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蔡

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蔡

發布時間: 2025-05-19 17:43:47

⑴ 誰知道武漢大學國際學院的簡介,要詳細的

學院概況
武漢大學WTO學院是武漢大學為適應中國入世以後新的社會發展趨勢專門設立的、武漢大學的直屬學院之一,是按照國際國內開放辦學的模式和高效管理機制運行的新型學院。學院旨在以實現學生的國際就業為目標,提供高質量的教學計劃和培養方案,使學生在學習和研究的基礎上,樹立面向國際職業市場的觀念、態度和方法,提高人才的價值和創造力,提高就業競爭能力。學院以國際法商特色本科和研究生學歷教育為基礎,以WTO領域高級管理人才、法律人才和商務人才的培養和培訓為主體,並在該領域開展規模化、高層次的國際合作辦學項目,在此基礎上,拓展WTO領域研究和咨詢服務。 學院在全國率先採用開放辦學模式,於1999年開始開辦「武漢大學WTO法商本科實驗班」、通過國際合作培養模式舉辦本碩連讀制教育、國際管理碩士教育及其他高層次人才的培訓。

學院在全國乃至全世界范圍內,集中優勢教育資源和國際法、商職業人才資源,綜合法學、應用經濟學、管理學和外語等多個學科,集中培養一種國際型、應用型、復合型高素質人才。學院在先進的教育理念指導下,建立起開放性、國際化、規范化的教育管理體制,將學生的國際就業率作為學院培養人才質量的最高目標和標准,努力將學院建設成為我國著名國際法商高級職業人才培養與培訓基地。

學院設有綜合辦公室,國際教育中心和WTO研究與咨詢中心等行政、教育和研究機構。

目前,學院已與英國伯明翰大學、紐卡斯爾商學院、法國巴黎七大、巴黎十大,里爾一大、里爾二大、UT、CNAM、瓦朗西納大學ENSIAME學院、南錫礦業大學、佩皮尼昂大學、拉羅舍爾大學、魯昂高等商學院、昂熱高等商學院等聯合培養本科和碩士層次的國際法、商和管理人才。

學院目前教師和講座教授120餘名,其中外國專家30餘名,各類學生規模1100餘名
機構設置
2002年武漢大學WTO學院籌建領導小組:
武漢大學黨委書記、博士生導師顧海良教授
武漢大學副校長、博士生導師李文鑫教授
武漢大學副校長、博士生導師胡德坤教授
武漢大學副校長、博士生導師黃進教授
武漢大學WTO學院機構設置與工作聯絡表
部 門 職責 / 項目辦公室 負責人 電話
院長 全面;學術科研 余敏友 68753867
副院長 院黨支部書記、行政、財務、人事 宋小春 68752041
副院長 教學、國際交流、宣傳 銀新力 68754413
學生工作總監 學生工作 謝 武 68753865
留學事務總監 出國留學服務工作 鮑昌俊 68753879
院辦公室 主任(代) 江桂梅 68754690 68753872
副主任(黨群工會檔案資料) 劉漱玉
副主任(人事財務資產安全) 郭 維
國際教育中心 主任(兼) 銀新力 68754413
教學總監 程勝利 51790004
培訓總監 肖 亮 68753877
教育企劃部 華 果 68753865
行政部 佘 波 51790002
出國留學服務部 李鵬舟 68753879
國際語言教育中心 肖 亮 68753865 68753875
武漢大學WTO實驗班項目辦公室 尹 黎 68753867 68753862 68753863
法國里爾第二大學國際項目辦公室 陳 玲 51790007
法國佩皮尼昂大學國際項目辦公室 曾 潔 51790003
法國拉羅舍爾大學國際項目辦公室 銀新力兼 51790004
英國諾森堡大學國際項目辦公室 郭 莉 51790003
法國魯昂高商國際項目辦公室 待 定 51790004
紐西蘭梅西大學國際項目辦公室 待 定
法國CNAM管理碩士項目辦公室 王向鸞 68753866
法國碩士(獎學金)預備教育項目 68753873
英國碩士(獎學金)預備教育項目 68753879
WTO研究與咨詢中心 籌建中
院辦公地點:武漢大學一區桂園教三樓正對面;院國際教育中心辦公地點:東湖南望山

師資團隊

學院建立了師資全球配置體系,現擁有優秀專兼職教師130餘人,分別在國際法、經濟學、管理、專業外語等學科專業領域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學術研究和從業背景,給學院高質量的本科、研究生教育和國際語言文化培訓提供了可靠保障。

武漢大學WTO學院教師團隊
(截止:2006年5月)

