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博士生導師
㈠ 何曉佑的個人簡介
何曉佑,男, 漢族,1957年4月出生,福建人,中共黨員,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1975年4月參加工作,無錫輕工業學院工業設計系(現江南大學設計學院)獲工學士學位,英國CORNWALL 高等教育學院藝術設計系獲DESIGN RESEARCH DIPLOMA,南京藝術學院設計藝術學專業獲文學博士學位。
現任南京藝術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江蘇省特色專業」(南京藝術學院工業設計專業)學術帶頭人,「江蘇省工業設計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南京藝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主持人,「2010年江蘇省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基地」(南京藝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主持人,「江蘇省精品課程——中國傳統造物智慧啟迪創新設計方法」課程主持人。
㈡ 何曉佑個人簡介
何曉佑,男性,漢族,出生於1957年4月,籍貫福建,是中國共產黨黨員。他擁有博士學位,教授頭銜,同時擔任博士生導師。1975年4月,他開始了他的職業生涯,起初在無錫輕工業學院工業設計系(現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取得了工學士學位。隨後,他在英國CORNWALL高等教育學院藝術設計系取得了DESIGN RESEARCH DIPLOMA。他的學術成就還包括在南京藝術學院設計藝術學專業獲得的文學博士學位。
目前,何曉佑在學術領域擔任南京藝術學院的重要職務,他作為黨委常委和副院長,引領著「江蘇省特色專業」——工業設計專業的學術發展。他也是「江蘇省工業設計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南京藝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的主持人,這表明他在教學實踐和創新上有著深厚的影響力。此外,他還是「2010年江蘇省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基地」(南京藝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的負責人,這顯示了他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前瞻性和貢獻。
更為突出的是,他主持了「江蘇省精品課程——中國傳統造物智慧啟迪創新設計方法」,這表明他對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的結合有著獨特的見解和深入的研究。總的來說,何曉佑在藝術設計教育和研究領域有著豐富的經驗和卓越的成就。
㈢ 辛向陽辛向陽
辛向陽教授,1971年6月出生於中國,現任江南大學設計學院院長,教授兼博士生導師。他於1993年畢業於沈陽建築工程學院(現沈陽建築大學)機械製造工藝與設備本科,2000年在美國西弗吉尼亞大學獲得平面設計和油畫藝術學士學位,以及藝術史副學士學位。隨後,他在2002年獲得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交互設計碩士學位,並在2007年獲得了設計哲學博士學位。辛向陽教授是公認的中國交互設計領域的領導者。
辛教授的研究領域主要包括交互設計、文化產品創新以及設計理論。他榮獲多項國際知名榮譽,包括2010年獲得的香港理工大學「突出表現獎」以及多項由美國郵政服務、美國技術通信協會等機構頒發的「卓越成就獎」。
近五年來,辛教授在交互設計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他創建並成功主導了香港理工大學的交互設計碩士專業,成為大中華區首個以交互設計命名的碩士專業。此外,他發起並成功舉辦了兩屆由香港理工大學、清華大學、卡耐基梅隆大學聯合主辦的交互設計國際會議,並在2011年擔任交互設計國際會議常務學術委員會主席。辛教授還創建了「長虹-香港理工交互設計聯合實驗室」,並擔任聯合主席,指導多項與三網融合和物聯網技術相關的設計成果。
辛教授在設計管理領域同樣表現出色。他創建了美國工業設計師協會的第一個海外分會——大中華區分會,並擔任首任主席。他還協助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組建設計團隊,並擔任設計顧問。辛教授自2009年起擔任長虹總部設計顧問,負責培養整個創新團隊在交互設計和設計管理方面的專業能力,並在2010年協助廣東省成立了廣東省交互設計委員會,擔任副主任委員,成功舉辦了首屆中國交互設計體驗日,並擔任大會主席。2011年,他還協助深圳市成立了深圳市體驗設計協會,並擔任協會主席。
辛向陽教授的貢獻不僅限於學術和教育領域,他通過這些成就在交互設計和設計管理領域樹立了卓越的榜樣,推動了相關行業的創新和發展。
㈣ 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工業設計研究生導師哪位好
李世國抄,教授,碩士生導師,副院長
研究方向:產品交互設計;設計藝術的數字化研究;產品虛擬展示設計(招收適量跨專業機械、信息類工科專業學生)
李彬彬,教授,碩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設計心理研究;設計效果心理評價;產品品牌心理研究(招收適量跨專業學生)
潘祖平,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基礎造型教學研究;環境空間中的動造型研究;民族藝術設計研究(工設、視覺)
㈤ 辛向陽的介紹
辛向陽,男, 1971年6月生,現任江南大學設計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卡耐基梅隆大學設計哲學博士,是目前很少數在美國獲得設計哲學博士、並首個回到中國內地的華人之一。有著跨多個學科的教育和工作背景,包括機械、建築、平面設計、油畫、交互設計以及藝術史。辛向陽教授先後獲得卡耐基梅隆大學交互設計碩士研究生和設計哲學博士學問,提出了「交互設計五要素」和「行為邏輯」等交互設計領域的重要理論和方法,並在香港理工大學成功創辦了中國首個交互設計專業,共同策劃並作為大會主席或副主席參與組織了交互設計國際大會 、中國交互設計體驗周、設計教育再設計等推動交互設計在中國發展的重要國際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