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中國醫學科學院博士導師許海燕

中國醫學科學院博士導師許海燕

發布時間: 2021-03-15 12:29:03

A. 中國醫學科學院葯物研究所的院士風采

黃量
黃量,女,1920年5月出生,上海市人,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葯物研究所化學葯物合成研究室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42年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化學系,1946年赴美國康乃爾大學深造,1949年獲有機化學博士學位。後在美國的布林莫爾大學、康乃爾大學、韋恩大學和依阿華大學從事研究工作。1956年底回到祖國,被安排在中央衛生研究院葯物系(後為葯物所)工作,歷任副研究員、研究員、合成室主任、國家教委葯物化學重點學科點學術帶頭人。先後兼任中國化學會常務理事,發展中的國際化學組織(IOCD)委員,北京大學葯學院天然葯物及仿生葯物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付主任,《醫學網路全書》葯物學與葯理學分冊主編等職。
梁曉天
梁曉天,男,1923年7月生於河南舞陽,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葯物研究所化學葯物合成研究室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946年畢業於重慶中央大學化學工程系,1947年考取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化學系研究生,1951年博士學位畢業後在哈佛大學任博士研究員。1954年他擺脫美國政府阻撓,毅然回到祖國,受到敬愛的周恩來總理的親切接見並被安排在中央衛生研究院葯物系(後為葯物所)工作,歷任研究員、合成室主任。先後兼任中國化學會理事長,中國質譜學會理事長,中國葯典委員會委員,國家科委葯學組成員,國家新葯研究與開發協調領導小組專家委員會顧問,中醫研究院中葯研究所兼職教授,北京市醫葯總公司技術顧問,《中國科學》、《科學通報》、《有機化學》、《中國化學》、 《化學學報》編委,《葯學學報》副主編,《中國化學快報》(ChineseChemicalLetters)及《亞洲天然產物研究雜志》(J.AsianNat.Prod.Research)的主編,聯邦德國葯用植化學會會員和《葯用植物》(PlantaMedica)編輯顧問,《四面體》(Tetrahedron)及《四面體通訊》(TetrahedronLetters)顧問編輯。1981年被選為中國科學院化學學部常委,1982年榮獲北京市勞動模範稱號,1996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成員。他的名字已載入《中國名人詞典》和《中國當代自然科學人物傳略》。

B. 中國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博士生好畢業嗎請問陳澄老師如何

陳澄是哪個專業的?

C. 中國醫學科學院鄭海教授

鄭海:副教授,副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災害醫學專業委員會全國專家組委員,《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雜志編委。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 外科學醫學博士,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醫學院 博士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兩項,參與美國NIH基金,省科委、教委等多項課題的研究工作,並在各級雜志上發表文章20餘篇。長期從事胃腸外科 創傷外科的臨床工作以及創傷修復、幹細胞、腫瘤等科研研究,主攻方向為急腹症、多發傷、復合傷、胃腸疾病,對外科急危重症搶救、胃腸腫瘤的治療有豐富的經驗。

D. 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怎麼樣

簡介: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建於1958年,主要從事醫學病毒學、免疫學、分子生物學技術、醫學遺傳學、分子流行病學及以靈長類動物為主的實驗動物及動物實驗技術的基礎和應用研究,進行疫苗、免疫製品和基因工程產品的規模化生產;是「世界衛生組織腸道病毒參考研究合作中心」;是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碩士和博士學位授予點。

E. 中國醫學科學院葯物研究所怎麼樣

簡介:中國醫學科學院葯物研究所成立於1958年,是國家重點葯物研究機構之一。現有科技人員300餘人,其中正副研究員95人,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截至目前,共有57人獲得政府特殊津貼;共有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2名,部級(衛生部)有突出貢獻的專家8名,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5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名,「長江特聘教授」3名,「院校特聘教授」3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獲得者4名;共從國內外引進人才30餘名。
成立時間:1958-08-15

F. 許海平的中國科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許海平,男,中國科學院博士,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回師,中科院電工所華立技術答研究中心主任。
美國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博士後、美國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博士後,導師分別是國際電機與驅動系統著名教授 Thomas. A. Lipo 博士 (美國工程院院士 IEEE Fellow), 和電力電子系統著名教授 F Z Peng 博士(IEEE Fellow)。 1、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高級會員;
2、中國太陽能學會高級會員;
3、國際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 MEMBER。