姓名 主講課程 學科專業 教育背景 職業背景 職務/稱 國籍 教師編號
余敏友 國際法
WTO爭端解決機制 國際法 武漢大學博士 WTO學院院長 教授 中國 A-001
李雪平 國際法
WTO爭端解決機制 國際公法 武漢大學博士 副教授 中國 A-002
孫立文 國際法
WTO爭端解決機制 國際公法 武漢大學博士 講師 中國 A-003
鄒國勇 國際法
WTO爭端解決機制 國際私法 武漢大學博士 講師 中國 A-004
謝 皓 經濟學
國際貿易理論 經濟學 武漢大學博士 講師 中國 A-005
羅 昆 民商法
票據法 民商法 武漢大學博士 講師 中國 A-006
楊庭芳 法語 法語 武漢大學博士 講師 中國 A-007
王一平 中國外貿法
商務英語 國際公法 武漢大學博士 教授 中國 B-001
高 凡 法語 法語教學 巴黎3大碩士 講師 中國 B-002
董艷麗 法語 法語 武漢大學碩士 講師 中國 B-003
盧小梅 專業法語 法語 武漢大學博士 講師 中國 B-004
楊開傑 專業英語 商務英語 武漢大學學士 大連實德集團高管 講師 中國 B-005
蘆葉菲 英語 英語 武漢大學碩士 助教 中國 B-006
郭 元 英語 英語 武漢大學碩士 助教 中國 B-007
龍永圖 WTO研究專題 英語 貴州大學學士 亞洲博鰲論壇秘書長 不適用 中國 C-001
黃 進 國際私法
電子商務法 國際私法 武漢大學博士 教授 中國 C-002
李仁真 國際經濟法 國際經濟法 武漢大學博士 司法廳副廳長 教授 中國 C-003
馮潔菡 民事訴訟法
知識產權法 國際公法 武漢大學博士 講師 中國 C-004
楊澤偉 國際法 國際公法 武漢大學博士 教授 中國 C-005
張里安 民商法 民商法 德國博士 教研室主任 教授 中國 C-006
陳本寒 民商法 民商法 武漢大學博士 教授 中國 C-007
劉大洪 公司法 民商法 中南財大博士 教授 中國 C-008
張秀生 國際政治經濟學 政治經濟學 武漢大學學士 教授 中國 C-009
文建東 經濟學 西方經濟學 武漢大學博士 教授 中國 C-010
張建清 國際貿易理論 國際貿易學 武漢大學博士 教授 中國 C-011
陳 嵐 訴訟法 武漢大學碩士 副教授 中國 C-012
蔡 虹 民事訴訟法 訴訟法 中南財大碩士 教授 中國 C-013
李新天 民商法
法律實務 民商法 武漢大學博士 副教授 中國 C-014
申 皓 國際金融理論 世界經濟 武漢大學博士 副教授 中國 C-015
盧漢林 國際投資 金融學 武漢大學博士 教授 中國 C-016
潘 敏 國際金融理論 金融學 武漢大學博士 教授 中國 C-017
桂國平 專業英語 金融學 武漢大學碩士 教授 中國 C-018
徐 珊 管理學 企業管理 武漢大學碩士 教授 中國 C-019
潘 旵 企業管理 武漢大學博士 副教授 中國 C-020
王追林 中國外貿法
國際貿易實務 國際法 武漢大學博士 湖北省商務廳研究員 教授 中國 C-021
聶德宗 民事訴訟法 民商法 武漢大學博士 副教授 中國 C-022
宋麗夢 企業管理專題 會計 中南財大博士 副教授 中國 C-023
李榮建 比較文化專題 阿拉伯文化 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士 中國駐伊拉克使館一秘 副教授 中國 C-024
汪 波 國際政治經濟學 國際關系 武漢大學博士 復旦大學 教授 中國 C-025
馮天瑜 中國傳統文化專題 漢語 武漢師范學院學士 武漢大學傳統文化中心主任 教授 中國 C-026
陳廣勝 行政管理專題 秘書學 武漢大學學士 教授 中國 C-027
周運清 社會心理學 社會學 武漢大學學士 教授 中國 C-028
張兆國 會計學,財務管理
公司理財 會計學 武漢大學博士 華工會計系主任 教授 中國 C-030
吳孝健 人力資源管理 管理學 英國De Montfort大學博士 高級講師 英國 C-031
Ann Seror 組織行為理論 管理學 加拿大PURDUE大學博士 教授 加拿大 C-032
Richard 技術轉讓管理
項目管理 管理學 英國諾森堡大學博士 高級講師 中國 C-033
Paul-Henri Ravier 國際法
歐盟法 法律 法國碩士 巴黎政策研究所 教授 法國 C-034
劉祖雲 社會心理學 社會學 南開大學學士 教授 中國 C-035
William ALTID 民事法律 法律 巴黎大學博士 法律教授 法國 C-036
Gerard DESMULIERS 金融學 金融學 法國博士 LILLE2-ESA院長 教授 法國 C-037
Philippe CORDONNIER 法國文化概論
法語書面表達 法語文化與書面表達 法國碩士 LILLE2國際部部長 教授 法國 C-038
Joel LESOIN 基礎會計
精算會計 會計學 法國博士 LILLE2-ESA學士負責人 教授 法國 C-039
吳漢東 知識產權法 知識產權法 湖北財經學院學士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校長 教授 中國 C-040
韓國剛 戰略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 戰略管理 法國里爾一大博士 教授 香港 C-041
鄔玲玲 國際法
國際法律仲裁實務 國際公法 武漢大學博士 教授 法國 C-042
ORIN KIRSHNER 國際法
專業英語 法律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博士 副教授 美國 C-043
王 靖 法語 法語 武漢大學學士 武大國際部副部長 副教授 中國 C-044
王 戰 法語
(管理)專業法語 管理學 法國里昂二大博士 研究員 中國 C-045
亢秀蘭 法語 法語 北京外國語大學本科 教授 中國 C-046
顏永平 法語 法語 中科院碩士 研究員 中國 C-047
嚴桂發 政務管理專題 政務管理專題 不適用 中國 C-048
李國民 政務管理專題 政務管理專題 不適用 中國 C-049
李建民 會計學
會計實務 會計學 中南財經大學學士 不適用 中國 C-050
