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2016留美名單
① 今年出美國留學生名單
以往美國簽證是很難,但近年來形式有所轉變,這也正是現在美國留學那麼火的原版因了。 今年美國F-1簽證的形式權更是一片大好,基本全都水簽的,可以算是美國現在最好辦的簽證類型了。我上個月剛拿到的,就問了幾個問題,而且一些重要的問題,比如說回國問題,都沒有深問。我周圍的很多同學都沒有聽說過據簽的。只要是上個正經點的大學,資金也差不多,VO都不會難為你的。 換了總統就不好說了,雖說移民法不會變,但這跟政府還是多少有一些的關系的。不知奧巴馬是會稍微有所縮減還是繼續放寬,不過美國經濟現在不好,去留學就是給他們做貢獻,所以應該是會繼續寬松的。
希望採納
② 浙江大學2016年碩士研究生錄取名單
1、2016年碩士研究抄生考試剛襲剛結束,暫時還無法知道浙江大學金融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復試分數線。
浙江大學2016年碩士研究生考試成績預計最早在2月初春節前公布,復試分數線預計在2月下旬公布。 2、根據歷年慣例來看,浙江大學考研成績及復試分數線一。。
③ 近十年浙江大學去日本的交換生名單
無論你出於什麼目的,浙江大學都不會將名單告知於你。
④ 浙江大學 2016年博士畢業名單
浙江大學 2016年博士畢業名單
相關信息,
可問學校教務處和辦公室。
你若喜歡,
便是晴天。
⑤ 庚子賠款留學生名單
近代史上,中國政府第二次有計劃地大規模向海外派出留學生,是本世紀初的庚款留美學生的派遣。
1900年,也就是光緒二十六年,北京爆發了「庚子之亂」。當時,幾十萬號稱「刀槍不入」的義和團入京圍攻各國使館。不久,八國聯軍攻佔了北京,慈禧太後棄都而逃。
1901年,李鴻章被迫與各國簽訂恥辱的「辛丑條約」,同意向十四國賠償白銀四億伍千萬兩,分三十九年付清。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庚子賠款」。
1908年,美國國會通過法案,授權羅斯福總統退還中國「庚子賠款」中超出美方實際損失的部分,用這筆錢幫助中國辦學,並資助中國學生赴美留學。雙方協議,創辦清華學堂,並自1909年起,中國每年向美國派遣100名留學生。這就是後來庚款留美學生的由來。
1909年、 1910年和1911年,在北京三次從全國招考庚款留學生。當時對考生的要求除了通曉國文、英文外,還須「身體強健,性情純正,相貌完全,身家清白。」
第一次招考是1909年8月舉行的, 630人應考。先是初試,考國文、英文和本國史地,取68人;再復試,分別考物理、化學、博物、代數、幾何、三角、外國歷史和外國地理諸科。連初試帶復試,一共考了七八天。最後放榜,錄取了47人。
這第一批庚款留美學生同年10月赴美,赴美時,另外加上了3名貴胄子弟,共50人。他們所學專業大多是化工、機械、土木、冶金及農、商各科。後來的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就是其中之一。
1910年8月又舉行了第二次招考。考試仍分初試、復試。初試先考國文、英文,其中國文試題古色古香,為:「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說」;而英文試題則頗為時髦:「借外債興建國內鐵路之利弊說」。復試則考了西洋史、植物學、動物學、生理學、幾何和世界地理等科。400多人應考,最後錄取了70人。
這第二批庚款留美學生中,後來出了一個大名鼎鼎的胡適,他當年考了個第55名。同榜中還有後來的語言學家趙元任、氣象學家竺可楨等。
一年後,即1911年,又招考了第三批、也是最後一批庚款留美學生,一共有63人。
三批庚款留美學生的派遣為中國培養一大批優秀的科學家。中國近代科學發展中的許多新學科的創建者大多來自這些留美學生。
19ll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清王朝覆滅。中國進入了軍閥混戰的民國時代。
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二次大規模向海外派遣留學生的計劃也因這一翻天覆地的歷史性變化而又一次中斷。
19ll年初,利用庚款而專門為培養赴美留學生的清華學校正式成立。在此後十多年間,據統計,由清華派出的留美學生就達1000多人。
與此同時,自1912年起,赴法勤工儉學運動漸漸形成了高潮。由吳敬恆、蔡元培、汪精衛等人組成的「留法儉學會」,利用當時法國因歐戰而急需勞工的機會,組織中國青年赴法,以工求學。勤工儉學的計劃立即得到了青年們的熱烈響應,赴法人數逐年增加。到1920年左右,在法的中國學生已達2000多人。
