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教授研究白血病
Ⅰ 有什麼著名的女物理學家大神們幫幫忙
居里夫人 曾兩次獲諾貝爾獎,1903年的物理獎,1911年的化學獎。她受教育較晚,於1893年獲物理學位,1894年獲數學學位,1903年獲博士學位。 居里夫人以放射性作為論文題目,她研究了很多物質,發現釷及其化合物的特性與鈾相同。 研究瀝青鈾礦時,她發現了鐳和仆。1910年她成功地分離了純鐳。由於長期工作在高放射性物質的環境中,她於1934年死於白血病。 何澤慧女,核物理學家。1914年3月5日出生於江蘇蘇州,祖籍山西靈石。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40年在德國柏林高等工業學校獲得工程博士學位。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94年改稱為院士)。 曾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現任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1945年在德國皇家學院從雲室中首先發現正負電子幾乎全部交換能量的彈性碰撞現象;1946年底,在法國約里奧—居里實驗室與錢三強及另外兩名法國研究生發現了核裂變的三分裂現象;還首先觀察到四分裂現象;1947年初,與錢三強正式發表論文,在國際科學界引起巨大轟動,當時許多媒體稱他們為「中國的居里夫婦」;1948年回國,研製出我國自製的分別對質子或電子靈敏的核乳膠,還在中子物理與裂變物理實驗研究、固體徑跡探測技術、空間科學、宇宙射線等方面作出重要貢獻。 吳健雄 當代世界著名女物理學家吳健雄,於1912年5月31日誕生在瀏河,1958年被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1975年獲美國總統福特頒發的國家科學勛章,同年,當選為美國物理學會第一位女會長;1981年義大利總統授予她「年度傑出婦女獎」;1991年她榮獲代表理工界最高榮譽的普平紀念獎章。 王明貞是我國最早的女物理學家之一,也是清華大學的第一位女教授,她在1942年獲得美國密歇根大學博士學位,1955年與丈夫本著不為敵對國家服務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難,在周恩來的過問下回到中國,並在清華大學任教。 8月28日,有著「中國居里夫人」美譽的女科學家王明貞在北京辭世,享年104歲。她遵守與丈夫俞啟忠一起做 出的承諾,將遺體捐獻給北醫三院供醫學研究。 王明貞 性別:女 籍貫:江蘇 終年:104歲 去世原因:病逝 去世時間:2010年8月28日 生前住址:北京市清華園新林院 生前身份:物理學家、退休教授
麻煩採納,謝謝!
Ⅱ 李政道簡介
被醫學界譽為「血清之父」的李政道教授是當代國際著名的骨髓移植配型專家。李政道1935年出生於台灣,1972年獲美國RUTGERS大學博士學位。
美亞生物科技公司創始人之一,美籍華裔科學家,曾任美國華盛頓大學教授、美國紅十字總會研究所hla實驗室主任、世界紅十字會第一屆世界組織相容性會議主席,慈濟骨髓捐獻資料中心主任。
李政道博士在美國骨髓移植配型中心工作時,發現大量患白血病的華人,由於沒有合適的骨髓配型,無法得到醫治而死亡。為了讓那些不幸患白血病的同胞能夠擁有再生的機會,李政道於1992年回到台灣,開始致力於建立華裔骨髓資料庫。
1993年10月,由台灣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的證嚴法師發起,由李政道著手組建的台灣慈濟骨髓捐獻中心正式成立。李政道擔任了該中心基因和免疫實驗室主任。
台灣慈濟骨髓捐獻中心位於台灣花蓮市慈濟醫院,是世界上最大的華人骨髓資料庫,登記在冊的志願供髓人數已達20萬,捐髓對象面向北美、西歐、東南亞等地區的華裔病患者。
李政道為慈濟骨髓捐獻中心帶來了先進的科學技術,在他的指導下,骨髓捐受雙方基因分型檢驗准確率得到迅速提高,成績遠勝於歐美發達國家。目前,該捐獻中心已向世界捐贈骨髓250餘例。
(2)清華大學教授研究白血病擴展閱讀:
李政道於1992年回到台灣,開始致力於建立華裔骨髓資料庫。
1993年10月,由台灣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的證嚴法師發起,由李政道著手組建的台灣慈濟骨髓捐獻中心正式成立。李政道擔任了該中心基因和免疫實驗室主任。
2012年獨家技術入股美亞生物科技集團。
2013年4月,美亞生物科技集團獨家聘請的AABB資深專家、國際「血清之父」李政道博士及其助手Alice等全程參與認證工作,與北京建設AABB國際認證標准幹細胞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