張文榮 企業管理專題 企業管理專題 中石油華中區總經理 不適用 中國 C-051
謝 武 企業管理專題 工程管理 華中科技大學碩士 不適用 中國 C-052
杜青剛 法語 法語 巴黎8大博士 武大外院院長 教授 中國 C-053
易亞林 法語 武術 成都體育學院碩士 新加坡武術國家隊主教授 國家級教授 中國 C-054
AUGIER 數學
管理學 數學 法國博士 法國拉羅舍爾大學管理學院院長 教授 法國 C-055
杜金元 數學 數學 武漢大學博士 教授 中國 C-056
LEBON 管理學 數學 法國CNAM博士 法國CNAM-IIM院長 教授 法國 C-057
何 焰 國際法 國際經濟法 武漢大學博士 教研室主任 教授 中國 D-001
葉初升 經濟學 西方經濟學 武漢大學博士 副教授 中國 D-002
陳忠斌 經濟學 產業經濟學 武漢大學碩士 副教授 中國 D-003
孫 晉 訴訟法
民商法 經濟法 武漢大學碩士 講師 中國 D-004
余延滿 公司法
合同法 民商法 武漢大學博士 教授 中國 D-005
喬雄兵 國際私法 國際私法 武漢大學碩士 講師 中國 D-006
李 傲 民事訴訟法 訴訟法 武漢大學碩士 副教授 中國 D-007
左海聰 國際私法 國際經濟法 武漢大學博士 教授 中國 D-008
代軍勛 金融學 金融學 武漢大學博士 講師 中國 D-009
張慶麟 國際私法 國際經濟法 武漢大學博士 教研室主任 教授 中國 D-010
宋連斌 國際私法 國際私法 武漢大學博士 教授 中國 D-012
秦 儀 管理學 企業管理 武漢大學博士 講師 中國 D-013
張 焱 管理學 企業管理 武漢水電大學碩士 副教授 中國 D-014
鄭春美 會計學 管理學 武漢大學博士 副教授 中國 D-015
郭均英 會計學 管理學 中南財大碩士 副教授 中國 D-016
田 娟 會計學 會管理學 重慶商學院學士 講師 中國 D-017
李淑萍 會計學 管理學 中南財大學士 副教授 中國 D-018
黃 靜 市場營銷 管理學 武漢大學博士 教授 中國 D-019
張奇林 勞動與社會保障 法學 武漢大學博士 副教授 中國 D-020
馮存萬 國際政治經濟學 國際關系 武漢大學博士 講師 中國 D-021
施雪華 國際政治經濟學 政治 武漢大學碩士 教授 中國 D-022
應小華 法語 法語 武漢大學碩士 講師 中國 D-023
Benjamin VIGIER 法語 國際事務亞洲貿易 Le Havre大學碩士
不適用 法國 D-024
Carine D』ARAUJO 法語 法語教學 里昂二大碩士 不適用 法國 D-025
Catherine BERLATIER 法語 TESOL 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碩士 不適用 澳大利亞 D-026
Cecile CRESPIN 法語 法語 法國Aix-Marseille大學碩士 不適用 法國 D-027
David Armand Lopez 法語 專業英語 Eastern UniversityMBA 不適用 美國 D-028
Douglas Robert 法語 專業英語 Northern Territory University雙學士 不適用 美國 D-029
Emilie 法語 法語 法國波爾多三大碩士 不適用 法國 D-030
Galadriel MATTARD 法語 亞洲貿易 法國Le Harve大學碩士 不適用 法國 D-031
Genevieve BUSSON 法語 法語教學 法國巴黎五大,佩皮尼昂大學雙碩士 不適用 法國 D-032
Jeremy DAVID 法語 國際商務 法國拉羅舍爾大學碩士 不適用 澳大利亞 D-033
Maxime DOEM 法語 法律 法國Poitier大學碩士 不適用 法國 D-034
Thomas BURCKEL 法語 營銷 法國里爾高商碩士 不適用 法國 D-035
Valerie BOUZAID 法語 管理 法國Nants大學碩士 不適用 法國 D-036
王紹華 法語 數學 法國里爾一大博士 副教授 中國 D-037
楊海艷 法語 法語 武漢大學博士 副教授 中國 D-038
周漢斌 法語 法語 武漢大學碩士 副教授 中國 D-039
夏 燕 法語 法語 北京外國語大學學士 講師 中國 D-040
董 芳 法語 法語 武漢大學碩士 講師 中國 D-041
聞 靜 法語 法語 武漢大學碩士 不適用 中國 D-042
程 靜 法語 法語 巴黎8大碩士 講師 中國 D-043
王 璇 法語 貿易 法國里昂3大碩士 講師 中國 D-044
余啟應 法語 法語 武漢大學學士 副教授 中國 D-045
姜小文 法語 法語 武漢大學學士 副教授 中國 D-046
張 瑩 法語 法語 武漢大學碩士 不適用 中國 D-047
劉林青 財務管理
戰略管理 企業管理 武漢大學博士 副教授 中國 D-048
王建華 計算機與網路技術 計算機 武漢大學博士 副教授 中國 D-049
劉偉安 數學分析 數學 武漢大學碩士 教授 中國 D-050
王 進 社會心理學 社會學 美國伊阿華大學博士 教授 中國 D-051
劉培德 高等代數與解釋幾何 數學 武漢大學學士 教授 中國 D-052
周長城 社會心理學 法學 武漢大學博士 教授 中國 D-053
William GRAIN 法語 哲學 巴黎10大學士 不適用 法國 D-054
王 軍 英語 英語 武漢大學碩士 副教授 中國 D-055
Julien CARPENTIER 法語 法語 法國里爾大學學士 不適用 法國 D-056
龔惠萍 太極拳 武術 武漢體育學院碩士 助教 中國 D-057
廖 璇 太極拳 武術 武漢體育學院學士 助教 中國 D-058
李華斌 太極拳 武術 武漢體育學院學士 助教 中國 D-059
徐鳳菊 會計學
財務管理 會計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博士 副教授 中國 D-060
童光榮 微觀經濟學 經濟學 武漢大學博士 教授 中國 D-061
王 芳 英語 英語 武漢大學碩士 講師 中國 D-062
蘇 舫 法語 法語 法國里昂3大碩士 講師 中國 D-063

