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學副教授招聘發表4篇
『壹』 俎建華上海大學副教授
俎建華,女,博士,副教授,籍貫山東,中共黨員。2002年,畢業於中科院應用物理研究所,取得博士學位。自2002年9月起,入職上海大學環化學院,至今。2005年6月,被評為「上海大學優秀青年教師」。其主要研究領域集中在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備,納米-聚合物復合材料的合成、表徵及葯物定向釋放研究。
俎建華主持並完成多項科研項目,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科委和教委等。近4年,她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了22篇論文,其中4篇被SCI收錄,11篇被EI收錄。此外,她申請了三項發明專利,已獲得授權一項。
通過其研究,俎建華在功能高分子材料和納米-聚合物復合材料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研究成果。她的研究不僅推動了相關學科的發展,也為葯物定向釋放技術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俎建華的研究成果和貢獻得到了同行的廣泛認可。她發表的論文在國內外學術界產生了積極影響,為學術界的研究提供了寶貴參考。同時,她主持完成的科研項目,不僅推動了相關領域的科技進步,也為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
總體而言,俎建華以她的專業知識、創新精神和卓越能力,在功能高分子材料和納米-聚合物復合材料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她的研究不僅為學術界提供了寶貴的學術成果,也為社會帶來了實際效益。
『貳』 評定教授的條件
1、副教授任職達5年以上;
2、該期間內,要有
(1)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的論文2-3篇以上,
(2)省部級以上的科研項目和成果,
(3)主編或參編的國家正式出版的教材、論著,
(4)帶碩士生一屆以上,
(5)外語考試合格,
(6)專業的特殊要求。
教授為大學教師職稱的最高級別。中文的教授兩字則源於『傳教授業』的字義,是中國古代就已使用的學官名稱,在中國漢代、唐代的大學中都設此職位。與英文沒有關聯。日語中則與中文同用「教授」來稱呼大學中的老師。
(2)上海大學副教授招聘發表4篇擴展閱讀:
教師職稱的評審標准
思想品德標准
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愛崗敬業,關愛學生,為人師表,教書育人。
知識水平標准
系統掌握教育教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准確把握現代教育教學的理念,具有深厚的任教學科課程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掌握國內外本學科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的最新動態和最前沿的學術成果,善於吸收最新教育教學研究成果並應用於教育教學實踐。
專業能力標准
具有很強的教育教學能力,對本學科課程的教育教學方法有創新性的改革;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教學科研能力,在本學科領域起到帶頭示範作用;具有較強的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能力及其他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能力;具有很強的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教學拓展能力和育人能力。
業績成果標准
具有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勝任中學各年級循環教學,教學業績顯著,教育藝術精湛,形成富有個性的教育教學風格;積極發揮推動本地區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的作用,在本地區教師隊伍中有很高的威信;主持並承擔完成本專業高層次的科研項目;
德育工作有明顯成效,為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綜合素質發展等方面起到指導者和引路人的作用,在學生中有較高的威望和感召力;指導青年教師、培養骨幹教師、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工作有較明顯的成績;公開發表或出版本專業的論文、論著,並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應用價值。
