄取信里由於有學校介紹等內容,都是厚厚的一封信,而裝拒絕信的是一封比較薄的信。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共有20個相對獨立的校園,而該大學主校園在大學花園城。大學里負責新生錄取的安·羅何巴克振振有詞地解釋說:「沒錯,我們的主校園沒有收她,她還可以試試申請分校啊,寄給她分校資料並沒有不對啊。」
讀後感:
一個叫安的女孩收到這個厚厚的信封時,以為自己被錄取了。可是打開一看,卻有一封拒絕信在最上面。她數分鍾內先是大喜過望,然後是冷水澆頭,當即難以承受,暈倒在地。
最泄氣的回信
「我們很遺憾地通知你,你的家族在我校就讀的傳統到你這里難以為繼。因為你不夠入學的資格。」
——波士頓大學
波士頓大學的傳統是很注重家族觀念,如果考生的家裡曾有長輩在該校讀過書,那麼這個年輕人將更受該學校的歡迎,被錄取的幾率也會相對更高。
讀後感:
家長也有「罩不住」的時候。麻州17歲的羅伯·富拉何笛的爸爸年輕時就曾在波士頓大學念化學系,但今年的羅伯·富拉何笛沒有上成該大學不算,學校給他的以上幾句話更讓他感覺無地自容,郁悶了很久。
最溫暖的回信
「我們從過去的經驗中得出的結論是:學生進入哪所大學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未來4年中的成長。」
——哈佛大學
高等學府翹楚哈佛大學,估計今年的錄取率只有7%。但是該大學歷年來的拒絕信都被畢業生一致認為是最暖人心的拒絕。
讀後感:
18歲的伊福琳·安娜·克露頓說:「我被哈佛拒收了,卻沒有感到苦澀。信中謙和甚至帶著抱歉的口吻,不僅沒有刺激我,反而讓我覺得敢於向哈佛提出申請,本身就是非常值得自豪的一件事。」
最有人情味的回信
「我相信,你一定能夠找到你所喜歡的學校,在那裡你會學習得很快樂,而該所學校會因為你的加盟而受益無窮。」
——杜克大學
該大學負責招生的克利斯多夫·古登塔格說:「我理解學生們的心情。四年前,我女兒上學前班被拒,我都很痛苦,更何況是經過各種努力的高中生和他們的家長呢。所以我想我會盡力做到多一些人情味。」
讀後感:
杜克大學贏得了學生和家長們充滿感激的贊揚。加利福尼亞州的丹尼爾·貝萊斯福特是收到杜克大學這樣一封拒絕信的18000個學生之一。丹尼爾寄
出了17份申請,收到了14封拒絕信。他說:「讀了杜克大學的拒絕信後,我認為我是一個很不錯的申請者,而不僅僅是一個未被錄取的學生。」溫玉順
鏈接:加拿大的拒絕信很認真
「我們仔細看了你的成績,發現你的數學有待加強,希望今後你會學得更好。」
——加拿大蒙特愛立森大學
始建於1839年的加拿大蒙特愛立森大學,在今年向600位沒有被錄取的學生發出的信函里,都有手寫的答復,並認真逐一分析該考生的弱點和未被錄取的具體理由。
這樣的拒絕信讓人心服口服不說,單是學校花在信上的時間和對每個申請者的關注,就足以令人起敬。
蒙特愛立森大學副校長羅納德·柏恩說:「我們不是要拒絕誰,我們是要幫助他們知道在哪裡需要改進和提高。如果下次他們再次申請我們學校的話,我相信,我們看到的會是一個更優秀的學生。」
如今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申請去國外上大學,對於他們來說,很多人在國內都是班上的學習尖子。但申請後,很可能接到的是國外大學的拒絕信,有的學生覺得受到了打擊,開始懷疑起自己的能力。其實,沒被錄取的因素很多,該如何應對拒絕信呢?
第一,接到拒絕信後,盡量堅持自己來處理,這時你會發現,自己成熟、堅強了。告訴自己,學校拒絕的僅僅是我的簡歷,可能在報考的過程中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但這絕不代表我就是一個失敗者。一扇門關閉了,另一扇門同時打開了,第一理想大學去不成,還有第二理想、第三理想。
第二,把興趣和精力放在已經對你發出錄取信的大學上,關注歡迎你的大學,好好地研究一下這些大學。歡迎你的大學才是對你而言最好的大學,遲到的溫馨會更加讓你珍惜。
第三,立刻使自己行動起來,投入到已接到錄取信的大學中去,與新校友聯系一下,打個招呼取取經。
對絕大多數考生來說,收到拒絕信是會帶來一些心理傷害的,但它是一時的,只要正確對待、妥善處理,很快就會發現,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
4. 收到美國大學offer ,怎麼給學校回復說 去 或者不去,是發有郵件跟學校說嗎,還有怎麼說
向學抄校支付入學定金就代表你會去讀書。至於你不去的學校,只要你不交入學定金就等於告訴學校你不去了。最重要的事情是:如果你想要表示禮貌給學校寫信說不去的話,一定要確保發信給你不去的學校,不要誤發給你想去的學校說不去了,之前就有一個學生犯了這樣的錯誤,把拒絕信誤發到他要去的學校了,結果把學生嚇個半死,趕忙給學校打電話澄清。唉,折騰!
