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浙江師范大學美術系文藝教授

浙江師范大學美術系文藝教授

發布時間: 2025-02-07 15:34:57

Ⅰ 陳青松的浙江師范大學碩士生導師

陳青松,男,漢族,1975年生,湖南新化田坪人。現為浙江師范大學碩士生導師。專業知識非常優秀,著作等身。 業余愛好廣泛,多才多藝,包括音樂、書法、美術、排球、寫作、攝影等方面。
陳青松教授年輕時讀書是把好手。他考進師范時是班級的最高分,師范三年,他成績最好、得獎學金最多。後來他自學成才,考碩士、博士真的是手到拿來。他靈氣盎然,雖然初中時從未上過美術課,但寫字、繪畫都進步很大,特別是到三年級時,畫水彩、水墨畫感覺特別好。
師范畢業後,他曾很不服氣地對朋友說,他初中時一個成績不如他的同學竟然考上了北京大學,而他卻在山溝溝里教書,真的是命運戲弄人啊!但他並不自甘沉淪,就靠著天生的聰慧和一股不服輸的勁頭,開頭參加自考拿了歷史專業的大專文憑,又考上教育學院讀中文本科,本科畢業後就考上了湖南師范大學的碩士、博士,讀得順風順水、一氣呵成。他在專業上也取得了一定成就,讀書期間就在《中國語文》等核心期刊上發表了一些較有影響的論文,在浙江師大任教兩年就破格評上了副教授。
天道酬勤,陳青松教授青松般的性格讓人敬佩,也激勵著學子們不斷進取!

Ⅱ 浙江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的學院教工

● 教授:
周紹斌、趙濺球、張志攀、侯吉明、黃鎮南、邱興雄、李力加、宋永進
● 副教授:
陳建軍、楊 爾、李 果、李舒弟、唐 瀟、牟宇宙、王 琴、尹小斌、李林璠
潘江龍、鄭軍德、文 藝、徐丹旭、施俊天、徐華穎、鍾朝芳、楊 勇、鍾文婧、
● 講師:
盧新顏、潘 勤、鄭雲龍、吳寶旭、王 瀅、 薛 磊、方麗敏、
翁志飛、楊 成、方榮根、 朱一平、陶 潔、傅 欒、朱欣子
羅青石、徐成鋼、 潘中華、 舒獻忠、宋劍飛、肖 寒
● 助教
蘇勝前、吳維偉、陳偉龍
◆行政名錄
張躍彬、金堅真、劉念群、周劍輝 、吳小紅 、王亞萍、方小春、孔紅梅、宋霄雯
朱 婷、祝 立、鄭積勤、胡榮春 ●退休:
駱華民、沈桂華、諸葛冠倫、丁愛鍾、胡錫乾、孫韜成、鄭岳華、程歸燕、王義淼、張 禾、李舒弟、
●調離:
梁泰福、江來柱、 黃永茂、 黃 晨、李 旭、杜為廉、陳偉南、高天民、丁 韜、 劉 宣
管建新、孫 揚、 項麗萍、 洪 波、李 瑩、郭光初、尹浩兵、陳 晶、陸 健、 吳 方
葉 慶、劉 偉、 黃 芳、 葉蒙荻、姜玉峰、張 偉、胡良勇、馮永潮、陳文輝、 黃穎誼
呂迎春、官仲璋 、 彭 綱、 裴張龍、崇秀全、周珍珍、夏盛品、陳 波、譚淑敏、李 寧
王興智、夏 卿、 潘志琪、林敏杏、耿 涵、童 威
●已故:任 榮、來祖秀、朱雪汀

Ⅲ 五年級美術課堂教學觀摩李力加《為了什麼》

我們該怎樣上欣賞課
——李力加教授談《富春山居圖》的欣賞教學

李力加

李力加:浙江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基礎美術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國家課標研製組核心成員、美術子課題負責人;中國美術家協會少兒美術藝委會委員。
主要研究方向與成果:教師教育美術專業課程與教學,兒童美術教育,藝術課程與教學論,基礎學校美術課程與教學,民間美術。