『叄』 評大學教授需要什麼條件
沒有明文規定,評大學教授需要的條件:
專業理論知識和工作經歷、能力,符合下列要求:
1、具有系統、堅實的理論基礎和淵博的專業知識,在豐富的學術實踐基礎上形成了穩定的研究方向和系統的研究成果,具有較高的學術造詣。能及時把握本學科領域前沿發展動態,具有主持和指導科學研究和學術創新的能力。
2、系統擔任兩門以上主幹課程的講授工作,每學年至少講授一門課程,完成學校規定的教學、科研等工作任務。
3、組織課堂討論、指導實習實訓、社會調查及指導畢業論文、畢業設計等各個教學環節的工作。治學嚴謹,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效果優秀。
4、具有主持本學科教育教學改革、教學法研究的能力,教學改革成績顯著。根據工作需要指導青年教師、訪問學者、進修教師或研究生,成績突出。
(3)上海大學副教授招聘發表4篇擴展閱讀:
《教育部關於中央部門所屬高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指導意見》意見明確,教授、副教授(高級職稱教師)要更多承擔本科教學任務,不斷提高高校教學水平。
完善管理辦法,落實教授給本科生上課基本制度,將承擔本科教學任務作為教授聘任的基本條件,讓優秀的教師為本科一年級學生上課。
針對高校專業設置,意見指出,要制訂高校學科專業建設發展規劃,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結合辦學定位、學科特色,加強內涵建設,合理布局學科專業。
優化學科專業結構,積極設置「互聯網+」「中國製造2025」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領域急需相關專業,調減與學校辦學定位不相符的專業,推動教育資源向服務國家、區域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的專業集群匯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大學教授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教育部:央屬高校教授須更多承擔本科教學任務
『肆』 副教授任職條件,需要什麼樣的學位
申報副教授任職資格者,需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大學本科畢業,擔任講師職務7年以上;
(2)大學本科畢業並取得學士學位,擔任講師職務5年以上;
(3)碩士研究生畢業並取得碩士學位,擔任講師職務4年以上;
(4)博士研究生畢業並取得博士學位,擔任講師職務2年以上。
當年年底年齡在35周歲及以下的人員,須取得碩士以上學位。
副教授任職資格評審條件
(一)專業理論知識和工作經歷、能力,符合下列要求:
1、具有系統、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專業知識、技能,在豐富的學術實踐基礎上形成了較穩定的研究方向。能及時把握本學科領域前沿發展動態,對教學規律和教學方法有較深入的研究,具有較強的教育教學和科學研究能力。
2、系統擔任一門公共課、基礎課或兩門以上專業課程的講授工作,每學年至少講授一門課程,完成學校規定的教學工作任務。
3、組織課堂討論、指導實習實訓、社會調查及指導畢業論文、畢業設計等各個教學環節的工作。遵循教學規律,能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積極改革教學方法,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教學效果優秀。
4、積極開展本學科教育教學改革和教學法研究,教學改革成績顯著。根據工作需要協助指導青年教師、進修教師或研究生,成績突出。
(二)工作業績
本科院校教師,任講師以來,具備下列條件:
1、教學。專業課教師年均教學工作量180學時以上;公共課、基礎課教師年均教學工作量200學時以上;兼職教學的管理人員按專職教師年均教學工作量的1/2計算。同時,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獲學校年度教學質量考評優秀1次以上,或年度考核優秀1次以上。
(2)在教育、教學技能競賽中,獲得省轄市、廳級以上獎勵。
(3)獲得省轄市、廳級以上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2、論文、著作。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被SCI、EI、ISTP或A&HCI、CSSCI收錄,或被《新華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全文收錄論文3篇(文科均為獨著,理工科均為獨著或第一作者)以上。