從20年代中到30年代末,中國社會在經過近百年的戰亂之後,終於進入了一個相對平穩的時期。…
1928年8月17日,清華學校改名為清華大學,羅家倫出任校長。
那一年開始公開招考留美公費生。1933年,又開始公開招考第一批庚款留英學生。
抗日戰爭的爆發使中國的留學事業再一次受到了極大的沖擊。從當年政府留學生派出的統計數字中,可以看出這種沖擊的強烈程度。從統計數字中可以看出,自1932年起,留學人數逐年增加,並於1935年,達到高峰1033人。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政府宣布了留學限制的暫行辦法,留學人數立即銳減,於1941年跌至谷底,全年只有57人。
1942年,抗日戰爭接近尾聲,政府開始放寬留學政策。先是廢止了留學限制規定,然後在1944年舉行了英美留學獎學金考試。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抗日戰爭結束。
1946年7月,舉行了全國公費留學考試。一時應考者多達4463人。而這一年,留學總人數也已回升到730人。
但是,緊接著,中國又經歷了另一場天翻地覆的大變化。一個時代結束了,一個新時代就要開始。
現在回過頭來看一看中國近代留學的歷程,不能不令人深深感嘆。容閎的幼童留美計劃因清朝統治者的愚昧和腐朽而毀於一旦;庚款留美學生的派遣由於革命爆發而被迫中止;30年代的留學事業又備受戰爭的沖擊。近百年的留學史幾乎沒有多少風平浪靜的時候。
⑥ 求浙江大學處級以上領導名單
只要是校外的導師,基本都處級左右,所以你就指著校外導師報就行了
⑦ 浙江大學的知名校友
浙江大學的知名校友:
楊奇遜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專家,教授,博士生導師。
黃文虎 :力學家、教育家、振動工程專家。
沈昌祥:中國工程院院士。
胡和生:數學家,中國數學會副理事長、上海市數學會理事長,第七、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
陳宜張:浙江大學醫學院教授。
金國章:中國科學院上海葯物研究所研究員、院士。
干福熹:科學家。
王元:著名數學家。
陳吉余 :河口海岸學家、教授、名譽所長、中國海洋湖沼學會名譽理事長。
陳獨秀: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
路甬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譚建榮:教授。
潘鏡芙:船舶工程專家。
汪槱生: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臧克茂:坦克電氣自動化專家。
孫優賢:工業自動化專家。
徐揚生:院士。
林祥棣:西南科技大學校長。
徐承恩:煉油工藝設計專家。
楊裕生:核試驗技術、分析化學專家。
龔曉南:浙江大學教授。
程開甲:核武器技術專家、教授。
賀賢土:大學教授。
勵建書:數學家。
戴立信:有機化學家。
袁權:化學工程專家。
楊福愉:生物化學家。
楊煥明:院士,生物學家。
丁仲禮:中國科學院院士,第四紀地質專家。
謝學錦:化學家。
韓禎祥:電工、電力系統及自動化專家。
沈家驄:吉林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鄭樹森:浙江大學醫學部副主任,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衛生部多器官聯合移植研究重點實驗室主任,浙江大學外科學教授。
潘雲鶴:教授、博士生導師,計算機專家。
朱玉賢: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
百廿載波瀾壯闊,雙甲子勇立潮頭。2017年5月21日上午,浙江大學建校120周年紀念大會在紫金港校區體育館隆重舉行。各級領導、海內外嘉賓、30餘所海外著名大學校長、80餘所國內高校負責人、廣大師生校友歡聚一堂,共襄盛舉。
諾貝爾獎獲得者,82名海內外院士,部分將軍代表,國內外兄弟高校的領導,部分央企負責人,知名企業家代表,浙江省有關市縣及浙大西遷辦學所在地政府領導,浙江大學部分校董代表,來自世界各地的校友,關心支持浙大建設發展的各界嘉賓,和全校師生一道,相聚在浙大校園,共同為浙大120歲生日慶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