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業名單 » 大學專業舊稱

大學專業舊稱

發布時間: 2025-07-16 09:52:54

⑴ 大學最累的專業排行榜

關於大學十大最累專業如下:

一、土木工程專業。

土木工程學院最辛苦的就是土木工程了,土木工程涉及到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每一個細節和資料都不能掉以輕心。結構力學與理論力學、材料力學 、土木工程專業的三大力學,是很多土木工程專業同學的三座大山,而很多同學就是在翻山越嶺的途中不幸掛掉。

三、測繪類專業。

土木工程有一個很小的專業,叫做測繪專業,看上去很厲害,其實就是用測繪工具到處走。不少同學經常會在學校馬路邊看到有一群學生,無論烈日嚴寒,都會支起一個類似三腳架的儀器在測量著什麼。沒錯,這就是測量工程或相關專業的同學。

四、小語種專業。

小語種在高校里,小語種的學習也很吃力,因為他們要背很多詞彙和句子,必須要有實戰的體驗,如果你曾經在高考時背英文,那麼你一定會覺得很可怕,在你的大學里,你卻要一直背書。

五、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也稱作電信工程,舊稱遠距離通信工程、弱電工程)是電子工程的一個重要分支,電子信息類子專業,同時也是其中一個基礎學科。

通信工程專業屬於工學中的電子信息類,通信的簡單理解,就是信息的傳遞。近年來通信領域發展迅猛,特別是計算機、互聯網、多媒體的飛速發展和廣泛應用極大地推動了通信工程專業發展。

六、建築學。

做得了模型、畫得來正圖,還要會用各種專業軟體,熬得過無盡的通宵;上要提筆說大師理論,與老師、考題互相扯淡;下要下得了農村基層做市場調研。問題是人家只要苦四年,可你得苦五年。幸好還有醫學生們陪著你。還沒有關注學科競賽網的可以點擊名片關注。

七、軟體工程。

計算機類專業近些年可謂非常熱門,特別是軟體方面,現在尤其吃香。不過計算機類專業在大學的學習過程中,也是非常辛苦的。

不僅要有很強的數理邏輯能力,而且要學習很多的專業課程知識。一到學期末,同樣是列印PPT和復習資料,自己的列印成果不但又厚又重,還根本就看不懂。

各種概念折騰到死,有人脈的還能去找學長學姐討要資料和考試重點,沒人脈的只能跪求老師一定要手下留情。每天背書復習到晚上兩點都不敢去睡,生怕睡過去就忘記了,對著游戲都能在腦內自動生成其代碼。

八、會計。

財務會計、成本會計、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審計學、會計理論、戰略成本管理、高級財務管理、稅務籌劃、內部審計、並購財務學……會計專業一個學期的書可以壘起一座牆。你以為會計都是數學吧,結果要背的東西一堆;你以為會計是文科吧,數學能夠折騰死你。

九、自動化專業。

自動化專業有電氣工程、工業過程式控制制、嵌入系統等多個方向,但不管哪個方向,計算機技術、電路原理、工程制圖、電子技術等專業基礎課程都是必須要學習的。

十、數學專業。

說到數學,大家印象中最為深刻的就是大學里要學習的高等數學吧,懂的人感覺很簡單,但是不懂的人會感覺在上天書,而數學專業比高等數學更是難上加難。

數學專業的主要課程為:分析學、代數學、幾何學、概率論、物理學、數學模型、數學實驗、計算機基礎、數值方法、數學史等。

⑵ 與計算機相關的專業都有哪些

1、信息工程專業

是建立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和現代計算機技術基礎上,研究信息處理理論、技術和工程實現的專門學科。該專業以研究信息系統和控制系統的應用技術為核心,在面向21世紀信息社會化的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信息工程是將信息科學原理應用到工農業生產部門中去而形成的技術方法的總稱。

2、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是研究計算機的設計與製造,並利用計算機進行有關的信息表示、收發、存儲、處理、控制等的理論方法和技術的學科。計算機專業涵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軟體工程、計算機信息工程等專業,主要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系統地、較好地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包括計算機硬體和軟體組成原理、計算機操作系統、計算機網路基礎、演算法與數據結構等,計算機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能在科研部門、教育、企業、事業、行政管理部門等單位從事計算機教學、科學研究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應用。

3、軟體工程

是一門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構建和維護有效的、實用的和高質量的軟體的學科。它涉及程序設計語言、資料庫、軟體開發工具、系統平台、標准、設計模式等方面。