(2)專業課教師在CN學術刊物上發表本專業學術論文6篇(限1篇教育、教學研究論文。文科均為獨著,理工科至少3篇為獨著或第一作者,其餘限前2名)以上,其中至少3篇發表在國內核心學術期刊或本學科領域公認的權威性學術刊物上。
公共課、基礎課教師在CN學術刊物上發表本專業學術論文5篇(限1篇教育、教學研究論文。文科均為獨著,理工科至少2篇為獨著或第一作者,其餘限前2名)以上,其中至少2篇發表在國內核心學術期刊或本學科領域公認的權威性學術刊物上。
(3)正式出版本專業學術著作(本人撰寫5萬字以上/部)或譯著(本人翻譯10萬字以上/部),或參編省級以上統編、規劃教材(本人撰寫5萬字以上/部);同時在CN學術刊物上發表本專業學術論文4篇(限1篇教育、教學研究論文,文科均為獨著,理工科至少2篇為獨著或第一作者,其餘限前2名)以上,其中至少2篇發表在國內核心學術期刊或本學科領域公認的權威性學術刊物上。
經專家鑒定,論文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著作、教材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應用價值,達到副教授水平。
3、項目、獎勵。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省、部級三等以上科技獎、社會科學成果獎的主要完成人,或省、部級二等以上教學成果獎的主要完成人,或2項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二等獎以上的第一作者,或2項省轄市、廳級科研成果一等獎的主要完成人(限前3名)。
(2)主持完成1項省、部級以上科研(教研、工程)項目(課題),或2項省、部級以上科研(教研、工程)項目(課題)的主要完成人,並通過省、部級以上業務主管部門的鑒定或結項驗收,達到省內先進水平。
(3)省級以上教學質量工程項目的主要完成人(限前5名)。 (4)獲得與本專業相關的國家發明專利1項以上(限前5名)。
『伍』 高校講師評副教授,需要什麼要求
一、申報條件
(一)熱愛祖國,遵守國家法律、法規,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勇於探索,開拓創新,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
(二)申報高等學校教師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人員須具有高等學校教師資格。
(三)身心健康,能全面履行崗位職責。任現職以來年度及任期考核均為合格以上。
(四)外語水平符合國家和我省有關政策規定。
(五)學歷和任職年限分別符合下列要求
二、申報副教授任職資格者,需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大學本科畢業,擔任講師職務7年以上。
(2)大學本科畢業並取得學士學位,擔任講師職務5年以上。
(3)碩士研究生畢業並取得碩士學位,擔任講師職務4年以上。
(4)博士研究生畢業並取得博士學位,擔任講師職務2年以上。
當年年底年齡在35周歲及以下的人員,須取得碩士以上學位。
三、副教授任職資格評審條件
(一)專業理論知識和工作經歷、能力,符合下列要求:
1、具有系統、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專業知識、技能,在豐富的學術實踐基礎上形成了較穩定的研究方向。能及時把握本學科領域前沿發展動態,對教學規律和教學方法有較深入的研究,具有較強的教育教學和科學研究能力。
2、系統擔任一門公共課、基礎課或兩門以上專業課程的講授工作,每學年至少講授一門課程,完成學校規定的教學工作任務。
3、組織課堂討論、指導實習實訓、社會調查及指導畢業論文、畢業設計等各個教學環節的工作。遵循教學規律,能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積極改革教學方法,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教學效果優秀。
4、積極開展本學科教育教學改革和教學法研究,教學改革成績顯著。根據工作需要協助指導青年教師、進修教師或研究生,成績突出。
(二)工作業績
本科院校教師,任講師以來,具備下列條件:
1、教學。專業課教師年均教學工作量180學時以上;公共課、基礎課教師年均教學工作量200學時以上;兼職教學的管理人員按專職教師年均教學工作量的1/2計算。同時,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獲學校年度教學質量考評優秀1次以上,或年度考核優秀1次以上。
