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dr頭銜的博士導師
❶ 填頭銜的時候Dr. 到底算醫生還是博士
在美國doctor就是醫生和博士的意思。他們算一個種類,都是比較牛叉的職業的意思。你介版紹的時候就直接說自權己是Dr.誰誰就可以,這兩個是同樣的地位。介紹完之後如果別人想知道你到底是哪個,他會問你,你就可以解釋說自己是研究什麼的,或者是治療什麼的,以此區分
❷ 我看美劇,稱呼博士和醫生好像都是Dr.XXX,那麼外國怎麼區分醫生和博士呢
在口語上是沒什麼區別的,真要區別的話,就是看縮寫。博士是Ph.d. (Doctor of Philosophy),醫生是M.D. Medicinae Doctor (=Doctor of Medicine)。
要注意的是:Dr. 是寫在人名之前,而Ph.D. 或 M.D. 都是寫在人名之後的。例如「豪斯醫生」就寫為Dr. House 或 House M.D.。
口語稱呼中是沒有區分的,但是書寫中還是有一點區別的。醫生的縮寫是M.D. ,其他的博士都是PhD. 所以如果想強調一下,可以說「I am a medical doctor.」或者說「I have a PhD.」
稱呼上是無法區別的,不過在美國,醫生都是醫學博士畢業,所以理應被稱為Dr.的,一般名片上會印MD(醫學博士)或是PhD(博士)以示區別。美國的MD 的頭銜,比 PhD頭銜值錢。
(2)德國dr頭銜的博士導師擴展閱讀
醫生在各國的制度
1、美國:美國全州沒有通用執照,全部醫療執照制度各州獨自製訂。醫生執照是終身資格,不過,在有新醫療技術時候需要更新考核。
2、英國:英國醫生需要各診療科專業醫生資格。又區分有「家庭醫生(普通醫療)」和「醫院醫生(專業醫療)」資格,二者作為各自獨立。英國的醫生執照在紐西蘭等的英聯邦加盟國和殖民地可使用。英國醫療執照又有全球執照之稱。
在各個發達國家都普遍承認(中國並在不承認名單中)這是由於英聯邦等都屬於島嶼,醫療教育程度普遍高於各國。新加坡和汶萊等國醫生多在英國學習。香港在回歸後醫療執照制度依照中國大陸制度原執照歸還英國,但依然可以在英聯邦加使用(只限英發執照)。
3、德國:德國醫生有國家考試4等級制度存在。以醫學系在校第2年Physikum(教育考試)被稱呼為(教育科目)的自然科學系國家資格的統一考試。
合格後在1年後的Das erste Staatsexamen(第一次國家考試)(基礎醫學)和被招呼的考試。
合格後對約2年後Das zweite Staatsexamen(第二次國家考試)(臨床醫學)和被招呼的考試。合格後有1年的醫院臨床義務。1年學習後是最後Das dritte Staatsexamen(第三次國家考試)的考試,合格後頒發實習醫生(AIP: Arzt im Praktikum)執照。
❸ 德國教授頭銜上面的 Dr.-lng- 是什麼意思
Dr.= Doktor 博士 (學位)
Ing= Ingenieur 工程師 (職稱)
類似的還有
Dr. Professor XXX
博士 教授
❹ 德國大學教授的頭銜主要有哪些
剛好我之前對這個話題有興趣,我來簡單舉例說下我的見聞吧。這里只討論「教授」。
栗子1:「技術熱力學學院」的大Boss ,Ulrich Maas,他的官方頭銜如下:
Prof. Dr. rer. nat. habil. Ulrich Maas
解釋:Prof.=Professor (教授),Dr.=Doktor (博士),rer. nat.=rerum naturalium (是拉丁語,德語是Naturwissenschaft=自然科學),habil.=Habilitation(取得在大學授課資格,博士畢業生專為獲取教授資格所寫的科研論文),Ulrich (名)Maas(姓)
中文大致翻譯:自然科學博士、獲得大學授課資格、教授 Ulrich Maas。
栗子2:「連續介質力學學院」的大Boss,Thomas Böhlke,他的官方頭銜如下:
Prof. Dr.-Ing. habil.Thomas Böhlke
解釋:相同部分如栗1,Dr.-Ing.=Doktor der Ingenieurwissenschaften(工程學博士)
中文大致翻譯:工程學博士、獲得大學授課資格、教授Thomas Böhlke。
栗子3:「工程信息管理學院」的大Boss,Jivka Ovtcharova,她的官方頭銜如下:
Prof. Dr. Dr.-Ing. Dr. h. c. Jivka Ovtcharova
解釋:相同部分如栗1,Dr. h. c.=Doctor honoris causa(Ehrendoktor 名譽博士),也就是說她有兩個博士頭銜,一個是工程學博士,一個是名譽博士。