《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准》(2011年版)頒布一個多月了。新版《標准》修改最大的地方是「欣賞·評述」學習領域。按照要求,本領域三維目標
第一條為:初步形成審美判斷能力。
第二條為:初步掌握美術欣賞的基本方法,能夠在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
第三條為:增強民族自豪感,養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態度。
3月28、29日兩天,在杭州餘杭實驗小學聽取了「京杭兩地美術欣賞教學同課異構研討活動」。這次研討活動的內容是以不同形式,8位教師共同演繹《富春山居圖》。
執教美術教師來自杭州餘杭實驗小學滕曉芳;杭州蕭山銀河小學 趙小燕;杭州富陽實驗小學陸華軍;杭州臨安於潛鎮堰口小學孫瓊;杭州蕭山光明小學費幼文;杭州蕭山寧圍二小翟春波;北京海淀實驗小學汪秀華和北京中國人民大學附小王書丹。本次美術欣賞教學涉及到二、四、五、六年級4個年段,其中二年級1節,四年級2節,五年級2節,六年級3節。
教育部國家藝術教育委員會委員、北京市特級教師侯令先生主持本次活動。浙江省特級教師朱國華、朱敬東、章獻明現場點評,杭州市美術教研員李芳策劃並組織美術教師參與本次活動。
一個多月前,侯令先生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附屬小學組織北京4名美術教師同課異構《富春山居圖》這一課時,我正好在教育部封閉開會。當時晚間,曾經用專用座機給北京上課的美術教師指導,會議重要,因此沒有到現場聽課。
據了解,在實際教學中,北京已經進行的4節,本次在餘杭實驗小學8節課,實際的課堂教學效果並非很理想。這樣的現實,已經在自己的意料之中。提出以下問題:
為什麼小學美術教學中欣賞教學難上?
小學美術欣賞教學有規律可循嗎?
美術欣賞教學的核心問題在哪裡?
美術欣賞教學有效性達成的關鍵因素是誰?
如何推進全國范圍小學美術欣賞課教學?
我的觀點1:
美術課堂上小學生審美情感的發生需要三個條件:
第一,美術教師要從單一的語言「傳遞」方式,變化為師生共同與美術作品(教學課題)「交談」(對話)的互動狀態;
第二,學生的眼睛在看美術作品或教學主體物的時候,此刻的思維要從「觀察」狀態進入到「欣賞」的眼光;
第三,師生們整體的學習狀態要從「審察」某課題內容的外顯性,發展到心理內化的「審美」態度的轉換和轉移。
這三點由教師的教學行為、學生的學習行為角度來講的,這是小學美術課堂上學生審美發生的精髓。達不到這三點,談審美都是空的。
我的觀點2:
第一,美術課堂上,學生審美發生的核心為——體驗。而學生審美體驗的發生,需要達到「融為一體」和「抱成一團」的切身感受。這里有兩個層次的水平:
首先,課堂中教師的教學能夠喚起學生的知覺與美術作品所傳達的情感、信息、美術要素融為一體。
其次,當課堂上學生們的心境真正與美術作品的內涵抱成一團時,必然是自己感情被觸動,必然是當下的親身體驗,必然是心靈的附著。此刻,真正的審美感受才發生。
第二,美術課堂上審美的本質就是,美術教師能夠將所謂的審美主體、審美客體這兩者之間有機地融為一體,形成真正的審美過程。
結論:
根據朱敬東特級教師提供的8節課的教學設計文本。今天在美術課程與教學論課堂教學里,給75名本科學生分別由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教學設計思路等主要角度分析,本次教學的8節美術課堂,所有教師的課堂教學均沒有達到課程標准美術欣賞教學的要求。因為,所有的執教美術教師沒有從改變學生視覺思維的高度引導欣賞,因此,這樣的教學是無效的。雖然活動非常成功,但是,學生是被教師籠罩在某個層面的說教控制著,當美術欣賞學習中,孩子們沒有感動,沒有心靈的附著,一切都是無效的。
建議:面對這樣的現實,學習周紹斌院長在浙江省美術教師培訓和「國培計劃」美術教師培訓中的講座文本:
「欣賞的概念特徵:欣賞具有主觀的、個性的;自由的、自主的、自覺的、自為的;浪漫的、想像的、創造的等表現特徵。同時也是人的個性思想、獨立精神與自我情感的體驗本能和自然靈性。」
目前小學美術欣賞教學最大問題在於,小學生們面對美術作品,缺乏自己「主觀的、個性的、自由的、自主的、自覺的、自為的;浪漫的、想像的、創造的等表現特徵。」這樣的問題根源是:小學生們在課堂上並沒有與作品形成「融為一體」和「抱成一團」的狀態.
小學美術欣賞教學中的問題
一、習慣性知識點錯誤
本次「京杭兩地美術欣賞教學同課異構研討活動」,某教師教學設計與課堂教學出現習慣性知識點錯誤:
知識技能:了解長卷的繪畫形式,結合古詩、題跋和黃公望人生經歷等對畫作進行賞析,理解山水畫造景手法(散點透視、計白當黑等),感悟畫家寄情山水的意境美。
知識點錯誤為:「散點透視」。透視學,是西方繪畫應用最廣泛的解決空間問題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美術教師以所謂「散點透視」來講中國山水畫,是非常荒謬的。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中國人的哲學觀念,對世界的「看」法(眼睛與內心世界),均是以全方位的視角對待生活世界,絕對不是西方人美術繪畫活動里三度空間定點看世界的所謂科學,中國文人是以哲學觀引領自己生存的,比西方人高明多了。中國歷史上的人文畫家全方位體現在具有時間流動性的概念,形成了四維的觀看方式。這是中國哲學觀決定的。
這個錯誤的根源來自,美術教師自身出道之前的中外美術教育史課程沒有學習好。美術教師並不明白當年透視學傳入我國,被某些人自己編寫的所謂「散點透視」觀點所誤導,然後,在個人的課堂上又將繼續誤導小學生。這是美術教師最容易犯錯誤的地方。
既然美術教師都知道講中國山水畫要陳述「天人合一」的理念,那麼,就絕對不能又錯誤的將「散點透視」當學科知識點。中國文人看世界的直接方式為「游動」,是「心在前、畫在後」。
以下另一教師的教學設計還是錯誤:
初步掌握由詩及畫,由整體到局部的中國畫欣賞方法。
中國山水畫(中國畫)的欣賞方法究竟是什麼?如何欣賞?用什麼方法?作為長卷的打開方式,究竟如何欣賞?美術教師需要研究、思考,課堂上不允許再有失誤,但希望發生爭議性地探究問題。
二、教學、學習方式需要改變
小學生審美情感的發生需要三個條件之一是:
第一,美術教師要從單一的語言「傳遞」方式,變化為師生共同與美術作品(教學課題)「交談」(對話)的互動狀態;
美術教師教學行為要由單一傳遞,也就是習慣的講授法轉變為引導性探究行為。為什麼?
課堂上學生有體驗,才能發生審美,有基本體驗,才是主動欣賞。因此,這一學習領域學生的學習特徵要求,教師必須改變原來灌輸的、單一傳遞的教學方法與行為,這樣,學生課堂體驗才能發生。課堂上學生們不能集體發生主動探究的體驗感受,你教師再高喊著審美,也是假的、表面的文章。
學生的探究學習行為,能夠激發體驗性內化心理產生,內化的課堂才是欣賞的狀態。因此,學生欣賞課學習行為要由原來等著教師「灌輸」某美術學科知識,轉變為在教師引導下,自主探究《富春山居圖》所蘊涵的文化、哲學、美術學科知識,這樣,其情感態度價值觀才能有提升。目前,8個教學文本中「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都寫的非常空泛,學生憑著什麼形成下列目標呢?
了解和欣賞祖國優秀傳統藝術的熱忱,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
灌輸的講授法教學,連基本的美術學科知識的基本目標也達不成。因為,《富春山居圖》為現成的「已有知識」。這個概念告訴我們,如何讓小學生對「已有知識」發生興趣,願意學習,必須形成體驗課堂,必須主動探究,必須達成
「欣賞的概念特徵:欣賞具有主觀的、個性的;自由的、自主的、自覺的、自為的;浪漫的、想像的、創造的等表現特徵。」
三、教學觀改變
40分鍾的課,需要講述《富春山居圖》這樣宏大的文化、哲學的主題,內容究竟講多少?
能否以單元教學形式設計教學,將宏大的文化、哲學敘事,轉變為具體的學科問題探究敘事,由小見大。例如某教師設計了探究:
嘗試披麻皴技法,欣賞長卷美和體會名畫的筆墨趣味。
設計教學的出發點好,但實際教學還需要研究。
另外,這8節教學中,其中有一課是不少美術教師認為當時教學現場效果相對最好的一節,