(2)在教育、教學技能競賽中,獲得省轄市、廳級以上獎勵。
(3)獲得省轄市、廳級以上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2、論文、著作。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被SCI、EI、ISTP或A&HCI、CSSCI收錄,或被《新華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全文收錄論文3篇(文科均為獨著,理工科均為獨著或第一作者)以上。
(2)專業課教師在CN學術刊物上發表本專業學術論文6篇(限1篇教育、教學研究論文。文科均為獨著,理工科至少3篇為獨著或第一作者,其餘限前2名)以上,其中至少3篇發表在國內核心學術期刊或本學科領域公認的權威性學術刊物上。
公共課、基礎課教師在CN學術刊物上發表本專業學術論文5篇(限1篇教育、教學研究論文。文科均為獨著,理工科至少2篇為獨著或第一作者,其餘限前2名)以上,其中至少2篇發表在國內核心學術期刊或本學科領域公認的權威性學術刊物上。
(3)正式出版本專業學術著作(本人撰寫5萬字以上/部)或譯著(本人翻譯10萬字以上/部),或參編省級以上統編、規劃教材(本人撰寫5萬字以上/部);同時在CN學術刊物上發表本專業學術論文4篇(限1篇教育、教學研究論文,文科均為獨著。
理工科至少2篇為獨著或第一作者,其餘限前2名)以上,其中至少2篇發表在國內核心學術期刊或本學科領域公認的權威性學術刊物上。
經專家鑒定,論文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著作、教材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應用價值,達到副教授水平。
3、項目、獎勵。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省、部級三等以上科技獎、社會科學成果獎的主要完成人,或省、部級二等以上教學成果獎的主要完成人,或2項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二等獎以上的第一作者,或2項省轄市、廳級科研成果一等獎的主要完成人(限前3名)。
(2)主持完成1項省、部級以上科研(教研、工程)項目(課題),或2項省、部級以上科研(教研、工程)項目(課題)的主要完成人,並通過省、部級以上業務主管部門的鑒定或結項驗收,達到省內先進水平。
(3)省級以上教學質量工程項目的主要完成人(限前5名)。
(4)獲得與本專業相關的國家發明專利1項以上(限前5名)。
四. 高職高專院校教師,任講師以來,具備下列條件:
1、教學。專業課教師年均教學工作量200學時以上;公共課、基礎課教師年均教學工作量220學時以上;兼職教學的管理人員按專職教師年均教學工作量的1/2計算。同時,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獲學校年度教學質量考評優秀1次以上,或年度考核優秀1次以上。
(2)在教育、教學技能競賽中,獲得省轄市、廳級以上獎勵。
(3)獲得省轄市、廳級以上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2、論文、著作。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被SCI、EI、ISTP或A&HCI、CSSCI收錄,或被《新華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全文收錄論文2篇(文科均為獨著,理工科均為獨著或第一作者)以上。
(2)專業課教師在CN學術刊物上發表本專業學術論文5篇(限1篇教育、教學研究論文。文科均為獨著,理工科至少2篇為獨著或第一作者,其餘限前2名)以上,其中至少1篇發表在國內核心學術期刊或本學科領域公認的權威性學術刊物上。
公共課、基礎課教師在CN學術刊物上發表本專業學術論文4篇(限1篇教育、教學研究論文。文科均為獨著,理工科至少1篇為獨著或第一作者,其餘限前2名)以上,其中至少1篇發表在國內核心學術期刊或本學科領域公認的權威性學術刊物上。
(3)正式出版本專業學術著作(本人撰寫4萬字以上/部)或譯著(本人翻譯10萬字以上/部),或參編省級以上統編、規劃教材(本人撰寫4萬字以上/部);同時在CN學術刊物上發表本專業學術論文3篇(限1篇教育、教學研究論文。
文科均為獨著,理工科為獨著或第一作者)以上,其中至少1篇發表在國內核心學術期刊或本學科領域公認的權威性學術刊物上。
(4)具有相關專業(非教師系列)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或取得相應中級職業資格證書,同時在CN學術刊物上發表本專業學術論文3篇(限1篇教育、教學研究論文。文科均為獨著,理工科為獨著或第一作者)以上,其中至少1篇發表在國內核心學術期刊或本學科領域公認的權威性學術刊物上。