⑵ 上海交大教授名單

上海交大教授名單


1 蔡陽陽 男 清華大學 畢競燁 男 上海交通大學
2 甘啟寶 男 武漢大學 卞逸婷 女 復旦大學
3 高凌翔 男 北京大學 蔡麗麗 女 清華大學
4 郭 皓 男 上海交通大學 蔡雪珂 男 清華大學
5 韓 暉 女 上海交通大學 陳 燦 女 浙江大學
6 何魯寧 男 清華大學 陳璇淼 女 上海交通大學
7 胡 安 男 上海交通大學 程子龍 男 上海交通大學
8 胡譽鏡 男 上海交通大學 范佳瓅 男 四川大學
9 黃春逢 男 西南財經大學 顧倩文 女 上海交通大學
10 季文蔚 女 上海交通大學 和 愛 女 上海交通大學
11 姜曉婧 女 浙江大學 黃成軒 男 上海交通大學

18 王婷婷 女 華中科技大學 李 維 男 中國人民大學
19 王 瑋 男 南開大學 李一帆 女 上海交通大學
20 王 曄 男 上海交通大學 秦 旺埋枯 男 上海交通大學
21 武 煜 女 上海交通大學 邵 原 男 上海交通大學
22 夏 濤 男 上海交通大學 宋玖偉 男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3 熊 婷 女 上海交通大學 王嬌君 女 復旦大學
24 許 彪 男 復旦大學 王 婧 女 四川大學
25 楊 艷 女 武漢大學 王 晟 女 上海交通大學
26 虞 超 男 復旦大學 王挺偉 男 上海交通大學
27 張碧薇 女 上海交通大學 王陽萌 男 清華大學
28 張長健 男 上海交通大學 徐 捷 男 北京大學
29 張超群 女 上海交通大學 徐 俊 女 北京大學
30 張淑健 男 北京大學 鄢 鵬 男 西南財經大學
31 周 羽 男 上海交通大學 嚴 愷 男 上海交通大學
32 朱宏春 男旅液大 上海交通大學 張佳寧 女 同濟大學
33 祝 舒 女 上海交通大學 張 萌 女 北京大學
34 常宗琳 女 UC Berkeley 張乾聖 男 上海交通大學

⑶ 「卡扎菲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這種說法出自哪裡

2007年4月27至28日,由利比亞世界綠皮書研究中心和武漢大學阿拉伯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卡扎菲思想學術研討會》在武漢大學人文館召開,來自利比亞、北京、上海、濟南和武漢等地的數十位專家學者出席了學術研討會。
武漢大學黨委副書記駱郁廷教授代表武漢大學致歡迎詞,利比亞駐華大使穆斯塔法先生致答謝詞。
武漢大學阿拉伯研究中心李榮建教授、北京大學仲躋昆教授先後主持會議。
研討會上,中國前駐葉門、敘利亞大使時延春先生,山東大學蔡德貴教授,北京大學仲躋昆教授,上海外國語大學錢學文教授、我校車英教授、安長春教授和利比亞三位專家相繼發言,對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的思想進行了深入研討,大家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會議取得圓滿成功。