G. 怎樣查找中國醫學科學院1982屆碩士研究生名單

這種疾病屬於內分泌調節方面的,推薦你去協和醫院的內分泌科室。那裡是全國的重點科室,看這類疾病沒有問題。

介紹幾個專家:
王妲
內分泌學教授,女,1936看出生於江蘇省南通市,1952年考入上海醫學院(後改名為上海第一醫學院)醫療系,於1958年畢業。她長期從事糖尿病臨床、教學與科研。堅持對糖尿病患者的長期跟蹤醫療,深入研究糖尿病的發病機制與基因治療。將大量的業余時間用於從事生產科普活動。組織少年兒童糖尿病患者的夏令營、聯誼會,組織成人糖尿病的強化學習班,組織糖尿病知識的大型講座,糖尿病患者經驗交流座談會及北京糖尿病患者體育運動會受到衛生部及市衛生局的高度關注與支持。
鄧潔英
鄧潔英,內分泌學教授,女,1939年5月生,廣東省東莞縣人。1962年畢業於廣州中山醫學院醫療系。1995年任博士研究生導師。在40年的學術生涯中,主要進行內分泌疾病的早期診斷和發病機制的研究。曾先後建立了尿中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熒光分析法、尿中兒茶酚胺代謝產生VMA的層析分析法、人生長激素(hGH)的放射免疫和放射受體分析法以及人催乳素(hPRL)、生長介素、卵泡刺激素、黃體生成素、生長抑素的放射免疫分析法等9種激素的檢測方法。其中前6種為國內首先建立嗜鉻細胞瘤和垂體前葉疾病的早期診斷和療效觀察提供了可靠的指標。
鄧建德
鄧建德,內分泌學教授,女,1932年生於廣東東莞市,1959年畢業於廣州中山醫學院,即中山醫科大學。自1985年以來從事幹部科醫療工作,對老年病方面防治與治療,關於老年甲狀腺、糖尿病、骨質疏蓊、前列腺肥大、痛風、冠心病、腦腔液、精神抑鬱症、老年人肺部病等醫療工作認真負責,取得病人的信任和好評。
白 耀
白耀,內分泌學教授,男,1931年生,祖籍山西,出生內蒙包頭市,在北京就讀小學,1951年北京四中畢業後考入北京大學醫學院醫療系。工作中善於總結經驗。早在60年代初期,就對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的病理改變、臨床表現和實驗診斷之間的聯系等方面進行過分析、研究;以後又對胰島素瘤以及低血糖症的臨床、診斷和急診進行研究,並提出新的看法;首次在國內、外發現並報道了Graves病、先天角化不良和耳聾的新綜合征。擅長甲狀腺疾病的臨床診治工作,多年來在數以萬計的各種類型甲狀腺疾病的臨床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設計出針對不同類型、年齡、性別、病期,和並發症等問題科學的規范化的治療程序和實施對策。
史軼蘩
史軼蘩,內分泌學教授,女,江蘇省溧陽縣人,1928年出生於廣東省,1946~1949年就讀於私立燕京大學醫預系,1950年獲燕京大學生物系學士學位,1954年畢業於八年制北京協和醫學院醫療系。1982年任碩士研究生導師;1986年任博士研究生導師;對內分泌學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全面,對內分泌疾病的診治與搶救有豐富的經驗,能解決疑難病例的診治。對激素分泌性垂體瘤、生長激素缺乏症及男性生殖內分泌疾病有深入的研究。近又開展了肥胖症的研究,對我國內分泌學科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曾依次對糖尿病、甲亢腺功能亢進、庫欣綜合征、嗜鉻細胞瘤、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甲狀旁腺功能減退、性染色體疾病等進行臨床研究及總結。首先提出甲狀腺功能亢進危象可分期為危象前期及危象期的概念,使危象得以早期確診及治療,降低死亡率;發現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骨的纖維囊性骨炎病變中可合並有骨軟化;在國內首先使用酚苄明為嗜鉻細胞瘤術前准備葯物,大大降低手術死亡率。
池芝盛
池芝盛,內分泌學教授,男,1917年5月出生於福建,1942年畢業於上海醫學院。博士研究生導師。1958年成立了北京協和醫院糖尿病研究小組,1960年,通過中西醫結合治療了一批糖尿病病人。在總熱量不變的基礎上將傳統的高脂、低碳水化合物糖尿病飲食改為高碳水化合物、低脂及高纖維的飲食。病情未見惡化,反而明顯改善。
孫梅勵
孫梅勵,內分泌學教授,女,山東萊州市人,1939年出生於哈爾濱市,1964年從北京大學生物系生物化學專業(6年制)畢業。碩士生導師。她近年開展絕經後婦女經性激素替代治療對血管的作用,對探討合理應用性激素替代治療的配伍及劑量提供了實驗室依據。目前正在從事應用噬菌體抗體庫技術制備血管緊張素不同結構的抗體及建立相應測定方法的研究。同時適時更新激素的測定方法,引進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測定方法,從而提高了激素檢測效率。以主要工作者參加「內皮素與心肌缺血及高血壓的基礎和臨床研究」。
向紅丁
向紅丁,內分泌學教授,男,出生地於1944年4月14日,籍貫湖南省古丈縣,1968年畢業於中國協和醫科大學。1978年開始研究生學習,分別於1981年和1985年獲得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北京協和醫院碩士及博士學位。1988~1990年在美國Baylor醫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博士生導師。他的醫療特長為內分泌專業,尤以糖尿病專業和男性生殖內分泌為專長,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臨床經驗。他積極參加科研工作,曾參與多項有關糖尿病及男性生殖內分泌的科研工作,參加包括糖尿病流行病學、糖尿病防治和科研在內等項工作。
陸召麟