中文大致翻譯:工程學博士、名譽博士、教授Jivka Ovtcharova。
栗子4:「哲學系」的大Boss,Mathias Gutmann,他的官方頭銜如下:
Prof. Dr. Phil.Mathias Gutmann
解釋:相同部分如栗1,Phil.=Philosophie(哲學)
中文大致翻譯:哲學博士、教授Mathias Gutmann。
大致就這些種類吧,如果我再看到別的再來補充。
不明白追問。
❺ 國外什麼樣的導師可以帶博士
那個不是職稱來的,而且,很多老師的個人主頁上也不會寫自己在帶什麼專學生,有寫的反而少。屬
在英國,Dr.頭銜的老師也有在帶博士生,因為在英國,教授的評審是很嚴格,不像中國一堆教授,而且更不會有什麼「碩導」「博導」這樣的稱呼。而有些教授(Prof.)反而不帶博士生,只是從事研究,不承擔教學任務。所以你很難從他的頭銜或屬於什麼學會來判定其有沒有在帶博士。
在博士階段的申請,基本自己聯系老師,你直接發email給看中的那個老師去詢問。不知道你所謂的「還有個大老闆」是什麼意思,如果只是說在他上面還有人,還是不會有什麼影響,畢竟每個系帶頭的就那麼一個,但教博士的不能只那麼一個。所以,要是想申請,直接問他收不收博士就是了,把自己的個人情況也描述下。
另外,皇家學會成員,還不至於說牛到不敢申的程度了,皇家學會的雖然都很強,但在單獨領域方面,未必比得上其他的專業學會的。不過申請,還是申請個你感興趣的方向,和一個說起來比較牛的老師了
❻ 德國教授頭銜中Dr.E.h.是什麼意思
Doktor ehrenhalber 名譽博士
❼ 德國大學的XX教授、博士(Prof.Dr.)稱呼順序:應稱為教授xx博士先生,還是稱為博士xx教授
教授-博士-XXX
❽ Prof. Dr. 與 Prof.有什麼區別
Dr.是doctor的簡寫,即博士(最高學位。且必須是取得該頭銜後才能稱呼。在讀博士是 Doctoral Candidate)。
by the way:博士後內不是學位容的一種,只是在某處工作的博士的類職稱而已。
德國人通常稱呼一位教授的方式也不是Prof. Dr. ,我見過一位給亞琛的寫信,稱Dr.Prof.。
據悉原因是德國的教授必須是博士,在稱呼教授的習慣里,Dr.更近似於一種Mr.的習慣。
Prof.Dr.的稱呼應該只是將兩個並列,類似於國內的作者簡介中「教授,博士」的職稱學歷列出。Prof.則不一定有Dr.的學歷。
有一說將Prof. Dr. 也稱為「博士生導師」,同PhD supervisor;Prof.則是普通教授。
這說法有待方家確鑿。個人認為不確。
最後:PhD(Doctor of Philosophy)也不是特指哲學博士,是指「研究型博士」,針對「專科博士」的一種稱呼。
❾ 國外Assistant Lecturer是什麼級別的導師,可以帶Phd嗎
Assistant Lecturer是助理講師這個級別的導師,可以帶Phd。
中央電視台在介紹一位人物時,經常會說這位是博士生導師,那位是碩士生導師,外國人對此感到奇怪。西方人對「博士生導師」在中國可以被當做頭銜印在名片上無法理解,因為在其他研究生教育大國里,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或是講師(lecturer)就可以招博士生,更不用說招碩士生了。
(9)德國dr頭銜的博士導師擴展閱讀:
上海交通大學打破博導職稱限制,講師也能指導博士生
據介紹,上海交通大學自2008年6月起開始對博導選聘制度進行改革並在實踐中不斷補充和完善:加強高水平博士生導師隊伍建設,深化導師選聘和考核制度改革,探索實施博士生導師動態選聘制度。
學校打破了職稱限制,原則上副教授及以上職稱者均可申請指導博士生,對於特別優秀的講師,則鼓勵申請指導博士研究生,建立起以工作崗位為核心的博士生導師選聘機制;博士生導師列入年度招生簡章的審批權下放學院,由學部及學校負責備案,賦予院系在博士生導師選聘中的明確責任。
此外,學校實施博士生導師招生「封頂」制度。依據不同學科門類、學科性質,設置導師累計指導在讀博士生上限,強化博士生導師聘後管理,建立評選、聘任與考核結合的導師選聘機制。
上海交大副校長黃震表示,改革強化了崗位職責,淡化了「博士生導師」榮譽性稱號和終身資格,真正建立起以工作崗位為核心的博士生導師選聘機制。改革逐漸釐清了博士生導師就是指導博士生的教師,博士生導師指導博士生是其工作職責的一部分,而非榮譽性的頭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