與會者說,卡扎菲是利比亞國家的重要領導人,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為中利關系的發展做
出了貢獻;他也是著名的思想家,他在《綠皮書》中提出了第三世界的概念,至今應用在世界外
交活動中;他的文學作品也產生了廣泛的影響;研究卡扎菲的思想,有利於研究阿拉伯文化,有
利於進一步增進中利之間的友誼。

與會者簡要回顧了中利建交的歷史以及卡扎菲在中利關系中所起的積極作用。分別從卡扎菲
思想中關於集體主義時代的論述、《綠皮書》的內容及含義、卡扎菲的綠皮書及其第三世界理論、
關於卡扎菲思想、阿拉伯人和歷史規律等9 個方面進行論述。

利比亞駐華大使穆斯塔法先生在發言中說,他有幸來到武漢大學這座歷史悠久、教育發達、環境優美的著名大學,希望利比亞大學能夠與武漢大學開展校際合作交流。他接著簡單介紹了卡扎菲發動「9.1」革命的時代背景以及《綠皮書》的主要觀點。

山東大學蔡德貴教授則從哲學的角度談論卡扎菲的「革命哲學」和伊斯蘭社會主義。蔡教授指出,卡扎菲的思想和埃及領導人納賽爾的思想一脈相承,但更加突出伊斯蘭社會主義的特性。

新華社高級記者、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顧正龍先生精闢分析了利美改善關系的動機。