陸召麟,內分泌學教授,男,1939年1月20日出生於上海寶山縣。1963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上海第一醫學院醫療系;博士生導師。從實習醫師起一直受北京協和醫院老一輩專家教授的言傳身教和嚴格訓練,具有扎實的內科學基礎和深厚的內分泌專業知識。1975年從英國進修回國後,將所學用於實踐,和科內同志一起制備了優質的生長激素抗血清,在我國率先建成生長激素放射免疫測定,為北京協和醫院隨後的垂體生長激素瘤的臨床和基礎研究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工具。1983年從加拿大進修回國後,長期從事垂體—腎上腺疾病的研究,對皮質醇增多症(庫欣綜合征)、異位ACTH綜合征、艾迪生病、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女子多毛症等進行了廣泛的臨床研究,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吳從願
吳從願,內分泌學教授,男,1938年生,福建南安市人。1962年畢業於上海第二醫學院醫療系。1965年獲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學碩士學位後留院從事內分泌基礎和臨床應用基礎的研究。60年代,主要從事卵子第一次成熟分裂的機制、雌激素和孕激素抑制排卵的機制以及國產女用長效口服避孕葯等的研究,提出炔雌醇環戊醚與炔諾酮的比例為1:4的建議,為國產女用長效口服避孕葯的推廣普及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1972年,在國內首先全合成了氚標記皮質醇,建立了一系列甾體激素放射競爭結合分析法,並推廣於國內,提高了對腎上腺疾病的診斷和研究水平。應用單克隆抗體深入研究了激素結構與功能的關系和激素不均一性的意義,探討了激素免疫細胞化學定位及內分泌瘤放免顯像的某些方法學問題,建立了真胰島素、胰島素原和瘢素等多種激素的新一代免疫分析法,並製成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早早孕檢測度劑盒」。該試劑盒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顯著,為早孕、先兆流產、葡萄胎、宮外孕、絨癌等的診斷和監測提供了簡便快速的方法。
周學瀛
周學瀛,內分泌學教授,男,1935年12月生,籍貫山東蓬萊。1962年畢業於南京醫學院醫療系。1960~1962年在中國醫學科學院實驗醫學研究所生化系學習。碩士生導師。參加工作以來主要從事內分泌基礎及結合臨床的應用研究。早期研究內分泌水鹽及脂肪代謝。1964年在劉長河醫師工作基礎上,於國內首先建成了尿醛固酮生化測定法,1979~1982年主要進行男性生殖內分泌研究,取得一定成績。1982年開始重點研究骨鈣調節激素與代謝性骨病,特別是維生素D與骨質疏鬆症,先後負責和作為主要參加者承擔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攻關課題、衛生部及醫科院重點課題。
孟迅吾
孟迅吾,內分泌學教授,女,1935年生,江蘇江陰人,1957年畢業於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醫療系,1990年任博士生導師。從事內科內分泌專業四十餘年。對內分泌疾病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掌握全面,尤其對代謝性骨病、原發性和繼發性骨質疏鬆症、佝僂病、骨軟化症、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和減退等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扎實的理論知識。早年參加對糖尿病病病人的教育、管理、運動及葯物治療工作。隨後進行皮質醇增多症和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的臨床研究。近二十年來主要從事代謝性骨病的臨床和研究工作,首先建立了鈣調節激素、骨形成和骨吸收的指標及骨密度等測定,其中多項在國內率先進行。近二十年來與外科、超聲科、核醫學科、放射科和病理科合作,成功診治了百餘例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病人,搶救了多例甲旁亢危象病人,為其迅速做出定性和定位診斷,通過急診手術,轉危為安。
曾正陪
曾正陪,內分泌學教授,女,1945年3月4日生於四川省重慶市,1968年畢業於中國協和醫科大學(8年制)。1994年任碩士生導師,1998年任博士生導師。多年來一直在臨床承擔內分泌門診、病房的醫療、咨詢、三線值班、急診、院內外會診及負責內分泌性高血壓專科門診等醫療任務,熟練地診治糖尿病、甲狀腺、內分泌性高血壓等各種內分泌疾病及指導下張醫師的醫療工作,解決疑難重症的診治、搶救、會診等問題。在提高內分泌性高血壓如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鉻細胞瘤等疾病的診斷、鑒別診斷及治療水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戴為信
戴為信,內分泌學教授,男,1945年出生於上海市,1970年畢業於中國協和醫科大學。1978年考入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研究生,1981年獲醫學碩士學位。從事臨床醫療工作二十餘年,有堅實的醫學基礎理論及豐富的臨床經驗,知識面廣,專業知識扎實,報道了我國第一例胰腺內分泌腫瘤;因梗阻性腎病導致高氯高鈉性腎性尿崩病例報道在全國屬首例;發現並診斷了被誤診為「濕疹」、「良性肝血管瘤」三年的胰高糖素瘤;首次在國內報道了血清中甲狀腺素自身抗體而干擾血清游離甲狀腺素的測定。擅長甲狀腺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在國內較早地開展了甲狀腺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對甲狀腺腫瘤的鑒別診斷,領先開展囊內注射硬化劑非手術治療甲狀腺囊腫,並取得滿意療效。對亞急性甲狀腺炎的診斷與治療有獨道之處。