其實,不去的學校你完全不必理會,一點問題都沒有。
5. 美國大學被拒後還能再接到offer嗎
漫長的留學申請之路,相信每一個小夥伴都投入了很多精力和心思,從奮戰語言考試,准備申請材料,到最終提交申請,然後像一個播種者似的滿懷希望的等著來年的大豐收。過了二月,小夥伴開始陸陸續續地拿到了學校的Decision。每一次見到「Congratulations!」你會覺得無比的美妙,但是看到諸如「I regret to inform you…」/ 「Unfortunately…」的字眼,那就是失望失落傷心痛苦了。
是不是收到學校的拒信就意味著你完全沒機會了呢? 答案是:NO!今天百利天下留學教你如何應對學校的拒信,學得好了甚至有可能絕處逢生哦!
下面百利天下留學針對學校慣常用到的幾種拒絕的理由幫助大家分析如何跟學校Argue。
美國大學被拒Reason 1:申請人數太多,學生的競爭力不夠
這是最常見的一種被拒說法,這樣看起來很官方很客氣,也有說服力,其實是學校懶得給出具體理由了。
Argue策略:可以詢問學校是否有可能轉到其他的相關專業。
美國大學被拒Reason 2:你的平均分沒有達到所申請專業的要求
Argue策略:提供些學校開出的排名證明,或是單獨將專業課列出來,證明自己的專業課學得不錯。
美國大學被拒Reason 3:不具備或專業相關背景不足
Argue策略:針對這種情況,百利天下留學建議補充你成績單上可能沒有顯示的背景,如自己旁聽的課程,或者你接受過相關培訓的證明,強調一下自己的相關工作經歷以及相關專業證書等。
美國大學被拒Reason 4:托福成績沒有達到所申課程要求
Argue策略1:刷出新的托福成績;如果有的話,也可以補交合格的雅思分數。
Argue策略2:如果實在考不到要求的語言,那麼就努力證明你的學術成績足夠優秀,背景足夠吸引校方,以自己實在是缺少准備語言的時間來為自己爭取入學許可。
美國大學被拒Reason 5:因為某種原因會將你放在waiting list了
Argue策略:這種情況下,看似只能等學校消息,其實這是唯一一種給你機會argue的拒信。如果真的非常想去這個學校,那就要想盡一切辦法,從學術能力以及綜合能力方面闡述自己為什麼適合這個專業,以及自己都做了哪些預備工作來為將來學習這個專業打基礎,言辭懇切且熱情。
6. 申請美國大學研究生,申請材料不足會有拒絕信嗎
帖子看到,回復如下:
1、申請美國Master,一般程序有三個過程:學校招生辦公室機選、對有申請材料齊全並可能被錄取的學生,就進入系或相應的College;然後申請材料會被分送各位導師;要是導師對申請學生有興趣,多數會進行Interview,經過對學生的多方面的考量確認可以接受,那就會發Offer或AD;
2、如果材料不全,就不會進入下一步的審理了,由於一步之差的疏忽而導致不成功,這是很遺憾的。對此類情況,要是學校給一個」拒信「,那是對學生的禮貌。 反過來——你沒有給我送全申請材料,本身就是無視我們學校的規定、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那麼學校不予理睬,也無可非議。
供你參考、祝你順利!
7. 美國研究生申請,被拒,發郵件詢問原因,會有回復嗎
會。
一般建議同學申請10所左右的學校,但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調節。申請太少了,錄取的幾率會降低。申請太多了,花費更多的時間、精力和錢財,在有效的時間內可能會降低申請的質量。
首先了解一下美國的研究生教育制度:
碩士學位通常可於一至兩年時間完成。其中專業學位的學生需進行實習或工作;研究學位的學生則需撰寫論文或考試。碩士學位與博士學位課程內容的主要分別在於前者比較注重課堂功課,較少研討會及考試。雖然很多文學及理學碩士課程都要求學生呈交論文,但學生亦可能選擇豁免此要求。
博士學位通常需四至六年時間全職完成。首兩年包括課堂、研討會、及有關閱讀,令學生能得到有關學科的全面知識。之後會有筆試或口試測試學生的程度。成功完成考試及研究計劃獲得認可之後便可得到候選資格。研究計劃一般需時一至兩年時間,視乎學科而定。該學科教師會對學生的研究計劃作出指導及評核成績,不過學生需要獨立地進行其研究的工作。
去美國讀研的申請材料:
1、TOEFL成績單、GMAT或者GRE成績單
2、GPA以及大學4年的成績單包括中英文
3、學位證復印件以及學位證英文翻譯蓋學校公章
4、畢業證復印件
5、個人陳述
6、三個老師的推薦信
7、財力證明 25萬左右
8. 美國大學一般會先發拒絕信還是錄取通知書
這要分復情況:
集中發拒信、錄取制的學校,這個肯定是先後基本不差1、2天發出來的(很多東部的大學是這樣的)。另一種是根據流程發信的(中西部這樣的挺多),那麼他們一般會走這樣一個流程:
1、你條件完全不滿足,則直接被拒掉(甚至有些免費申請或低申請費的,拒掉就拒掉了,也不理你,討厭他們!)
2、你條件已經排隊到50名(假設他們要招40人)那麼你會被放在waiting list里,如果前面有人不能、不願接受offer或AD,就輪到waiting list里的人了。
3、當40人的offer或AD都發出了,那麼剩下的人就只有拒信了。
希望能幫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