經專家鑒定,論文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著作、教材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應用價值,達到副教授水平。
3、項目、獎勵。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省、部級三等以上科技獎、社會科學成果獎的主要完成人,或省、部級二等以上教學成果獎的主要完成人,或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二等獎以上的第一作者,或省轄市、廳級科研成果一等獎的主要完成人(限前3名)。
(2)主持完成省轄市、廳級以上科研(教研、工程)項目(課題),或省、部級以上科研(教研、工程)項目(課題)的主要完成人,並通過省轄市、廳級以上業務主管部門的鑒定或結項驗收,達到省內先進水平。
(3)省級以上教學質量工程項目的主要完成人。
(4)獲得與本專業相關的國家發明專利1項以上或實用新型專利2項以上。
(5)本人在相關專業技能競賽或評比中獲得省轄市、廳級二等以上獎勵;或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直接指導的學生個人或團隊在專業技能競賽或評比中獲得省轄市、廳級一等獎,本人被評為優秀輔導教師。
成人院校教師申報評審副教授任職資格者,參照高職高專院校教師評審副教授的工作業績條件。
在上述條件中,有一項特別突出,有重大貢獻或突破,經專家論證,達到副教授水平,可認為符合業績條件。
五. 藝術、體育學科副教授補充條件
藝術、體育學科教師申報評審副教授任職資格,可以按照上述工作業績條件執行,也可參照下列補充條件執行。達到補充條件要求的,可視為符合相應的工作業績條件。
1、音樂學科
(1)在CN學術刊物上獨立發表學術論文4篇(高職高專和成人院校2篇,均限教育、教學研究論文1篇)以上,其中至少2篇(高職高專和成人院校1篇)發表在國內核心學術期刊或本學科領域公認的權威性學術期刊上。
同時在藝術類專業核心期刊上發表作品2件以上,或在省以上電台、電視台播放作品2件以上(須提供正式播放證書附帶有台標的實況錄像或音響資料),或由省級以上主管部門審批舉辦個人獨唱(奏)音樂會、獨舞專場演出、專場原創作品音樂會、歌舞劇、戲劇中演出主要角色、大型文藝晚會總導演1次以上。可視為符合工作業績論文、著作條件。
(2)在省級有關部門舉辦的業內公認的權威性專業比賽、作品評獎活動中獲二等獎以上,或在國家有關部門舉辦的業內公認的權威性專業比賽、作品評獎活動中獲優秀獎以上。可視為符合工作業績項目、獎勵條件。
2、美術學科
(1)在CN學術刊物上獨立發表學術論文4篇(高職高專和成人院校2篇,均限教育、教學研究論文1篇)以上,其中至少2篇(高職高專和成人院校1篇)發表在國內核心學術期刊或本學科領域公認的權威性學術期刊上。
同時在藝術類專業核心期刊上發表作品2件以上,或2件以上作品參加省以上有關部門舉辦的展覽,其中至少1件作品為省文聯下屬的一級協會舉辦的屆展或中國文聯下屬的一級協會各專業藝委會展覽。可視為符合工作業績論文、著作條件。
(2)在省級有關部門舉辦的業內公認的權威性展覽中獲二等獎以上,或在國家有關部門舉辦的業內公認的權威性展覽中獲優秀獎以上。可視為符合工作業績項目、獎勵條件。
3、體育學科
(1)在CN學術刊物上獨立發表學術論文4篇(高職高專和成人院校2篇,均限教育、教學研究論文1篇)以上,其中至少2篇(高職高專和成人院校1篇)發表在國內核心學術期刊或本學科領域公認的權威性學術期刊上。
同時在全國體育科學大會、全國大學生運動會科學報告會、全國學校體育科學大會、全國中學生運動會等科學報告會上2篇(限第一作者)以上論文獲省一等獎,並輯錄成冊。可視為符合工作業績論文、著作條件。
(2)在全國大學生運動會中,獲集體項目前6名的主教練、單項比賽前3名的主教練;或獲全國大學生各單項協會的年度比賽的集體項目前3名的主教練、單項比賽前2名的主教練;或獲省級大學生年度比賽的集體項目的冠軍隊的主教練、單項比賽冠軍的主教練。可視為符合工作業績項目、獎勵條件。
六. 破格申報評審副教授任職資格者,符合正常晉升副教授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工作經歷、能力,工作業績具備下列條件。
1、教學。超額完成規定的教學工作量,同時,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獲學校年度教學質量考評優秀1次以上,或年度考核優秀1次以上。
(2)在教育、教學技能競賽中,獲得廳級二等以上獎勵。
(3)獲得省級以上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2、論文、著作。具備下列條件中的2條以上:
(1)被SCI、EI、ISTP或A&HCI、CSSCI收錄,或被《新華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全文收錄論文4篇(文科均為獨著,理工科均為獨著或第一作者)以上。