在現代社會中,軟體應用於多個方面。典型的軟體有電子郵件、嵌入式系統、人機界面、辦公套件、操作系統、編譯器、資料庫、游戲等。同時,各個行業幾乎都有計算機軟體的應用,如工業、農業、銀行、航空、政府部門等。這些應用促進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活效率 。

4、通信工程

也作電信工程,舊稱遠距離通信工程、弱電工程,是電子工程的一個重要分支,電子信息類子專業,同時也是其中一個基礎學科。該學科關注的是通信過程中的信息傳輸和信號處理的原理和應用。本專業學習通信技術、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等方面的知識,能在通信領域中從事研究、設計、製造、運營及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和國防工業中從事開發、應用通信技術與設備。

5、網路工程專業

主要講授計算機科學基礎理論、計算機軟硬體系統及應用知識、網路工程的專業知識及應用知識。網路工程專業旨在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具有本專業領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備一定的實踐技能,並具有良好的外語應用能力的高級研究應用型專門人才。

⑶ 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歷史沿革

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及工程學院成立於1997年7月8日,由材料科學系和材料工程系合並而成。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進行院系調整,材料科學系及材料工程系雖未成立,但所屬專業已經創辦,鑄造工藝、金屬熱處理、金屬壓力加工專業教研室成立,歸屬機械製造系。 1952年設置鑄工、鍛工、熱處理三個二年制專修科。 1953年第一次招收鑄造、金屬熱處理、金屬壓力加工專業四年制本科學生,從1954年開始學制從四年制改為五年制。 1955年焊接專業教研室成立,並於當年開始招收本科制學生。 1957年交通大學分設西安部分與上海部分,部分師生及實驗室遷至西安。同年上海造船學院、南洋工學院並入交通大學上海部分,其焊接專業及鑄造專業轉至交通大學。 1958年6月上海市決定,在交通大學上海部分成立冶金學院,後改為冶金系,設立鋼鐵冶金、金相熱處理、鋼鐵壓力加工、冶金機械設備和稀有金屬冶煉五個專業。 1963年鍛壓、鑄造、焊接三個專業由機械繫轉入冶金系,專業教研室名稱照舊,學生培養計劃不變。 1965年冶金系下屬教研室有:高溫合金冶煉、鋼鐵冶金、金屬物理、金屬學及熱處理、鍛壓工藝及設備、鑄造工藝及設備、焊接工藝及設備、物理化學。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開始,學生停課,學校一度將「系」撤消,實行「大隊」編制,原冶金系人員編入「二大隊」及「五大隊」。 1970年8月上海交通大學歸屬國務院第六機械工業部領導,專業作適當調整。原高溫合金和鋼鐵冶煉改為金屬材料研究室,保留四個專業,即金屬材料與熱處理、鑄造、鍛壓、焊接。 1977年9月全國恢復高考招生,學制為四年,畢業後授予學士學位,教育重新步入正規。 1978年金屬學及熱處理專業改稱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並成立材料科學及工程研究所,同年原煉鋼教研室改為復合材料研究室。 1981年熱加工系更名為材料科學及工程系,設材料科學、金屬材料及熱處理、鑄造、鍛壓、焊接五個專業。同年,上述五個專業獲碩士學位授予權。 1985年復合材料研究所成立。 1988年5月材料科學及工程系分成材料科學系和材料工程系。 1991年金屬基復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通過國家驗收,1992年1月正式對外開放。 1994年國家教委批准成立高溫材料與高溫測試開放實驗室。 1994年8月鍛壓專業分離出去,另行建立塑性成形工程系。 1995年3月成立上海交通大學材料與化工研究院。 1996年4月獲准成立模具CAD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1997年7月成立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2000年3月獲准成立輕合金精密成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2003年12月材料樓群(閔行校區)開工典禮。 2005年12月材料學院綜合辦公樓(材料A樓)竣工。 2006年2月材料學院激光製造實驗樓(材料E樓)竣工,2006年3月落成典禮。 2006年5月材料學院制備樓(材料C樓)竣工。 2007年9月材料學院B樓竣工。 2007年10月材料學院D樓、F樓竣工。 2008年4月材料學院完成從徐匯校區遷至閔行校區。 2011年4月塑性成形工程系正式並入材料學院。