武漢大學車英教授在題為「雄獅卡扎菲」的發言中,充分肯定卡扎菲在發動利比亞革命和推進中利關系方面作出的積極貢獻。

⑷ 連淑能的教學研究

為英漢語言與中西文化、翻譯理論與技巧、跨文化交際學,已發表80多篇論文,撰寫、主編、編寫和翻譯18部論著,代表性的有《英漢對比研究》、《英譯漢教程》(學生用書、教師用書)、《英語基礎語法新編》、《論中西思維方式》、《外語科研的創新問題》、《關於建立漢英文化語言學的構想》、《再論關於建立漢英文化語言學的構想》、《現代語言學的研究歷程》、《牛津劍橋之謎》、《中西思維方式:悟性與理性——兼論漢英語言常用的表達方式》、《英語的「抽象」與漢語的「具體」》、《與外語學生談綜合素質》等,榮獲部、省、市20多項嘉獎。
1984年負責修訂《英語基礎語法新編》(劉賢彬、蔡丕傑、連淑能編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72;連淑能修訂,1984年修訂版),加強對書中的重點和難點的論述,作了較大的修訂、增補和調整,重新出版,先後印刷 7次,共 60萬冊,遠銷大陸及港澳地區。這是我國外語界在「文革」期間以至八十年代罕有的一項重大科研成果。該書首次提出英語五大基本句型之說(SV、SVP、SVO、SVoO、SVOC)。全書以句子為重點,以基本句型為線索,用句法帶詞法,通過層次分析,解剖句子結構,由簡到繁,由繁返簡,輔以簡易圖解。出版之後,收到海內外讀者大量來信,普遍認為「這是一部速成英語語法書」,英語五大基本句型之說也常被英語學者及其教材和論著採用,影響較大,1988年榮獲福建省社會科學(1979-1987)優秀成果獎、廈門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榮譽獎。 專著《英漢對比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出版後,獲得外語界專家學者的高度評價。我國著名語言學家、外語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輩、博士生導師王宗炎教授特地為本書寫了序言,認為作者在這一領域「身居前列,奮勇爭先,成績比許多人好」,本書「既有理論價值,又有實用意義」,作者「繼承了趙元任、王力、呂叔湘等先生的傳統,同時又採摘了外國學者O.Jespersen, H.W.Fowler, R.Quirk 等等的精華,加以消化熔鑄。腳踏實地,取精用宏,這是他的成功訣竅。」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會長、華東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潘文國教授在《漢英對比研究一百年》(2002)指出,「80年代,英語界出版過一些走從內到外路子的語法書,但全面運用這個方法進行漢英對比研究的,連淑能是第一個。」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論壇(2007)認為,「連淑能先生的這部著作概括了英漢語法差異的精神實質,尤其是宏觀上的差異。這本書對於翻譯尤其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全書的安排也非常的獨特。」專家王菊泉教授在《什麼是對比語言學》(2011)一書中評論:「該書出版以後已多次重印,被列為全國外語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必讀參考書或教科書,是英漢對比研究領域和翻譯界過去十幾年間最為普及、影響最為深廣的著作之一。」台灣大路書屋(2002)評論:「本書深入淺出,旁徵博引,論述與實例並茂,學術性與實用性並重,對英漢語言研究工作者、英漢翻譯工作者、英語教師、對外漢語教師及廣大英漢語學習者都有參考價值。」《現代外語》1995年第2期發表盧偉的書評「《英漢對比研究》的特色」,對此書和作者的學術思想作了全面、深入、中肯的評述和分析。遼寧外貿學院教師王瓏瓏評論(2005):「我把這本書視為自己學英語的聖經,它真讓我大開眼界,使我理性地意識到英漢語在語言結構和文化心理上的差異。」中國讀書網讀者評論(2009):「本人多年採用該書作為研究生和本科高年級學生的教材,也用作指導科研的參考書,學生非常喜歡,深感受益匪淺。」該書1993年出版後,年年重印,至2010年重印16次,仍供不應求。各地許多院校和讀者把該書用作研究生教材或教學參考書,頗為成功,反映甚佳,認為「該書有較高的學術性、獨創性、新穎性、實用性、科學性、系統性」,「適合教學,又便於自學參考」,「書中還留下許多進一步研究的餘地,能啟發研究生繼續深入研究,是一部很好用的優秀教材和教學參考書」,因而榮獲國家教委第二屆全國高等學校出版社優秀學術著作優秀獎、福建省第三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廈門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榮譽獎等,並被選送參加國際書展。
應出版社和廣大讀者要求,2010年9月,連淑能教授的《英漢對比研究》增訂本問世,由國家頂級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3年內重印6次,淘寶、當當、亞馬遜、京東等網站都在熱賣。增訂本不僅擴充英漢語言對比的內容,而且探究其相關的社會和文化因素,另外還開辟新專題,論述中西思維方式,從而追根窮源,擴大了對比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增訂本從此升級為跨語言、跨文化、跨學科的交叉性對比研究。全書深入淺出,旁徵博引,論述與實例並茂,宏觀與微觀結合,學術性與實用性並重,完美地響應了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的重要題詞:「指明事物的異同所在不難,追究它們何以有此異同就不那麼容易了,而這恰恰是對比研究的最終目的。」作者甚為贊賞培根的名言並以此指導此書寫作:「我們不應該像螞蟻一樣只會收集,也不應該像蜘蛛一樣光會從肚子里吐絲,而應該像蜜蜂一樣采百花來釀蜜。」碩士研究生周璐、姜筠(2012)認為,「《英漢對比研究》增訂本正是作者采百花所釀出的蜂蜜,著實甘甜可口,令人受益匪淺。」