H. 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組織胚胎學研究專家團隊是在北京嗎有多少研究人員

是在北京這個團隊有1000多個人。

I. 葯理學,北京大學醫學部協,中國醫學科學院葯物研究所,復旦大學和中科院哪個讀研究生好

我也不了解實際情況,給點個人建議,讀研究生與其說選擇實驗室,不如選擇合適的導師更好,因為畢竟不是大學,你直接看看哪個實驗室的葯理學方向的大老闆更厲害,就選擇哪裡。一個有影響力而且很好的導師很重要,輻射給你的資源是小老闆無法達到的。

熱點內容
大學生錄取手寫通知書 發布:2024-04-29 14:46:23 瀏覽:968
面試不要專科要本科 發布:2024-04-29 14:45:38 瀏覽:48
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在職老師 發布:2024-04-29 13:55:57 瀏覽:311
成都中醫葯大學專業代碼 發布:2024-04-29 13:54:02 瀏覽:309
第四軍醫大學陳雯教授 發布:2024-04-29 13:43:35 瀏覽:842
雲南民族大學2016招生 發布:2024-04-29 13:35:05 瀏覽:287
女大學生私房照 發布:2024-04-29 13:33:20 瀏覽:761
自考本科學歷真的沒用嗎 發布:2024-04-29 13:06:51 瀏覽:274
送外賣都是大學生 發布:2024-04-29 12:56:18 瀏覽:429
廣東省大學研究生報考點 發布:2024-04-29 12:38:13 瀏覽: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