⑷ 大學計算機有哪些專業

1、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主幹課程:C語言程序設計、計算機網路、數據結構與演算法設計、操作系統、資料庫原理與應用,面向對象程序設計、Linux系統管理、嵌入式系統、ARM體系結構、Java程序設計、軟體工程、Android應用開發、專業綜合技能訓練、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與實踐能力,系統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包括計算機硬體、軟體與應用的基本理論知識以及基本技能與方法,能熟練地進行程序設計和使用資料庫技術、網路技術等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後可以到國內外軟體企業、互聯網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國家機關以及各個大、中型企事業單位的信息技術部門、教育部門等單位從事計算機應用軟體開發、教學、科研及升學。就業崗位包括:軟體開發(DotNet、Java軟體工程師),軟體測試,大型資料庫管理與維護,軟體項目實施,技術支持,伺服器與網路管理等。

2、軟體工程

主幹課程:高級語言程序設計(C)、數據結構與演算法分析、關系資料庫原理及應用、操作系統原理、C++與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軟體工程、自動化軟體測試技術、嵌入式Linux程序設計、智能手機應用開發、可視化建模與UML、專業綜合技能訓練、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

培養目標:以堅持改革開放、面向需求、質量第一為辦學宗旨;結合軟體產業市場需求,面向軟體工程領域的國際前沿,以培養適應社會主義信息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有較扎實的計算機軟體理論基礎,掌握軟體工程方法、軟體開發標准和流程,根據行業相關崗位(群)需求而設置, 適應計算機應用軟體開發。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可繼續攻讀軟體工程、計算機等相關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同時適宜在以高新信息技術為主的IT企業、科研院所、各類學校、企業、事業單位等從事軟體項目開發和管理,信息系統、嵌入式應用設計與開發,軟體測試、軟體項目維護與管理、軟體教學與教育培訓等工作,也為在IT領域中自主創業提供了系統知識與專業技術支持。

另外想要成為一個優秀的、有能力程序員,做軟體開發的話,就來學習C/C++吧,而且學習編程的話有一個學習的氛圍跟交流圈子特別重要!這里我推薦一個C語言C++交流扣裙,--先7841;後43133,不管你是大牛還是小白,大家都一起成長進步。

3、網路工程

主幹課程:C語言程序設計、數據結構與演算法、計算機通信與網路、高級路由與交換技術、系統集成與綜合布線、網路工程項目管理、網路分析與優化、計算機網路安全、網路模擬技術、大數據與雲計算、專業綜合技能訓練、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學生系統地掌握計算機網路硬體、軟體與應用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具備網路工程實施、網路設備維護、網路系統的集成與管理、網站建設方面的實踐能力,能在網路相關行業內從事研究開發、項目設計、工程實施等工作,成為推動我國計算機網路技術發展的應用技術型人才。

就業方向:畢業生適宜在以高新信息技術為主的網路產品生產企業、科研院所、各類學校、行政事業機關等從事網路工程項目開發和管理,網路信息系統設計與開發,網路建設項目維護與管理、網路應用教學與教育培訓等工作,也為在IT領域中自主創業提供了系統知識與專業技術,就業崗位包括:IT企業的網路設計工程師、網路集成工程師、網路系統管理工程師、網路系統運維工程師和雲存儲與安全工程師等。

4、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的知識面也比較廣,但是主要集中在硬體領域,課程體系涉及到電路與電子技術理論、計算機基礎技術、單片機原理、半導體器件、集成電路工藝、集成電路設計等,選擇該專業需要學生具有扎實的數學和物理基礎,物理知識的要求還是比較高的。從就業的層面來看,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的整體就業情況也可以,但是不少崗位還是比較辛苦的。

5、物聯網工程專業的發展前景比較好,尤其隨著當前5G通信的落地應用,未來產業領域會釋放出大量的物聯網專業人才需求。雖然物聯網專業的前景比較好,但是一直以來,物聯網專業在本科階段的就業表現並不算太好,不少畢業生也會選擇從事軟體方面的崗位,這一點相信在未來會有所改善。

熱點內容
大學生從 發布:2025-07-16 19:45:26 瀏覽:317
天津大學博士獎學金 發布:2025-07-16 19:43:02 瀏覽:793
在校大學生如何 發布:2025-07-16 19:29:03 瀏覽:454
電子科技大學副教授被處理 發布:2025-07-16 19:14:05 瀏覽:93
美國大學電影研究學 發布:2025-07-16 19:09:09 瀏覽:315
上海交大學服工作時間 發布:2025-07-16 18:57:55 瀏覽:43
三峽大學影像專業研究生導師 發布:2025-07-16 18:53:33 瀏覽:145
我是大學生英語 發布:2025-07-16 18:52:53 瀏覽:497
大學生工作自評 發布:2025-07-16 18:52:05 瀏覽:565
南京醫科大學綜合評價錄取名單 發布:2025-07-16 18:44:09 瀏覽: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