(2)在CN學術刊物上發表本專業學術論文7篇(限1篇教育、教學研究論文。文科均為獨著,理工科均為獨著或第一作者)以上,其中至少5篇發表在國內核心學術期刊或本學科領域公認的權威性學術刊物上。
(3)正式出版本專業學術著作(本人撰寫6萬字以上/部)或譯著(本人翻譯12萬字以上/部),或參編省級以上統編、規劃教材(本人撰寫6萬字以上/部)。
經專家鑒定,論文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著作、教材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應用價值,達到副教授水平。
3、項目、獎勵。具備下列條件中的2條以上:
(1)省、部級三等以上科技獎、社會科學成果獎的主要完成人(限前3名),或省、部級二等以上教學成果獎的主要完成人(限前3名),或2項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一等獎的第一作者,或2項省轄市、廳級科研成果一等獎的第一完成人。
(2)主持完成1項省、部級以上科研(教研、工程)項目(課題),或2項省、部級以上科研(教研、工程)項目(課題)的主要完成人(限前3名),並通過省、部級以上業務主管部門的鑒定或結項驗收,達到省內領先水平。
(3)省級以上教學質量工程項目的主要完成人(限前4名)。
(4)獲得與本專業相關的國家發明專利1項以上(限前4名)。
(5)上海大學副教授招聘發表4篇擴展閱讀
1927年國民黨政府教育行政委員會公布的《大學教員資格條例》,開始規定了這個職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沿用未變。
1960年3月5日,國務院頒發的《關於高等學校教師職務名稱及其確定與提升辦法的暫行規定》,規定講師提升為副教授的業務條件是:
①能勝任本專業一門或一門以上學科的教學工作,質量較高,成績優良。
②對本門學科具有系統而堅實的理論知識和比較豐富的實際經驗,在一定的業務范圍內,能夠密切聯系實際進行比較深入的研究工作,並取得顯著的成就,提出具有一定水平的科學論文,或者在生產技術方面有較大的貢獻,或者在業務技能上有較高的造詣。
③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
副教授的主要職責是擔任某些學科的講授,和教授共同指導或單獨指導學位研究生,從事科學研究等工作。歐美一些國家的大學規定副教授必須在一定年限內作出教學和科學研究上的成就,方可升任教授,否則離任改就其他工作。
『陸』 在高校評副教授職稱的要求是什麼
條件是:
①能勝任本專業一門或一門以上學科的教學工作,質量較高,成回績優良;
②對本門答學科具有系統而堅實的理論知識和比較豐富的實際經驗,在一定的業務范圍內,能夠密切聯系實際進行比較深入的研究工作,並取得顯著的成就,提出具有一定水平的科學論文,或者在生產技術方面有較大的貢獻,或者在業務技能上有較高的造詣;
③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
(6)上海大學副教授招聘發表4篇擴展閱讀:
崗位職責
高校為創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需要一流的師資隊伍,高水平的師資後備力量是一流師資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加速培養造就一批博士後研究人員成為我校師資隊伍的有生力量,學校設立的崗位。特任副教授對外可稱為副教授,並可以此身份申報國家、中國科學院及省部級科研項目,參加各類學術交流活動。
『柒』 想要成為了一名高校教師,最起碼應該是什麼學歷
想要成為一名高校教師,最起碼應該具備全日制本科學歷。因為根據有關規定,想要取得高等學校教師資格,應當具備研究生或者大學本科畢業學歷。但是現實的情況是研究生學歷都不一定能夠符合高校的要求,甚至於很多學校都是要求博士學歷。而且在年齡、職稱、學位、專業、工作經歷研究成果等方面也有要求。下面我們通過民辦高校,公辦、高職院校、普通二本學校以及985 211院校來看看不同層側的高校在教師招聘中的最低學歷要求。
再來看看211 985學校 以山東大學為例
山東大學發布的山東大學2021年誠聘海內外優秀人才招聘公告中對預聘制及合同聘用制教師的學位要求為博士學位或本學科最高學位,這也意味著學歷的要求最低為博士學歷才可以應聘。現在基本上沒有什麼學科的最高學位是本科了吧。
從以上各個層次的高校招聘公告中不難發現 想要成為一名高校教師,沒有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 基本上是沒有什麼機會的。只有好好學習,努力提高自己,不斷地去進步深造 才能有希望成為高校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