《英漢對比研究》增訂本出版之後,獲得專家學者和讀者極高評價,見於許多書刊和網站。該書出版才幾個月,互聯網上已好評如潮,現僅摘取幾例:「增訂本是至今我所讀過的最權威、最深刻、最令人啟發的英漢對比研究的專著。該書論及古今中西的哲學、文化、語言、社會、心理、邏輯、思維方式等許多方面,富有指導意義,讀了就會覺得非常有用,多讀不厭。」「此書可以讓你對漢語和英語,尤其是英語有一個透徹的了解,很多章節讀完後會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本書對翻譯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讀後很受啟發,足見作者扎實的學術功底和獨到的眼光。」「《英漢對比研究》增訂本,我已經讀了3遍,內容非常豐富、深入,信息量很大,受益匪淺。難怪得了很多獎。增訂本比原版增加了很多非常有用的內容,對英漢語研究者和廣大外語師生都很有用,對世界各地的孔子學院也好用,其中的下篇「中西思維方式」對各行業的人都有啟發,非常難得。就這個專題而言,這是至今為止我認為最好的書。我非常喜歡!感謝高教社出版了這樣的好書!謝謝作者!」「增訂本內容好、質量高、意義大,無疑是一本需要全神貫注、孜孜不倦以求咀嚼消化的好書。」「增訂本是對比語言學的經典著作。」權威刊物《中國外語》(2012年第2期)發表專家的書評說,「有人說,這本書在內容上拓寬加深,字字推敲,是求真的典範;也有人說,這本書在形式上精雕細刻,句句斟酌,是創美的標本;兩種說法互補,全書堪稱真與美的完好結合。求真創美,《英漢對比研究》無疑是深具學術價值的專著典範。」澳大利亞權威刊物Australian Journal of Linguistics 於2013年8月發表書評,對此書予以高度評價。該領域專家、上海左飈教授應邀到幾所大學作此書書評講座,其中也專程到廈門大學外文學院作了講座:「求真與創美:談論著的寫作——以連淑能教授的《英漢對比研究》增訂本為例」,認為應該把此書作為論著寫作的典範。 《論中西思維方式》(《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年第2期,2.5萬字)發表後,許多網站、書刊和論文集紛紛轉載,獲得極高引用率。此後作者陸續作了幾次增訂,分別刊登在:《英漢語比較與翻譯》(4),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年;《語言與文化》(第二版),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年;《語言·社會·文化》,廈門大學出版社,2003年;《中國經典文庫》,2003年;《中華教育雜志》(ISSN1684-0445),香港現代教育研究會,香港教育出版社,2004年;《英漢語言文化對比研究》,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年;《沖突·互補·共存:中西文化對比研究》,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9;最新版本收進作者的專著《英漢對比研究》增訂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學術界許多專家學者予以高度評價,如:外語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輩、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博士生導師王宗炎教授評語:「拜讀寄來大作《論中西思維方式》。您抓住一個大題目,洋洋灑灑,條分縷析,值得佩服。」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博士生導師許余龍教授認為,「《論中西思維方式》氣勢磅礴,系統深入,富有創見,是至今為止同類論著中最優秀的佳作。大作不僅觀點新穎,對各項研究富有指導意義,而且文筆優美,邏輯清晰,實為不可多得。我把大作印發給我的博士生,大家都十分稱贊,認為寫得很好。」清華大學外國語學院博士生導師羅選民教授認為,「《論中西思維方式》如此系統深入地論證一個大難題,令人欽佩。您出手不凡,是我學習的榜樣。大作收入論文集《英漢語比較與翻譯》,確為之大為增輝。」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會長楊自儉教授評語:「《論中西思維方式》從哲學的層面上研究中西思維方式,內容豐富,高瞻遠矚,思路開闊,氣勢磅礴,富有創見,觀點清晰,論證充分,文字流暢,從深度和廣度拓展並深化了思維方式的研究內容,對中西語言與文化比較研究有很高的理論指導和啟迪作用,對其他人文社會科學學者和各行業、各級領導決策也有很強的指導與應用價值,是一篇優秀論文。」據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外語與外語教學》1994至2004年論文被引用情況的統計分析(見《外語與外語教學》2005年11期專文),《論中西思維方式》被引用38次,居所列被引用次數最多的論文之榜首。據「中國知網」最近統計,此文被引用851次,被下載7777次,也居被引用論文之榜首。 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和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院校英語專業精品系列教材」的《英譯漢教程》(學生用書、教師用書,連淑能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出版後受到普遍歡迎,陸續收到80多所院校的教師來信、來電,索取樣書,要求訂購,表示將採用作為教材。教材出版後半年多就重印了3次,許多高等院校已經採用作為本科高年級教材,有的刊物已發表書評,高度評價這部教材。《教程》贈送給參加2006年11月在煙台舉行的「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7次全國學術研討會」的200多位專家和學者,獲得了普遍的稱贊和好評,專家大多認為「這是一部盼望已久的精品教材」,「採用啟發式的編寫方法,這還是首次」,「至今國內出版的英漢翻譯教材,好用的很難找到,相信這本教材會得到教師和學生的普遍歡迎」,「這本教材很適合課堂教學,便於教師採用啟發式的教學方法,也便於學生學習和掌握翻譯理論和技巧,更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翻譯能力」,如此等等。許多教師當場要求購買或訂購這本教材。廈門大學外文學院英語系副系主任、博士生導師吳建平教授認為:「這無疑是一部精品教材,可以超過陸殿揚編寫的《英漢翻譯理論與技巧》和其它一些教材。」「相信這部教材會得到廣泛好評。可以預見,很多教師會選用這部教材,就像作者的專著《英漢對比研究》一樣,深受廣大讀者歡迎和好評,估計年年都會重印下去。教師用書的編法也與別人不同,除了提供參考譯文之外,還提供了教學法提示、論文選題提示等,這對老師和學生有很大的用處和幫助,這也是其他教師用書從來沒有的。