Ⅳ 浙江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的教授名錄

美術學院教授:周紹斌、孫韜成、王義淼、張禾、趙濺球、張志攀、侯吉明、黃鎮南、邱興雄、李力加 尹小斌、
美術學院副教授:宋永進、陳建軍、楊 爾、李 果、唐瀟、牟宇宙、夏盛品、王 琴、李林璠

熱點內容
井潤田上海交通大學教授 發布:2025-04-30 11:17:27 瀏覽:799
浙江師范大學研究生院復試名單 發布:2025-04-30 11:11:10 瀏覽:216
中科大2013屆本科生優秀畢業論文 發布:2025-04-30 11:10:48 瀏覽:206
俄勒岡大學申請截止時間 發布:2025-04-30 11:08:33 瀏覽:175
美國大學黑人體育生 發布:2025-04-30 11:07:49 瀏覽:951
華盛頓大學博士申請 發布:2025-04-30 10:59:13 瀏覽:431
浙江大學人文學院董平教授油箱 發布:2025-04-30 10:58:16 瀏覽:548
上海大學副教授招聘發表4篇 發布:2025-04-30 10:47:19 瀏覽:374
大學生畢業祝福 發布:2025-04-30 10:39:18 瀏覽:725
美國留學大學生著裝街拍正裝 發布:2025-04-30 10:32:54 瀏覽: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