這部教材是作者20多年翻譯教學經驗的結晶。」《外語與外語教學》主編、教授徐珺博士認為:「這是一部精品教材,從內容、編法、教師用書等各方面看,都比較新穎、好用。與其它已經出版的同類教材相比,這部教材有很多特色,相信它一定會受到普遍好評和歡迎,就像作者的專著《英漢對比研究》、論文《論中西思維方式》和其它一些論著一樣,受到專家和學者的高度評價,年年重印,在書刊上常常被引用或轉載,從電腦統計和網上看,被引用率都非常高。」根據已經使用該教材的老師所反饋的信息,這部教材受到師生的熱烈歡迎,如廈門大學外文學院的張文宇老師,任課三個班,共90多名學生。據他從師生評教評學中了解:①學生很喜歡這部教材,普遍認為書中知識豐富、信息量大、練習豐富多彩,對教材及其練習很感興趣,翻譯能力明顯提高,收獲大。②教師也很喜歡使用這本教材,認為教材編法使學生易學,教師易教,便於教學,也便於自學,教學效果比使用其它教材好,如教師反映說(根據原話整理):「這部教材按課堂教學的規律和需要設計,收編提綱式的講解,配以大量形式多樣的習題,給學生留下許多思考的空間,便於教師採用啟發式、討論式、發現式和研究式的教學方法。教師只要作必要的備課,一書在手,便可走進教室上課」。
2003年2月,連淑能教授參加「廈門大學語言技術中心」,與計算機科學系、中文系、海外教育學院等12位專家教授組成跨學科、理論研究與應用開發並重的研究實體,開展語言信息處理和機器翻譯研究。連淑能教授自1981年起研究英漢/漢英機器翻譯,於1986年在美國講學期間與美國八位專家組成研究小組,出席計算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他在會上宣讀論文《語義結構與機器翻譯》,受到與會專家的重視和稱贊,美國「Statesman Journal」 在頭版作了長篇報道並附大幅彩色照片,美國電腦公司IBM、紐約州立大學、俄勒岡大學爭相挽留他,連教授對這些請求都婉言謝絕,如期回國,參加了國家863計劃項目「類人機器翻譯系統研究」,當時課題經費15萬元。(《廈門日報》1998年11月16日曾有報道)。1998年在美國俄勒岡大學講學期間出席計算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會上宣讀論文《英漢語義結構與機器翻譯》,受到與會專家學者的重視和稱贊,同時被俄勒岡大學聘為榮譽教授。
1997年在英國牛津大學參加「語言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會上宣讀論文《漢英語言與中西文化》,受到與會專家學者的重視。 自1998年至2010年,連淑能教授先後應邀赴許多大學、學會、研討會等作了200多場學術講座,內容涉及廣泛論題,如:牛津劍橋世界一流的教育傳統、論中西思維方式、外語科研的創新問題、論文的選題與寫作、當代國內外高等學校教學方法改革的趨勢、與外語學生談綜合素質、關於右腦開發問題、翻譯課教學法研討、密碼速成英語語法等,深受高校師生和領導們的喜愛,每場報告都座無虛席,掌聲不斷,氣氛熱烈,常常連走道和台上都坐滿了聽眾。連教授還經常和易中天教授一起應邀到廈門市委黨校作報告,至今已作了8場。邀請連淑能教授作講座的大學和機構如:中山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浙江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大連外國語學院、蘇州大學、湖北大學、寧波理工學院、中國海洋大學、江西財經大學、湖南大學、四川外語學院、重慶工商大學、浙江海洋學院、浙江工商大學、遼寧師范大學、哈爾濱師范大學、魯東大學、煙台大學、河南新鄉醫學院、河南師范大學、河南理工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中山大學翻譯學院、江西理工大學、贛南醫學院、贛南師范學院、浙江紹興越秀外國語學院、福建師范大學、華僑大學、集美大學、集美大學誠毅學院、鷺江大學、莆田學院、閩江學院、武夷學院、北京外國語大學網路教育學院廈門學習中心等國內許多高等院校、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全國高師高專科研方法研討會、全國高校英語骨幹教師暑期研修班、全國高教園區(大學城)建設與管理研討會、「學之源」科技開發集團、福建外文學會、龍岩外語學會、廈門市委黨校、廈門市翻譯協會、廈門市公開系列講座、廈門市圖書館、集美圖書館以及廈門大學各級黨政領導、廈門大學網路系列講座、廈門大學80周年校慶科學討論會、廈門大學教學工作會議、廈門大學外語節、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圖書館、馬列部、海外教育學院、廈門大學文理工科研究生、漳州校區、外文學院等單位和團體。這些講座分別論述以下專題:系統介紹世界一流大學牛津與劍橋的教育傳統、辦學經驗、如何教學與科研等與我國教育改革密切相關的問題,並與我國的高等教育現狀作了深入的比較,找出牛津與劍橋的奧秘所在及其對我國教育改革的啟示;比較中西文化和思維方式;論述外語科研的創新、論文的選題與寫作、外語學生的綜合素質、英語學習的捷徑、國內外高等學校教學方法改革的趨勢、開發右腦、增強智慧與綜合素質等論題,被譽為「牛文化的使者」。在講座中,連教授也闡述了自己對我國高校改革和如何進行教學、科研的看法,每場報告都深受歡迎和好評,引起了聽眾的強烈反響,國內報刊、網站曾有多篇報道。

⑸ 請問: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雙語學校初中部校長的名字是什麼TA的性別是什麼急急急!

校 長:王文龍(男)

黨支部書記副校長: 姚煉亞

副校長:王旭東李秀萍徐慧英 龔鳴

教導主任:姚時煊馬婷婷

團委書記:蔡小國

熱點內容
大學生貸款怎麼坦白 發布:2025-05-19 20:56:50 瀏覽:755
大學生女聲 發布:2025-05-19 20:38:35 瀏覽:918
滑鐵盧大學優勢專業 發布:2025-05-19 20:33:31 瀏覽:205
大學女教授結婚 發布:2025-05-19 20:19:47 瀏覽:855
浙江大學食品葉教授 發布:2025-05-19 20:08:22 瀏覽:842
復旦大學新聞系學生名單 發布:2025-05-19 20:04:02 瀏覽:876
開設有表演專業的大學 發布:2025-05-19 20:03:57 瀏覽:597
寧夏大學信息工程系教授 發布:2025-05-19 19:57:27 瀏覽:559
大學生機械設計作品 發布:2025-05-19 19:52:53 瀏覽:803
到大學城金街 發布:2025-05-19 19:52:40 瀏覽:558